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抗体dsFv V_L链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葛晓冬 邹佳 +1 位作者 杨艳丽 刘友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将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NH-LBP)抗体的Fv L链引入半胱氨酸(Cys),并表达、纯化。方法应用mega-primer PCR方法,在抗NH-LBP单克隆Fab抗体的轻链基因骨架区中引入编码Cys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序列放入载体pET-28a(+),于工程菌BL2... 目的将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NH-LBP)抗体的Fv L链引入半胱氨酸(Cys),并表达、纯化。方法应用mega-primer PCR方法,在抗NH-LBP单克隆Fab抗体的轻链基因骨架区中引入编码Cys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序列放入载体pET-28a(+),于工程菌BL21star(DE3)中表达及TALON柱芯亲合纯化,通过ELISA法初步鉴定其与NH-LBP的结合力。结果dsFv VL链的Thr21替换为Cys,扩增出基因片段长约为650bp,经BL21star(DE3)菌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103的目的蛋白,与NH-LBP具有一定的结合力。结论抗体轻链中成功引入了C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 二硫键稳定性Fv抗体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不同作用方式对人成骨样细胞SaoS-2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梅 孟迅吾 +3 位作者 周学瀛 邢小平 夏维波 刘怀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hPTH1-34)不同作用方式对人成骨样细胞(SaoS-2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hPTH1-34促进骨合成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48h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别采用50ng/ml的hPTH1-34进行连续刺激(刺激48h/周期)...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hPTH1-34)不同作用方式对人成骨样细胞(SaoS-2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hPTH1-34促进骨合成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48h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别采用50ng/ml的hPTH1-34进行连续刺激(刺激48h/周期)或间歇刺激(分别刺激1、3、6、12、24h/周期)SaoS-2细胞。采用“金氏”化学法、放射免疫法和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c-fos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hPTH1-34每周期间歇刺激3、6h呈时间依赖性显著增加ALP产生(与对照比,P<0.01;与连续刺激比,P<0.05或P<0.01)和cAMP浓度(与对照和连续刺激比,均P<0.05),并迅速促进c-fos基因表达。未观察到BGP对hPTH1-34刺激的明显反应。结论hPTH1-34对骨合成代谢的促进作用取决于间歇刺激方式,以每48小时间歇刺激3、6h作用最显著。蛋白激酶A信号途径是hPTH1-34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c-fos基因可能是重要的细胞内第三信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氨基1-34片段 环磷酸腺苷 C-FOS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N端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3
作者 叶治家 程天民 +1 位作者 江智红 李伯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人ACAT的N端片段。方法:将编码ACAT氨基末端包含第一个跨膜区(1~196aa)的cDNA片段克隆至不同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多种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再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研究。结果和结论:... 目的:重组表达人ACAT的N端片段。方法:将编码ACAT氨基末端包含第一个跨膜区(1~196aa)的cDNA片段克隆至不同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多种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再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研究。结果和结论:在详细摸索表达条件的基础上,经温敏诱导,成功地在大肠杆菌AR68中表达了N端融合proteinABCdomain的人ACAT氨基末端包含第一个跨膜区的片段,表达量约20mg/L菌液。为进一步表达完整的ACAT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酶 氨基端片段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A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人NH-LBP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葛晓冬 刘友生 +3 位作者 王晓东 王长松 邓军 李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并制备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 (NH- LBP)的单克隆抗体 (mAb)。方法:以噬菌体展示系统(pComb3H/VCSM13)建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Fab), 并以昆虫细胞sf21在无血清培养基 (SF 900Ⅱ )中,通过BAC- TO- BA...  目的: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并制备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 (NH- LBP)的单克隆抗体 (mAb)。方法:以噬菌体展示系统(pComb3H/VCSM13)建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Fab), 并以昆虫细胞sf21在无血清培养基 (SF 900Ⅱ )中,通过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来表达NH -LBP。再以NH -LBP为抗原, 从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可产生抗NH- LBPmAb的菌株并进行鉴定。结果: 昆虫细胞sf21可表达人源NH- LBP, 经亲和纯化柱芯 (TALON)有效纯化后, 获得约8mg的NH- LBP。成功地建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 库容达5. 0×108 CFU。经 8轮筛选后, 抗体库被富集 1. 85×104 倍。经ELISA法鉴定, 获得 3株可产生抗NH -LBPmAb的菌株(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见GenBank中的: AY337713,AY337714 )。结论: 以昆虫细胞sf21表达NH LBP及以其为抗原制备噬菌体mAb是可行的。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抗NH- LBP的二硫键稳定的Fv抗体 ( disulfidestabilizedFvfrag ments, dsFv), 研究人体内LBP的变化规律和过度炎症反应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多糖结合蚩白氨基端片段 人源噬菌体抗体库 昆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抗NH-LBP Fab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葛晓冬 邹佳 +2 位作者 刘友生 杨艳丽 段光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构建人源抗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NH-LBP)Fab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高稳定性Fab抗体。方法用PCR方法,从可溶性表达抗NH-LBP抗体的重组质粒pComb3H-Fab中扩增出VH链和VL链基因序列,分别构建表达质粒pET-28a(+)-VH和pET-28a(+... 目的构建人源抗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NH-LBP)Fab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高稳定性Fab抗体。方法用PCR方法,从可溶性表达抗NH-LBP抗体的重组质粒pComb3H-Fab中扩增出VH链和VL链基因序列,分别构建表达质粒pET-28a(+)-VH和pET-28a(+)-VL,并于工程菌BL21(DE3)star中分别表达及TALON柱芯亲和纯化,将抗体片段VH和VL共同复性,通过二硫键形成Fab抗体,再采用ELISA法初步鉴定其与NH-LBP的结合力。结果扩增出VL链和VH基因片段长约为650bp和700bp,经BL21star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8000和30000的目的蛋白,共同折叠后所获得Fab抗体与NH-LBP具有较高的结合力。结论成功地制备抗NH-LBPFab抗体,为临床抗炎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NH-LBP) 人源抗体Fab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rhPTH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梅 章振林 +18 位作者 林华 程群 屠重棋 唐海 游利 郑淑慧 徐勉 金小岚 余卫 胡伟伟 朱秀芬 朱汉民 石锐 陈浩 陈琳 高尚聚 杜鹃 程莹 夏维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 以原研特立帕肽和鲑鱼降钙素为阳性对照,观察国产基因重组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N-terminal 1-34 fragment,rhPTH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绝经后骨质... 目的 以原研特立帕肽和鲑鱼降钙素为阳性对照,观察国产基因重组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N-terminal 1-34 fragment,rhPTH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214例,按照1∶1∶1∶0.5比例,随机分为4组:rhPTH1-3420μg组(n=59)及40μg组(n=62)分别每天注射国产rhPTH1-3420及40μg;降钙素组(n=61)给予鼻喷鲑鱼降钙素200 IU;特立帕肽组(n=32)给予原研特立帕肽注射20μg/d;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腰椎(L1-4)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率,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变化率,包括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ross 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以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24周后,rhPTH1-3420μg及40μg组L1-4 BMD较基线分别增加3.42%和4.82%,特立帕肽组L1-4 BMD增加3.66%(均P<0.05),rhPTH1-34治疗组间骨密度变化率无明显差异;降钙素组腰椎骨密度变化率为-0.01%,骨密度无明显增加(P>0.05)。国产及原研特立帕肽的疗效均优于鼻喷降钙素组。国产与原研rhPTH1-3420μg组治疗24周使血清P1NP分别升高534.22%和277.86%,使β-CTX水平分别升高247.88%和202.25%(均P<0.001),P1NP增幅大于β-CTX。国产与原研rhPTH1-34组的安全性较好。结论 每天皮下注射20μg国产rhPTH1-34治疗24周能够显著提升腰椎BMD,促进骨形成,疗效及安全性与原研特立帕肽相当,且优于降钙素鼻喷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氨基1-34片段 特立帕肽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