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络欣通方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氧糖剥夺再灌注神经干细胞增殖
1
作者 刘明明 张涵智 +5 位作者 江慧慧 赵雨彤 洪璐 陈卫东 何玲 王妍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方(Naoluo Xintong Decoction,NLXTD)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BMSCs-Exo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条件...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方(Naoluo Xintong Decoction,NLXTD)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BMSCs-Exo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条件下C17.2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全骨髓法提取原代小鼠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对BMSCs的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收集BMSCs细胞上清并用差速离心法分离Exos,之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法进行鉴定;免疫荧光法鉴定C17.2小鼠NSCs,建立OGD/R损伤的NSCs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状态以及利用EdU法检测NLXTD-Exos对NSCs的促增殖作用。结果提取的Exos呈典型茶托状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SCs脱落较多,EdU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Exos组和NLXTD-Exos组细胞状态改善,漂浮细胞减少,EdU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且NLXTD-Exos组的EdU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Exos组(P<0.05)。结论NLXTD预处理可提高BMSCs-Exos对OGD/R损伤的NSCs增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络欣通方 外泌体 剥夺再灌注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通过铁死亡减轻氧糖剥夺复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玉娇 丛珊 +4 位作者 赵磊 董春雪 王冬梅 王楠楠 毛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n=3),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OGD/R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200、400μg/ml处理。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s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以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9±0.07 vs 1.00±0.12,P<0.01),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10 vs 0.49±0.07,P<0.05;0.87±0.10 vs 0.49±0.07,P<0.01;0.93±0.07 vs 0.49±0.07,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铁死亡,减轻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铁死亡 海马 神经元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通过PI3K/AKT/HIF-1α通路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研究
3
作者 王鹏涛 斯坎带尔·吾守尔 +3 位作者 黄玮 李宗滨 邓文强 张劬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方法采用孕16 d左右Wistar雌性大鼠3只(平均体质量220 g),取海马组织并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7 d。然... 目的探讨丙泊酚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方法采用孕16 d左右Wistar雌性大鼠3只(平均体质量220 g),取海马组织并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7 d。然后将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泊酚组和PI3K过表达组,除对照组,其他3组均复制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1.2μg/mL,PI3K过表达组在原代神经元培养第3天进行PI3K基因过表达转染,第7天复制模型并给予丙泊酚1.2μg/mL。各组继续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PI3K、AKT和HIF-1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PI3K、AKT、p-AKT和HIF-1α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浓度,ELISA检测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5±0.5)%,1.03±0.06、1.06±0.08、1.09±0.09,0.35±0.04、0.34±0.03、0.27±0.05,(56.4±6.8)pg/mL、(35.2±4.5)pg/mL,(21.2±4.3)μmol/g、(32.6±7.8)U/mg],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58.4±5.7)%]和PI3K、AKT、HIF-1αmRNA表达量(1.99±0.12、2.11±0.14、2.56±0.18)及p-PI3K、p-AKT和HIF-1α蛋白表达量(0.57±0.03、0.62±0.04、0.53±0.02)、TNF-α和IL-6浓度[(203.6±45.2)pg/mL、(152.3±23.6)pg/mL]明显增加,而GSH和SOD活性[(7.8±1.3)μmol/g、(10.1±3.2)U/mg]降低(t=265.84、25.65、105.23、34.03、10.12、4.03、6.47、7.93、3.45、3.02、3.65,P<0.05)。与模型组相比,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31.5±4.3)%]、PI3K、AKT和HIF-1αmRNA表达量(1.36±0.09、1.39±0.11、1.98±0.13)及p-PI3K、p-AKT和HIF-1α蛋白表达量(0.45±0.05、0.46±0.04、0.39±0.05)、TNF-α和IL-6浓度[(154.2±32.3)pg/mL、(102.1±15.9)pg/mL]明显下降,而GSH和SOD活性[(14.4±3.2)μmol/g、(23.2±6.6)U/mg]升高(t=8.96、8.96、5.33、10.02、16.44、3.04、3.16、2.84、2.94、3.04、3.62,P<0.05)。与丙泊酚组相比,PI3K过表达组神经元凋亡率[(4.5±0.5)%]和PI3K、AKT、HIF-1αmRNA表达量(2.12±0.15、2.16±0.17、2.77±0.19)及p-PI3K、p-AKT和HIF-1α蛋白表达量(0.67±0.04、0.78±0.04、0.72±0.02)、TNF-α和IL-6浓度明显[(189.9±42.1)pg/mL、(135.6±20.4)pg/mL]增加,而GSH和SOD活性[(10.2±2.6)μmol/g、(14.2±3.9)U/mg]降低(t=75.72、4.02、3.44、3.02、2.94、4.02、3.76、4.33、3.02、2.84、3.12,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活性,进而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剥夺- 海马神经元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rmc1调控的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机制分析
4
作者 胡玉婷 孙小雨 花放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21-24,共4页
目的 基于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调控,探讨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12 h内的新生小鼠分离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7 d,利用微管相关蛋白2检测进行鉴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基于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调控,探讨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12 h内的新生小鼠分离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7 d,利用微管相关蛋白2检测进行鉴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AG205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DMSO组、AG205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加入制备好的缺糖D-Hanks液、置于缺氧培养箱中培养2 h,换为神经元生长培养基;DMSO组在造模前1 h给予DMSO预处理,AG205组和AG205+黄体酮组在造模前1 h给予AG205(pgrmc1拮抗剂)10μmol/L预处理,黄体酮组和AG205+黄体酮组于造模后2 h给予黄体酮20μmol/L。复氧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DMSO组、AG205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AG205组低于DMSO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G205组,黄体酮组高于AG205+黄体酮组(P均<0.05)。DMSO组、AG205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AG205组高于DMSO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细胞凋亡率低于AG205组(P均<0.05)。结论 黄体酮可抑制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抑制pgrmc1可降低OGD/R神经元活力、增加细胞凋亡,黄体酮抑制OGD/R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可能与调控pgrmc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 pgrmc1信号通路 黄体酮 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模型 新生儿缺血缺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模型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红艳 牛华 +2 位作者 符浩 郑永钦 孟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637-639,共3页
目的筛选大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中合适的内参基因。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种常用管家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β-肌动蛋白(ACTB)、核糖体蛋白L13A(RPL13A)在大鼠原代脑微血... 目的筛选大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中合适的内参基因。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种常用管家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β-肌动蛋白(ACTB)、核糖体蛋白L13A(RPL13A)在大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采用Ge Norm程序分析得到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结果 RPL13A、GAPDH、ACTB基因表达稳定度的平均值(M值)分别为0.590、0.570、0.397。结论在大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OGD/R模型中表达最不稳定的内参基因是RPL13A,最稳定内参基因是AC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参基因 GeNorm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剥夺/模型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氧糖剥夺细胞模型CaM、CaMKⅡ、MECP2、BDNF及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高震 陈婉莹 +3 位作者 张萌 陈梦燚 王虎清 吴海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细胞黏附分子(CaM)、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生长良好的PC12细胞传代、分化,行OGD准备血管性痴...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细胞黏附分子(CaM)、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生长良好的PC12细胞传代、分化,行OGD准备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葛根素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确定合适的葛根素干预浓度及OGD处理时间;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评定细胞损伤程度,鉴定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CaM、CaMKⅡ、MECP2、BDNF及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C12细胞存活率随OGD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呈时间依赖性;PC12细胞存活率随葛根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呈浓度依赖性。葛根素有效干预浓度为0.1~10μmol/L;OGD最佳处理时间为6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DH释放量明显增高(P<0.05);葛根素干预组LDH释放量随葛根素浓度增加而减少(P<0.05)。模型组CaM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DNF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MECP2表达及CaMKⅡ、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葛根素干预可下调CaM蛋白水平,提高MECP2、BDNF的表达及CaMKⅡ磷酸化水平,中、高剂量葛根素组亦能升高Akt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提高Ca2+-CaM复合物介导CaMKⅡ自身磷酸化水平,诱导MECP2磷酸化,上调BDNF的表达,激活下游PI3K-Akt通路,抑制凋亡基因及蛋白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剥夺 PC12细胞 CAM CaMKⅡ MECP2 BDNF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复氧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及脂质运载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牛草原 胡亚男 +1 位作者 王洁 谭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在氧糖剥夺/复氧糖(OGD/R)情况下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和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腺苷预处理对照组(Ado—treated contr01)、对照组(... 目的:探讨在氧糖剥夺/复氧糖(OGD/R)情况下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和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腺苷预处理对照组(Ado—treated contr01)、对照组(Contr01)、实验组(AIX)/R)和模型组(OGD/R)。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ELISA检测各组OGD/R后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检测各组LCN-2的相对表达。结果:腺苷预处理对照组与对照组的细胞活力、LDH浓度和LCN-2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别。与腺苷预处理对照组、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损伤程度和LCN-2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细胞损伤程度和LCN-2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结论:腺苷可以通过减少LCN-2的释放明显改善OGD/R所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从而增强脑组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运载蛋白-2 腺苷 星形胶质细胞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7d抑制剂对海马神经元离体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损伤的凋亡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中岩 李文媛 +1 位作者 王莹 李雪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88-1693,共6页
目的探讨let-7d microRNAs(miRNAs)抑制剂对海马神经元离体氧糖剥夺/复氧(OGD/R)细胞损伤中的凋亡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系,利用三气缺氧细胞培养箱及培养基缺糖方式建立OGD/R细胞损伤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目的探讨let-7d microRNAs(miRNAs)抑制剂对海马神经元离体氧糖剥夺/复氧(OGD/R)细胞损伤中的凋亡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系,利用三气缺氧细胞培养箱及培养基缺糖方式建立OGD/R细胞损伤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神经元OGD/R细胞损伤后6,12,24 h let-7d mRNA表达。将细胞分为正常组、OGD/R+miRNA-NC组、OGD/R+let-7d mimics组和OGD/R+let-7d inhibito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let-7d和NGF mRNA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Hoechst33342/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海马神经元OGD/R细胞损伤后6,12,24 h let-7d表达显著降低(P<0.001)。与正常组比较,OGD/R+miRNA-NC组NGF 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01),let-7d mRNA表达和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01)。与OGD/R+miRNA-NC组比较,OGD/R+let-7d inhibitor组let-7d 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NGF mRNA表达和细胞活性显著增高。而OGD/R+let-7d mimics组作用与之相反(P<0.001)。结论let-7d inhibitor能够抑制OGD/R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内源性保护因子N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t-7d抑制剂 剥夺/ 海马神经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24促进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研究
9
作者 彭影 朱延梅 朱雨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4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血管新生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BMEC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组),OGD/R组,OGD/R+过表达对照组(OGD/R+ov-con组),OGD/R+miR-124过表达组(OGD/R+ov...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4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血管新生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BMEC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组),OGD/R组,OGD/R+过表达对照组(OGD/R+ov-con组),OGD/R+miR-124过表达组(OGD/R+ov-miR-124组),OGD/R+沉默对照组(OGD/R+si-con组),OGD/R+miR-124沉默组(OGD/R+si-miR-124组)。比较各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CD31阳性细胞数、miR-124水平、15脂氧化酶(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OGD/R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及miR-124水平降低(P<0.05,P<0.01);OGD/R组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显著升高(3.29±0.24vs1.00±0.00,4.31±0.39vs1.00±0.00,P<0.01)。与OGD/R+ov-con组比较,OGD/R+ov-miR-124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CD31阳性细胞数、miR-124水平明显升高,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OGD/R+si-con组比较,OGD/R+si-miR-124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CD31阳性细胞数、miR-124水平降低,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miR-124可能通过调控15-LOX水平促进OGD/R后BMEC血管新生,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微RNA 内皮细胞 微小RNA-124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细胞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沉默对其氧糖剥夺/复氧模型耐受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雷莹 陈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3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在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情况,并观察PTEN基因核糖核酸(RNA)干扰沉默后对大鼠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模型耐受能力的影响。为临床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在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情况,并观察PTEN基因核糖核酸(RNA)干扰沉默后对大鼠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模型耐受能力的影响。为临床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并鉴定,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其PTEN基因表达;使用脂质体法把PTEN基因特异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沉默PTEN基因;制备体外氧糖剥夺/复氧模型,观察PTEN基因的沉默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并鉴定。RT-PCR检测显示大鼠心肌细胞高表达PTEN基因,通过siRNA成功干扰了大鼠心肌细胞PTEN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TEN基因沉默后的细胞对氧糖剥夺/复氧模型有较强的耐受能力。结论 PTEN基因沉默后,大鼠心肌细胞耐受氧糖剥夺/复氧环境的能力增强,具有更强的存活能力,为临床心肌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存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心肌细胞 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 RNA干扰 剥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致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武菲 白波 张秋玲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采用简便、有效的方法建立体外培养神经元氧糖剥夺致凋亡的模型。方法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培养7d后,全量换液为不含葡萄糖的Earle’s液,并以灭菌液体石蜡封闭。MAP-2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LDH和Tunel法检测大鼠皮层神经元... 目的采用简便、有效的方法建立体外培养神经元氧糖剥夺致凋亡的模型。方法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培养7d后,全量换液为不含葡萄糖的Earle’s液,并以灭菌液体石蜡封闭。MAP-2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LDH和Tunel法检测大鼠皮层神经元大致死亡和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氧糖剥夺时间的延长,神经元损伤加重并发生凋亡,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无糖Earle’s液培养并配合灭菌液体石蜡封闭,可以模拟神经元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夺 凋亡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环烯醚萜苷对氧糖剥夺再灌注细胞模型内质网钙稳态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嘉仪 龚恒佩 +3 位作者 王凌峰 黄真 仇凤梅 钟晓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5-713,共9页
目的:阐明玄参环烯醚萜苷(IGRS)基于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IGRS(50、100、200μg/mL)预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阐明玄参环烯醚萜苷(IGRS)基于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IGRS(50、100、200μg/mL)预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EBP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实时逆转录PCR法检测肌浆网钙泵2(SERCA2)、1,4,5-三磷酸肌醇受体1(IP_3R1)、兰尼碱受体2(RyR2)mRNA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质中的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IGRS预处理可以提高OGD/R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均P<0.01);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GRP78、CHOP,Bax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均P<0.01),上调Bcl-2和Bcl-2/Bax(均P<0.01),增加细胞SERCA2 mRNA表达(P<0.01),降低游离钙离子浓度,下调RyR2和IP_3R1 mRNA表达。结论:IGRS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SERCA2维持钙平衡,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环烯醚萜苷 剥夺/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钙稳态 细胞凋亡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丹参酮Ⅰ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王亚超 孟婉婷 +2 位作者 牟芳芳 李秀雅 国海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观察二氢丹参酮Ⅰ(DHT)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DHT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绘制Venn图、热... 目的观察二氢丹参酮Ⅰ(DHT)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DHT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绘制Venn图、热图,并进行聚类分析;应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DHT组H9c2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组间差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基因有170个上调、426个下调,对照组和DHT组差异基因有345个上调、775个下调,模型组和DHT组差异基因有3个上调、14个下调。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HT对OGD/R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的信号通路有乙型肝炎、坏死性凋亡、病毒致癌、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感染、戊糖磷酸途径、酒精中毒、中性粒细胞外陷阱形成、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系统性红斑狼疮。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EGR2、Junb、rpl13、Trir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DHT组细胞EMC6、rpl13、Tri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EGR2、Junb基因表达有升高趋势,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一致。同时,DHT可以上调EGR2、Junb、rpl13蛋白表达。结论DHT对OGD/R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EGR2、EMC6、Junb、rpl13和Tri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丹参酮Ⅰ 转录组基因测序 H9C2细胞 剥夺/ 基因差异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成熟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燕 高春辰 +3 位作者 厉励 冯清华 吴明华 李文磊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梓醇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SH-SY5Y细胞)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诱导组、模型组、梓醇组。对照组:SH-SY5Y细胞不做任何处理;诱导组:用ATRA诱导SH-SY5Y细胞7... 目的观察梓醇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SH-SY5Y细胞)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诱导组、模型组、梓醇组。对照组:SH-SY5Y细胞不做任何处理;诱导组:用ATRA诱导SH-SY5Y细胞72 h,将其诱导为成熟神经元;模型组:ATRA诱导SH-SY5Y细胞72 h后,将完全培养基换成无糖的EBSS溶液置于三气培养箱(氧气1%,二氧化碳5%,氮气94%)4 h,氧糖剥夺结束后换回完全培养基(含糖),复氧12 h;梓醇组:细胞经模型组同样处理后,加入含不同浓度梓醇(50、100、200μmol/L)的完全培养基常规培养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穿越能力;β-Ⅲ-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标记轴突,并测量其长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骨桥蛋白(OPN)、磷酸化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p-IGFR)、抑癌基因(PTEN)、雷帕霉素分子靶点(mTOR)、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p-S6)。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存活率升高(P<0.0001);与诱导组相比,模型组存活率降低(P<0.0001);不同浓度梓醇组存活率均有升高(P均<0.05),各浓度组之间比较,P>0.05。对照组细胞胞体圆润,轴突较短,胞体与胞体之间几乎没有轴突连接;诱导组细胞轴突较长并且相互交织,形成神经网络;与诱导组相比,模型组数量减少,胞体扁平,轴突回缩;与模型组比较,梓醇组神经元数量增多,轴突长度获得一定的恢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诱导组轴突长度延长;与诱导组相比,模型组轴突长度缩短(P<0.001);不同浓度梓醇组神经元轴突长度均延长(P均<0.01),而不同浓度梓醇组之间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梓醇组48 h后的划痕面积均小(P均<0.05),不同浓度梓醇组之间比较,P>0.05。与诱导组比较,模型组PTEN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OPN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梓醇组GAP43、OPN、p-IGFR、mTOR及p-S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梓醇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OPN表达,诱导细胞表面IGFR受体磷酸化成为p-IGFR,进而激活mTOR通路,同时降低PTEN的表达以减轻其对mTOR通路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内在生长能力被充分启动,从而达到促进神经细胞迁移、轴突发芽和生长的作用。50、100、200μmol/L梓醇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的SH-SY5Y细胞修复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SH-SY5Y细胞 剥夺/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轴突生长 骨桥蛋白 PTEN 雷帕霉素分子靶点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文俊 许楠 +2 位作者 董家瑞 黄天丰 李润林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1期38-42,71,共6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PC12细胞),将培养好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miR-NC+模型组、miR-125b-5p+模型组...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PC12细胞),将培养好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miR-NC+模型组、miR-125b-5p+模型组、anti-miR-NC+高浓度组、anti-miR-125b-5p+高浓度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用OGD/R诱导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加入2.5、5、10μmol/L利多卡因培养24 h后进行OGD/R处理;miR-NC+模型组、miR-125b-5p+模型组分别转染miR-NC、miR-125b-5p mimics后,进行OGD/R处理;anti-miR-NC+高浓度组、anti-miR-125b-5p+高浓度组分别转染anti-miR-NC、anti-miR-125b-5p加入浓度为10μmol/L利多卡因培养24 h,然后进行OGD/R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吸光度值(A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25b-5p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剪切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Bcl2关联X蛋白(Bax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蛋白)表达,用微板法、WST-1法及钼酸铵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细胞活力高(P均<0.05);不同浓度组细胞活力(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相对表达量,MDA水平高(P均<0.05),SOD、CAT水平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MDA水平低,SOD、CAT水平高(P均<0.05);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MDA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SOD、CAT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iR-125b-5p相对表达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miR-125b-5p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miR-125b-5p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P均<0.05)。与miR-NC+模型组比较,miR-125b-5p+模型组细胞活力(A值)高,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低,MDA水平低,SOD、CAT水平高(P均<0.05)。与anti-miR-NC+高浓度组比较,anti-miR-125b-5p+高浓度组细胞活力(A值)低,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MDA水平高,SOD、CAT水平低(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可通过上调miR-125b-5p表达促进OGD/R诱导的神经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损伤 利多卡因 剥夺/ 肾上腺嗜铬细胞 微小RNA-125b-5p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对氧糖剥夺损伤小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泽宜 韩书珍 +1 位作者 王果 陈翔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氧糖剥夺(OGD)损伤后复氧复糖(OGD/R)小胶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芹菜素(10、25、50μmol/L)组,其中D...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氧糖剥夺(OGD)损伤后复氧复糖(OGD/R)小胶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芹菜素(10、25、50μmol/L)组,其中DMSO组和芹菜素组小胶质细胞进行OGD8h,之后加入相应药物培养基,观察24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中IL-1β、TNF-α含量。结果24h后DMSO组细胞上清中IL-1β、TNF-α含量增多(P<0.01)。芹菜素组TNF-α、IL-1β分泌量明显低于DMSO组。芹菜素可以抑制OGD后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芹菜素可以通过减少OGD/R小胶质细胞中IL-1β、TNF-α的产生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夺 芹菜素 小胶质细胞 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根明 孙塑伦 +3 位作者 朱陵群 王硕仁 高颖 张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056-1057,共2页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及胞浆内游离钙的影响,阐明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用孕 17~18 d 的 SD 胎鼠大脑皮层作原代神经细胞培养,制作缺氧/缺糖/复氧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及胞浆内游离钙的影响,阐明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用孕 17~18 d 的 SD 胎鼠大脑皮层作原代神经细胞培养,制作缺氧/缺糖/复氧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采用 AnnexinV/PI 双染色法以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神经细胞凋亡率;FIuo-3 负载,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胞浆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 参麦注射液能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和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机制与提高神经细胞耐缺血缺氧能力,抑制细胞内钙超载,从而减轻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神经细胞 /缺/复 凋亡 钙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窖蛋白1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丽丽 谢怡 +6 位作者 马敏敏 肖露露 刘加美 蓝文雅 姜永军 叶瑞东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窖蛋白1(caveolin-1,Cav-1)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出生24h内SD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OGD组(给予星形胶质细胞6h的OGD和24h的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窖蛋白1(caveolin-1,Cav-1)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出生24h内SD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OGD组(给予星形胶质细胞6h的OGD和24h的再灌注损伤,建立OGD损伤模型)。用多重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av-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av-1表达的变化。根据小干扰RNA(siRNA)的原理,将Cav-1siRNA转染星形胶质细胞,采用CCK-8的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结果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Cav-1普遍表达。与对照组比较,OGD组星形胶质细胞Cav-1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siRNA转染后,与对照组比较,OGD组星形胶质细胞活力下降(P<0.05)。结论 SD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Cav-1表达的下调,导致OGD后细胞损伤加重,提示Cav-1对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蛋白1 星形胶质细胞 RNA 小分子干扰 转染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a-3p在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PC1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PC1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俊杰 彭丽佳 +2 位作者 罗靖 熊莉 邵建林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miR-27a-3p在氧糖缺失-复氧复糖(OGD/R)损伤PC1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GD/R损伤PC1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培养(Normal组)、氧糖缺失2 h后分别复氧复糖3 h、6 h和9 h组,qRT-PCR法检测各时点miR-27a-3... 目的探讨miR-27a-3p在氧糖缺失-复氧复糖(OGD/R)损伤PC1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GD/R损伤PC1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培养(Normal组)、氧糖缺失2 h后分别复氧复糖3 h、6 h和9 h组,qRT-PCR法检测各时点miR-27a-3p表达。之后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trl组)、氧糖缺失2 h复氧复糖(OGD/R组),慢病毒分别转染miR-27a-3p模拟物、模拟物阴性对照、抑制剂和抑制剂阴性对照入细胞后行OGD/R,分别设为Mimics组、Mimics-Ctrl组、Inhibitor组和Inhibitor-Ctrl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复氧复糖后24、48、72和96 h细胞的增殖活性;根据前述结果,选择miR-27a-3p表达差异最大的时间点进行复氧复糖,RT-qPCR法检测各组miR-27a-3p、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ax和B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Normal组相比,3 h、6 h、9 h组miR-27a-3p表达在OGD/R后均降低(P均<0.05),6 h组呈最低(P<0.05)。与Ctrl组比较,复氧复糖后48、72和96 h,OGD/R组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P均<0.05);与Mimics-Ctrl组比较,24、48、72和96 h时Mimics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升高(P均<0.05);与Inhibitor-Ctrl组比较,72 h和96 h时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P均<0.05)。复氧复糖后6 h,与Ctrl组比较,OGD/R组miR-27a-3p表达降低(P<0.05),Caspase-3、Bax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Bcl-2表达量降低(P<0.05);过表达miR-27a-3p后,miR-27a-3p表达升高(P<0.05),Caspase-3、Bax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Bcl-2表达量升高(P<0.05),抑制miR-27a-3p表达后结果与之相反。结论miR-27a-3p在OGD/R损伤PC12细胞中呈低表达,miR-27a-3p能促进OGD/R损伤PC12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微小RNA-27a-3p 缺失-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华 王利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方法本实验使用大鼠NRK-52E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缺氧2,4,6h及缺氧后复氧1,12和24h组。缺氧时换用缺氧液,再置入N294%+O21%+CO25%缺氧环境;...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方法本实验使用大鼠NRK-52E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缺氧2,4,6h及缺氧后复氧1,12和24h组。缺氧时换用缺氧液,再置入N294%+O21%+CO25%缺氧环境;缺氧后换用含10%胎牛血清的EMDM/F12,置入95%空气+CO25%有氧环境,制作缺氧/复氧模型;台盼蓝摄取法进行细胞计数及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台盼蓝摄取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LD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气孵箱法建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较其他制模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