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CdTe/CdS磁性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艳凤 孙晓毅 +1 位作者 陈玉烨 万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水相回流法制备出光谱可调的CdTe/CdS量子点,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色散仪(EDS)、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其形貌性能进行表征。用氨基聚倍半硅氧烷(NH_2-POSS)功能化CdTe/CdS量子点使其带有正电荷,再与带负电荷的Fe_3O_4磁性纳... 采用水相回流法制备出光谱可调的CdTe/CdS量子点,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色散仪(EDS)、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其形貌性能进行表征。用氨基聚倍半硅氧烷(NH_2-POSS)功能化CdTe/CdS量子点使其带有正电荷,再与带负电荷的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进行静电自组装,最终制备出磁性荧光复合材料(Fe_3O_4-CdTe/CdS)。并对量子点与氨基聚倍半硅氧烷的质量比、量子点与Fe_3O_4的质量比以及三者不同的组装顺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量子点与氨基聚倍半硅氧烷和Fe_3O_4的质量比分别为6∶1和20∶1、组装顺序为量子点-氨基聚倍半硅氧烷-Fe_3O_4时得到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荧光复合材料 CDTE/CDS量子点 磁性纳米粒子 氨基聚倍半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POSS杂化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红霞 耿思敏 +3 位作者 王世其 王林冲 韦春 吕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66,共5页
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SCNW),通过KH550直接水解缩合法制备八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制备POSS接枝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其表... 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SCNW),通过KH550直接水解缩合法制备八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制备POSS接枝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其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POSS成功地接枝到SCNW的表面,并且SCNW接枝POSS后,其热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初始失重温度从145℃提高到256℃,共提高了111℃,700℃时的残炭率也高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纤维 纤维素纳米晶须 氨基硅氧烷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介孔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对富含裸露组氨酸蛋白质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娇娇 杨霞霞 +1 位作者 刘晓燕 张海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59,共5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PPOSS),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和铜离子(Cu^(2+))的固定,最终得到功能化介孔硅材料(PPOSS-IDA-Cu^(2+)),然后利用PPOSS-IDA-Cu^(2+)中的Cu^(2+)与蛋白质裸露组氨酸的螯合作用,选择性吸附...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PPOSS),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和铜离子(Cu^(2+))的固定,最终得到功能化介孔硅材料(PPOSS-IDA-Cu^(2+)),然后利用PPOSS-IDA-Cu^(2+)中的Cu^(2+)与蛋白质裸露组氨酸的螯合作用,选择性吸附富含裸露组氨酸的蛋白质。对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和溶菌酶的吸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POSS-IDA-Cu^(2+)材料对富含组氨酸的牛血红蛋白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3 150mg/g),并且有望与其他材料联合使用,以检测到更多相对丰度较低的蛋白质,丰富人类蛋白质组学信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介孔硅 多面体低硅氧烷-亚氨基二乙酸-Cu2+ 裸露组氨酸 牛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