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氨基倍半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E-51固化动力学及热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沙宝祥 俞强 谭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18,29,共4页
以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CM-POSS)为原料,与乙二胺通过取代反应合成多氨基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TGA)研究多氨基倍半硅氧烷(POSS-NH2)/环氧树脂(E-51)/... 以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CM-POSS)为原料,与乙二胺通过取代反应合成多氨基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TGA)研究多氨基倍半硅氧烷(POSS-NH2)/环氧树脂(E-51)/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和E-51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杂化树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较大,POSS-NH2的加入提高了固化杂化树脂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倍半硅氧烷 环氧树脂 改性 固化动力学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氨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改性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福伟 周燕 +2 位作者 沈学宁 黄发荣 杜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0,33,共5页
从苯基三氯硅烷出发,通过水解缩合合成八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PS),经发烟硝酸硝化得到八硝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NPS),再经Pd/C催化还原得到八氨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APS),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以溶液聚... 从苯基三氯硅烷出发,通过水解缩合合成八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PS),经发烟硝酸硝化得到八硝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NPS),再经Pd/C催化还原得到八氨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APS),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以溶液聚合制备了OAPS/BMI树脂,研究了OAPS含量对OAPS/BMI固化树脂热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OAPS/BMI固化树脂的介电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OAPS含量的上升,OAPS/BMI固化树脂的Tg变化不大,5%失重温度(Td5)下降。含5%质量分数OAPS的OAPS/BMI固化树脂的Tg达到429℃;Td5达到475℃,800℃残重率为51.9%;在7.95 MHz下其介电常数为2.92,tanδ为9.6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基笼形硅氧烷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耐热树脂 热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并咪唑基/八氨基笼状倍半硅氧烷复合电解质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权 倪娜 +6 位作者 俞李帅 张肖肖 刘清亭 张荣 胡圣飞 赵锋 李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25,共6页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了聚2,5-苯并咪唑(ABPBI)/八氨基笼状倍半硅氧烷(AM-POSS)复合膜材料,并对其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磷酸吸收性能及质子传导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分析认为,与纯ABPBI膜比较.ABPB...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了聚2,5-苯并咪唑(ABPBI)/八氨基笼状倍半硅氧烷(AM-POSS)复合膜材料,并对其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磷酸吸收性能及质子传导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分析认为,与纯ABPBI膜比较.ABPBI/AM—POSs复合膜基体因独特的“八爪鱼”结构而提高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强度;AM—POSS粒子的添加还显著提高复合膜的磷酸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了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ABPBI/3%AM—POSS复合膜在磷酸掺杂水平达到252%时在80~140℃较宽温度范围内质子传导率超过0.1S/cm;表明AM—POSS改性的ABPBI复合膜具备应用于宽温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 5-苯并咪唑 氨基笼状硅氧烷 原位合成 力学性能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非等温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高俊刚 董喜华 董双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50,共4页
用动态 DSC 研究了笼型γ氮丙基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纳米杂化复合体系的固化过程、最佳配比与热稳定性能,并用 Ozawa 和 Kissinger-Akahira-Sunose 等转化率法研究了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体系固化峰值温度为85℃,终了温度为118℃... 用动态 DSC 研究了笼型γ氮丙基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纳米杂化复合体系的固化过程、最佳配比与热稳定性能,并用 Ozawa 和 Kissinger-Akahira-Sunose 等转化率法研究了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体系固化峰值温度为85℃,终了温度为118℃,最佳 NH_2与环氧基摩尔比为0.75,热分解最高起始温度为336~356℃。Ozawa 法更适合本体系的动力学分析,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1.0765 kJ/mol,反应级数为0.985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倍半硅氧烷 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β-氨乙基-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与动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俊刚 董喜华 董双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3-126,共4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热性能,用动态DSC对笼型β-氨乙基-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POAAS)/E-51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表明N=0.5为最佳配比,固化反应放热峰值温度Tp为82℃,反应终了温度Tf为135℃。依据Kissinger方程求得固化反应的活...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热性能,用动态DSC对笼型β-氨乙基-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POAAS)/E-51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表明N=0.5为最佳配比,固化反应放热峰值温度Tp为82℃,反应终了温度Tf为135℃。依据Kissinger方程求得固化反应的活化能为50.26 kJ/mol,依据Crane方程得固化反应级数为1.126,固化反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为da/dt=4.08×106exp(-50255/8.314T)(1-a)1.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笼型硅氧烷 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OSS共混体系的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好盛 丛川波 +2 位作者 杜文杰 徐日炜 余鼎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采用熔融模压法分别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和两种多面体笼型硅氧烷(POSS)[八异丁基倍半硅氧烷(OIBS)和八氨基苯基倍半硅氧烷(OAPS)]的共混物,考察了不同含量的OIBS,OAPS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熔融模压法分别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和两种多面体笼型硅氧烷(POSS)[八异丁基倍半硅氧烷(OIBS)和八氨基苯基倍半硅氧烷(OAPS)]的共混物,考察了不同含量的OIBS,OAPS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POSS都起到成核剂的作用。OIBS,OAPS的质量分数小于1%时,可以提高体系结晶温度,力学性能;随着OIBS,OAPS质量分数的提高,成核性有所增加,但因分散性变差,体系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变差。由于OAPS的活泼氨基可与P(3HB-co-4HB)发生化学反应,改性效果较OIBS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氨基苯基硅氧烷 八异丁基硅氧烷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功能化POSS/PDMS防腐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段俊 欧宝立 郭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15-3121,共7页
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方法合成氨基功能化倍半硅氧烷(POSS-NH_(2)),利用其表面氨基通过表面接枝聚合方法在倍半硅氧烷表面接枝磺化聚苯胺以实现其共价功能化,将磺化聚苯胺功能化倍半硅氧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溶液共混,... 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方法合成氨基功能化倍半硅氧烷(POSS-NH_(2)),利用其表面氨基通过表面接枝聚合方法在倍半硅氧烷表面接枝磺化聚苯胺以实现其共价功能化,将磺化聚苯胺功能化倍半硅氧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溶液共混,利用滴涂法在Q235钢材表面制备出疏水防腐涂层。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氨基功能化倍半硅氧烷和磺化聚苯胺功能化倍半硅氧烷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利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磺化聚苯胺功能化倍半硅氧烷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含量比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磺化聚苯胺功能化倍半硅氧烷的微观形貌,观察到表面形貌较规整、呈颗粒状、纤维较粗的结构;采用静态接触角测试分析了四种涂层的疏水性,制备出的共价功能化POSS/PDMS防腐复合涂层疏水性最佳,接触角达到115°;采用EIS电化学阻抗谱和Tafel极化曲线测试表征了四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共价功能化POSS/PDMS防腐复合涂层的腐蚀电位更大,腐蚀电流密度较小,由此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并且发现涂层的接触角越大,防腐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倍半硅氧烷 磺化聚苯胺 聚二甲基硅氧烷 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POSS杂化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红霞 耿思敏 +3 位作者 王世其 王林冲 韦春 吕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66,共5页
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SCNW),通过KH550直接水解缩合法制备八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制备POSS接枝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其表... 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SCNW),通过KH550直接水解缩合法制备八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制备POSS接枝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其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POSS成功地接枝到SCNW的表面,并且SCNW接枝POSS后,其热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初始失重温度从145℃提高到256℃,共提高了111℃,700℃时的残炭率也高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纤维 纤维素纳米晶须 氨基低聚硅氧烷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CdTe/CdS磁性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艳凤 孙晓毅 +1 位作者 陈玉烨 万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水相回流法制备出光谱可调的CdTe/CdS量子点,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色散仪(EDS)、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其形貌性能进行表征。用氨基聚倍半硅氧烷(NH_2-POSS)功能化CdTe/CdS量子点使其带有正电荷,再与带负电荷的Fe_3O_4磁性纳... 采用水相回流法制备出光谱可调的CdTe/CdS量子点,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色散仪(EDS)、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其形貌性能进行表征。用氨基聚倍半硅氧烷(NH_2-POSS)功能化CdTe/CdS量子点使其带有正电荷,再与带负电荷的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进行静电自组装,最终制备出磁性荧光复合材料(Fe_3O_4-CdTe/CdS)。并对量子点与氨基聚倍半硅氧烷的质量比、量子点与Fe_3O_4的质量比以及三者不同的组装顺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量子点与氨基聚倍半硅氧烷和Fe_3O_4的质量比分别为6∶1和20∶1、组装顺序为量子点-氨基聚倍半硅氧烷-Fe_3O_4时得到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荧光复合材料 CDTE/CDS量子点 磁性纳米粒子 氨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介孔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对富含裸露组氨酸蛋白质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娇娇 杨霞霞 +1 位作者 刘晓燕 张海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59,共5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PPOSS),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和铜离子(Cu^(2+))的固定,最终得到功能化介孔硅材料(PPOSS-IDA-Cu^(2+)),然后利用PPOSS-IDA-Cu^(2+)中的Cu^(2+)与蛋白质裸露组氨酸的螯合作用,选择性吸附...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PPOSS),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和铜离子(Cu^(2+))的固定,最终得到功能化介孔硅材料(PPOSS-IDA-Cu^(2+)),然后利用PPOSS-IDA-Cu^(2+)中的Cu^(2+)与蛋白质裸露组氨酸的螯合作用,选择性吸附富含裸露组氨酸的蛋白质。对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和溶菌酶的吸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POSS-IDA-Cu^(2+)材料对富含组氨酸的牛血红蛋白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3 150mg/g),并且有望与其他材料联合使用,以检测到更多相对丰度较低的蛋白质,丰富人类蛋白质组学信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 介孔硅 聚多面体低聚硅氧烷-亚氨基二乙酸-Cu2+ 裸露组氨酸 牛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