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型氨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黄良仙 安秋凤 +1 位作者 丁红梅 李临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5,共3页
介绍了酰化改性氨基聚硅氧烷、醚化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羧基改性氨基聚硅氧烷和季铵化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等功能型氨基聚硅氧烷的特性,简述了其合成过程及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功能型氨基聚硅氧烷 制备方法 合成工艺 季铵化 醚化 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建华 张晓镭 倪亚琴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55,共4页
以氨基分布均匀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和聚氧乙烯甲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通过开环反应,合成了可用于织物柔软整理的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异丙醇的质量分数为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h。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以氨基分布均匀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和聚氧乙烯甲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通过开环反应,合成了可用于织物柔软整理的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异丙醇的质量分数为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h。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经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整理的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较好的白度和吸水性以及较好的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 合成 开环反应 应用 织物柔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化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膜形貌与应用性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良仙 安秋凤 +1 位作者 杨刚 李临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0-52,59,共4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丁内酯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膜形貌及其排列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应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氨基聚硅氧烷所形成的膜形貌不同,膜的表面形貌实际上与基团的排列方式有关,氨乙基氨丙基聚硅氧烷在单...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丁内酯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膜形貌及其排列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应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氨基聚硅氧烷所形成的膜形貌不同,膜的表面形貌实际上与基团的排列方式有关,氨乙基氨丙基聚硅氧烷在单晶硅基底上形成均匀、平整、光滑的疏水膜;而丁内酯改性的氨乙基氨丙基聚硅氧烷则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具有一定亲水性的非均匀膜。由于膜形貌存在很大差异,这可能就是造成不同氨基聚硅氧烷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聚硅氧烷 丁内酯 改性 膜形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法合成氨基聚硅氧烷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运涛 刘军海 陈均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29,50,共3页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乳液共聚制得了氨基聚硅氧烷乳液.考察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碱性条件下的温度、pH值、反应时间以及乳化剂复配和用量、偶联剂用量等...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乳液共聚制得了氨基聚硅氧烷乳液.考察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碱性条件下的温度、pH值、反应时间以及乳化剂复配和用量、偶联剂用量等影响单体转化率、乳液稳定性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乳化剂总用量为15%~25%,反应温度在75~85℃,反应pH值为11~13,反应时间为6~8h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稳定的有机硅聚合物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法 氨基聚硅氧烷 阳离子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用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滑爽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建华 张晓镭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8-31,共4页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为原料,胺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利用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微乳化技术,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制备透明、粒径细小、...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为原料,胺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利用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微乳化技术,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制备透明、粒径细小、稳定性优良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液,将其作为滑爽剂应用于皮革,并测试了皮革的有关性能。应用结果表明: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氨值为0.5976mmol/g,黏度为6500mPa·s时滑爽性最佳,其处理后的皮革具有优异持久的柔软、滑爽、丰满的手感特性,并且革面细腻、光亮自然、疏水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 微乳液 皮革滑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酐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成膜性及膜形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良仙 安秋凤 +2 位作者 杨百勤 张西亚 杨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乙酸酐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成膜性及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氨基聚硅氧烷在单晶硅基底上均能成膜,但不同的氨基聚硅氧烷所形成的膜形貌不同,膜的表面形貌实际上与基团的排列方式有关,氨乙基...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乙酸酐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成膜性及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氨基聚硅氧烷在单晶硅基底上均能成膜,但不同的氨基聚硅氧烷所形成的膜形貌不同,膜的表面形貌实际上与基团的排列方式有关,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单晶硅基底上可形成均匀、平整、光滑的疏水膜,而乙酸酐改性的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则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具有弱亲水性的非均匀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聚硅氧烷 乙酸酐 成膜性 膜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合成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杰胜 黄世强 《胶体与聚合物》 2005年第4期40-41,45,共3页
主要介绍了氨基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微乳化工艺,以及两种合成方法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 微乳液 乳化工艺 氨基聚硅氧烷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织物柔软剂的制备、乳化和应用
8
作者 周建华 张晓镭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8-30,33,共4页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为原料,胺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采用微乳化技术,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制备透明、粒径细小、稳定...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为原料,胺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采用微乳化技术,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制备透明、粒径细小、稳定性优良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液,将其作为柔软剂处理织物,并测试了织物的有关性能。应用结果表明,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RASI氨值0.5976mmol/g,黏度6500mPa.s时,用其处理后的织物有优异的柔软性、滑爽性和回弹性,以及很高的耐洗性,并且对整理织物的白度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柔软剂 α 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聚硅氧烷滑爽剂的研制及应用
9
作者 卿宁 田禾等华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和促进剂作用下,通过低温开环聚合得到了一系列不同氨值和粘度的氨基聚硅氧烷,复IR、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氨基聚硅氧烷作为滑爽剂...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和促进剂作用下,通过低温开环聚合得到了一系列不同氨值和粘度的氨基聚硅氧烷,复IR、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氨基聚硅氧烷作为滑爽剂应用于皮革,测试了其所处理革的有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处理革疏水、滑爽,有良好的耐干湿擦和卫生性能,氨值或粘度越高,氨基聚硅氧烷的整理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甲基环甲硅氧烷 氨基聚硅氧烷 皮革 滑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液结构与性能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秀红 田春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液 性能 柔软助剂 结构 织物 整理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红建 马富 +1 位作者 赵千惠 黄述州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5,共4页
在H2PtCl6&#183;6H2O催化下,烯丙基环氧聚醚与端含氢硅油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环氧聚醚聚硅氧烷;然后加入端氨基聚醚与中间体进行氨解开环反应,合成了聚醚氨基改性聚硅氧烷(MPEAS).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 在H2PtCl6&#183;6H2O催化下,烯丙基环氧聚醚与端含氢硅油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环氧聚醚聚硅氧烷;然后加入端氨基聚醚与中间体进行氨解开环反应,合成了聚醚氨基改性聚硅氧烷(MPEAS).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条件及应用工艺进行了优化.合成工艺优化为:硅氢加成时催化剂用量0.03%,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8 h;氨解开环反应温度65~75℃,反应时间6 h;应用试验优化工艺:预烘温度100℃,时间10 min,焙烘温度150℃,时间50 s.经其整理的织物柔软性提高,白度几乎不变,静态吸水时间仅为3.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氨基聚硅氧烷 白度 亲水性 柔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的制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小娟 贺江平 陆少锋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然后将其产物与氨基硅烷偶联剂SCA-60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共聚反应,制得稳定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测试并分析了催化剂用量、偶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 采用本体聚合法,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然后将其产物与氨基硅烷偶联剂SCA-60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共聚反应,制得稳定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测试并分析了催化剂用量、偶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的最优合成工艺为:催化剂用量为D4单体质量的0.07%,氨基硅烷偶联剂SCA-602用量为D4单体质量的5.00%,反应温度为135℃,反应时间为5 h;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的稳定性好,单体转化率也比较高,且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亲水性和抗黄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氨基硅烷偶联剂 柔软剂 合成 本体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三胺型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勇 邓德华 李刚 《染整技术》 CAS 2012年第5期41-43,49,共4页
将线形硅油分别与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二乙烯三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反应,利用碱催化缩聚法制备了单、双、三胺型改性聚硅氧烷。通过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应用... 将线形硅油分别与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二乙烯三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反应,利用碱催化缩聚法制备了单、双、三胺型改性聚硅氧烷。通过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双胺型聚硅氧烷整理后的织物在柔软度、抗折皱、断裂强度等方面性能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 制备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对氨基硅烷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梅 谢洪德 石广玉 《印染助剂》 CAS 2005年第4期8-10,共3页
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氨基聚硅氧烷改性.探讨了反应温度、硅烷偶联剂用量对氨基聚硅氧烷改性的影响.发现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有改性作用,可使氨基聚硅氧烷具有新的应用功能,为开发无皱痕服装面料提供一个新途径.
关键词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 改性研究 氨基硅烷 氨基聚硅氧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反应温度 改性作用 应用功能 服装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改性聚醚硅油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安秋凤 黄良仙 +1 位作者 李临生 丁红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630,共5页
在Pt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聚醚/环氧硅油中间体,然后分别用吗啉、乙二胺、N,N-二甲基丙二胺、N-氨乙基哌嗪等氨解开环,制得了一系列氨烃基改性聚醚硅油AMPES,... 在Pt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聚醚/环氧硅油中间体,然后分别用吗啉、乙二胺、N,N-二甲基丙二胺、N-氨乙基哌嗪等氨解开环,制得了一系列氨烃基改性聚醚硅油AMPE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应用。结果表明:增加含氢硅油的数均分子量,提高硅含量,可改善AMPES的柔软性,而对织物的吸湿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聚醚硅油 氨基改性聚醚型聚硅氧烷 聚醚氨基硅油 织物柔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纳米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超疏水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良仙 王前进 +2 位作者 安秋凤 郝丽芬 许伟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2,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等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和接枝共聚等方法制备了一种氨基硅-纳米SiO2杂化材料(ASO-SiO2),经一浸一轧、烘焙工艺整理,制得... 以正硅酸乙酯(TEOS)、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等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和接枝共聚等方法制备了一种氨基硅-纳米SiO2杂化材料(ASO-SiO2),经一浸一轧、烘焙工艺整理,制得了超疏水棉织物,对水的静态接触角达155°.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研究了杂化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和超疏水性能.FT-IR分析表明,ASO-SiO2具有预期的分子结构;XPS分析和SEM观察证实,整理的棉织物表面存在一层超疏水杂化有机硅膜和大量的仿荷叶纳米微凸体;接触角测量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SO-SiO2用量的增加,整理棉织物的超疏水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性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 SIO2溶胶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烃基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秘钊 孙晓泉 +1 位作者 赵欣 张景彬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并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I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聚合得到预期设想的聚合物,将柔软效果极好的氨基基团接枝到...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并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I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聚合得到预期设想的聚合物,将柔软效果极好的氨基基团接枝到聚甲基氢硅氧烷的侧链上,反应路线简洁,且反应时间大为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氢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 硅氢加成反应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嵌段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永清 郑淑贞 朱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得-NCO封端的预聚体,并按一定比例和环氧树脂E-51混匀;另外合成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氨基聚硅氧烷(AG),并利用多元胺类作固化剂,合成一系列氨基聚硅氧烷改性的聚氨酯/环氧互穿网络聚...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得-NCO封端的预聚体,并按一定比例和环氧树脂E-51混匀;另外合成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氨基聚硅氧烷(AG),并利用多元胺类作固化剂,合成一系列氨基聚硅氧烷改性的聚氨酯/环氧互穿网络聚合物。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表面接触角、吸水率,同时对材料进行了红外光谱和表面电子能谱(ESCA)分析。结果表明,氨基聚硅氧烷/聚氨酯/环氧互穿网络聚合物是一种具有良好疏水性能的新型低表面能材料,同时其力学性能的变化与氨基聚硅氧烷的含量以及分子量的大小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聚硅氧烷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低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氟代有机硅防水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良仙 李婷 +2 位作者 李顺琴 张红 安秋凤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YDH-602)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氟代有机硅防...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YDH-602)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氟代有机硅防水整理剂——氨基氟丙基聚硅氧烷(AFPSO),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白棉布上进行了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氨值相近的情况下,随着m(D3F)∶m(D4)的增大,整理织物的柔软性和白度差别不大,但接触角明显增大,织物的防水性显著增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整理液中AFPSO量的增加,整理织物的柔软性逐渐提高、防水性大大增加,但白度有所降低;将AFPSO与氨值相近的通用型整理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进行对比发现,经ASO整理的织物柔软性较好,而经AFPSO整理的织物防水性更强,织物表面对水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28.45°,两者整理织物的白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氟硅油 氨基聚硅氧烷 氟丙基聚硅氧烷 防水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手感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李运涛 贾斌 吕博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6-38,共3页
制备了不含有机溶剂的氨基聚硅氧烷皮革手感剂乳液。研究了单体转化率、乳液稳定性及聚合物分子质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反应产物氨基聚硅氧烷在皮革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乳化剂总用量15%~25%、反应温度75~85℃... 制备了不含有机溶剂的氨基聚硅氧烷皮革手感剂乳液。研究了单体转化率、乳液稳定性及聚合物分子质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反应产物氨基聚硅氧烷在皮革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乳化剂总用量15%~25%、反应温度75~85℃、反应pH值11~13、反应时间6~8h条件下,可以得到稳定的具有良好应用效果的有机硅聚合物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感剂 氨基聚硅氧烷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