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络欣通方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氧糖剥夺再灌注神经干细胞增殖
1
作者 刘明明 张涵智 +5 位作者 江慧慧 赵雨彤 洪璐 陈卫东 何玲 王妍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方(Naoluo Xintong Decoction,NLXTD)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BMSCs-Exo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条件...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方(Naoluo Xintong Decoction,NLXTD)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BMSCs-Exo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条件下C17.2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全骨髓法提取原代小鼠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对BMSCs的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收集BMSCs细胞上清并用差速离心法分离Exos,之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法进行鉴定;免疫荧光法鉴定C17.2小鼠NSCs,建立OGD/R损伤的NSCs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状态以及利用EdU法检测NLXTD-Exos对NSCs的促增殖作用。结果提取的Exos呈典型茶托状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SCs脱落较多,EdU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Exos组和NLXTD-Exos组细胞状态改善,漂浮细胞减少,EdU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且NLXTD-Exos组的EdU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Exos组(P<0.05)。结论NLXTD预处理可提高BMSCs-Exos对OGD/R损伤的NSCs增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络欣通方 外泌体 剥夺灌注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小伟 李琳 +4 位作者 龚荧荧 方燕 杨琰 许家栋 储利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4-551,共8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RBMEC经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孵育24 h后,构建OGD/R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给予补阳...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RBMEC经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孵育24 h后,构建OGD/R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和LY294002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前使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1 h]。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管腔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形成管腔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蛋白激酶B(AKT)、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RBMEC存活率、迁移能力及管腔形成能力显著增强(均P<0.01),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而LY294002可阻断上述效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可促进OGD/R损伤的RBMEC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HIF-1α和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剥夺灌注 血管生成 PI3K-AKT通路 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通过铁死亡减轻氧糖剥夺复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胡玉娇 丛珊 +4 位作者 赵磊 董春雪 王冬梅 王楠楠 毛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n=3),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OGD/R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200、400μg/ml处理。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s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以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9±0.07 vs 1.00±0.12,P<0.01),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10 vs 0.49±0.07,P<0.05;0.87±0.10 vs 0.49±0.07,P<0.01;0.93±0.07 vs 0.49±0.07,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铁死亡,减轻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铁死亡 海马 神经元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皮杉醇调控GSK-3β/Nrf2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淑媛 叶嘉仪 +4 位作者 王凌峰 钟晓明 邹小维 仇凤梅 黄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2-562,共11页
目的:阐明白皮杉醇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神经细胞模型,于氧糖剥夺2 h后给予白皮杉醇处理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比色法检测细胞... 目的:阐明白皮杉醇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神经细胞模型,于氧糖剥夺2 h后给予白皮杉醇处理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比色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流式细胞术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JC-1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与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观测细胞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Nrf)2核定位。采用上述方法观察Nrf2抑制剂ML385预处理24 h对白皮杉醇改善OGD/R神经细胞活性、抗氧化性作用的影响,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rf2、血红素加氧酶1、醌氧化还原酶1的表达水平。结果:白皮杉醇可以显著提高OGD/R神经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和活性氧水平、提高SOD活性、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均P<0.05),增强AKT与GSK-3β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上调Nrf2、血红素加氧酶1、醌氧化还原酶1蛋白表达,提高细胞Nrf2的核浆比,促进Nrf2核转入(均P<0.05);而ML385可以显著逆转白皮杉醇对模型细胞的挽救作用及对SOD、活性氧和LDH的调节活性(均P<0.05)。结论:白皮杉醇可通过激活GSK-3β,靶向调控Nrf2,促进其核转入,发挥相应抗氧化效应,并保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杉醇 剥夺灌注 神经细胞 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GSK-3β/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糖剥夺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损伤、凋亡、自噬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胆迎 李晨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损伤、凋亡、自噬水平的变化,探讨自噬在星形胶质细胞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离C57BL/6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组,OGD/R组构建OGD/R模型并分别于... 目的观察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损伤、凋亡、自噬水平的变化,探讨自噬在星形胶质细胞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离C57BL/6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组,OGD/R组构建OGD/R模型并分别于缺氧缺糖培养后3、6、12 h更换正常培养基,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aspase-3、LC3B-Ⅱ,采用CCK-8实验检测并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二硝基苯肼法检测LDH漏出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TNF-α。分离C57BL/6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3-MA对照组、OGD/R组、OGD/R+3-MA组;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OGD/R组、OGD/R+3-MA组建立OGD/R模型(缺氧缺糖培养后6 h更换正常培养基),3-MA对照组及OGD/R+3-MA组造模前加入1 mmol/L的3-MA;检测GFAP、细胞存活率、LDH漏出率、TNF-α水平、Caspase-3。结果OGD/R组不同处理时间细胞GFAP表达、LDH漏出率、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OGD/R组6 h、12 h时的Caspase-3/Pro-Caspase-3及LC3B-Ⅱ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OGD/R+3-MA组细胞GFAP表达、LDH漏出率、TNF-α水平、Caspase-3/Pro-Caspase-3表达均低于OGD/R组,细胞存活率高于OGD/R组(P均<0.05)。结论OGD/R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损伤增强,凋亡蛋白表达增加,自噬激活。自噬可能促进了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损伤、凋亡,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剥夺灌注 细胞自噬 细胞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宁宁 宋丽 +1 位作者 李剑 刘向红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8期24-26,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并建立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取新生48 h内的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进行神经元鉴定。神经元培养第8天,分为对照组、缺糖缺氧组及再灌注损伤组。对照组换Earle's液正常培养;缺...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并建立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取新生48 h内的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进行神经元鉴定。神经元培养第8天,分为对照组、缺糖缺氧组及再灌注损伤组。对照组换Earle's液正常培养;缺糖缺氧组换无糖Earle's平衡盐缓冲液培养并放入缺氧盒内,持续3 h缓慢通入95%的N2。再灌注损伤组经过与缺糖缺氧组相同处理后,换以完全培养基置入CO2培养箱孵育,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的过程。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一般形态学的动态观察,采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结果经过分类计数,神经元约占97.35%,可认为是较纯的神经细胞培养。对照组神经元存活率为100%,缺糖缺氧组为75.25%±3.12%,再灌注损伤组再灌注12、24 h的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63.64%±2.25%、55.37%±1.04%;再灌注损伤组再灌注12、24 h的神经元存活率与对照组和缺糖缺氧组比较,P均<0.05。结论成功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并建立大鼠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原代培养 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EAA、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宁宁 李剑 +1 位作者 刘向红 高海青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缺糖缺氧(OGD)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EAA)、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8~12d后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正常...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缺糖缺氧(OGD)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EAA)、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8~12d后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正常换液培养;模型组、丹皮酚组、地佐环平(MK-801)组均制备OGD再灌注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丹皮酚组于每个再灌注时间点前分别加入丹皮酚,MK-801组则加入MK-801溶液;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一般形态学变化,用MTr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分别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及RT-PCR法测定NMDA受体结合力、NR1亚基mRNA表达,以氨基酸分析仪检测EAA含量。结果模型组神经元肿胀或变形,突起缩短并逐渐消失,胞质内颗粒变性明显、甚至完全崩解;丹皮酚组及MK-801组神经元形态改变均较模型组减轻,胞体完整,突起较清楚,基本保持完整。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NMDA受体结合力、NR1亚基mRNA表达及E从含量明显升高,而丹皮酚组及MK_801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丹皮酚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OGD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AA及NMDA受体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神经元 灌注损伤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兴奋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辉 张建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缺氧缺糖一再灌注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新生24h内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培养采用无血清培养法,选用缺氧一复氧结合缺糖一复糖的方法,对其进行造模,实验分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缺氧缺糖一再灌注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新生24h内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培养采用无血清培养法,选用缺氧一复氧结合缺糖一复糖的方法,对其进行造模,实验分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与三七总皂苷大、中、小剂量组,行MTT法检测和免疫荧光双标显色。结果:MTT法显示,缺氧缺糖-再灌注组细胞活性和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三七总皂苷大剂量组细胞活性和存活率较缺血再灌注组无显著差异;三七总皂苷中、小剂量组细胞活性和存活率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其中尤以小剂量组最为明显。缺血再灌注组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三三七总皂苷小剂量组阳性细胞数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增多。结论:i七总皂苷对缺氧缺糖一再灌注损伤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海马 神经干细胞 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rmc1调控的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机制分析
9
作者 胡玉婷 孙小雨 花放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21-24,共4页
目的 基于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调控,探讨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12 h内的新生小鼠分离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7 d,利用微管相关蛋白2检测进行鉴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基于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调控,探讨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12 h内的新生小鼠分离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7 d,利用微管相关蛋白2检测进行鉴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AG205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DMSO组、AG205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加入制备好的缺糖D-Hanks液、置于缺氧培养箱中培养2 h,换为神经元生长培养基;DMSO组在造模前1 h给予DMSO预处理,AG205组和AG205+黄体酮组在造模前1 h给予AG205(pgrmc1拮抗剂)10μmol/L预处理,黄体酮组和AG205+黄体酮组于造模后2 h给予黄体酮20μmol/L。复氧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DMSO组、AG205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AG205组低于DMSO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G205组,黄体酮组高于AG205+黄体酮组(P均<0.05)。DMSO组、AG205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AG205组高于DMSO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细胞凋亡率低于AG205组(P均<0.05)。结论 黄体酮可抑制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抑制pgrmc1可降低OGD/R神经元活力、增加细胞凋亡,黄体酮抑制OGD/R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可能与调控pgrmc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 pgrmc1信号通路 黄体酮 剥夺/细胞模型 新生儿缺血缺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环烯醚萜苷对氧糖剥夺再灌注细胞模型内质网钙稳态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嘉仪 龚恒佩 +3 位作者 王凌峰 黄真 仇凤梅 钟晓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5-713,共9页
目的:阐明玄参环烯醚萜苷(IGRS)基于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IGRS(50、100、200μg/mL)预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阐明玄参环烯醚萜苷(IGRS)基于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IGRS(50、100、200μg/mL)预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EBP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实时逆转录PCR法检测肌浆网钙泵2(SERCA2)、1,4,5-三磷酸肌醇受体1(IP_3R1)、兰尼碱受体2(RyR2)mRNA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质中的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IGRS预处理可以提高OGD/R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均P<0.01);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GRP78、CHOP,Bax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均P<0.01),上调Bcl-2和Bcl-2/Bax(均P<0.01),增加细胞SERCA2 mRNA表达(P<0.01),降低游离钙离子浓度,下调RyR2和IP_3R1 mRNA表达。结论:IGRS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SERCA2维持钙平衡,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环烯醚萜苷 剥夺/灌注 内质网应激 钙稳态 细胞凋亡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芳芳 韩岚 +3 位作者 彭代银 汪蒙蒙 胡寿山 夏文文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61-67,共7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的方法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和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的缺糖缺...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的方法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和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的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促进PC12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凋亡和ROS的产生,抑制MDA的活性,增强SOD和GSH-Px的活性,上调HIF-1α和Bcl-2的表达并下调Bax的表达。结论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灌注损伤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PC12细胞 共培养 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
12
作者 李松林 李贤 +1 位作者 胡黎黎 邓厚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11-616,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来探讨外源性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质量约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改良Longa线栓法...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来探讨外源性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质量约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改良Longa线栓法构建模型。24 h后取血肿周围组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和凋亡率,氯代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普鲁士蓝染色检测铁沉积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4(GPX4),Western blot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血红素转运蛋白(HPC1)、转铁蛋白受体(TfR)和铁输出蛋白(FPN1)。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18.6±1.6)%vs(2.3±0.4)%]、脑梗死体积[(42.7±5.7)%vs(3.1±0.5)%]、铁沉积量[(35.1±4.4)%vs(2.6±0.3)%]、血清MDA水平[(42.52±6.63)mmol/L vs(15.63±3.26)mmol/L]、组织COX-2(0.79±0.13 vs 0.41±0.06)、HPC1(0.62±0.08 vs 0.34±0.03)和TfR蛋白(0.53±0.07 vs 0.24±0.03)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而血清GSH[(18.65±3.52)μmol/L vs(30.21±5.62)μmol/L]和GPX4水平[(24.52±4.65)μmol/L vs(39.63±6.03)μmol/L]及组织FPN1蛋白(0.36±0.03 vs 0.54±0.05)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神经元凋亡率[(9.1±1.1)%vs(18.6±2.3)%]、脑梗死体积[(22.3±3.2)%vs(42.7±6.1)%]、铁沉积量[(12.6±2.1)%vs(35.1±4.3)%]、血清MDA水平[(28.65±4.21)mmol/L vs(42.52±6.63)mmol/L]、组织COX-2(0.60±0.08 vs 0.79±0.13)、HPC1(0.55±0.06 vs 0.62±0.08)和TfR蛋白(0.41±0.05 vs 0.53±0.07)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而血清GSH[(25.52±3.69)μmol/L vs(18.65±3.52)μmol/L]和GPX4水平[(33.26±5.25)μmol/L vs(24.52±4.65)μmol/L]及组织FPN1蛋白(0.42±0.04 vs 0.36±0.03)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影响铁死亡通路蛋白表达,进而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铁死亡 脑缺血灌注损伤 合酶-2 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氧剥夺再灌注对PC12细胞自噬、凋亡的影响及意义
13
作者 陈艾 陈芷 沈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糖氧剥夺再灌注对PC12细胞自噬、凋亡的影响,探讨激活自噬调控神经元损伤修复的有效时间窗。方法将高分化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置于缺氧(1%O2、5%CO2、94%N2)环境中培养0 h(OGD 0 h组)、1 h(OGD 1 h... 目的观察糖氧剥夺再灌注对PC12细胞自噬、凋亡的影响,探讨激活自噬调控神经元损伤修复的有效时间窗。方法将高分化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置于缺氧(1%O2、5%CO2、94%N2)环境中培养0 h(OGD 0 h组)、1 h(OGD 1 h组)、2 h(OGD 2 h组)、3 h(OGD 3 h组);换用含10%灭活胎牛血清的高糖双抗DMEM培养液,正常条件下继续培养,分别培养0、4、8、12 h;采用CCK-8法检测四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采用RT-PCR法检测自噬基因微管相关蛋白2轻链3(LC3-Ⅱ)、凋亡基因Caspase-3相对表达量。结果 OGD 1 h组灌注后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同时间点OGD 2 h及OGD 3 h组,组间比较P均<0.05;三组再灌注4、8、12 h时细胞增殖率均逐渐降低(P均<0.05),0、4 h时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四组再灌注4 h时LC3-Ⅱ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同组0 h,OGD 1 h、OGD 2 h组再灌注4 h时Caspase-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同组0 h,OGD 1 h、OGD 2 h组再灌注12 h时LC3-Ⅱ、Caspase-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同组4、8 h,组间及组内比较P均<0.05。结论糖氧剥夺再灌注可诱导PC12细胞发生自噬及凋亡,半暗带修复时间窗以糖氧剥夺4h内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灌注损伤 剥夺灌注 PC12细胞 微管相关蛋白2轻链3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信号通路探讨桃叶珊瑚苷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杨芳 庞洋 +2 位作者 刘宝贵 孙锋 廉秋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63-971,共9页
目的 探讨桃叶珊瑚苷(Aucubin,AU)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和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构建OGD/R模型。HT22神经元细胞分为常氧组、OGD/R组、OGD/R... 目的 探讨桃叶珊瑚苷(Aucubin,AU)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和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构建OGD/R模型。HT22神经元细胞分为常氧组、OGD/R组、OGD/R+50μmol/L AU组和OGD/R+100μmol/L AU组。采用Calcein AM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神经元存活率。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实验检测神经元凋亡。采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试剂盒检测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eukemia/lymphoma 2,Bcl-2)、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mox-1)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rf2的转录活性。采用Nrf2抑制剂ML385验证AU是否通过激活Nrf2通路减轻OGD/R神经元损伤。将HT22神经元细胞分为常氧组、OGD/R组、OGD/R+100μmol/L AU组和OGD/R+100μmol/L AU+5μmol/L ML385组,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rf2的转录活性,采用TUNEL实验检测神经元凋亡,采用ROS试剂盒检测ROS水平。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OGD/R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降低,凋亡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ROS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与OGD/R组比较,OGD/R+50μmol/L AU组和OGD/R+100μmol/L AU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提高,凋亡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a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ROS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常氧组比较,OGD/R组Nrf2转录活性显著提高,Nrf2、Nqo-1和Hm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与OGD/R组比较,OGD/R+50μmol/L AU组和OGD/R+100μmol/L AU组Nrf2转录活性提高,Nrf2、Nqo-1和Hmox-1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与OGD/R+100μmol/L AU组比较,OGD/R+100μmol/L AU+5μmol/L ML385组Nrf2转录活性显著降低,凋亡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ROS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AU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减轻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剥夺 桃叶珊瑚苷 脑缺血灌注损伤 NRF2 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液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景桂霞 温健 王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高氧液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n=10),缺血再灌注组(B组,n=10)及高氧液预处理组(C组,n=10)。C组每天静脉给予15mL/kg高氧液,20min内匀速泵完,连续7d;A组及B组以同样方... 目的探讨高氧液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n=10),缺血再灌注组(B组,n=10)及高氧液预处理组(C组,n=10)。C组每天静脉给予15mL/kg高氧液,20min内匀速泵完,连续7d;A组及B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处理结束后,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A组只穿线,不结扎冠脉。记录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结扎前、结扎即刻、结扎后30min,再灌注1、2、3h分别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C组能明显降低心电图S-T段的升高程度并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B组显著缩小梗死范围(P<0.05)。与A组比较,B组血清SOD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MDA含量则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C组各时间段上述各指标均有所恢复。结论高氧液预处理对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岩 严宛鸿 +9 位作者 闫宁 刘娅楠 张凌云 赵晓红 刘志汉 吕理浇 薛建军 丁伟 侯怀晶 徐紫清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133-137,共5页
通过分析、概括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 ion injury,HIRI)的发生机制及当归多糖防治HIRI的研究现状和理论依据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临床肝脏保护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关键词 肝脏缺血灌注损伤 自由基 当归多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pHi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伟 温健 景桂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胃黏膜pH值(pHi)的变化,探讨高氧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pHi的影响。方法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及高氧液组(n=10)。高氧液组每天静脉给予10 mL/kg高氧液,20 min内匀速泵完,连续7 d,对... 目的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胃黏膜pH值(pHi)的变化,探讨高氧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pHi的影响。方法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及高氧液组(n=10)。高氧液组每天静脉给予10 mL/kg高氧液,20 min内匀速泵完,连续7 d,对照组用同样方法给予生理盐水,最后一次处理结束后,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30 min,再灌注后1 h、2 h分别记录心电图,左室内收缩压(LVSP)、左室收缩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 max)、心率和pHi值。结果高氧液明显降低心电图S-T段的升高程度并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pHi在缺血再灌注后显著降低,但高氧液组pHi降低幅度在再灌注后1 h、2 h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兔缺血再灌注前,静脉输入高氧液可以明显改善胃肠道微循环灌注和组织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 心肌 缺血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环氧合酶-2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增多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迎春 任占川 +1 位作者 张小良 高赛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再灌注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神经行为评分观察神经功能变化,2,3,5氯化三苯四氮唑染...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再灌注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神经行为评分观察神经功能变化,2,3,5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观察 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COX-2抑制剂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OX-2抑制剂组 MMP-9的表达明显减少;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OX-2抑制剂组 COX-2、MMP-9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COX-2抑制剂可使大鼠脑组织中 COX-2和 MMP-9的表达同时减少,提示 COX-2可能是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MMP-9表达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灌注损伤 合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与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弋 陈晓辉 +3 位作者 江慧琳 许松青 林佩仪 李燕屏 《现代医院》 2005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后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与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关系。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2组:心肺复苏组(CPR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复苏后6h取肺组织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A、SOD、NO和肺湿/干重比(W/Dratio)测定以及...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后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与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关系。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2组:心肺复苏组(CPR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复苏后6h取肺组织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A、SOD、NO和肺湿/干重比(W/Dratio)测定以及行肺形态学检查。结果CPR组肺组织的TNF-α、MDA、NO的含量和湿/干重比高于空白组(P<0.01),而CPR组肺组织的SOD的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CPR组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大于空白组。结论炎症因子TNF-α和氧自由基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细胞因子 自由基 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复苏后 关系探讨 形态学检查 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源性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氧糖剥夺再恢复损伤诱导视网膜神经元发生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20
作者 索良鹏 黄艳霞 +2 位作者 罗爱祥 于海洋 黄菊芳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19-219,共1页
尿源性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型来源的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存在着巨大潜力。在本研究中,探索尿源性干细胞对氧-糖剥夺再恢复损伤诱导的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从健康人群中提取尿源性干细胞,制备尿源性干细胞条件培养基。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元 神经系统疾病 损伤诱导 剥夺 尿源性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健康人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