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PCR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黄革 周晓红 +4 位作者 蒋文玲 李运雄 荣卡彬 罗宪玲 赵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建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了解耐药基因acc(6′)-Ie+aph(2″)、aph(3′)-Ⅲat ant(4′)-Ia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方法采用VITEK-60或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利用琼脂... 目的建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了解耐药基因acc(6′)-Ie+aph(2″)、aph(3′)-Ⅲat ant(4′)-Ia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方法采用VITEK-60或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利用琼脂扩散法检测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通过优化PCR体系建立多重PCR并应用于检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结果构建了四重PCR快速检测体系,124株金葡菌临床分离株中,acc(6′)-Ie+aph(2″)、aph(3′)-Ⅲa和ant(4′)-Ia的检出率分别为62.1%、32.3%和1.6%;所有庆大霉素、奈替米星以及阿米卡星耐药的金葡菌菌株均检测到上述3个耐药基因中的1个或1个以上基因;74株mecA阳性菌株中72株(97.3%)检测到acc(6′)-Ie+aph(2″)基因。结论所构建的多重PCR检测体系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手段。编码AAC(6′)-APH(2″)双功能酶的acc(6′)-Ie+aph(2″)基因是金葡菌最重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其次为aph(3′)-Ⅲa,ant(4′)-Ia则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乔 赵凤菊 +3 位作者 顾贵波 杨本勇 李井春 魏园园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4-137,共4页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K-B纸片法对65株猪源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rpsl基因和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K-B纸片法对65株猪源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rpsl基因和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进行检测及序列分析,并将阳性样品与Gen Bank中登录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2%、15.4%、18.5%、29.2%、4.6%、21.5%;23株耐药菌株rpsl基因检出率为100%;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检出率分别为13.0%、8.7%、69.6%、4.3%。以上结果表明,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耐药性最低的是丁胺卡那霉素,rpsl基因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普遍存在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基因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海利 冯丽丽 +7 位作者 王英华 徐引弟 张青娴 王治方 朱文豪 许峰 游一 王克领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为研究河南省及临近周边地区的规模化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情况,调查了河南省及周边地区56个规模化猪场,对猪的肺脏和... 为研究河南省及临近周边地区的规模化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情况,调查了河南省及周边地区56个规模化猪场,对猪的肺脏和气管中分离鉴定的85株APP进行了研究。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1、3、7、8、9、10、12、15型APP,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了耐药表型鉴定和采用PCR方法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耐药基因(aac3-Ⅳ、aac3-Ⅱc、ant2-Ⅰa)进行了检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APP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耐药基因(aac3-Ⅱc)和(aac3-Ⅳ)的耐药率分别为57.6%(49/85)、81.2%(69/85);未检测出ant2-Ⅰa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血清定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表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凡 郭普 +3 位作者 张伦军 郑晶 郑照军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8-932,共5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用PCR法检测16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5个16S ...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用PCR法检测16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5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对阳性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54株菌中51株AMEs基因阳性,检出率为94.4%,28株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检出率为51.9%。共检出5种AMEs基因:ant(3″)-Ⅰ、aac(3)-Ⅱc、ant(4')-Ⅰa、aac(6')-Ⅰb和ant(2″)-Ⅰa,阳性率分别为66.7%、38.9%、31.5%、31.5%和16.6%;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 B和arm A,阳性率分别为29.6%和29.6%,其余基因均未检出。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一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为ant(3″)-Ⅰ、aac(3)-Ⅱc、ant(4')-Ⅰa、aac(6')-Ⅰb和ant(2″)-Ⅰa以及rmt B,arm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株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5
作者 郭普 乔艳 李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4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VITEK 2Compact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PCR法检测12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3个甲基化酶基因...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4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VITEK 2Compact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PCR法检测12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3个甲基化酶基因以及外排泵基因adeB。结果在实验的16个基因中,共检出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aac(6′)-Ib、armA、adeB和ant(3″)-Ia,其中aac(6′)-Ib检出率为39.6%(19/48),armA基因检出率为89.6%(43/48),adeB检出率89.6%(43/48),ant(3″)-Ia检出率为10.4%(5/48),其余基因均未检出;存在两种以上耐药基因的共39株,检出率为81.3%(38/48)。结论 aac(6′)-Ib、armA基因以及外排泵adeB是介导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崇生 刘万华 +3 位作者 王功帅 陈占莉 高艳 白永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研究陕西榆林地区牛、羊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及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集746份牛、羊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大肠杆菌特异性引物phoA PCR鉴定,并对鉴定得到的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对5种钝化酶基因... 为研究陕西榆林地区牛、羊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及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集746份牛、羊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大肠杆菌特异性引物phoA PCR鉴定,并对鉴定得到的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对5种钝化酶基因AadA1、AbdB、Aph(3′)-Ⅰ、Aac(6′)-Ⅰb、Aac(3′)-Ⅱ进行PCR检测和同源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榆林地区大肠杆菌总检出率为42.49%;牛、羊源大肠杆菌对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链霉素(70.7%)、卡那霉素(64.3%)、阿米卡星(47.9%)、庆大霉素(45.1%)、新霉素(39.4%)和妥布霉素(30.3%);多重耐药率(耐3种及3种以上药物)为67.0%;耐药基因AadA1和Aph(3′)-Ⅰ的检出率分别为79.5%和83.0%。综上表明,榆林地区检出的牛、羊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比较强,耐药基因以AadA1、Aph(3′)-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源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敏试验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分离株rpsL和rrs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温子禄 沈建国 +5 位作者 张朝宝 余晓丽 陈平 唐神结 郭晓奎 张舒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83-1587,共5页
目的阐明武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rpsL和rrs的分子突变特征。方法从武汉医疗救治中心共收集69株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菌株,包括耐链霉素(SM)菌株35株(其中4株同时对卡那霉素耐药)和SM敏感菌株34株(其中全敏... 目的阐明武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rpsL和rrs的分子突变特征。方法从武汉医疗救治中心共收集69株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菌株,包括耐链霉素(SM)菌株35株(其中4株同时对卡那霉素耐药)和SM敏感菌株34株(其中全敏感20株)。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rpsL和rrs基因的分子突变特征。结果 35株SM耐药株中有26株(74.3%)检测到rpsL突变,突变位点集中在第43位和第88位密码子,并发现了1个新的突变类型Lys88Glu;13株耐药株(37.1%)检测到四种不同类型的rrs基因突变,分别为A1401G(17.1%,6/35)、A514C(14.3%,5/35)、G1487A(2.9%,1/35)和C517T(2.9%,1/35),1株全敏感菌株的rrs基因发生了C1029T突变。卡那霉素耐药株中只有3株检测到了rrs突变,并发现了一种rrs基因尚未见报道的G1487A突变类型。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与rpsL和rrs突变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类型存在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氨基糖苷 RPSL基因 rr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培明 姚慧琳 +2 位作者 陆士海 秦淑国 徐元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了解淮北3所医院临床分离的36株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钝化酶(AME)基因存在情况。方法采用MIC法测定临床分离菌株对3种氨基糖苷类及其他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所测菌株中9种AME基因。结果36株临床分... 目的了解淮北3所医院临床分离的36株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钝化酶(AME)基因存在情况。方法采用MIC法测定临床分离菌株对3种氨基糖苷类及其他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所测菌株中9种AME基因。结果3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2.2%、70.3%和81.1%;27株(75.0%)检出AME基因,ant(3″)-Ⅰ、aac(6′)-Ⅱ、aac(6′)-Ⅰ、aac(3)-Ⅱ和ant(2″)-Ⅰ检出率分别为63.9%、58.3%、50.0%、38.9%和36.1%,未检出aac(3)-Ⅰ、aac(3)-Ⅲ、aac(3)-Ⅳ、aph(3′)-Ⅳ基因。结论淮北3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严重,AME携带率高且基因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氨基糖苷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氏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段建春 吕晓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9-331,365,共4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活性。链霉素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 ,对结核杆菌有良好作用 ,但近年来结核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日益增加。随后出现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及阿米卡星等对各种需...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活性。链霉素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 ,对结核杆菌有良好作用 ,但近年来结核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日益增加。随后出现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及阿米卡星等对各种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 ,如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志贺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均具有强大抗菌活性。随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可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北京地区 1995~ 1997年临床分离出的菌株调查显示 ,这些分离株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 (36 .8% ) ,其次为新霉素 (31.6 % ) ,再次为庆大霉素 (2 5 .3% ) ,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5 .5 % )。北京儿童医院报告 1997~ 1999年度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情况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肠杆菌属对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 ,分别为 5 3%和 4 1%。克雷伯氏菌属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均较高 ,其中 ,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 74 % ,妥布霉素为 76 % ,阿米卡星为 4 8%。其耐药率表现为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 革兰氏阴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梓 孔令聪 +2 位作者 贾博岩 刘树明 马红霞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69,共5页
分别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修饰酶、核糖体靶位修饰、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3个方面对近年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控制致病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甲基化酶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分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颖杰 余慧 +5 位作者 郭庆兰 徐晓刚 叶信予 吴湜 郭燕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了解6种编码16SrRNA甲基化酶的基因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0—12月分离的211株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采用PCR检测其中6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 目的了解6种编码16SrRNA甲基化酶的基因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0—12月分离的211株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采用PCR检测其中6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的分布。对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的菌株,用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11株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91.5%(193/211)被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其中133株含armA(133/211,63.0%),60株含rmtB(60/211,28.4%)。阿米卡星MIC≥512mg/L、庆大霉素MIC≥128mg/L的10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甲基化酶基因检出达100%,且armA和rmtB的检出相仿(分别为49与55株)。阿米卡星MIC≥512mg/L、庆大霉素MIC≥128mg/L的94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甲基化酶检出94.7%(89株),以armA(84株)为主。未检测到rmtA,rmtC,rmtD和npmA基因。ERIC-PCR结果显示该类基因并非单克隆传播。结论几乎所有临床分离的阿米卡星MIC>512mg/L的革兰阴性菌中都能检出armA或rmtB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 16S rRNA甲基化酶 革兰阴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临床分离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调查研究及其耐药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永龙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1-37,共1页
研究了1995~1997年981株临床分离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其耐药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81株临床分离菌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其耐药率为36.8%,其次为新霉素,其耐药率为31.6%,再次为庆大... 研究了1995~1997年981株临床分离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其耐药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81株临床分离菌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其耐药率为36.8%,其次为新霉素,其耐药率为31.6%,再次为庆大霉素,其耐药率为25.3%。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其耐药率为5.5%。并且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耐药机理分析表明:大肠埃希氏菌、摩根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沙雷氏菌以产AAC(3)-Ⅱ酶为主,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以通透性降低为主,1995年、1996年的临床分离菌以单纯的通透性降低为主,1997年则为通透性降低加细菌产AAC(3)-Ⅱ酶。葡萄球菌主要产APH(2")+AAC(6′)+ANT(4′)-Ⅰ酶与APH(2")+AAC(6′)酶,并且1995~1997年产酶率逐年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粒介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耐药机制:16S rRNA甲基化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颖杰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关键词 氨基糖苷 16r RNA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牦牛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的Meta分析
14
作者 阮晨梅 胡守伊 +2 位作者 万怡欣 刘玉婷 付秋艳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4-29,共6页
采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估中国牦牛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情况,为开展牦牛大肠杆菌病防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牦牛大肠杆菌对氨基... 采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估中国牦牛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情况,为开展牦牛大肠杆菌病防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牦牛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使用RStudio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6篇文献,包含1599株分离自牦牛的大肠杆菌。对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链霉素(95%CI为23.4%~75.8%)、新霉素(95%CI为0~55.7%)、庆大霉素(95%CI为10.1%~30.7%)、卡那霉素(95%CI为5.9%~32.1%)。对采样地区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西藏地区牦牛源大肠杆菌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报告率均较高,链霉素为66.8%(95%CI为29.8%~100%),新霉素为54.5%(95%CI为0~100%),庆大霉素为30.6%(95%CI为10.5%~50.6%),卡那霉素为25%(95%CI为0.6%~49.5%)。牦牛大肠杆菌对大部分氨基糖苷类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情况日趋严重,需要加强对中国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5
作者 钟艾玲 田敏 +4 位作者 刘艳全 易欣 龙燕 雷叶明 王富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01-405,共5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是高效的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许多革兰阴性菌和一些革兰阳性菌感染,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本文主要从核糖体修饰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修饰酶的作用、药物的外排泵系统等方面对AGs的耐药机...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是高效的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许多革兰阴性菌和一些革兰阳性菌感染,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本文主要从核糖体修饰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修饰酶的作用、药物的外排泵系统等方面对AGs的耐药机制进行阐述,为能合理使用AGs、控制细菌耐药性蔓延以及新型AG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机制 甲基化酶 修饰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源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开年 王利 李晨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9-1066,共8页
为探究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试验采用PCR法检测10株来源不同的鱼源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4种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aac(3)-Ⅱa)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3种耐药基因(... 为探究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试验采用PCR法检测10株来源不同的鱼源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4种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aac(3)-Ⅱa)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3种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表达情况,并利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抗生素进行耐药表型分析。结果显示,10株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的检出率分别为20%、30%、20%,未检测出aac(3)-Ⅱa基因;对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检出率分别为70%、20%、60%。K-B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10株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对链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高度敏感。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为深入了解温和气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气单胞菌 氨基糖苷 四环素类 基因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家系线粒体DNA 12S和16S rRNA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慧军 曹菊阳 +4 位作者 郭维维 杨卫平 韩东一 杨伟炎 姜泗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7-590,共4页
目的 研究线粒体rRNA基因突变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5个有明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史的耳聋家系 2 7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标本 ,从白细胞中提取DNA ,PCR扩增线粒体DN... 目的 研究线粒体rRNA基因突变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5个有明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史的耳聋家系 2 7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标本 ,从白细胞中提取DNA ,PCR扩增线粒体DNA片段 ,Alw2 6I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检测A15 5 5G点突变 ,并对其中一个家系进行了线粒体DNA 12S和 16S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结果 家系A、C、D和E的 2 1份样品均为A15 5 5G点突变阳性 ,家系B的 6份样品为A15 5 5G点突变阴性。家系B线粒体DNA 12S和 16S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 ,该家系存在 16SrRNA基因第 2 2 2 7位“AA”插入突变。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一个A15 5 5G点突变阴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家系 ,说明线粒体DNAA15 5 5G点突变不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遗传易感性惟一的分子基础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预测仅检测A15 5 5G点突变是不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耳毒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0增强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杀灭大肠杆菌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李映红 李嘉宸霃 +2 位作者 王子涵 赵航宇 陈雅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9期30-35,共6页
寻找新型的抗生素佐剂以提高现有抗生素的杀菌效率,实现快速高效杀灭病原菌是降低细菌耐药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外源添加辅酶Q0(CoQ0)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进行杀灭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辅酶Q0能够显著增强氨基糖苷... 寻找新型的抗生素佐剂以提高现有抗生素的杀菌效率,实现快速高效杀灭病原菌是降低细菌耐药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外源添加辅酶Q0(CoQ0)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进行杀灭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辅酶Q0能够显著增强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BW25113及8株临床耐药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浓度梯度测试和时间依赖性试验结果显示辅酶Q0增强氨基糖苷、喹诺酮类抗生素杀菌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辅酶Q0最适浓度为30µg·mL-1,其中辅酶Q0辅助庆大霉素的最佳作用时间为5 h、辅助氧氟沙星的最佳作用时间为8 h。研究结果为开发辅酶Q0作为新型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佐剂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0 氨基糖苷 喹诺酮类 抗生素 细菌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大肠埃希菌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凤菊 关淼 +3 位作者 李清竹 李井春 梁乔 顾贵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1,共3页
为查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氯霉素类耐药菌株主要耐药基因的流行及分布情况,为猪大肠埃希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5株氯霉素类耐药菌株进行cat1、cmlA基因检测,并对cat1和cml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对耐药... 为查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氯霉素类耐药菌株主要耐药基因的流行及分布情况,为猪大肠埃希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5株氯霉素类耐药菌株进行cat1、cmlA基因检测,并对cat1和cml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对耐药基因的检测发现,cat1、cml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2%和84%,8株同时检出cat1和cmlA基因。因此,在辽宁地区cmlA基因在猪源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中普遍存在,cmlA介导的泵出机制是辽宁地区氯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其次为cat1基因,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灭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氯霉素类抗生素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二重PCR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冶 于吉峰 +10 位作者 谢晶 康润敏 叶勇刚 肖璐 李兴玉 魏勇 戴卓建 林毅 叶建强 潘梦 廖党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期91-93,99,共4页
为建立一种一次性检测多个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用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作为受试生物,根据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Sul1和dfrA1设计一对引物进行二重PCR检测。结果发现:本方法能有效检测出大肠杆菌Sul1和dfrA1两种磺胺类抗... 为建立一种一次性检测多个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用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作为受试生物,根据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Sul1和dfrA1设计一对引物进行二重PCR检测。结果发现:本方法能有效检测出大肠杆菌Sul1和dfrA1两种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限为4.5 cfu/μL,对于Sul1和dfrA1两种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具有较强的检出特异性。此方法对检测大肠杆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磺胺类抗生素基因 二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