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苯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池圣贤 姜振华 金炼铁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8期15-18,共4页
综述了氨基苯基三烷氧基硅烷的主要合成方法,如交叉偶联法、格氏法、氨解法和氢化还原法等,介绍了氨基苯基三烷氧基硅烷在无机材料表面改性、聚合物改性、生化领域、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氨基苯基三烷氧基硅烷 交叉偶联法 格氏法 氨解法 氢化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膦酸阻燃抗菌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慧 李平 +1 位作者 朱平 刘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5-214,共10页
针对棉织物易燃烧、易为有害细菌的滋生提供适宜生长环境,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和健康危害等问题,采用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ESPR)和苯基膦酸(PPOA),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阻燃抗菌棉织物。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 针对棉织物易燃烧、易为有害细菌的滋生提供适宜生长环境,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和健康危害等问题,采用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ESPR)和苯基膦酸(PPOA),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阻燃抗菌棉织物。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锥型量热测试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织物透气仪等对制得的阻燃棉织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其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抗菌性能以及透气性能等。结果表明:TESPR/PPOA成功附着于棉织物表面,极限氧指数达到27.2%;TESPR/PPOA涂层阻燃整理棉织物初始热降解温度低于未处理棉织物,但高温区的残炭量增加,表明在低温区生成的残炭能够作为隔热屏障保护内部棉织物;此外,TESPR/PPOA在棉织物表面的沉积,在大幅度提升抗菌性能的同时,保留了较好的透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性能 抗菌性能 棉织物 γ-脲基丙基氧基 苯基膦酸 功能性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甲氨基烷氧基硅烷的合成与水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保国 阿娟 +1 位作者 边占喜 赵海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725-1728,共4页
以二茂铁甲氨基醇与氯硅烷反应,合成了12种二茂铁甲氨基烷氧基硅烷。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水敏感性与结构的关系,并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关键词 二茂铁甲氨基 烷氧基 二茂铁甲氨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解共缩聚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述梅 傅轶 +3 位作者 张臣 陈俊 叶华 赵建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研究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在甲苯/水/盐酸、四氢呋喃/水/盐酸、乙醇/水/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四甲基氢氧化铵4个体系中的水解共缩聚,通过界面聚合、溶液聚合、分散聚合、乳液聚合分别得到树脂状、粒径20... 研究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在甲苯/水/盐酸、四氢呋喃/水/盐酸、乙醇/水/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四甲基氢氧化铵4个体系中的水解共缩聚,通过界面聚合、溶液聚合、分散聚合、乳液聚合分别得到树脂状、粒径200 nm的微球、粒径3μm的微球和乳液状的聚氨丙基/苯基倍半硅氧烷(PAPQ),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各产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催化体系中形成的PAPQ交联度低、溶解性良好,碱或先酸后碱催化体系产物的交联度高、溶解性较差;溶剂的极性影响PAPQ的形成和粒子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氧基 氨丙基氧基 水解共缩聚 催化体系 共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乙烯基的三烷氧基硅烷对聚硅氧烷乳液聚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自强 刘志宏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研究了在聚硅氧烷乳液聚合中 ,加入 3种不同种类的带乙烯基的三烷氧基硅烷水解缩聚反应的快慢 ,并讨论了其种类、用量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乙烯基 烷氧基 乳液聚合 研究 稳定性 外墙乳胶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华明 朱淮军 李凤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7,27,共4页
综述了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反应机理、所用原料、溶剂、催化剂以及分离纯化工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直接法 烷氧基 铜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氯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的质谱研究
7
作者 林吉茂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63-68,共6页
本文对合成的5种γ-氯丙基三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质谱进行了研究。根据氯同位素和硅同位素离子峰相对强度推测了离子碎片组成和这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关键词 氯丙基 烷氧基 质谱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纳米纤维素纸基阻隔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闪闪 杭建忠 +2 位作者 孙小英 金鹿江 朱潇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125,共6页
采用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改性处理,随后将其涂覆于普通A4纸表面,经固化制得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纳米纤维素纸基阻隔涂层。利用视频光学接触测量仪和电子拉力机分别对空白纸、纳米纤维素纸基涂层(CNF涂层)... 采用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改性处理,随后将其涂覆于普通A4纸表面,经固化制得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纳米纤维素纸基阻隔涂层。利用视频光学接触测量仪和电子拉力机分别对空白纸、纳米纤维素纸基涂层(CNF涂层)、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纳米纤维素纸基涂层(M-CNF涂层)的疏水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M-CNF涂层样品表面的水接触角为120.3°,相比于空白纸提高了17.2°,具有较强的疏水性。M-CNF涂层样品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韧性相比于空白纸分别提高了314.7%、332.8%和297.9%,样品表现出较强的力学性能。对涂层的阻隔性能测试显示,M-CNF涂层样品的空气透气度为2837s/25cm^3,相比于空白纸降低了1233倍;水蒸气透过率为3.586×10^3 g/(m^2·24h),相比于空白纸张下降了50.0%,阻隔性能较强。另外,M-CNF涂层样品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粘连紧密的三维网络结构填补了CNF涂层未能填充的剩余纸张孔隙,赋予了涂层较强的阻隔性及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氧基 纳米纤维素 纸基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氢加成一步合成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红艳 金莉 +2 位作者 石万利 斯志惠 吕连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8-1031,共4页
以Speier催化剂为前体、三乙胺为配体,制备了Pt-N(C2H5)3络合物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3-氨基丙烯与三甲氧基硅烷(TMOS)硅氢加成一步合成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的催化性能。考察了配体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 以Speier催化剂为前体、三乙胺为配体,制备了Pt-N(C2H5)3络合物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3-氨基丙烯与三甲氧基硅烷(TMOS)硅氢加成一步合成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的催化性能。考察了配体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初始压力等因素对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2保护下,在n(TMOS)∶n(3-氨基丙烯)=1.19∶1(3-氨基丙烯用量为0.064mol)、Pt-N(C2H5)3催化剂用量为1.5μmol、反应初始压力0.9MPa、140℃条件下反应270min时,3-氨基丙烯的转化率为87.9%,KH-540的选择性为81.7%,且无高聚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丙基氧基 3-氨基丙烯 氧基 铂络合物 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劳春峰 初增泽 邹德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9-424,共6页
以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修饰的二氧化钛为负极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100 mW·cm-2的模拟太阳光照下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18.32 mA·cm-2、775.9 mV、9.15%.而没有经过ATPS修饰的电池三项性能... 以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修饰的二氧化钛为负极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100 mW·cm-2的模拟太阳光照下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18.32 mA·cm-2、775.9 mV、9.15%.而没有经过ATPS修饰的电池三项性能参数分别为18.08 mA·cm-2、749.9 mV、7.70%, 修饰后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18.8%, 同时填充因子由0.57提高为0.64. 暗电流-电压曲线显示起始电压从-0.30 V变化到-0.40V, 表明二氧化钛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暗反应得到了有效抑制, APTS作为阻挡层减少了二氧化钛电极表面的缺陷与表面态. 另外, 通过实验设计, 将APTS与染料层-层自组装于二氧化钛电极上,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二氧化钛层、APTS、染料的作用形式. 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 APTS中的乙氧基部分脱除后形成了Si―O―Ti单桥或者双桥键, 钌染料cis-Ru(dcpyH2)2(SCN)2通过分子中的部分―COOH与APTS中的―NH2形成的静电作用力吸附在TiO2电极上.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分子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3-氨基丙基氧基 自组装 二氧化钛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凹凸棒土固定化菠萝蛋白酶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荣 单良 王兴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739-10741,共3页
[目的]确定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凹凸棒土(3-APTS-凹凸棒土)固定菠萝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3-APTS凹凸棒土为基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研究用固定菠萝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菠萝蛋白酶固定化的条... [目的]确定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凹凸棒土(3-APTS-凹凸棒土)固定菠萝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3-APTS凹凸棒土为基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研究用固定菠萝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菠萝蛋白酶固定化的条件为:0.4%戊二醛交联,温度38—44℃,pH值6.4,固定化时间4.5h,最终产品的酶活为3900U/g,酶活回收率达80%。[结论]利用3-APIS-凹凸棒土固定的菠萝蛋白酶稳定性和利用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蛋白酶 3-氨基丙基氧基改性凹凸棒土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娟 江龙 +1 位作者 潘凯 淡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以含双官能团的4-(氯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CM TM S)为引发剂,CuC l/ligand为催化剂体系,二甲苯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重点研究了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1H-NM R表征,证明PMMA是由CM TM S引发... 以含双官能团的4-(氯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CM TM S)为引发剂,CuC l/ligand为催化剂体系,二甲苯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重点研究了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1H-NM R表征,证明PMMA是由CM TM S引发MMA聚合而得。聚合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结果表明,分别采用具有长链烷基的4,4'-二壬基-2,2'-联吡啶(dN bpy)和N,N,N',N',N″-五甲基二乙基三胺(PM DETA)为配体,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与转化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比较好,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分别为1.27和1.30);而采用2,2'-联吡啶(bpy)为配体,所得聚合物数均分子量随转化率变化关系远远偏离理论分子量随转化率变化关系,且分子量分布相对较宽(M-w/M-n为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双官能团引发剂 4-(氯甲基)苯基氧基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淼 吴鹏 +3 位作者 马春彦 纪兰香 邓建国 高利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55,共3页
研究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反应,用紫外光谱仪作为检测手段跟踪其水解过程,并分析了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比色皿作为微型反应器,分别考察了不同初始浓度、温度、pH值以及催化剂种类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 研究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反应,用紫外光谱仪作为检测手段跟踪其水解过程,并分析了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比色皿作为微型反应器,分别考察了不同初始浓度、温度、pH值以及催化剂种类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的酸性体系中,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pH值的降低,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速率逐渐增大。温度为15℃,pH=4.0,用三氟甲磺酸作催化剂时,水解速率适中,水解过程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苯基氧基 水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PTES)改性粘土岩的制备及其对铀U(Ⅵ)的吸附 被引量:1
14
作者 阳刚 潘跃龙 +3 位作者 刘羽 冷阳春 王彦惠 李东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90-3597,共8页
本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PTES)改性粘土岩,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3-APTES改性粘土岩没有固定的表面结构,多为呈不规则多边型的薄片状晶体.以3-APTES... 本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PTES)改性粘土岩,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3-APTES改性粘土岩没有固定的表面结构,多为呈不规则多边型的薄片状晶体.以3-APTES改性粘土岩为吸附介质,探讨了反应时间、初始浓度、水相pH值、固液比、实验温度和离子种类等对该材料吸附U(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为5、U(Ⅵ)初始浓度为50μg·mL^(-1)、固液比为1:200时,经过120 min 3-APTES改性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达到平衡,吸附效果最佳.升温有助于提高其吸附性能;溶液中Ca^(2+)、HCO_(3)^(-)、CO_(3)^(2-)等3种离子极大的抑制了3-APTES改性粘土岩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丙基氧基(3-APTES) 改性 粘土岩 吸附 U(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基甲氧基硅烷及其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因文 沈敏敏 +2 位作者 马一静 黄活阳 哈成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水解合成了聚苯基甲氧基硅烷(PPMS),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水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合成聚苯基硅氧烷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然后用其改性E-20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红外光谱...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水解合成了聚苯基甲氧基硅烷(PPMS),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水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合成聚苯基硅氧烷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然后用其改性E-20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PMS接枝了环氧树脂且环氧基保持不变。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A)分析了有机硅含量对改性树脂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20):m(PPMS)=7:3时,改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95.81℃,质量损失50%时的热分解温度(T_d)为476.54℃,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8.97℃和58.26℃,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涂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氧基 苯基二甲氧基 环氧树脂 改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的制备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谭德新 王艳丽 +2 位作者 邢宏龙 袁晓荣 史铁钧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5-389,共5页
以苯乙炔和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通过格氏反应制备了可反应型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单体,利用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此为原料,通过热聚合法制备了高残炭率的含硅芳炔树脂,该树脂的Td5分解温度约570℃,800℃时聚合物的残炭率约75... 以苯乙炔和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通过格氏反应制备了可反应型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单体,利用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此为原料,通过热聚合法制备了高残炭率的含硅芳炔树脂,该树脂的Td5分解温度约570℃,800℃时聚合物的残炭率约75%。利用TGA-DTG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并计算了相应动力学参数。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求得的聚合物热分解活化能分别为295.82 kJ/mol和262.70 kJ/mol;用Crane法求得聚合物的热分解反应级数为0.96,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炔 苯基 格氏反应 苯基苯乙炔基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苯基环三硅氮烷合成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7
17
作者 滕雅娣 佟秀君 +1 位作者 王思林 李旭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2-525,共4页
Hexaphenyl cyclotrisilazane was synthesized from diphenyl dichlorosilane and ammonia with toluene as solvent.The effects of input material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ammonia flow rate and separation method o... Hexaphenyl cyclotrisilazane was synthesized from diphenyl dichlorosilane and ammonia with toluene as solvent.The effects of input material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ammonia flow rate and separation method on product yield were investigated.The structure of hexaphenyl cyclotrisilazane was characterized with FTIR and XRD.It was found that when diphenyl dichlorosilane concentration was 0.96 mol·L -1 ,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111—112℃,NH3 flow rate was 0.02 m3·h -1 , the yield of hexaphenyl cyclotrisilazane could reach 91.1%.Using ammonia water was better than hot filtration to weed out ammonium chloride at the period of product separation.It enhanced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simplified the process.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decreased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by reducing volatile matter of tolu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 苯基二氯 氨解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文斌 崔英德 +2 位作者 廖列文 李凝 李凤仪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对合成含氢三烷氧基硅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适合于直接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的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剂,其粒径为18nm,比表面积29.5m^2/g,晶型为简单四方型,应用该催化剂在溶剂中以硅粉与气态醇反应合成含... 对合成含氢三烷氧基硅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适合于直接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的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剂,其粒径为18nm,比表面积29.5m^2/g,晶型为简单四方型,应用该催化剂在溶剂中以硅粉与气态醇反应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结果表明,以YD-325为溶剂,反应温度为483K,催化剂用量为5.2%,硅粉粒度为45~63μm,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的选择性为98.9%,硅粉的转化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铜 合成 催化剂 烷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硅烷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尿中7-氨基硝西泮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昱 谭家镒 孙毓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397,共4页
建立了分析尿中硝西泮主要代谢物 7 氨基硝西泮 (7 ANIZ)的三甲基硅烷衍生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尿样经乙醚 乙酸乙酯 (体积比为 99∶1 )萃取后 ,用N ,O 双 (三甲基硅 )三氟乙酰胺进行衍生化 ,检测衍生物的总离子流色谱。根据 7 ... 建立了分析尿中硝西泮主要代谢物 7 氨基硝西泮 (7 ANIZ)的三甲基硅烷衍生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尿样经乙醚 乙酸乙酯 (体积比为 99∶1 )萃取后 ,用N ,O 双 (三甲基硅 )三氟乙酰胺进行衍生化 ,检测衍生物的总离子流色谱。根据 7 ANIZ衍生物质谱中主要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及其质量色谱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 ;用 7 氨基氯硝西泮做内标 ,根据衍生物基峰离子的质量色谱进行定量分析。本方法中 7 ANIZ的萃取率为 82 8% ,线性范围为 1 0 μg/L~ 50 0 μg/L,检出限为 1 2 μg/L,定量限为 3 5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 94 7%~ 1 0 3 5 % ,RSD为3 9%~ 5 4%。对口服 1 0mg硝西泮者 96h内所排泄的尿进行了 7 ANIZ检测 ,结果表明方法灵敏、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甲基衍生化 7-氨基硝西泮 尿 镇静催眠药 联用技术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单体中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法
20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0-300,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单体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方法。该发明需要提供一种以副产物为原料生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新工艺,该工艺不会释放出氯化氢,工艺简单,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热量能被循环利用,更易于实现工业... 该发明涉及一种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单体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方法。该发明需要提供一种以副产物为原料生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新工艺,该工艺不会释放出氯化氢,工艺简单,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热量能被循环利用,更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发明的特点是,将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单体中的副产物气化后与氢气、空气一起连续燃烧,进行高温缩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氧基 综合利用 副产物 直接法 单体 合成 用法 纳米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