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自辐射与干扰目标反射光谱的氧气吸收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瑜 刘秉琦 +4 位作者 闫宗群 华文深 李晓明 刘世瑛 刘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7,共7页
为分析不同目标反射太阳光谱的特性,研究被动测距中抑制干扰目标的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作为测量设备,200 W卤钨灯作为模拟探测目标,玻璃板、光滑铝板、塑料板作为干扰目标,对模拟目标发射光谱和干扰目标反射太阳光谱进行了实验采... 为分析不同目标反射太阳光谱的特性,研究被动测距中抑制干扰目标的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作为测量设备,200 W卤钨灯作为模拟探测目标,玻璃板、光滑铝板、塑料板作为干扰目标,对模拟目标发射光谱和干扰目标反射太阳光谱进行了实验采集与分析。实验采集了晴朗天气条件下干扰目标反射光谱及卤钨灯目标辐射光谱的信息,并对其氧气吸收率进行了计算,综合分析了镜面反射干扰目标、漫反射目标及背景反射光与卤钨灯发射光光谱的氧气吸收率差异,结果表明:在455m处,镜面反射目标和漫反射目标反射光的氧气吸收率是卤钨灯的2~3倍。因此,在一定距离下可以利用氧气吸收率的差异设置阈值来对目标进行判别,提高探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测距 氧气A吸收 太阳反射光谱 氧气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空背景近红外氧气A带光谱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瑜 刘秉琦 +5 位作者 陈玉丹 余皓 闫宗群 华文深 李晓明 朱艮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0-1083,共4页
为研究被动测距技术中天空背景近红外氧气A带光谱特性,利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对不同天顶角下的天空近红外氧气A带光谱进行测量,并依据被动测距原理,计算出不同天顶角下的天空背景光谱的氧气吸收率。测量结果表明:天空背景光谱在氧气A带... 为研究被动测距技术中天空背景近红外氧气A带光谱特性,利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对不同天顶角下的天空近红外氧气A带光谱进行测量,并依据被动测距原理,计算出不同天顶角下的天空背景光谱的氧气吸收率。测量结果表明:天空背景光谱在氧气A带中有明显的特征吸收谱线存在,并且天顶角越大天空光谱氧气A带吸收强度越强,氧气吸收率越大。这为后续被动测距的背景抑制和目标光谱准确提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测距 氧气A带 天空光谱 氧气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红蝽呼吸代谢的季节变化及对温度的适应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钱雪 王冬梅 +2 位作者 李爽 窦洁 季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602-6606,共5页
为阐明始红蝽呼吸代谢的季节变化规律,探讨其对温度适应的呼吸代谢策略,运用多通道昆虫呼吸仪逐月测定始红蝽自然种群的O_2吸收率、CO_2释放率、代谢率和呼吸商。基于预实验获得始红蝽完成一次完整的呼吸代谢活动的时间为90 s,故每90 s... 为阐明始红蝽呼吸代谢的季节变化规律,探讨其对温度适应的呼吸代谢策略,运用多通道昆虫呼吸仪逐月测定始红蝽自然种群的O_2吸收率、CO_2释放率、代谢率和呼吸商。基于预实验获得始红蝽完成一次完整的呼吸代谢活动的时间为90 s,故每90 s记录1次数据。结果表明,始红蝽的呼吸代谢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种群(12—2月)呼吸代谢水平最弱,O_2吸收率、CO_2释放率和代谢率的平均值依次为(3.16±1.02)×10^(-5)mL/min、(2.09±0.78)×10^(-5)m L/min、(0.11±0.08)×10-3mLg^(-1)min^(-1);春季种群(3—5月)呼吸代谢水平迅速增加,夏季种群(6—8月)呼吸代谢水平最高,O_2吸收率、CO_2释放率和代谢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3.68±2.68)×10^(-5)mL/min、(36.00±3.07)×10^(-5)m L/min、(18.16±0.83)×10-3m Lg^(-1)min^(-1);秋季种群的呼吸代谢水平开始减弱并持续到冬季。始红蝽O_2吸收率、CO_2释放率和代谢率的值与栖息地的地表温度成正相关(r_1=0.914,r_2=0.909,r_3=0.836);春、夏、秋3个季节始红蝽以糖类物质作为呼吸代谢消耗的底物,冬季则消耗脂类物质。研究得出,随季节温度变化,始红蝽不仅能够调节呼吸代谢水平的强弱以提高自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还可通过调整呼吸代谢消耗的底物类型以最大程度降低消耗,这对维持始红蝽种群数量和扩大其地理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代谢 氧气吸收率 二氧化碳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