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相似接近度及其在模糊模式决策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倩生 徐芳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6-38,共3页
本文在综合考虑两模糊集间的三种接近程度的度量(即海明距、模糊综合贴近度、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相似接近度概念,并将它应用于模糊模式决策分类;还通过一个实例表明,在模糊模式决策分类中运用相似接近度法,将大大提高分类的... 本文在综合考虑两模糊集间的三种接近程度的度量(即海明距、模糊综合贴近度、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相似接近度概念,并将它应用于模糊模式决策分类;还通过一个实例表明,在模糊模式决策分类中运用相似接近度法,将大大提高分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距离 模糊综合贴近 灰色关联 综合相似接近 模糊模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Hamming模糊贴近度分辨率的研究
2
作者 杨金才 王栋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3-55,共3页
从Hamming贴近度定义出发 ,分析出当故障模式特征较多时 ,贴近度计算公式中反映差异部分被衰减得很厉害 ,从而导致差异减小 ,分辨率降低 ;进而提出并证明了一种新的贴近度计算方法 ,通过适当确定计算参数 ,改善了对差异部分的衰减 ,有... 从Hamming贴近度定义出发 ,分析出当故障模式特征较多时 ,贴近度计算公式中反映差异部分被衰减得很厉害 ,从而导致差异减小 ,分辨率降低 ;进而提出并证明了一种新的贴近度计算方法 ,通过适当确定计算参数 ,改善了对差异部分的衰减 ,有效地提高了工程使用中的分辨率 ,并用具体实例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ming 模糊贴近 模式识别 分辨率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平衡性评价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闫景彩 陈金龙 陈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6,共4页
为了比较用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氨基酸模式模糊贴近度(FNAAP)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合理性,并评估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比值(RTEAA)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合理性,用66组文献数据分析了SRC、FNAAP、RTEAA与蛋白质生物价(BV)的相关... 为了比较用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氨基酸模式模糊贴近度(FNAAP)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合理性,并评估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比值(RTEAA)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合理性,用66组文献数据分析了SRC、FNAAP、RTEAA与蛋白质生物价(BV)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RTEAA与BV极显著相关(ryi.=0.511 6,P<0.001),SRC与BV显著相关(ryi.=0.462 6,P<0.05),FNAAP与BV相关性不显著(P>0.05),由此推断,用SRC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比用FNAAP合理;RTEAA是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合理指标.建议以氨基酸平衡度(degree of essential amino acid balance,DEAAB)这一统计学和生物学含义更为明确的概念替代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改用公式DEAAB=1-CVAASs计算氨基酸平衡度,式中CVAASs为氨基酸分(amino acid scores,AASs)的变异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比值系数分 氨基酸模式模糊贴近度 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比值 蛋白质营养价值 氨基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眭志方 张冰 +1 位作者 朱志宇 杨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相结合的目标识别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海上舰船识别分类;同时引入聚类分析有效性评价的F统计量,实现了模糊聚类的自适应性,避免了聚类数目选取上存在的主观性。对于给定特征的海上舰船目标,仿真实现了对... 提出了一种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相结合的目标识别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海上舰船识别分类;同时引入聚类分析有效性评价的F统计量,实现了模糊聚类的自适应性,避免了聚类数目选取上存在的主观性。对于给定特征的海上舰船目标,仿真实现了对目标的聚类分析,获得目标的分类并形成标准模型库,并通过模糊模式识别对后继获得的目标特征样本在标准模型库中进行匹配,应用最大贴近度原则完成目标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战场环境,两种方法的结合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满足战时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模式识别 目标分类 目标识别 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仓储物害虫的模式识别分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素华 侯惠芳 张红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7-228,231,共3页
文章在提取了数字图像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利用模糊聚类建立仓虫模式库,然后根据模糊集理论的择近原则对仓储物害虫进行识别,识别率达93%以上。从而,为粮仓害虫的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模糊聚类 贴近 择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与决策树融合的脚本病毒检测算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涛 张瀚 付垒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构建决策树进行脚本病毒检测可以全面利用训练样本的信息,在样本特征较为复杂、样本数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节点,计算时间复杂度高,在剪枝过程中影响分类准确度。为融合模糊模式的信息以提高分类器性能,该文设计了决策树分类基础上的... 构建决策树进行脚本病毒检测可以全面利用训练样本的信息,在样本特征较为复杂、样本数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节点,计算时间复杂度高,在剪枝过程中影响分类准确度。为融合模糊模式的信息以提高分类器性能,该文设计了决策树分类基础上的融合算法。该算法将关于模糊模式贴近度的3个特性作为决策树样本信息向量中的属性。使用训练样本集,根据上述属性在划分点上的分裂信息值及信息增益率选择分裂属性,逐步构建决策树。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稳定性与准确度,表明这种融合方法可增加属性的区分度,减少决策树的分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本病毒检测 模糊模式 决策树 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在大气质量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素华 侯惠芳 刘东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4-175,224,共3页
在空气质量评定中采集信息有模糊性,该文提出了基于贴近度和择近原则的间接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拓宽了模糊模式识别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大气质量评定 贴近 择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理论在基于特征向量的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晓君 魏书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1-83,134,共4页
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基于特征向量的模式识别问题,由于特征向量提取过程所带来的误差,使得数据库中标准模式的特征向量与待识对象的特征向量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将模糊理论应用于识别过程中,将识别过程转换为两个模... 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基于特征向量的模式识别问题,由于特征向量提取过程所带来的误差,使得数据库中标准模式的特征向量与待识对象的特征向量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将模糊理论应用于识别过程中,将识别过程转换为两个模糊集的贴近度或距离问题,设计实现了基于格贴近度和距离的识别算法,并成功应用于基于手掌形状的身份识别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模式识别 贴近 距离 身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模式识别及其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素华 韩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2-934,共3页
针对谷物害虫图像识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害虫图像识别方法。对模糊C-均值聚类做了简要分析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将遗传算法引入模糊聚类,利用其搜索的随机和并行性,克服了模糊C-均值聚类的局部性和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性;采用... 针对谷物害虫图像识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害虫图像识别方法。对模糊C-均值聚类做了简要分析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将遗传算法引入模糊聚类,利用其搜索的随机和并行性,克服了模糊C-均值聚类的局部性和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性;采用了基于贴近度和择近原则的模糊识别方法,分析了格贴近度的不足之处,并对之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了上述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扩大了遗传算法和模糊理论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模糊C-均值聚类 遗传算法 贴近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燃煤电厂大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彩庆 林明 戚若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30-34,共5页
基于模糊数学原理,将模式识别方法引入到燃煤电厂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中。分析现有贴近度函数在环境影响识别中的不足,定义表示环境质量样本的模糊向量的距离,改进贴近度函数,使之更适用于环境质量识别。改进后的贴近度函数能够充分体现... 基于模糊数学原理,将模式识别方法引入到燃煤电厂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中。分析现有贴近度函数在环境影响识别中的不足,定义表示环境质量样本的模糊向量的距离,改进贴近度函数,使之更适用于环境质量识别。改进后的贴近度函数能够充分体现环境样本模糊向量各个分量的信息。将改进贴近度的模糊模式识别应用到实际大气质量评价中。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提高了环境因子观测值差别的检出能力,表明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大气环境质量 贴近 燃煤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认知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锦昕 余嘉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102,共5页
目前绝大多数的认知诊断方法都是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需要在大样本的基础上进行复杂的参数估计。本研究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对被试进行分类,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格贴近度的被试分类可以得到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 目前绝大多数的认知诊断方法都是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需要在大样本的基础上进行复杂的参数估计。本研究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对被试进行分类,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格贴近度的被试分类可以得到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初中二年级学生掌握数学的认知模式进行很好的诊断。该方法原理清楚、计算简便,无需进行复杂的参数估计,在较小样本条件下也可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模糊模式识别 贴近 心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度贴近度及其集值统计估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凤岐 赵连盛 王学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在定义模糊集上的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对随机集测度均值的讨论、定义了一个无穷论域上的贴近度──测度贴近度,为贴近度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充实了贴近度的定义形式。又根据模糊集与随机集落影的理论。给出了有严格理论基础和应用性... 在定义模糊集上的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对随机集测度均值的讨论、定义了一个无穷论域上的贴近度──测度贴近度,为贴近度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充实了贴近度的定义形式。又根据模糊集与随机集落影的理论。给出了有严格理论基础和应用性较强的对贴近度进行集值统计的方法,并且证明了这种估计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模糊 随机集 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在导航系统性能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要瑞璞 沈惠璋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2期97-99,133,共4页
就导航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价问题指标的多层次性,根据模糊模式识别的原理,对现有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系统分为3个等级,并把它们看作3个模糊模式,根据试验所测得的数据构造各模式的隶属函数,然后采... 就导航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价问题指标的多层次性,根据模糊模式识别的原理,对现有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系统分为3个等级,并把它们看作3个模糊模式,根据试验所测得的数据构造各模式的隶属函数,然后采用反向递推的方法从指标体系的最底层出发依次计算待评系统与各模式的加权贴近度,最后由模糊模式识别的择近原则得出待评系统所属的等级。最后应用此方法对某一导航系统进行评价,给出此系统所属的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模糊模式识别 惯性导航系统 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用于找矿预测
14
作者 王硕儒 曹洛华 +3 位作者 葛宗侠 刘文斌 姜效典 张维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2期1-10,共10页
本文提出两类模糊模式识别用于找矿预测的具体方法.用F-PFS法和调节特征因素及其权重以获取最佳分类,聚类中心即作为标准模式.根据单因素判对率确立了因素逆距离权重的概念.在标准模式的模糊向量与已知单元模糊向量之间关系的... 本文提出两类模糊模式识别用于找矿预测的具体方法.用F-PFS法和调节特征因素及其权重以获取最佳分类,聚类中心即作为标准模式.根据单因素判对率确立了因素逆距离权重的概念.在标准模式的模糊向量与已知单元模糊向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建二线性不等式方程组,从而可解不同因素的距离权重,并进而用贴近度对未知单元进行识别.以上方法应用于鄂东南地区的铜及多金属的找矿预测,结果表明方法有效。成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预测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聚类 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在潜艇威胁等级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俞骏 刘以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5-1457,共3页
针对潜艇"隐身"技术的提高,利用单一的潜艇探测方法难以得到准确的探测结果。建立了潜艇威胁等级判断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威胁等级判断的详细步骤和方法,运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各种潜艇探测数据进行融合计算,从而得出较为真实... 针对潜艇"隐身"技术的提高,利用单一的潜艇探测方法难以得到准确的探测结果。建立了潜艇威胁等级判断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威胁等级判断的详细步骤和方法,运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各种潜艇探测数据进行融合计算,从而得出较为真实的探测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丰富反潜技术、提高反潜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贴近 择近原则 反潜 威胁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在超声表征铝质高压绝缘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振南 刘翃 +1 位作者 林莉 李喜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66,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烧成温度的高压铝质绝缘子进行超声表征的方法。通过超声水浸线聚焦技术获得烧成温度分别为1220℃、1260℃和1300℃的绝缘子的回波信号,并提取归一化功率谱中0.58MHz、1.282MHz和1.495MHz三个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烧成温度的高压铝质绝缘子进行超声表征的方法。通过超声水浸线聚焦技术获得烧成温度分别为1220℃、1260℃和1300℃的绝缘子的回波信号,并提取归一化功率谱中0.58MHz、1.282MHz和1.495MHz三个频率的幅值作为表征绝缘子组织结构的特征值。由于对应不同烧成温度,该特征值围绕其平均值波动,此时可认为该烧成温度对应组织结构的超声回波功率谱特征值形成了一个模糊集,利用模糊识别中能够表征模糊集之间彼此接近程度的贴近度概念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待测试样与标准试样功率谱特征值之间的贴近度,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烧成温度的绝缘子,贴近度越大,待测试样与标准试样的烧成温度越接近。该方法为无损表征不同组织结构的绝缘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质高压绝缘子 烧成温 超声表征 模糊模式识别 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柴油机磨损模式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单志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8-200,共3页
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到柴油机磨损模式评价体系中,通过聚类中心和归一化的标准向量建立了磨损模式的模糊分析模型。对实际采集的20个样本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与贴近度算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柴油机磨损模... 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到柴油机磨损模式评价体系中,通过聚类中心和归一化的标准向量建立了磨损模式的模糊分析模型。对实际采集的20个样本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与贴近度算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柴油机磨损模式的识别是准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磨损模式 模糊聚类 贴近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小班坡向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孝银 陈永刚 +3 位作者 陈晨 陈振德 邹静 龚金琪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4期16-20,34,共6页
现有的小班坡向算法均是对小班坡向的硬性划分,不符合实际地形连续变化的状态。通过构建单点坡向的隶属函数,求算小班坡向模糊矩阵与模板矩阵的贴近度,判断坡向所属的坡向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小班坡向算法具有更加客... 现有的小班坡向算法均是对小班坡向的硬性划分,不符合实际地形连续变化的状态。通过构建单点坡向的隶属函数,求算小班坡向模糊矩阵与模板矩阵的贴近度,判断坡向所属的坡向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小班坡向算法具有更加客观的坡向分类依据,且具备更高的小班坡向求算精度,更符合实际地形表达。该方法为小班坡向及小班其他地形因子的提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小班坡向 DEM 贴近 最大特征值法 矢量法 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理论的分级贴近度湖泊健康评价耦合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慧 苏永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48,共5页
湖泊健康综合评价是对湖泊进行合理开发治理及科学保护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湖泊健康综合评价尚不成熟。因此,通过构建基于集对分析(SPA)理论的分级贴近度湖泊健康评价耦合模型评价湖泊生态系统的综合健康水平。该模型以贴近度... 湖泊健康综合评价是对湖泊进行合理开发治理及科学保护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湖泊健康综合评价尚不成熟。因此,通过构建基于集对分析(SPA)理论的分级贴近度湖泊健康评价耦合模型评价湖泊生态系统的综合健康水平。该模型以贴近度在模糊模式识别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论依据,根据贴近度公式的可创性,定义了一种新的贴近度公式,同时对传统的隶属函数进行改进,扩大函数覆盖范围,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并引入集对分析理论弥补贴近度通过择近原理确定评价结果的缺陷。将该模型应用到湖泊健康水平综合评价中,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准确地确定湖泊健康综合等级,为湖泊保护及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健康 模糊模式识别 贴近 隶属函数 择近原理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值直觉模糊概念格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丽 冯凯华 刘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26-1734,共9页
人们经常用自然语言进行推理判断和决策,针对具有语言值信息的不确定问题,基于语言值直觉模糊代数和直觉模糊形式背景,提出了语言值直觉模糊形式背景并讨论了其相关性质,建立了语言值直觉模糊概念格.研究了语言值直觉模糊形式概念之间... 人们经常用自然语言进行推理判断和决策,针对具有语言值信息的不确定问题,基于语言值直觉模糊代数和直觉模糊形式背景,提出了语言值直觉模糊形式背景并讨论了其相关性质,建立了语言值直觉模糊概念格.研究了语言值直觉模糊形式概念之间的贴近度,进一步给出语言值直觉模糊形式概念格之间的贴近度,进而提出了语言值直觉模糊概念格的模式识别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中医疾病诊断识别中,说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值直觉模糊形式背景 语言值直觉模糊概念格 贴近 模式识别方法 中医专家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