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氨基水杨酸通过PPARγ在鼠结肠炎中发挥抗炎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彩虹 吴正祥 +3 位作者 吴强 杨枫 葛相栓 姚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2-425,461,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水杨酸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途径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设立空白对照组,另4组利用TNBS/乙醇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后,... 目的探讨5-氨基水杨酸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途径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设立空白对照组,另4组利用TNBS/乙醇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后,设模型组、GW9662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GW9662+SASP组。造模后第2天起每日灌胃、腹腔注射给药,连续2周。结肠炎症的评价包括炎症活动指数、结肠大体及组织学评分,血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结肠PPARγ、NF-κBp65表达。结果与结肠炎模型组比,SASP组能明显降低DAI评分,改善结肠大体、组织病理学损伤,血IL-2降低,IL-10升高,结肠内PPARγ表达增加,NF-κBp65表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PPARγ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负相关;而GW9662+SASP组大鼠DAI、结肠大体、组织病理学损伤,较模型组及SASP组无改善,PPARγ表达增加(P<0.05),但NF-κBp65无明显变化。结论5-氨基水杨酸可能通过PPARγ途径,负性调节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促炎介质(IL-2)、增加抑炎介质(IL-10)的释放,在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氨基水杨酸类/治疗应用 结肠炎/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类药物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佟光来 彭晓玲 《新疆畜牧业》 2012年第1期33-34,共2页
磺胺类药是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细菌性感染的一类化学治疗药物。磺胺类药物(ulfonamides,SAs)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
关键词 磺胺药物 畜禽养殖业 氨基苯磺酰胺 细菌性感染 应用 治疗药物 感染性疾病 有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犬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方华 李昌熙 +2 位作者 王泉云 刘进 左云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中犬心肌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变化,并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PDTC组(P组,n=6),建立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组于CPB前静脉注射PDTC 30 mg/k...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中犬心肌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变化,并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PDTC组(P组,n=6),建立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组于CPB前静脉注射PDTC 30 mg/k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和阻断主动脉60 min及开放主动脉60 min时,取心肌进行三磷酸腺苷(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和线粒体肿胀度(MSD)检测。于CPB前和开放主动脉30 min及开放主动脉60 min时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P组在阻断主动脉60 min和开放主动脉60 min时ATP、SOD、GSH-PX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而MDA和MSD均显著低于C组(P<0.01)。P组在开放主动脉30 min和开放主动脉60 min时血液动力学指标恢复迅速(P<0.01)。结论:PDTC可明显提高缺血心肌抗氧化能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治疗应用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抗氧化作用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营养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氨基酸谱及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方雪玲 章云涛 +2 位作者 方强 卢阳珍 傅素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患者游离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氨基酸静脉营养对游离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2月~10月收治本院ICU的4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ml/d,氨基...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患者游离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氨基酸静脉营养对游离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2月~10月收治本院ICU的4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ml/d,氨基酸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ml+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750~1000ml/d,3d后测定血游离氨基酸、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同时测得20名健康人的数值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脯氨酸及甘氨酸值低于健康人组,氨基酸组患者大部分氨基酸值得到提高,但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仍低于健康人组;两组患者的苏氨酸、半胱氨酸及苯丙氨酸/酪氨酸比值均高于健康人组,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均低于健康人组。对照组IgM、补体C3、C4均低于健康人组,氨基酸组IgM和补体C3、C4均高于对照组,但IgM仍低于健康人组。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大部分血游离氨基酸水平低于健康人,同时存在氨基酸代谢障碍;补充氨基酸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大部分血氨基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治疗 氨基/治疗应用 脂肪乳剂 静脉注射用 胃肠外营养 免疫球蛋白类/分析 补体3/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病毒性肝炎HIV感染患儿接受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丽娟 靳昌忠 +2 位作者 白石 梁勇 吴南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 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 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1年前后临床资料,分为HIV+HBV+HCV组( n=78),HIV+HBV组( n=19),单纯HIV组( n=44)。治疗前后分别用逆转录PCR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抗体和HBV表面抗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结果:HAART治疗1年后,90.34%(127/141)患儿HIV RNA载量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 t=2.61, P<0.01), CD4+T细胞数从(170.187±132.405)个/μl上升到(796.014±158.491)个/μl(t=3.17, P<0.01)。 HAART治疗后患儿的转氨酶均升高( t=2.02,均P<0.05),奈韦拉平治疗组的ALT和AST分别由治疗前(18.28±13.74) U/L和(24.23±8.09) U/L升高到(55.35±22.40)U/L和(69.97±26.72)U/L(t=3.80、4.11,均P<0.01),同时奈韦拉平治疗组的 ALT 和AST变化量亦明显高于依非韦伦治疗组(均P <0.01);使用奈韦拉平治疗的HIV+HBV+HCV合并感染患儿ALT和AST的变化量亦显著高于使用依非韦伦治疗患儿(均P<0.01)。结论:无论是否合并HBV/HCV感染,HAART均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CD4+T细胞计数上升,但同时会一定程度损伤肝细胞,尤见于合并感染者;正确选择用药方案,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药物疗法 肝炎 乙型 并发症 肝炎 丙型 并发症 抗病毒药 治疗应用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重叠感染 丙氨酸转氨酶 血液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史佩剑 魏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6-2107,共2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ris.UC)和克罗恩病(erohn’s disease,CD)。该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在全球均报道有持续增...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ris.UC)和克罗恩病(erohn’s disease,CD)。该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在全球均报道有持续增加。治疗IBD的传统药物为氨基水杨酸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生物制剂 治疗 肠道炎症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 氨基水杨酸 克罗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