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及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孙金福 何利昆 +1 位作者 耿莉 卫广森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共3页
为了明确禽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和氨基糖苷抗性基因的流行情况,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了2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9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用PCR方法检测了耐氨基糖苷抗生素分离株的4种氨基糖苷抗性基因,包括腺苷转移酶基因aadA1和aadB、乙... 为了明确禽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和氨基糖苷抗性基因的流行情况,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了2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9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用PCR方法检测了耐氨基糖苷抗生素分离株的4种氨基糖苷抗性基因,包括腺苷转移酶基因aadA1和aadB、乙酰转移酶基因aacA4和磷酸转移酶基因apH(3′)-Ⅱ。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安灭菌、青霉素G和四环素的耐药菌株率高达100%,利福平的耐药菌株率达96.3%,氯霉素、红霉素的耐药菌株为70.4%,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的耐药菌株率为59.3%,链霉素的耐药菌株达到63.0%。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复达欣、庆大霉素和磷霉素的高敏菌株率分别为100%、77.8%、74.1%和51.9%。氨基糖苷抗性基因aadA1、aacA4和apH(3′)-Ⅱ的阳性率分别是44.4%、27.8%和55.6%,aadB未捡出。这些数据提示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存在广泛的耐药谱,氨基糖苷抗性基因aadA1和apH-(3′)-Ⅱ是主要流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氨基糖苷耐药基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检测与传播扩散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燕杰 裴亚玲 +6 位作者 吴华 潘玉善 刘建华 苑丽 杜向党 孟春萍 胡功政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147,共5页
目的探索鸭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及耐药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鸭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多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和质粒介导的16S甲基化酶基因,通过质粒接合试验分析有关耐... 目的探索鸭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及耐药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鸭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多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和质粒介导的16S甲基化酶基因,通过质粒接合试验分析有关耐药基因和耐药性的质粒接合传递特点,并采用基因克隆方法研究rmtB的基因环境。结果 27株分离菌中,有23株、19株、19株和18株分别对安普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新霉素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5.2%、70.4%、70.4%和66.7%。27株中的13株检测到rmtB基因,6株同时检测到rmtB和aac(3)-IV基因。质粒接合试验获得5株接合子,接合子对安普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新霉素均高水平耐药(MIC≥128μg/ml),rmtB基因检测呈阳性反应。结论鸭源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和交叉耐药十分严重,质粒介导的rmtB基因和质粒接合传递是其耐药及其传播扩散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基因 质粒接合传递 传播扩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邢丽丹 糜祖煌 +7 位作者 徐鑫鑫 汪汀 田莎莎 原鸿雁 张盼 纪晓昀 苏兆亮 许化溪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8—1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6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8—1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6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检测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结果 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的敏感率(33.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20.0%)。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aac(6’)-Ib、aph(3’)-I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的阳性率分别为72.2%(26株)、72.2%(26株)、80.6%(29株)和80.6%(29株)。结论本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 氨基糖苷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四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5
4
作者 金文杰 秦爱建 +4 位作者 郑志明 黄训良 邵红霞 刘岳龙 张永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1-404,共4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曾经是临床最为常用而有效的抗生素,长期应用与不合理使用使得该药物效果不尽理想。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耐药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结果从禽源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4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aadA1、strA、strB、aph(3... 氨基糖苷类药物曾经是临床最为常用而有效的抗生素,长期应用与不合理使用使得该药物效果不尽理想。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耐药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结果从禽源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4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aadA1、strA、strB、aph(3′),经pGEX-T-easy和pET32a载体克隆和序列分析,证明扩增获得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同源性达到97%以上。对分离保存的21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检测,结果表明:aadA1阳性率高达49.1%,strA和strB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65.7%,aph(3′)的阳性率为16.2%;近三分之二的被检菌株携带有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被检菌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68.9%,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9%。本研究结果说明禽类细菌的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临床日益严重的耐药现象与耐药基因的普遍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提示控制禽源耐药细菌对人类健康与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基因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革 周晓红 +4 位作者 蒋文玲 李运雄 荣卡彬 罗宪玲 赵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建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了解耐药基因acc(6′)-Ie+aph(2″)、aph(3′)-Ⅲat ant(4′)-Ia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方法采用VITEK-60或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利用琼脂... 目的建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了解耐药基因acc(6′)-Ie+aph(2″)、aph(3′)-Ⅲat ant(4′)-Ia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方法采用VITEK-60或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利用琼脂扩散法检测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通过优化PCR体系建立多重PCR并应用于检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结果构建了四重PCR快速检测体系,124株金葡菌临床分离株中,acc(6′)-Ie+aph(2″)、aph(3′)-Ⅲa和ant(4′)-Ia的检出率分别为62.1%、32.3%和1.6%;所有庆大霉素、奈替米星以及阿米卡星耐药的金葡菌菌株均检测到上述3个耐药基因中的1个或1个以上基因;74株mecA阳性菌株中72株(97.3%)检测到acc(6′)-Ie+aph(2″)基因。结论所构建的多重PCR检测体系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手段。编码AAC(6′)-APH(2″)双功能酶的acc(6′)-Ie+aph(2″)基因是金葡菌最重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其次为aph(3′)-Ⅲa,ant(4′)-Ia则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泰安地区致病性猪沙门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Ⅱa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俊红 牛钟相 +3 位作者 张文娟 李晓静 张永宁 裴宗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57-560,共4页
目的研究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方法对19株致病性猪沙门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进行检测;对其质粒上的aph(3′)-Ⅱa基因进行PCR扩增,选取其中任意一株(WWS171)的PCR阳性产物进行耐... 目的研究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方法对19株致病性猪沙门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进行检测;对其质粒上的aph(3′)-Ⅱa基因进行PCR扩增,选取其中任意一株(WWS171)的PCR阳性产物进行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分析。结果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耐药率达100%;耐药基因aph(3′)-Ⅱa经PCR扩增后在13株沙门菌的质粒上出现582bp的特异性产物,与药敏试验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68.4%,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GenBank上发表的AF078924.1、AF188331.1、AY333434.1、AY598820.1、DQ842000.1的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完全相同。结论aph(3′)-Ⅱa的PCR检测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aph(3′)-Ⅱa基因是决定本试验中临床分离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基因 aph(3′)-Ⅱa PCR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姜梅杰 张志军 +1 位作者 赵书平 董春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6-1000,共5页
目的分析某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该院临床分离的26株IRAB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IMP、blaKPC、blaNDM-1、blaOXA... 目的分析某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该院临床分离的26株IRAB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IMP、blaKPC、blaNDM-1、blaOXA-23、blaOXA-50、blaOXA-51、blaOXA-58)、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nt(3″)-Ⅰ、aac(6′)-Ⅰ、armA]和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携带情况。结果26株IRAB均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OXA-23和OXA-51,检出率为100%,未检出其他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nt(3″)-Ⅰ、aac(6′)-Ⅰ和armA检出率均为96.15%,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基因携带率为65.38%。临床分离IRAB菌株92.31%来源于患者的痰液。结论该院临床分离IRAB多数携带相同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需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基因 氨基糖苷基因 消毒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非敏感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蒲姝丽 徐绣宇 +1 位作者 史静 张莉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42-1448,共7页
目的研究我院2012年碳青霉烯类非敏感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阴沟肠杆菌268株,采用VITEK2鉴定并检测碳青霉烯类、头孢类、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MIC值;PCR扩增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目的研究我院2012年碳青霉烯类非敏感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阴沟肠杆菌268株,采用VITEK2鉴定并检测碳青霉烯类、头孢类、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MIC值;PCR扩增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喹诺酮、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Intl1);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4%)株菌携带blaIMP-8,分别有41(82%)、41(82%)、37(74%)、20(40%)株菌ESBLs、喹诺酮、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Intl1阳性;2株blaIMP-8阳性的菌株均携带ESBLs、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41株ESBLs阳性的菌株,分别有40(97.6%)和33(80.5%)株菌携带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PFGE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非敏感阴沟肠杆菌分为21个不同型别。结论我院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在碳青霉烯类非敏感阴沟肠杆菌中高度流行,同一菌株同时表达多种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显示具有克隆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碳青霉烯类非敏感 喹诺酮基因 氨基糖苷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