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蛋白质饲粮对罗曼粉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氨基酸代谢率及排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江水 张家才 +2 位作者 王永强 齐德生 郭吉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14-7723,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对罗曼粉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氨基酸(AA)代谢率及排泄参数的影响。选取3024只健康、产蛋率相近的61周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对照组饲粮粗蛋...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对罗曼粉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氨基酸(AA)代谢率及排泄参数的影响。选取3024只健康、产蛋率相近的61周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对照组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为17.3%,3个低蛋白质组饲粮CP水平分别为16.4%(LCP1组)、15.3%(LCP2组)和13.2%(LCP3组),所有组别饲粮赖氨酸(Lys)、含硫氨基酸(TSAA)和苏氨酸(Thr)水平均保持一致。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正试期结束后每重复随机挑选2只鸡单独放置在代谢笼中,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包括3 d预试期和4 d收粪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组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蛋重均显著降低(P<0.05);LCP3组日产蛋量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壳强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LCP3组第4周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第8周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LCP3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低蛋白质组血浆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尿酸(UA)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LCP1组和LCP2组Lys、蛋氨酸(Met)和Thr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但LCP3组CP、Lys、Met和Thr代谢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5)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组平均日粪氮排泄量均显著降低(P<0.05),LCP3组粪便CP、UA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平衡饲粮Lys、TSAA和Thr水平的前提下,罗曼粉蛋鸡产蛋后期(62~70周龄)饲粮CP水平降低至15.3%对其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同时可提高CP和AA代谢率,降低粪氮排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氨基酸代谢率 排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含量对真氨基酸代谢率测值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宏福 杜荣 +1 位作者 任鹏 张子仪 《中国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0-26,共7页
为寻求足以客观反应各种氨基酸生物学效价测值的最小样本含量,作者研究了喂饲蛋鸡日粮、肉鸡日粮、鱼粉日粮、菜籽饼日粮、豆粕日粮、玉米日粮和纯合无氮日粮等7组不同类型日粮时,试验鸡干物质排泄量、干物质表观代谢率和内源性氨基酸... 为寻求足以客观反应各种氨基酸生物学效价测值的最小样本含量,作者研究了喂饲蛋鸡日粮、肉鸡日粮、鱼粉日粮、菜籽饼日粮、豆粕日粮、玉米日粮和纯合无氮日粮等7组不同类型日粮时,试验鸡干物质排泄量、干物质表观代谢率和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个体测值变异规律,同时也研究了达到不同测试精度时,相应地所需要的试验鸡群数量。结果表明:(1)饲喂全价日粮和半纯合日粮时,试验鸡个体间干物质排泄量标准差为1.2~2.3g,变异系数为10.5%~17.4%;干物质表观代谢率标准差为2.8%~5.2%,变异系数为3.8%~12.6%。它表明饲喂不同日粮时,试验鸡个体间干物质排泄量和干物质表观代谢率测值差异程度不同。为了保证对各种日粮的干物质表观代谢率测值偏差小于3%和2%(置信度为95%)时,试验鸡数分别需要12只和27只。(2)饲喂纯合无氮日粮时,试验鸡个体间干物质排泄量及干物质表观谢率测值差异则更大。如从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测值分析,试验鸡个体间各种氨基酸排泄量变异系数都大于20%,因此,即使试验允许偏差值放宽到10%,仍需要40只左右的试验鸡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 试验样本 内源性氯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鸡氨基酸代谢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谭建宁 武秀云 阎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氨基酸代谢率 测定方法 饲料 体内法 体外法 可利用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加工副产品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林谦 王照群 +4 位作者 蒋桂韬 王向荣 张旭 张建华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3-1394,共12页
为了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加工副产品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平均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其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3期代谢试验,以单... 为了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加工副产品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平均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其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3期代谢试验,以单一原料+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为强饲料,测定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氨基酸真代谢率。结果表明:加酶前,氨基酸平均真代谢率以玉米最高,喷浆玉米皮(山东济宁)最低;加酶后,各原料的氨基酸真代谢率在70.77%~99.29%,氨基酸真代谢率提高了0.96%~3.52%,且酶制剂对玉米及玉米蛋白粉[粗蛋白质(CP)50%、CP 55%]的多种氨基酸真代谢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P<0.05),而真可利用氨基酸的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范围为0.03~1.87 g/kg,其中玉米蛋白粉(CP 55%)的平均ENIV最高,玉米麸质饲料最低。酶制剂的添加有提高多种玉米加工副产品干物质、CP及粗脂肪真代谢率的趋势(P>0.05),对某些原料干物质及CP真代谢率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对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粗纤维真代谢率也有显著提高作用(P<0.05)。由此可知,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总体上能提高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改善玉米加工副产品的营养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玉米加工副产品 氨基酸代谢 有效营养改进值 黄羽肉鸡 养分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对谷物及其副产品氨基酸真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谦 张旭 +2 位作者 蒋桂韬 王向荣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53-2261,共9页
为研究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对谷物及其副产品氨基酸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体重为(2.0±0.2)kg的健康成年肉用公麻鸭,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只鸭,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5批次代谢试验,以单一... 为研究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对谷物及其副产品氨基酸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体重为(2.0±0.2)kg的健康成年肉用公麻鸭,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只鸭,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5批次代谢试验,以单一原料+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为饲粮,测定加酶前后谷物及其副产品的氨基酸真代谢率。结果表明:在小麦、玉米、小麦麸、玉米糖渣和干酒糟及其可溶物( DDGS)等谷物及其副产品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多种氨基酸的真代谢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同时14种原料各氨基酸的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为0.01~1.24 g/kg,不同原料各氨基酸平均ENIV最高者为 DDGS、玉米糖渣和小麦,分别为0.43、0.30和0.23 g/kg,最低者为燕麦麸,其氨基酸平均ENIV为0.07 g/kg。复合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谷物及其副产品的氨基酸真代谢率,改善谷物及其副产品的营养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谷物及其副产品 氨基酸代谢 有效营养改进值 麻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对饲喂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黄羽肉鸡氨基酸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6
作者 林谦 戴求仲 +4 位作者 蒋桂韬 王向荣 张旭 王照群 张建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5,共6页
试验选用48只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了6期代谢试验(加酶前、后各3期),测定黄羽肉鸡对玉米及17种玉米加工副产品添加复合非淀粉多... 试验选用48只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了6期代谢试验(加酶前、后各3期),测定黄羽肉鸡对玉米及17种玉米加工副产品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氨基酸表观代谢率,并获得氨基酸的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结果表明:加酶前氨基酸表观代谢为57.83%~83.91%,加酶后表观代谢率为59.58%~85.99%,各原料的氨基酸表观代谢率加酶后提高幅度为1.05%~4.43%,表观可利用氨基酸的ENIV值为0.01~1.87 g/kg,以玉米蛋白粉(CP 55%)的表观可利用氨基酸平均ENIV值最高,玉米麸质饲料的最低。总体上看,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氨基酸表观代谢率,改善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氨基酸营养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玉米加工副产品 氨基酸表观代谢 有效营养改进值 黄羽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ME和DLys水平对21~42日龄肉仔鸡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韩钰婧 杨桂芹 +3 位作者 刘海英 董维国 刘国华 郑爱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1-707,共7页
为研究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代谢能(ME)、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及其互作效应对21~42日龄肉仔鸡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析因试验设计,将ME设为12.55MJ·kg-1和13.18MJ·kg-1两个水平,DLys设为0.8%、0.95%、1.1%三个水... 为研究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代谢能(ME)、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及其互作效应对21~42日龄肉仔鸡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析因试验设计,将ME设为12.55MJ·kg-1和13.18MJ·kg-1两个水平,DLys设为0.8%、0.95%、1.1%三个水平,依据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6种试验饲粮。选取360只平均体重718.6g的2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21d,在试验期的最后3d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干物质(DM)、能量、氮(N)、磷(P)及氨基酸(AA)的代谢率。结果表明:ME与DLys的互作效应对DM、能量和P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N代谢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低ME低DLys组具有最高的DM、能量及P代谢率,高ME低DLys组的N代谢率最高。不同水平的ME与DLys除对组氨酸(His)、丙氨酸(Ala)代谢率无显著影响外(p】0.05),对其他AA和总AA的代谢率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综合DM、总能、N及P代谢率指标,本试验条件下,21~42日龄肉仔鸡最适宜营养代谢的ME/DLys为1.55或1.65MJ·g-1,而无论高、低ME,DLys水平达到1.1%时AA的代谢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可消化赖氨酸 能量 氨基酸代谢率 肉仔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生物学效价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范梅华 赵旭 +1 位作者 朱沛霁 施寿荣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5,共5页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产地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生物学效价。试验选用9个不同产地的DDGS,并对其总能(GE)、粗蛋白(CP)和氨基酸(AA)进行测定。随后选用25日龄的黄羽肉鸡(优麻)200只,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采用套...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产地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生物学效价。试验选用9个不同产地的DDGS,并对其总能(GE)、粗蛋白(CP)和氨基酸(AA)进行测定。随后选用25日龄的黄羽肉鸡(优麻)200只,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采用套算法和全收粪法测定9个产地DDGS的表观代谢能(AME)、CP和AA代谢率。结果表明,试验用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平均AME为12.43 MJ/kg,RSD为11.14%,以协A最高,莱芜最低(P<0.05);试验用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平均CP代谢率为77.98%,RSD为8.22%,各产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用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AA代谢率(AAA)RSD大于10%的AA有6种,且AAA占前三位的个数排序为:海>美A>莱芜>安A=柠檬>协A>美B=安B>协B。由此可见,不同产地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生物学效价不同,其中以协A的AME最高,海的AAA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GS 黄羽肉鸡 表观代谢 粗蛋白代谢 氨基酸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