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双甲基丙烯酸酯合成与纯化 被引量:5
1
作者 焦家俊 杨纯道 +3 位作者 吴晓峰 倪礼忠 王晗 潭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1-213,共3页
以双酚A和氯乙醇为原料经Willamson反应制得中间体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再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以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在减压条件下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双甲基丙烯酸酯... 以双酚A和氯乙醇为原料经Willamson反应制得中间体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再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以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在减压条件下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双甲基丙烯酸酯。对终产物脱色纯化工艺也做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甲基丙烯酸酯 合成 纯化 高分子聚合物 酚A 氧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晶须催化合成一缩二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连红 田彦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5-37,共3页
以一缩二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酯交换合成一缩二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硫酸钙晶须对合成一缩二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具有高效催化作用,而半水和无水硫酸钙均没有催化活性。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一缩二乙二醇物质的量比... 以一缩二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酯交换合成一缩二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硫酸钙晶须对合成一缩二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具有高效催化作用,而半水和无水硫酸钙均没有催化活性。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一缩二乙二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n(甲基丙烯酸甲酯)∶n(一缩二乙二醇)=3.5∶1,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催化剂硫酸钙晶须、阻聚剂氮氧自由基加入量分别为一缩二乙二醇质量的3%、0.1%。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一缩二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大于96.3%,纯度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晶须 酯交换 一缩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与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桢林 杨蓓 范和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4期42-43,共2页
研究了用直接酯化法合成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并摸索出双酯合成的有效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易 得、操作简便等优点,合成的产品产率高、纯度高、色泽好。
关键词 缩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酯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色度聚乙二醇(200)双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曦 赵常礼 +1 位作者 方嫃嫃 王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3-586,共4页
以聚乙二醇(PEG-200)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聚乙二醇(200)双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功能单体。考察了溶剂、催化剂、阻聚剂和脱色剂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酯交换反应中,溶剂环己烷能够降低反应温度,且易... 以聚乙二醇(PEG-200)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聚乙二醇(200)双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功能单体。考察了溶剂、催化剂、阻聚剂和脱色剂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酯交换反应中,溶剂环己烷能够降低反应温度,且易于脱出副产物甲醇。当m(环己烷)∶m(总反应液)=2∶5,m(碳酸钾)∶m(醇酯总质量)=8.5∶100,m(氢醌单甲醚)∶m(醇酯总质量)=1.1∶100和m(脱色剂A)∶m(醇酯总质量)=2.1∶100时,产率可达到80.2%,色度为50 AP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低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双酚A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复合光固化膜的性能
5
作者 唐春怡 刘伟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0,74,共4页
由聚醚型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基丙烯酸合成了可光固化的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DMA),再按不同质量配比将此合成物与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EMA)混合,经紫外光照射得到复合光固化膜,然后对所得固化膜的耐热性、柔... 由聚醚型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基丙烯酸合成了可光固化的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DMA),再按不同质量配比将此合成物与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EMA)混合,经紫外光照射得到复合光固化膜,然后对所得固化膜的耐热性、柔韧性、硬度、光泽度、可见光透过率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兼具DMA和BEMA的优点,呈现良好的耐热性、柔韧性、硬度、光泽度和可见光透过率,而且DMA和BEMA相容性好。在所选的固化条件下,DMA和BEMA为5/5时,所得透明膜的T5%和T50%可分别达291.2℃和433.6℃,并且柔韧性和硬度良好,光泽度达1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 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 光固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环族环氧双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赵秋伶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90-392,396,共4页
通过(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EPC)与甲基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脂环族环氧双甲基丙烯酸酯(EPCDMA)。UV-Vis分光光度计用来测定其在紫外区的吸收,含有水平样品支架的实时红外光谱仪(RTIR)用来监测光聚合动... 通过(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EPC)与甲基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脂环族环氧双甲基丙烯酸酯(EPCDMA)。UV-Vis分光光度计用来测定其在紫外区的吸收,含有水平样品支架的实时红外光谱仪(RTIR)用来监测光聚合动力学,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用来测定固化膜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EPCD-MA在>250 nm范围内无紫外吸收;相同聚合条件下,EPCDMA/TEGDMA和BisGMA/TEGDMA两种聚合体系的反应活性及所得固化膜的Pf和Tg相近,但是EPCDMA/TEGDMA所得固化膜的的交联密度和储能模量均比BisG-MA/TEGDMA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族环氧甲基丙烯酸酯 聚合动力学 DMA R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200)双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5
7
作者 富杨 刘兆滨 朱建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15-117,共3页
以PEG-200和甲基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阻聚添加剂FA03,合成PEG-200双甲基丙烯酸酯。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PEG- 200与甲基丙烯酸摩尔比为1:2.1;催化剂... 以PEG-200和甲基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阻聚添加剂FA03,合成PEG-200双甲基丙烯酸酯。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PEG- 200与甲基丙烯酸摩尔比为1:2.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2%;阻聚剂FY51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0.2%;反应时间为5 h;阻聚添加剂FA03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0.2%。最终产品酸值小于0.5 mg KOH/ g,w(固体分)>98%(105℃,20 min),产率大于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酯 特种丙烯酸酯 PEG-200甲基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8
作者 蒋惠亮 赵丽燕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721-724,共4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的方法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酯交换法较酯化法可以...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的方法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酯交换法较酯化法可以显著地缩短反应时间;在酯交换反应中,反应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当酯醇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和阻聚剂质量分别为原料质量的1.5%和0.15%时,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缩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酯交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o-氟苄基)锡双(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二(p-氯苄基)锡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9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洪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5,共5页
Di(o-fluor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carbamate) (1) and di(p-chlorbenzyl)tin bis(dithiomethylcarbamate) (2)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1H NMR and the ... Di(o-fluor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carbamate) (1) and di(p-chlorbenzyl)tin bis(dithiomethylcarbamate) (2)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1H NMR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of complex 1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ccn, a=2.096 1(12) nm, b=1.018 5(6) nm, c=1.205 9(7) nm, Z=4, V=2.574(2) nm3, Dc=1.624 g·cm-3, μ(MoKα)=1.348 mm-1, F(000)=1 272,R1=0.038 7, wR2=0.088 5. The crystal of complex 2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C2/c, a=1.531 3(16), b=1.868 4(19), c=0.951 8(10) nm, β=112.602(14)°, Z=4, V=2.514(5) nm3, Dc=1.612 g·cm-3, μ(MoKα)=1.572 mm-1, R1=0.025 4, wR2=0.070 4. In the complexes 1 and 2, the structures consist of discrete molecules containing six-coordinate tin atom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 configuration. In crystal of complex 1, molecules are packed in the unit cell in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through a S...S interaction between adjacent molecule. CCDC: 225420, 1; 22542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O-氟苄基)锡(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二(p-氯苄基)锡(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有机锡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的表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丽燕 蒋惠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6-49,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反应的方式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并考察了反应的时间进程,建立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方程和表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反应的最初4 h内,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即可达到9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反应的方式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并考察了反应的时间进程,建立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方程和表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反应的最初4 h内,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即可达到95%以上,酯交换反应速率方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按照酯交换反应机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经实验数据拟合,模型基本正确,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缩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酯交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磷酸酯基氨基甲酸酯类和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卫强 金桂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9-482,共4页
从三氯氧磷出发 ,合成了含双环磷酸酯的氨基甲酸酯类和双酰肼类 16种化合物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 1 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抑制黄瓜子叶生根的活性 .
关键词 环磷酸酯 氨基甲酸酯 酰肼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根中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双氨基甲酸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军 高霞 +3 位作者 赵敏 李文惠 张越诚 汤江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1-263,353,共4页
研究芹菜根(Apium graveolens L.)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实验。从芹菜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 研究芹菜根(Apium graveolens L.)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实验。从芹菜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双氨基甲酸酯AG-01 (1)佛手柑内酯(2)芹菜素(3)。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MTT细胞毒活性显示其对人体胃癌细胞SGC-7901和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分别为29. 6μM和32. 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根 化学成分 氨基甲酸酯AG-01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立峰 徐陆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7,共2页
对果蔬样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通过较为简便有效的提取方法,以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排除了干扰影响,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取得了满意结果。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萃取 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农药 水果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抗氧抗磨多功能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建明 仇建伟 +4 位作者 华秀菱 张翔 薛卫国 王爱勤 李桂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78,共3页
以二丁基胺、二硫化碳、二氯甲烷为原料合成了亚甲基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采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法和成焦板等试验,考察了该添加剂在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合成基础油、CH-4柴油机油和工业齿轮油中的抗... 以二丁基胺、二硫化碳、二氯甲烷为原料合成了亚甲基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采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法和成焦板等试验,考察了该添加剂在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合成基础油、CH-4柴油机油和工业齿轮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此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氧抗磨效果,和芳胺型抗氧剂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能够降低高档油品中ZDDP的添加量,但铜片腐蚀性能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协同效应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的制备及氨基甲酸酯农残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伍周玲 梁东军 +2 位作者 郭明 王晓萌 范文翔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7-464,共8页
以双醛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DAC)为固载酶基质材料,通过固定化酶化学键联技术制备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DAC-AChE),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多层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化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Chi/DAC-AChE/F-CNTs/GCE),利用交流... 以双醛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DAC)为固载酶基质材料,通过固定化酶化学键联技术制备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DAC-AChE),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多层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化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Chi/DAC-AChE/F-CNTs/GCE),利用交流阻抗法(AC impedance,ACI),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考察新型传感器对农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新型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对氨基甲酸酯杀虫剂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carbary,CAB)具有良好的响应,检测方法响应快速,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可达3.5μg·L-1,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有关结果可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纤维素 乙酰胆碱酯酶 生物传感器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农药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慷慨 高保娇 李蕾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2-1085,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酰氯、11-溴代十一醇、4-[2-(N,N-二甲基胺乙基)]吗啉和溴甲烷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可聚合的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酸酯基单季铵盐(PMQ),并经过季铵化得到了相应的双季铵盐头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聚合的甲基丙烯酸... 以甲基丙烯酰氯、11-溴代十一醇、4-[2-(N,N-二甲基胺乙基)]吗啉和溴甲烷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可聚合的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酸酯基单季铵盐(PMQ),并经过季铵化得到了相应的双季铵盐头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聚合的甲基丙烯酸酯基双季铵盐(PDQ)。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同时采用表面张力测定与电导率测定两种方法测定了PDQ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酰氯化、两次季铵化3步有机反应成功地合成了PDQ;25℃下纯水中PDQ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24×10-2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40.95mN/m,表明PDQ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基单季铵盐 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 聚合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官能团引发剂进行的基团转移嵌段共聚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友思 林建军 +1 位作者 戴李宗 潘容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94-295,共2页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技术有较大的可靠性和预见性,并可提供别的聚合物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性能。用基团转移聚合的方法进行丙烯酸酯类极性单体室温下的活性聚合,能得到具有预定链长、嵌段纯度和多分散性指数小的嵌段共聚物。用双官能团引发剂...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技术有较大的可靠性和预见性,并可提供别的聚合物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性能。用基团转移聚合的方法进行丙烯酸酯类极性单体室温下的活性聚合,能得到具有预定链长、嵌段纯度和多分散性指数小的嵌段共聚物。用双官能团引发剂进行基团转移嵌段共聚,可减少加单体的次数,避免引进杂质,且能合成用单官能团引发剂所无法得到的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基团转移聚合 嵌段共聚 官能团引发剂 甲基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仑及其代谢产物的抗感染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宇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双硫仑(disulfiram)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的二聚体,起初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双硫仑通过抑制醛脱氢酶,阻碍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致使饮酒者出现乙醛中毒样症状,并将这种症状表现命名为"双硫仑样反应&quo... 双硫仑(disulfiram)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的二聚体,起初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双硫仑通过抑制醛脱氢酶,阻碍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致使饮酒者出现乙醛中毒样症状,并将这种症状表现命名为"双硫仑样反应".基于这一作用,双硫仑被用作乙醇增敏药,促使嗜酒者对乙醇产生厌恶感,从而用于戒酒治疗[1-2].当前,双硫仑作为戒酒药已被包括美国药典、日本药典、欧洲药典在内的多国药典收录.双硫仑安全性良好,口服用药量可高达500 mg/d[3].双硫仑用于临床后,其代谢产物DDC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对抗体内过多自由基而产生的抗白内障作用也被发现,并被认为是颇具潜力的抗白内障药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仑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药动学 抗感染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体系热力学分析
19
作者 晁惠雨 白振敏 +4 位作者 侯汉青 田立志 李洪 房晓权 石晓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57-2165,共9页
以二元醇为循环剂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是一个由醇解、消去和环加成反应构成的连串反应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热力学数据以及各步反应的焓变、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依据热力学计算结果并结合已有文献实验数据... 以二元醇为循环剂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是一个由醇解、消去和环加成反应构成的连串反应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热力学数据以及各步反应的焓变、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依据热力学计算结果并结合已有文献实验数据分析反应路径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结果表明:醇解和消去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反应,但反应平衡常数小;环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且进行较为完全,适当强化条件下三步连串反应可顺利进行。计算及分析结果可为该体系的工业放大工艺过程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酸 尿素 氨基甲酸酯 热解 热力学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粘接剂在全瓷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利君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3期229-230,233,共3页
全瓷修复是当今口腔固定修复的发展趋势之一。全瓷修复体依赖良好的树脂粘接剂以保证其临床成功。目前,全瓷修复树脂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技术及瓷表面处理技术仍在不断探索改进之中,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粘接效果。本文对全瓷修复树脂粘... 全瓷修复是当今口腔固定修复的发展趋势之一。全瓷修复体依赖良好的树脂粘接剂以保证其临床成功。目前,全瓷修复树脂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技术及瓷表面处理技术仍在不断探索改进之中,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粘接效果。本文对全瓷修复树脂粘接剂的组成及其与牙本质的粘接、与全瓷修复体的粘接原理、技术和效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修复 树脂粘接剂 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 粘接技术 酸蚀刻法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