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霉菌病因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桂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1985年第4期43-48,共6页
早在60年代中期,杨简等即注意到霉菌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但研究工作未竟。迟至70年代,国内才逐渐广泛地开展了食管癌的霉菌病因研究。十余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国内、外研究概况,简述如下。一、国内食管癌霉菌病因研究概况(一) ... 早在60年代中期,杨简等即注意到霉菌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但研究工作未竟。迟至70年代,国内才逐渐广泛地开展了食管癌的霉菌病因研究。十余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国内、外研究概况,简述如下。一、国内食管癌霉菌病因研究概况(一) 霉菌的致癌性研究:张宝庚等(1965)在研究其他疾患的时候,发现毒性镰刀菌菌粮长期喂饲或灌喂大鼠,能诱发前胃乳头状瘤。发生率高达97.8%(45/46)。60年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病因研究 念珠菌 酸菜 食管肿瘤 亚硝胺 氨基化物 低发区 霉菌病 高发区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鳞癌过程中超微结构的观察
2
作者 高进 李宝贵 +2 位作者 杨简 李昆 马积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1981年第1期56-60,65-66,共7页
1.用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肿瘤发生过程中,从增生、癌前变到癌、在亚微结构上未见质的不同,仅是由轻到重,由不明显到明显的量的变化。目前在电镜下还没找到癌前细胞和癌细胞在形态方面的特异性变化。2.癌细胞的特征是核大、核膜不规则,核... 1.用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肿瘤发生过程中,从增生、癌前变到癌、在亚微结构上未见质的不同,仅是由轻到重,由不明显到明显的量的变化。目前在电镜下还没找到癌前细胞和癌细胞在形态方面的特异性变化。2.癌细胞的特征是核大、核膜不规则,核内常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的团块向周边积聚,以及核仁变大,出现双核仁或多核仁。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及空泡样变,内质网扩张或呈空泡性变,张力原纤维分布不均匀,有的变粗而为大的束状结构;基底板厚薄不均,并发生断裂等现象。这些改变加上桥粒发育不良,为癌细胞浸润转移提供了超微结构形态学依据。3.癌细胞中角质颗粒的出现是表明细胞向成熟方向发展,是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特征。角质颗粒是一种代谢产物,多数为圆形,也有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可见到由小颗粒增长变为大颗粒的过程,且越向表层颗粒越大。4.淋巴细胞侵入增生的基底细胞和癌细胞之间,个别淋巴细胞周围呈空晕状态,是否为轻度溶解细胞的现象、尚待进一步验证。5.为了深入了解上皮癌变的形态特征,通过光镜检查,与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必要时与环氧树脂厚切片 H、E 染色切片后光镜观察对比,可以得到比较正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结构 小鼠 小家鼠 异染色质 环氧树脂包埋 基底细胞 细胞核 核(细胞学) 光镜检查 亚硝胺 氨基化物 前胃 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NH改性Li-Mg-N-H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顾颖杰 李超 +4 位作者 莫方杰 周铮楠 刘永锋 高明霞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研究了MgNH改性的Mg(NH2)2-2LiH体系的吸放氢性能及其机理。结果显示,MgNH的出现明显改变了样品的热分解行为,大部分氢能够在180℃以下放出,但总的放氢量从5.0wt%降低到了4.2wt%。MgNH部分替代Mg(NH2)2提高了样品的吸放氢平台压力,改善... 研究了MgNH改性的Mg(NH2)2-2LiH体系的吸放氢性能及其机理。结果显示,MgNH的出现明显改变了样品的热分解行为,大部分氢能够在180℃以下放出,但总的放氢量从5.0wt%降低到了4.2wt%。MgNH部分替代Mg(NH2)2提高了样品的吸放氢平台压力,改善了滞后性能。结构研究表明,不同的化学成分导致了不同结构的吸放氢产物。原始Mg(NH2)2-2LiH样品的放氢产物主要为正交结构的亚氨基化物,而包含MgNH的样品的放氢产物为立方结构的亚氨基化物。吸氢后,Mg(NH2)2-2LiH样品能够回到起始反应物质,但包含MgNH的样品中可以明显观察到新的三元亚氨基化物Li2Mg2N3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存 金属氢化 金属氨基化物 气固反应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xygenation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anganese complex with p-aminomethyl benzoic acid Schiff base
4
作者 刘丰良 李元建 +1 位作者 黄可龙 肖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793-797,共5页
The amino acid Schiff base complex (Sal-AMBA-Mn) was prepared with p-amino-methylbenzoic acid, salicylaldehyde and Mn(OAc)2·4H2O. Its structures was characterized with IR and UV spectra. Oxygenation mechanism of ... The amino acid Schiff base complex (Sal-AMBA-Mn) was prepared with p-amino-methylbenzoic acid, salicylaldehyde and Mn(OAc)2·4H2O. Its structures was characterized with IR and UV spectra. Oxygen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lex in N, N-dimethylformamid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wer temperature is in favor of the oxygenation, and energy, enthalpy and entropy are -3.8 kJ/mol, -4.2 J/mol and -161.44 J/(mol·K), respectively. In the presence of the manganese complex, dehydroepiandrosterone acetate is effectively oxidized by molecular oxyg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one 7-ketodehydroepiandrosterone acetate is obtained. The yield is 62.1% when the oxidation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60 ℃, 2 MPa of O2 pressure, C5H5N as a solvent and molar ratio of the substrate to the complex of 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no acid Schiff base manganese complex OXYGENATION catalysis dehydroepiandrosterone acetate aerobic 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