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浓度对清水充氧试验中氧转移系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吕军 钱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4,共3页
本文进行了盐浓度对氧总转移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中电导率为1300μs/cm以下时,水中盐浓度对氧总转移系数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 曝气设备 清水充试验 氧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深对曝气过程中氧总转移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汤利华 孟广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0-763,共4页
水处理曝气过程传氧速率的有关计算没有考虑水深对氧总转移系数KLa的影响.经过理论分析,导出了由水深引起的KLa变化的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理论计算表明,水深对KLa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对传氧速率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曝气过程的有关计算... 水处理曝气过程传氧速率的有关计算没有考虑水深对氧总转移系数KLa的影响.经过理论分析,导出了由水深引起的KLa变化的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理论计算表明,水深对KLa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对传氧速率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曝气过程的有关计算中不应忽略不计.为验证水深对KLa的影响,进行了曝气充氧的试验.理论分析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表明可以采用由理论分析得出的公式对KLa修正计算.在曝气深度为2.5-4.5 m的范围内,修正系数的范围为0.78-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曝气过程 空气扩散装置 转移系数 水深 转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COD对氧总转移系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剑辉 高健磊 +3 位作者 石岩 曹军 张建新 薛万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33,共3页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污水为试验对象,通过测量清水和不同COD污水中的氧总转移系数KLa和饱和溶解氧浓度Cs,研究了污水COD对KLa以及清污修正系数α和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3.5±1)℃、曝气量为1.0 m3/h、进水COD为200~5...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污水为试验对象,通过测量清水和不同COD污水中的氧总转移系数KLa和饱和溶解氧浓度Cs,研究了污水COD对KLa以及清污修正系数α和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3.5±1)℃、曝气量为1.0 m3/h、进水COD为200~550 mg/L的条件下,KLas随污水COD的升高而降低,平均变化率为-0.018%;α值随COD的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48;β值随COD的增加变化不大,平均值为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 转移系数 清污修正系数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浓度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和来 吴野 +3 位作者 顾家冰 刘玉涛 丁为民 赵三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8-504,共7页
[目的]增氧机作为提升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关键设备,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增氧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增氧机的增氧性能,至今仍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溶解氧浓度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方法... [目的]增氧机作为提升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关键设备,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增氧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增氧机的增氧性能,至今仍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溶解氧浓度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方法]构建增氧试验平台,选取曝气式、喷泉式、造浪式3种具有代表性的增氧机进行拓扑组合,共组成31种增氧方式,在20℃水温条件下进行增氧试验。[结果]在溶解氧浓度增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溶解氧浓度的增加,增氧时间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当溶解氧浓度低于7 mg·L^(-1)时,氧质量转移系数的变异系数均在8%以内,溶解氧浓度对氧质量转移系数的影响较小。且随着溶解氧浓度增量的增加,计算得到的增氧机增氧能力与标准中的计算结果越接近。当溶解氧浓度增量为6 mg·L^(-1)时,增氧机增氧能力的平均值偏差为0.009 g·h^(-1),标准差为0.044。[结论]本研究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快速评估及其智能控制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 时间 质量转移系数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载体对不同曝气器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柏永生 梁国强 +3 位作者 常江 王佳伟 白宇 蒋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曝气器形式、通气量和悬浮载体填充率对曝气设备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器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高于大孔曝气器;微孔与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通气量的增加而提高,悬浮载体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微孔曝... 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曝气器形式、通气量和悬浮载体填充率对曝气设备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器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高于大孔曝气器;微孔与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通气量的增加而提高,悬浮载体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微孔曝气器的KLas,也可显著提高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着通气量增加或载体填充率的增大,微孔曝气器比标准氧转移效率(SSOTE)增大,优化通气量和填充率分别为≤40 m^3/h和≤40%;大孔曝气器的SSOTE显著增加,优化填充率为40%。随着通气量增加,微孔曝气器理论动力效率(Ep)保持不变或降低,且其通气量应≤32 m^3/h;而大孔曝气器Ep显著增加;二者优化填充率均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器 悬浮载体 填充率 转移系数KLas 比标准转移效率 理论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流量和曝气强度对管式曝气池液相流态及氧传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董亮 曾涛 +3 位作者 刘少北 王勇 张长练 何雨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6-1250,共5页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溶解氧在线测试仪对管式曝气池在不同进水流量和不同曝气强度工况下的液相流态和氧传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管式曝气池在相同曝气强度下,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均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溶解氧在线测试仪对管式曝气池在不同进水流量和不同曝气强度工况下的液相流态和氧传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管式曝气池在相同曝气强度下,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均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相同进水流量时,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均随曝气强度的增大呈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综合考虑理论和实际情况,PIV测量时曝气强度选择0.750m3/h。当进水流量为0.234m^3/h时,管式曝气池上中下3个区域的涡量面积分布最均匀,液相死区最少,说明此时气液两相混合程度最好。因此,管式曝气池的最佳进水流量确定为0.234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管式曝气池 氧转移系数 转移效率 液相流态 进水流量 曝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与新组合型填料塔中餐厅污水的氧传递 被引量:4
7
作者 邹华生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78,共4页
分别以焦炭和自行开发的新型组合填料为塔内构件 ,对清水和餐厅污水在填料塔中的氧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实验研究 .纯氧和空气供氧实验结果证实 ,氧传递过程为液膜控制 .通过实验测定了清水和餐厅污水在组合型填料和焦炭填料塔中曝气过... 分别以焦炭和自行开发的新型组合填料为塔内构件 ,对清水和餐厅污水在填料塔中的氧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实验研究 .纯氧和空气供氧实验结果证实 ,氧传递过程为液膜控制 .通过实验测定了清水和餐厅污水在组合型填料和焦炭填料塔中曝气过程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对相同操作条件下焦炭和组合型填料在清水与餐厅污水中的氧转移系数进行了比较 ;从实验结果回归得到了上述填料塔内清水与餐厅污水中氧转移系数计算关联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型填料塔 餐厅污水 传递 液膜控制 焦炭填料塔 污水处理 氧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密度对曝气系统充氧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庄健 王洪臣 +5 位作者 刘国华 齐鲁 魏延苓 张源凯 李小冬 龙海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4,共5页
曝气密度(即曝气面积占曝气系统服务总面积的比率)是曝气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小试装置中对不同曝气密度的曝气系统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曝气系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随曝气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 曝气密度(即曝气面积占曝气系统服务总面积的比率)是曝气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小试装置中对不同曝气密度的曝气系统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曝气系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随曝气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但同时需要考虑到曝气系统的微孔曝气器布置方式;(2)相同气量下,曝气系统的气泡直径与气泡运动速度随曝气密度增大而减小,气泡停留时间和气含率随曝气密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密度 性能 气泡直径 气泡运动速度 标准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歇非稳态方法的溶氧装置增氧能力检测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宇雷 倪琦 刘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150,共6页
针对常用溶氧装置增氧能力试验操作随意性和试验误差较大的缺点,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非稳态法的试验方法。从所需设施、设备,试验过程和计算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使用该方法对DP18-Y型多腔喷淋式溶氧装置进行了... 针对常用溶氧装置增氧能力试验操作随意性和试验误差较大的缺点,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非稳态法的试验方法。从所需设施、设备,试验过程和计算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使用该方法对DP18-Y型多腔喷淋式溶氧装置进行了验证试验:在气液比(G/L)1︰100和1.5︰100两种条件下,系统稳定运行约130和220min,池内的平均溶解氧质量浓度达到17mg/L(接近理论饱和溶解氧浓度),3个测量点示值误差在±0.78mg/L范围内;在两种气液比条件下重复进行3次试验,增氧能力计算结果分别为(206.1±5.7)和(248.5±11.3)kg/h;不同区间段计算结果表明,试验起始点以越接近0mg/L越好,结束点应大于理论饱和浓度的70%。该试验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可为检验溶氧装置的工作性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试验 质量转移系数 能力 间歇非稳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微泡曝气器溶氧性能测试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涛 孙建红 刘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5-919,共5页
射流微泡曝气器是一种基于新型微泡生成机理的曝气设备,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射流微泡曝气器溶氧性能测试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新设计的射流微泡曝气器进气量从0.2m3/h增至2.0m3/h时,其氧总转移系数从0.052L/min增加到0.338L/min,理论... 射流微泡曝气器是一种基于新型微泡生成机理的曝气设备,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射流微泡曝气器溶氧性能测试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新设计的射流微泡曝气器进气量从0.2m3/h增至2.0m3/h时,其氧总转移系数从0.052L/min增加到0.338L/min,理论动力效率从0.659kg/kW·h增加到4.284kg/kW·h。与其他类型曝气器相比,该型射流微泡曝气器的氧总转移系数和理论动力效率均有显著提高。此外,射流微泡曝气器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废水出水水质中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微泡曝气器 性能 转移系数 利用率 理论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增氧机增氧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海涛 潘磊 +3 位作者 钟伟 刘兴国 梁永林 韩梦遐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1年第5期49-54,共6页
通过同一台增氧机在不同水温下的增氧性能试验,研究了水温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试验时将试验水箱置于步入式恒温试验箱中,增氧机安装于注入自来水的试验水箱内,试验过程中试验水箱内水体总体积保持不变。恒温试验箱内温度可在-40℃~... 通过同一台增氧机在不同水温下的增氧性能试验,研究了水温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试验时将试验水箱置于步入式恒温试验箱中,增氧机安装于注入自来水的试验水箱内,试验过程中试验水箱内水体总体积保持不变。恒温试验箱内温度可在-40℃~+80℃之间调节,控制方式为热平衡调温方式,通过可编程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来进行操作,调节恒温试验箱内温度,从而间接改变水体温度,以此试验了增氧机从6℃到28℃之间20个水温时的增氧能力,分析水温与增氧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水体温度下,增氧能力有很大差异,增氧能力随着水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体温度从6℃上升到28℃,增氧能力下降了35.5%;增氧能力与氧质量转移系数和饱和溶氧成正比关系,但不同水温下经温度修正后增氧能力明显不同,温度修正系数的取值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温度修正系数θ的取值应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在20℃以上时,水温越高,θ取值越小;在20℃以下时,θ与水温无明显线性关系,其取值在[1.00,1.01]之间波动,不应是固定的标准修正系数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水温 质量转移系数 温度修正系数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2
作者 魏延苓 齐鲁 +3 位作者 刘国华 王洪臣 李小冬 庄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双膜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曝气器充氧过程中氧传质的基本方程dρ/dt=KL a(ρ*∞-ρL),叙述了氧总转移系数KL a和饱和DO质量浓度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几何参数(曝气器浸没深度、曝气器密度、池表面积、曝气器布局)、运行工况(水平... 基于双膜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曝气器充氧过程中氧传质的基本方程dρ/dt=KL a(ρ*∞-ρL),叙述了氧总转移系数KL a和饱和DO质量浓度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几何参数(曝气器浸没深度、曝气器密度、池表面积、曝气器布局)、运行工况(水平流、通气量、污泥龄)和水质条件(表面活性剂、TDS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池表面积、通气量或施加水平流均可提高KL a;微孔曝气器采用均匀布置方式或增大曝气器浸没水深有利于氧传质,提高氧转移效率;TDS的质量浓度超过2 g/L,KL a将明显增大;但曝气器浸没深度、曝气器密度和TDS含量对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和机理解释仍需进一步研究。温度越低,压力越大或水深越深,ρ*∞越大,这有利于提高曝气器的充氧能力。对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为污水处理厂曝气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器 转移系数 饱和溶解 曝气器密度 通气量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深对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影响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尹训飞 齐鲁 +3 位作者 张晓军 何志江 张源凯 王洪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8,共4页
以中试规模研究了不同水深下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并通过欧拉两相流及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曝气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流数值模拟,经获得不同水深下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曝气水深为1~6 m时,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随... 以中试规模研究了不同水深下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并通过欧拉两相流及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曝气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流数值模拟,经获得不同水深下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曝气水深为1~6 m时,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随着水深的增大先减小后趋于不变,氧转移速率(SOTR)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增大,氧利用率(SOTE)随着水深的增大呈现线性增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深为1 m时,湍动动能沿竖直中心线逐渐降低,水深为3~6 m时,湍动动能沿竖直中心线先增大后降低;气含率的分布随着水深的增大而逐渐均匀,曝气池中心横截面线气含率随着水深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水深 标准转移系数 利用率 湍动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提式增氧曝气装置在海水养殖池中的性能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强 张俊新 +4 位作者 刘明泰 刘远 张蕾 连云 刘京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3-677,共5页
为了考察气提式曝气增氧装置在海水养殖水池内的性能表现和溶氧扩散分布规律,自行设计了一种气提式曝气除沫装置,并安装于海水养殖生产车间水池内运行,通过定时定点取样测定池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分析该装置运行时养殖池内溶解氧的分布状... 为了考察气提式曝气增氧装置在海水养殖水池内的性能表现和溶氧扩散分布规律,自行设计了一种气提式曝气除沫装置,并安装于海水养殖生产车间水池内运行,通过定时定点取样测定池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分析该装置运行时养殖池内溶解氧的分布状态,进而确定该装置增氧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安装自行设计的气提式曝气除沫装置后,通过实际测试,氧转移系数(K_(La(20)))为0.77h^(-1),氧转移效率(E_A)为5.20%,曝气动力效率(E_p,以O_2计)最高可达4.33 kg/(kW·h);经测定,在养殖水池内各个取样点溶解氧分布均匀,溶解氧浓度同步增加。研究表明,本研究中设计的曝气装置及其布置形式因省去动力循环能耗,曝气动力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装置 海水养殖池 溶解分布 转移系数 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速度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旭阳 周小琳 +1 位作者 康伟昌 毕学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3-77,共5页
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20)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通气量下水流流速对刚玉微孔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的影响,从气泡Sauter平均直径、液相气含率及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了断面流速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气量一定时,刚... 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20)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通气量下水流流速对刚玉微孔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的影响,从气泡Sauter平均直径、液相气含率及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了断面流速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气量一定时,刚玉微孔曝气器的KLa20随断面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通气量的增加,刚玉微孔曝气器的KLa20随断面流速增加而提高的幅度逐渐减小;随断面流速提高,气泡Sauter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液相气含率逐渐增加;构建的清水推流条件下刚玉微孔曝气器KLa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其中弗劳德数是对刚玉微孔曝气器KLa影响较大的参数。研究结果对实际污水处理曝气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 水流流速 比标准通气量 标准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流反应器流速场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刘旭阳 吴涛 +2 位作者 康伟昌 周小琳 毕学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7,共6页
文章针对推流式曝气池内水平流速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影响问题,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和溶解氧在线监测设备,研究了推流式反应器内流速场分布变化及其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际推流式反应器中,当断面平均流速... 文章针对推流式曝气池内水平流速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影响问题,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和溶解氧在线监测设备,研究了推流式反应器内流速场分布变化及其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际推流式反应器中,当断面平均流速从1 cm/s增加到3 cm/s和5 cm/s时,低通气量(25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2.40%、8.60%,中通气量(37.5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1.78%、4.76%,高通气量(50.0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1.41%、3.52%;随着断面平均流速的增加,断面底部水平流速逐渐增加,并与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流速 曝气强度 标准转移系数 标准转移效率 流速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流曝气器最优振荡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富平 裴江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7-219,共3页
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性能好坏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自行设计加工的自激振荡脉冲射流曝气器,试验研究了振荡腔结构参数对脉冲射流曝气性能指标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充氧量随曝气时间的增加,先逐步增大而后趋于稳定,... 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性能好坏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自行设计加工的自激振荡脉冲射流曝气器,试验研究了振荡腔结构参数对脉冲射流曝气性能指标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充氧量随曝气时间的增加,先逐步增大而后趋于稳定,不同长径比振荡腔曝气器达稳定所需时间不一,存在最优值;工作参数对氧转移系数有重要影响;振荡腔长径比接近3.6的充氧量变化曲线相似;振荡腔长径比3.6时,具有最优充氧量、氧转移系数和能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器 振荡腔 自激振荡 氧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厚林 尚欢欢 +4 位作者 唐晓晨 张兴 董亮 郭瑾楠 汪文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2-927,共6页
为了研究各不同状态下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叶片数分别为6枚和8枚的2个倒伞曝气机叶轮,进行了溶解氧试验来研究倒伞曝气机的曝气性能.通过改变曝气池液位高度及倒伞曝气机浸没深度,研究了不同叶片数下,标准氧总转移... 为了研究各不同状态下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叶片数分别为6枚和8枚的2个倒伞曝气机叶轮,进行了溶解氧试验来研究倒伞曝气机的曝气性能.通过改变曝气池液位高度及倒伞曝气机浸没深度,研究了不同叶片数下,标准氧总转移系数、标准充氧能力和标准动力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转速下,8叶片倒伞曝气机的标准氧总转移系数和标准充氧能力明显高于6叶片的.倒伞曝气机的叶片增加,叶轮的抛洒强度增加,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传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靠近自由液面的液体波动加大,使液体与气泡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剧烈,增大了湍动传质的能力.但是增加叶片数会使得消耗的功率增加,故相同转速下不同叶片数的倒伞曝气机的标准动力效率差别较小.研究为倒伞曝气机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伞曝气机 叶片数 标准转移系数 标准充能力 标准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影响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勇 明加意 +3 位作者 董亮 刘厚林 刘嘉伟 汪文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7-73,共7页
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较大,为了研究各影响参数协同作用下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变化情况,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曝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转速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 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较大,为了研究各影响参数协同作用下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变化情况,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曝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转速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曝气池溶解氧浓度随之增大,但增幅逐渐降低;随着转速的增加,叶轮对水的做功能力增强,提高了水面的湍动强度及水面下的复氧强度,进而缩短了曝气池达到氧饱和的时间,转速为300 r/min达到氧饱和的时间比150 r/min缩短了约57%。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的改变均会极大地影响倒伞曝气机的性能:转速的增加能够提升倒伞曝气机的标准氧总转移系数和标准充氧能力,但对于标准动力效率的提升有一个上限值,该上限值与浸没深度有关;倒伞曝气机低速运行时,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标准氧总转移系数和标准充氧能力的影响较小。液位高度的增加会加大倒伞曝气机的标准充氧能力和标准动力效率,但是相同液位高度下,随着转速的增加标准动力效率增幅明显小于标准充氧能力增幅,当液位高度为250 mm时,转速从150增加到300 r/min,标准充氧能力值提高2.91倍而标准动力效率提高1.22倍。该研究可为倒伞曝气机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叶轮 倒伞曝气机 变转速 标准转移系数 标准充能力 标准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紊流脉动对生物反应器运行影响的数值模拟
20
作者 曾诗 龙天渝 罗超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107,共9页
为研究紊流脉动对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影响,针对时均速度为零的振动格栅反应器,构建气-液两相流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借助Fluent软件对反应器中气和水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10种工况下紊流脉动强度与气含率、氧转移系数和雷诺应力的关系... 为研究紊流脉动对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影响,针对时均速度为零的振动格栅反应器,构建气-液两相流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借助Fluent软件对反应器中气和水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10种工况下紊流脉动强度与气含率、氧转移系数和雷诺应力的关系。结合实验测得的生物膜理化数据,分析紊流脉动强度对生物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紊流脉动可有效提高反应器内的气含率和氧转移系数,促进气液两相进行高效传质。对于本研究所用振动格栅生物反应器,当紊流强度q<2.7 cm/s时,生物膜厚度和密度随着紊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q>2.7 cm/s时,雷诺应力的作用显著,生物膜逐渐变薄变密。紊流强度q=3.4~4.8 cm/s时,生物膜生长和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格栅紊流 气含率 氧转移系数 雷诺应力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