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秀芳 周华斐 姚泽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浓度水平,探讨将其作为评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康复状况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 目的: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浓度水平,探讨将其作为评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康复状况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测定患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室缩短分数(leftventricularfractionalshortening,LVFS)等指标。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NT-proBNP水平[(3050±281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5±79)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康复组[(139±68)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毒性心肌炎康复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45),而且无一例康复组患儿的血浆NT-proBNP浓度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的上限。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FS、LVEDD呈显著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的评估,可以作为该类患儿预后评价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孔祥萦 孟雅玲 顾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龙江院区(小儿胸心)手术的0~12岁的CHD患儿11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简单型46例、复杂型71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简单型和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血清NT-proBNP和s 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和对早期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CHD患儿术后NT-proBNP(3315.54±3052.24)pg/m L和s ST2(260.76±130.06)pg/m L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且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简单型CHD患儿(P<0.01)。其水平与年龄(NT-proBNP术前r=-0.821、术后r=-0.791,sST2术前r=-0.300、术后r=-0.406,P<0.01)、体质量(NT-proBNP术前r=-0.846、术后r=-0.784,sST2术前r=-0.263、术后r=-0.413,P<0.01)呈负相关,与CPB时间(NT-proBNP术前r=0.439、术后r=0.459,sST2术前r=0.189、术后r=0.432,P<0.01)、手术时间(NT-proBNP术前r=0.318、术后r=0.372,sST2术后r=0.455,P<0.01)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NTpro BNP(OR=1.093)和术前s ST2(OR=1.268)是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NT-proBNP(OR=1.041)和s ST2(OR=1.171)是住监护室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s ST2(OR=1.041)是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D患儿围手术期NT-proBNP和s ST2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类型、体质量及CPB时间等,联合应用对患儿术后早期结果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儿童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ARDS患者13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ARDS患者13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不同四分位区间患者Mmray急性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2、0.526、0.713、0.48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q2(OR=2.14,95%CI(1.52,3.01)q3[OR=3.23,95%CI(2.18,4.79)]、q4[OR=5.94,95%CI(3.26,10.82)]是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其可作为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肺损伤 氨基末端B型利钠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在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智睿 陈沅 +3 位作者 向平 张蕾 赵璐 田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80-1882,共3页
目的研究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NP,NT-proBNP)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清,按照小儿心衰改良Ross标准分为无心衰的非青紫型组48例,青紫型无心衰组23例,青紫型轻度... 目的研究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NP,NT-proBNP)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清,按照小儿心衰改良Ross标准分为无心衰的非青紫型组48例,青紫型无心衰组23例,青紫型轻度心衰组10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的正常儿童25例;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NT-proBNP;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34.35±4.98)fmol/ml及非青紫型组(38.54±4.50)fmol/ml比较,青紫型无心衰组患儿血清NT-proBNP(55.87±7.96)fmol/ml分别增高62.6%,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青紫型无心衰组(55.87±7.96)fmol/ml比较,青紫型轻度心衰组血清NT-proBNP(91.83±17.01)fmol/ml增高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类型非青紫型先心患儿、青紫型先心患儿间NT-proBNP、SaO2、RBC计数、HCT、Hb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青紫型无心衰组患儿血清NT-proBNP与SaO2呈明显负相关(r=-0.63,P<0.01);而与RBC、HCT及Hb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青紫型先心病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可能与心脏缺氧严重程度相关;其可以用于是否合并心衰的早期诊断及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青紫型 先天性心脏病 缺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汤长春 向力群 +3 位作者 胡美英 彭珍云 曾向辉 张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与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分为RVA起搏(RVA组)32例及RVS起搏(RVS组)31例。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 目的:探讨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与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分为RVA起搏(RVA组)32例及RVS起搏(RVS组)31例。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术前两组QRS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QRS间期,两组都有所增加,但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间期显著长于RVS组[(0.18±0.03)vs(0.14±0.01)s,P<0.05];术前两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NT-proBNP水平,两组都有所增加,但RVA组较RVS组升高更显著[(286.8±5.2)vs(212.1±6.6)pg/mL,P<0.05];LVEF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12,P<0.05),与QRS波呈正相关(r=0.634,P<0.05)。结论: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可能恶化了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与RVA起搏比较,RVS起搏有利于保持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RVA起搏 RVS起搏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柔红霉素引起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萌 蒋慧 夏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儿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亚基RAC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与柔红霉素引起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接受正规化疗的AL患儿(AL组)和25名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采集所有儿童的外周静脉血并抽提DNA,采...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儿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亚基RAC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与柔红霉素引起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接受正规化疗的AL患儿(AL组)和25名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采集所有儿童的外周静脉血并抽提DNA,采用PCR技术扩增RAC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上、下游片段,基因测序法检测rs13058338位点的RAC2基因遗传多态性,比较各组间RAC2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结果 67名被研究者出现RAC2基因遗传多态性的总体阳性率为19.4%,AL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基本一致(P=0.531)。AL组中,氨基未端脑利钠肽(NT-proBNP)(>125pg/mL)升高组和NT-proBNP(0~125pg/mL)正常组的RAC2基因遗传多态性频率分别为25.9%(7/27)和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柔红霉素累积剂量为60~120mg/m2组和>120mg/m2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0.0%(5/25)和11.8%(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1)。NT-proBNP升高组中,7例出现AT等位基因患儿的NT-proBNP水平为(276.08±158.60)pg/mL,20例TT等位基因患儿的NT-proBNP水平为(289.64±209.47)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C2基因遗传多态性具有个体差异;RAC2基因遗传多态性可能是柔红霉素导致心脏毒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柔红霉素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 心肌损伤 RAC2基因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琪 孙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养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颗粒,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浆氨基... 目的:探讨养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颗粒,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升高,血浆NT-pro BNP水平下降,且治疗组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颗粒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体内NT-proBNP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艳艳 范晓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53-1757,共5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体内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VMC组(n=60)和对照组(n=40)。VMC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对照组注射等量不含病毒的DMEM液。VMC模型...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体内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VMC组(n=60)和对照组(n=40)。VMC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对照组注射等量不含病毒的DMEM液。VMC模型建立后分别在第3、7、14、28天每组随机处死10只小鼠,留取血液和心脏标本。使用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NT-pro BNP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分析VMC组小鼠不同时间血清NT-pro BNP含量与心肌组织病理积分的关系。结果VMC组小鼠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VMC组不同时间的NT-pro BN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 BNP水平与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829,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水平可反映VMC小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其危险分层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小鼠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炎需ECMO支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朱轶 陈旭锋 +6 位作者 吕金如 胡德亮 张刚 李伟 张华忠 孙峰 梅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炎患者首次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hs-TnT)对其是否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炎患者首次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hs-TnT)对其是否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98例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需要ECMO支持分为ECMO支持组(ECMO组,32例)和非ECMO支持组(非ECMO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急诊首次hs-TnT、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指标的差异,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ECMO支持。结果:ECMO组hs-TnT值[3 580(1 656,8 935)ng/L]高于非ECMO组[630(180,1 496)ng/L,P <0.001],ECMO组NT-proBNP[10 577(3 701,24 164)pg/mL]高于非ECMO组[565(240,3 736)pg/mL,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hs-TnT(OR=1.290,95%CI:1.024~1.626,P=0.031)、首次NT-proBNP(OR=1.081,95%CI:1.019~1.146,P=0.009)为急性心肌炎患者可能需行ECMO支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炎患者急诊首次hs-TnT值及NT-proBNP值可作为相关指标,用来预测患者是否需要ECMO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炎 高敏肌钙蛋白T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