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乙酸邻苯甲酸-溴化十六烷基吡啶荧光猝灭体系检测痕量铜 被引量:2
1
作者 左国防 莫尊理 +1 位作者 杨武 高锦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研究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氨基乙酸邻苯甲酸可以和铜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此配合物可以使配体荧光定量猝灭。反应的适宜酸度为pH5.0~6.0,最大发射波长λem为42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6×104L&... 研究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氨基乙酸邻苯甲酸可以和铜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此配合物可以使配体荧光定量猝灭。反应的适宜酸度为pH5.0~6.0,最大发射波长λem为42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6×104L·mol-1·cm-1,Cu(Ⅱ)含量在0.2~12.8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9。应用于铝合金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痕量分析 含量测定 氨基乙酸邻苯甲酸-溴化十六烷基吡啶荧光猝灭体系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