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减轻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
1
作者 丁威 陶文辉 +7 位作者 吴雨乐 吴剑霄 郭婧怡 谢丽芳 樊炳乾 谷雪松 李洋 胡宪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0,共7页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Dex组(I/R+Dex组)。检测肌酐(Cr)和尿素氮(BUN),GLUT1和糖酵解关键酶HK2、PFKFB3蛋白水平。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n=6),对细胞进行OGD/R,过表达或干扰GLUT1,以及Dex、2-DG等处理,通过CCK-8、LDH反映细胞损伤程度,乳酸和细胞外酸化率(ECAR)评估糖酵解水平,qRT-PCR检测IL-6和TNF-α反映炎症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LUT1、HK2、PFKFB3水平。结果Dex改善了组织和细胞损伤(P<0.05),抑制了OGD/R诱发的乳酸和ECAR上升以及GLUT1、HK2、PFKFB3的高表达(P<0.05)。体外实验表明GLUT1敲低后改善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降低了乳酸和ECAR水平,GLUT1、HK2、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在敲低GLUT1基础上加用Dex处理后对以上指标均无影响。过表达GLUT1能消除Dex的保护作用,逆转Dex对GLUT1、HK2、PFKFB3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Dex通过抑制GLUT1依赖性糖酵解减轻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转运蛋白1 剥夺- 酵解 右美托咪定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血/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磊 李阳 +5 位作者 胡玉奇 许晖 朱超 王旭 赵冬 贺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0-597,共8页
目的 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8只出生在24 h内的新生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建立OGD/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联合巴弗洛... 目的 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8只出生在24 h内的新生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建立OGD/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联合巴弗洛霉素A1(BafA1)组。采用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P62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C3、 P62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采用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LC3(RFP-GFP-LC3)腺病毒转染神经细胞检测自噬荧光强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神经细胞活力明显降低,LDH释放水平明显升高,凋亡增加;LC3、 P62、 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RFP荧光强度增加,自噬体增加且自噬溶酶体更加聚集,加用自噬晚期抑制剂BafA1后RFP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结论 OGD/R诱导了神经元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抑制自噬后加重了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神经元细胞 剥夺(ogd/r) 细胞凋亡 自噬 巴弗洛霉素A1(Baf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通过铁死亡减轻氧糖剥夺复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玉娇 丛珊 +4 位作者 赵磊 董春雪 王冬梅 王楠楠 毛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n=3),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OGD/R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200、400μg/ml处理。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s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以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9±0.07 vs 1.00±0.12,P<0.01),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10 vs 0.49±0.07,P<0.05;0.87±0.10 vs 0.49±0.07,P<0.01;0.93±0.07 vs 0.49±0.07,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铁死亡,减轻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铁死亡 海马 神经元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成薇 沈长波 +2 位作者 王莉 余萍萍 杨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预处理对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浮培养法分离纯化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第3代贴壁培养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150 min后,复氧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乙醇...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预处理对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浮培养法分离纯化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第3代贴壁培养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150 min后,复氧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乙醇组和不同浓度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周期及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悬浮及贴壁培养细胞均高表达巢蛋白(nestin)。与对照组和乙醇组相比,不同浓度白藜芦醇预处理组(1、5、20μmol·L-1)均能明显增强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其中以5μmol·L-1白藜芦醇组作用最强(P<0.05)。结论白藜芦醇预处理能减轻氧糖剥夺/再复氧对神经干细胞的损伤,并促进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不同浓度 预处理 神经干细胞 剥夺 损伤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后NF-κB P50/c-Rel对Bcl-x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兰英 罗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TransfastFastTM Transfection Reagent)介导转录因子NF-κB圈套物(decoy)寡聚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s)对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受NF-κB P50、c-Rel调控的抗凋亡因子Bcl-xL表... 目的探讨脂质体(TransfastFastTM Transfection Reagent)介导转录因子NF-κB圈套物(decoy)寡聚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s)对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受NF-κB P50、c-Rel调控的抗凋亡因子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大脑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建立OGD/R模型,分为OGD 4 h/R 6 h组、NF-κB decoy ODNs组、无关decoy ODNs组、脂质体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NF-κB P50、c-Rel蛋白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皮质神经元内Bcl-xL mRNA表达。结果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OGD 4 h/R6 h组P50、c-Rel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1);转染NF-κB decoy ODNs后P50、c-Rel蛋白表达低于OGD 4 h/R 6 h组、脂质体组、无关decoy ODNs组(P<0.05);RT-PCR显示OGD 4 h/R 6 h组Bcl-xL mRNA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NF-κB decoy ODNs组Bcl-xL mRNA表达低于OGD 4 h/R 6 h组、脂质体组、无关decoy组(P<0.05)。结论 NF-κB decoy ODNs可有效抑制大脑皮质神经元OGD/R后受NF-κB亚基P50、c-Rel调控的抗凋亡因子Bcl-xL mRNA表达,这可能是NF-κB神经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大脑皮质 神经元 剥夺/ 灌注损伤 Bcl-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自蛇毒的蛋白C激活剂通过调控HIF-1α抑制BNIP3活性氧生成保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免受缺氧-复氧损伤
6
作者 廖茗 钟文华 +5 位作者 张冉 梁娟 徐文陶睿 万文珺 吴超 李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4-621,共8页
目的探究蛇毒天然组分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ROS生成发挥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s),建立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模型,检测PCA和2-ME2(HIF1α抑制剂)单独处理及合用对细胞ROS生... 目的探究蛇毒天然组分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ROS生成发挥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s),建立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模型,检测PCA和2-ME2(HIF1α抑制剂)单独处理及合用对细胞ROS生成和HIF-1α、BNIP3、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OGD/R细胞模型转染BNIP3特异性siRNA,分为空载组、干扰组、PCA组、干扰+PCA组,检测各组HIF1α、BNIP3、Beclin-1蛋白表达量及ROS含量。结果抑制HIF1α表达研究结果表明,PCA处理后蛋白HIF-1α、BNIP3、Beclin-1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2-ME2+PCA组与PCA组相比,蛋白HIF-1α、BNIP3、Beclin-1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ROS含量增高(P<0.05),与之相反,PCA+DMOG组与PCA组相比,蛋白HIF-1α、BNIP3、Beclin-1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ROS含量降低(P<0.05)。BNIP3干扰研究结果显示,干扰组+PCA组与干扰组相比,蛋白BNIP3表达增高(P<0.05),HIF-1α没有变化(P>0.05),ROS含量降低(P<0.05);干扰+PCA组与PCA组相比蛋白BNIP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ROS含量都增高(P<0.05)。结论蛇毒PCA通过调控HIF-1α上调BNIP3抑制OGD/R诱导HUVECs产生的ROS,发挥抗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剥夺/ 蛋白C激活剂 线粒体自噬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及三七皂苷R1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娟 曹玉爽 +6 位作者 徐耀 杜鑫苑 张彤 郭莉琛 袁庆 柴丽娟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6-1472,共7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ate acid B,Sal B)、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及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R1)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方法培养并鉴定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ate acid B,Sal B)、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及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R1)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方法培养并鉴定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建立OGD/R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 B、Rg1、R1给药组(10μmol·L^(-1))。CCK-8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ROS释放量和钙离子浓度;RT-PCR测定IGF1α、BDNF、NGF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PI3K、AKT、STAT3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OGD/R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ROS释放量及钙离子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STAT3,p-PI3K,p-AKT表达下降,Sal B、Rg1、R1显著提高受损细胞活力,不同程度的调节ROS释放量、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Sal B及Rg1增加p-STAT3,p-AKT的表达;OGD/R组BDNF、N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Sal B、Rg1、R1均可显著升高受损细胞BDNF mRNA的表达;Rg1可提高NGF mRNA表达;Sal B升高IGF1αmRNA表达。结论Sal B、Rg1、R1通过调节PI3K/AKT、STAT3信号通路降低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发挥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量,可能进一步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人参皂苷rG1 三七皂苷r1 星形胶质细胞 剥夺/ 化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广伟 龚淼 +3 位作者 李明明 牛哲莉 杨洪娟 孙利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11-2216,2222,共7页
背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直接影响尿液的形成。普罗布考是具有很强抗氧化作用的降血脂药,其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较好的组... 背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直接影响尿液的形成。普罗布考是具有很强抗氧化作用的降血脂药,其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较好的组织或细胞保护作用。但目前尚未见关于普罗布考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引起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损伤影响的报道。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HK-2 OGD/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老药新用开辟新思路。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9月,取HK-2,常规培养至完全贴壁后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OGD/R组、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进行OGD/R模型的建立,之后OGD/R组不予处理,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普罗布考;分别于12、24、48 h时,计算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确定普罗布考最佳作用时间与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取HK-2,常规培养至完全贴壁后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OGD/R组(建立OGD/R模型)、普罗布考组(给予最佳作用浓度的普罗布考)、OGD/R+普罗布考组(建立OGD/R模型后给予最佳作用浓度的普罗布考);于普罗布考最佳作用时间,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谷胱甘肽(GSH)水平、GPX4水平。结果 OGD/R组、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12、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高于OGD/R组、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P<0.05)。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高于本组12 h时(P<0.05)。由于用药原则为在相似的作用下,一般选择较低浓度及较短作用时间,因此采用50μmol/L普罗布考作用24 h进行后续实验。OGD/R组悬浮细胞增多,细胞皱缩体积减小,失去正常形态,折光性减弱;普罗布考组细胞形态结构正常,贴壁完整;OGD/R+普罗布考组悬浮细胞减少,细胞折光性较好。OGD/R组、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低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高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低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高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GPX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PX活性高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GPX活性低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GSH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SH水平高于OGD/R组(P<0.05)。OGD/R组GPX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PX4水平高于OGD/R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对OGD/R引起的HK-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激活GPX,尤其是提高GPX4水平,直接或间接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过度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损伤 普罗布考 剥夺/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苏燕青 汪旭雯 +4 位作者 王颖峥 宋百颖 林昱 黄鑫 洪桂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1-836,共6页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细胞,分为正常组...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细胞,分为正常组、OGD/R模型组、Sal给药组,建立OGD/R损伤模型;细胞进行12、16、20 h 3个时间点OGD造模,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OGD的时间点;细胞培养液LDH活力检测探索最佳给药溶度;细胞培养液NO含量检测确定最佳给药溶度;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P-selectin表达。结果 MTT检测确定OGD的时间点为16h;细胞培养液LDH活力检测和NO含量检测显示,红景天苷浓度为10μmol·L^(-1)时药效最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后细胞凋亡率、P-selectin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OGD/R组相比,给药后细胞凋亡率、P-selectin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 红景天苷对HUVEC的OGD/R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且能降低HUVEC中P-select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炎症反应 脑缺血/灌注 剥夺/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P-SELE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调控自噬减轻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靳晓飞 张彐宁 +1 位作者 周晓红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即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自噬抑制剂+黄芪甲苷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即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自噬抑制剂+黄芪甲苷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透射电镜和MDC荧光染色检测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增多、SOD和GSH-Px活性下降(P<0.05),可见自噬小体,Beclin1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减少、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增多(P<0.05),Beclin1表达增多(P<0.05);当给予自噬抑制剂处理时,自噬抑制剂在减轻自噬的同时,可明显拮抗黄芪甲苷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上调自噬减轻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自噬 化应激 脑缺血/灌注损伤 剥夺/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转位蛋白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中对BV-2细胞损伤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玉苏甫·马合木提 阿布都热合曼·阿卜拉 +7 位作者 苏日青 卡合尔曼·卡德尔 成金亮 麦麦提亚生·麦麦提吐尔逊 姜世豪 买买提力·艾沙 汪永新 成晓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1-766,共6页
目的观察转位蛋白TSPO对OGD/R致BV2小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究TSPO在该模型中的自噬机制。方法离体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将实验分为正常组、OGD/R组、OGD/R+小发夹RNA阴性对照组(OGD/R+NCshRNA)、OGD/R+TSPO小发夹RNA组(OGD/R+TSPOs... 目的观察转位蛋白TSPO对OGD/R致BV2小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究TSPO在该模型中的自噬机制。方法离体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将实验分为正常组、OGD/R组、OGD/R+小发夹RNA阴性对照组(OGD/R+NCshRNA)、OGD/R+TSPO小发夹RNA组(OGD/R+TSPOshRNA),细胞中TSPO mRNA和TSPO蛋白的表达量分别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为探讨TSPO在OGD/R中致BV2小胶质细胞损伤和自噬作用,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自由氧(ROS)检测细胞毒性,qRT-PCR检测各组自噬相关mRNA(p62 mRNA、LC3B mRNA、Beclin-1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自噬相关蛋白(p62、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对比,OGD/R组中细胞TSPO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细胞毒性明显升高,LC3B mRNA、Beclin-1 mRNA水平升高,p62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水平升高,p6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自噬水平被激活;与OGD/R组比较,OGD/R+NCshRNA组细胞活力、细胞毒性和自噬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OGD/R+TSPOshRNA组细胞生存率明显增高,细胞毒性和自噬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抑制TSPO在OGD/R模型中对BV2小胶质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机制可能与抑制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O 剥夺/ BV-2小胶质细胞 自噬 损伤 脑缺血/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细胞自噬与损伤的关系及黄芪甲苷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小平 李静娴 +4 位作者 杨筱倩 丁煌 唐标 刘晓丹 邓常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597-603,共7页
目的:研究PC12细胞OGD/R后自噬与损伤的经时性变化以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应。方法:探讨PC12细胞OGD/R后不同时间自噬的变化及与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确定细胞发生自噬性损伤的时间点,再制作PC12细胞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研究黄芪甲苷抗... 目的:研究PC12细胞OGD/R后自噬与损伤的经时性变化以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应。方法:探讨PC12细胞OGD/R后不同时间自噬的变化及与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确定细胞发生自噬性损伤的时间点,再制作PC12细胞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研究黄芪甲苷抗自噬性损伤的作用。结果:复糖复氧6~36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用3-MA预处理后,可使复糖复氧6~12 h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复糖复氧后24~36 h相反。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复糖复氧后6 h LC3、LC3-Ⅱ/LC3-Ⅰ比值增加,至24 h达高峰;p62蛋白表达随再复糖复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黄芪甲苷对OGD 2 h复糖复氧24 h的PC12细胞自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C12在在OGD复糖复氧6~12 h,自噬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而在24~36 h后加重细胞损伤;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诱导的细胞损伤,从而发挥对受损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剥夺 细胞自噬 细胞损伤 黄芪甲苷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13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焦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雅萍 马昌盛 +4 位作者 韩博 白敏 孟姝辰 段梦圆 贺茂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目的:探究Apelin-13调节肽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小鼠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法(MCAO/R)制备小鼠I/R损伤模型,氧糖剥夺/复氧(OGD/R)法制备HT22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Apelin-13处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探究Apelin-13调节肽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小鼠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法(MCAO/R)制备小鼠I/R损伤模型,氧糖剥夺/复氧(OGD/R)法制备HT22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Apelin-13处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小鼠神经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梗死区组织形态变化;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梗死区脑组织或者HT22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培养上清中IL-1β和IL-18的水平;用CCK-8试剂盒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HT22细胞活性和细胞损伤;caspase-1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中caspase-1的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T22细胞中caspase-1和GSDMD表达。结果:Apelin-13可显著改善I/R小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减轻梗死区病理损伤。同时降低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水平。此外,Apelin-13可降低小鼠脑梗死区NLRP3、GSDMD、caspase-1、IL-1β、IL-18等分子的表达。体外实验表明Apelin-13可显著增加OGD/R处理的HT22细胞活力,降低caspase-1活性,并减少LDH含量,同时降低OGD/R处理的HT22细胞中NLRP3、GSDMD、caspase-1、IL-1β、IL-18等分子的表达。结论:Apelin-13可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焦亡,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剥夺/ 缺血灌注损伤 NLrP3 细胞焦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MTD对氧反常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涓 胡桂芳 翁绳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研究13-甲基十四烷酸(13-methyltetradecanoic acid,13-MTD)对SH-SY5Y神经细胞氧反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建立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糖(OGD/R)模型,光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O/EB双重染色法观察... 目的:研究13-甲基十四烷酸(13-methyltetradecanoic acid,13-MTD)对SH-SY5Y神经细胞氧反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建立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糖(OGD/R)模型,光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O/EB双重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线粒体活性,Rhodamine-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OGD/R模型组SH-SY5Y细胞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线粒体活性、细胞存活率、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下降(P<0.01);不同剂量的13-MTD可显著改善以上变化(P<0.01),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13-MTD对OGD/R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MTD SH-SY5Y 剥夺/ 细胞存活率 凋亡 线粒体活性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线粒体转移减轻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佳柔 尼贝贝 +2 位作者 李翠平 徐睿璇 陈文捷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301,共8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通过线粒体转移减轻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分为空白对照组、氧糖剥夺(OGD)组、实验对照组、L02与HUCMSC共培养组(L02+HUC-MSC组),其中L02+HUC-MSC组根据L0...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通过线粒体转移减轻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分为空白对照组、氧糖剥夺(OGD)组、实验对照组、L02与HUCMSC共培养组(L02+HUC-MSC组),其中L02+HUC-MSC组根据L02与HUC-MSC不同共培养比例分为101共培养组(A组)、41共培养组(B组)、21共培养组(C组)、11共培养组(D组)和12共培养组(E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相对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的MitoTracker阳性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UC-MSC向L02转移线粒体的情况。结果OGD组L0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相对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与OGD组比较,B、C、D、E组L02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均为P<0.05),E组L02细胞内ROS相对量降低(P<0.05)。A组L02的MitoTracker阳性率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均较实验对照组增加(均为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线粒体通过隧道纳米管(TNT)从HUC-MSC向L02转移。结论HUC-MSC可通过细胞间直接转移线粒体的方式减轻肝细胞IRI后细胞凋亡和降低细胞内RO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IrI)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剥夺(ogd) 活性簇(rOS) 线粒体转移 隧道纳米管(TNT) 细胞凋亡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V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明 石鹏 +2 位作者 夏明燕 龙婷婷 禹文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包含88A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有影响。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MACO/R)及BV2小胶质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 6 h+R 24 h),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 目的探讨包含88A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有影响。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MACO/R)及BV2小胶质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 6 h+R 24 h),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梗死面积;Longa神经生物学评分评价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及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区组织中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TREM2及TLR4的蛋白表达;不同浓度(1、5、10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BV2细胞24 h建立神经炎症模型,qRT-PCR检测IL-6、TNF-α、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IV的表达;运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GIV基因的表达后进行OGD/R培养处理;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释放浓度;Western blot检测GIV的敲低效率。结果成功构建的MCAO/R及OGD/R模型均激活了神经炎症应答反应,诱导了GIV的蛋白表达降低;MCAO/R诱导了小鼠外周血中IL-6和TNF-α的释放浓度增加,促进了TREM2及TLR4的蛋白表达;LPS激活了BV2细胞IL-6、IL-1β和TNF-α表达,但不影响GIV的表达;siRNA干扰GIV基因的表达后进一步增加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论GIV基因可能特异性地参与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其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V 脑缺血/灌注损伤 脂多 剥夺/ BV2细胞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