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区域氧气生产量估算及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骏 张丽娟 +1 位作者 周东颖 马艳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以MODIS数据产品为数据源,采用ERDAS和GIS等软件,在运用C-FIX模型估算绿色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基础上,以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氧质量比为理论依据,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手段,实现了基于栅格数据的氧气净生产量估... 以MODIS数据产品为数据源,采用ERDAS和GIS等软件,在运用C-FIX模型估算绿色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基础上,以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氧质量比为理论依据,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手段,实现了基于栅格数据的氧气净生产量估算及空间分布和差异性的分析。分析了黑龙江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氧气净生产量、变化量以及其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净氧气产量分别为3.907×108t、3.562×108t和3.241×108t,2010年总氧气净生产量比2000年减少6.662×107t,年均减少率为1.71%;黑龙江省氧气净生产量空间分布以东南部、西北部、中部偏北地区及三江平原的东北部为高值区,西南部为低值区;不同土地类型的氧气净生产量差异显著,产氧量从高到低为林地、湿地、草地、旱地、其他;黑龙江省氧气净生产量在2000—2010年间呈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逐渐增大,净氧气量减少主要是因为植被覆盖率减少所致。从行政区的划分来看,哈尔滨、伊春等地区植被退化明显,同时,这些地区氧气产量减少也最为严重,其余地区的植被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黑龙江省中部、东南部和西部2000—2010年间净氧气产量变化率较大,减少率普遍在20%以上,其中,小兴安岭地区净氧气产量减少最为严重,减少率超过40%,而东北部和北部变化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区域氧气生产量 估算 空间分异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地植被氧气生产量变化模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晓雪 张丽娟 +2 位作者 李文亮 张学珍 姜春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314-4325,共12页
大气中氧气主要来源于陆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气质量。基于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气温、辐射等要素,运用C-FIX模型,在模拟绿色植物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基础上,依据碳氧平衡原理,并结合Arc GIS空间叠加、裁切、... 大气中氧气主要来源于陆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气质量。基于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气温、辐射等要素,运用C-FIX模型,在模拟绿色植物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基础上,依据碳氧平衡原理,并结合Arc GIS空间叠加、裁切、栅格计算、空间统计等方法,估算了2001年、2005年和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并通过控制实验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2001年、2005年、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平均氧气生产量为531.618×107t,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四川省年氧气生产量最多。中国植被氧气生产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多,其值是春、秋季的2倍,冬季的8倍。(2)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空间分布为东南高、西北低,以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最高。各季节氧气生产量春季以云南省南部、西藏东南部和中国华东地区为最高,夏季以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一带最高,秋季位于东南沿海、云南省、西藏东南部,冬季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与海南省。(3)2001—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7.886%。宁夏回族自治区增加最多,山西省次之。(4)植被覆盖变化是决定年氧气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贡献率约为60%,CO2浓度增加、气候变化分别承担了28%、12%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生产量 陆地植被 模拟 影响因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百年自然植被氧气生产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娟 姜春艳 +3 位作者 马骏 延晓冬 张安康 姜篮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1-587,共7页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应引起关注。以黑龙江省1900和2009年自然植被分布为基础,运用C-FIX模型及ArcGIS空间分析,依据碳氧平衡方法,比较1900年和2009年黑龙江省区域氧气生产量。结果表明:①黑龙江省百年来自然...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应引起关注。以黑龙江省1900和2009年自然植被分布为基础,运用C-FIX模型及ArcGIS空间分析,依据碳氧平衡方法,比较1900年和2009年黑龙江省区域氧气生产量。结果表明:①黑龙江省百年来自然植被生产的氧气量呈减少趋势,减少37.8%。②百年来黑龙江省自然植被氧气生产量空间分布西南部及三江平原西部降低明显。③百年来黑龙江省各行政区及县域氧气生产量均为减少趋势,平均减少50%。减少最多的是哈尔滨市,以西部及西南部最显著。④人类活动导致自然植被面积减少是导致氧气生产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氧气生产量 百年植被变化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