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稳态模型的加热炉烟风系统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勇 李映 +3 位作者 黄德先 伊佳 张志印 杨向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93-2098,共6页
由于加热炉烟风系统风量调节执行机构存在较严重的非线性、灵敏度差、变量间强耦合,基于动态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为此提出采用稳态模型的烟风系统控制方法.利用该模型直接计算出调节量并送至执行机构进行调节,在等待... 由于加热炉烟风系统风量调节执行机构存在较严重的非线性、灵敏度差、变量间强耦合,基于动态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为此提出采用稳态模型的烟风系统控制方法.利用该模型直接计算出调节量并送至执行机构进行调节,在等待一个稳态响应时间后,如果未能达到控制目标则根据稳定后的调整结果再进行下一次调节.给出了算法收敛的充分条件.该烟风系统控制方法避免了频繁调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克服了动态反馈控制存在的稳定性难题.将该方法应用于氧含量和负压的控制,实现了加热炉的整体自动控制.仿真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控制效果良好,为加热炉的安全、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并为进一步的热效率优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烟风系统 稳态模型 氧含量控制 负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聚铝碳硅烷纤维的预氧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大方 邢军 李效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7,共5页
聚铝碳硅烷(PACS)纤维预氧化过程是制备近化学计量比Si C(Al)纤维的关键步骤。而连续PACS纤维预氧化的氧含量控制是关键问题。采用实时测量设备对连续PACS纤维预氧化过程进行跟踪,用分段积分方法对PACS纤维进行非等温动力学模拟;利用实... 聚铝碳硅烷(PACS)纤维预氧化过程是制备近化学计量比Si C(Al)纤维的关键步骤。而连续PACS纤维预氧化的氧含量控制是关键问题。采用实时测量设备对连续PACS纤维预氧化过程进行跟踪,用分段积分方法对PACS纤维进行非等温动力学模拟;利用实时测量数据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求解,可以预测PACS纤维预氧化增重。本文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聚碳硅烷(PCS)纤维和PACS纤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预氧化条件下,两种纤维均在Si—H键反应程度为40%时出现凝胶点,反应后凝胶含量均达到100%,其氧含量分别为9.9wt%和14.7wt%;PACS纤维的Si—H键反应程度和增重均比PCS纤维低。利用实时增重数据,用Matlab的Lsqnonlin函数进行求解预氧化动力学方程,得到PACS的预氧化活化能为62.2 k J/mol,模型可准确的预测其预氧化过程中的增重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纤维 PACS纤维 化动力学 氧含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氧对注水井管柱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裘智超 张玉楠 +4 位作者 叶正荣 杨志文 王睿 李大朋 王修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52,共5页
目前,对L80钢溶解氧腐蚀的研究非常少,对交互作用控氧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利用高温高压腐蚀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L80钢在控氧前(1.00mg/L)、控氧后(0.05mg/L)以及控氧前后(1.00mg/L+0.05mg/L)交互作用下的腐蚀规律,主要研究了控制溶解... 目前,对L80钢溶解氧腐蚀的研究非常少,对交互作用控氧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利用高温高压腐蚀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L80钢在控氧前(1.00mg/L)、控氧后(0.05mg/L)以及控氧前后(1.00mg/L+0.05mg/L)交互作用下的腐蚀规律,主要研究了控制溶解氧含量对L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激光共聚焦等技术,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控制溶解氧含量对L80钢有减缓腐蚀的作用;在控氧交互作用下,L80钢表面的腐蚀有缓解,但局部腐蚀的风险增大,控氧交互作用有促进腐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 控制含量 交互作用 L80钢 局部腐蚀 注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重整重沸炉控制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4
作者 吴斌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57-60,共4页
以催化重整装置的重沸炉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控制方案。在研究重沸炉燃料气传统控制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引入偏心孔板和燃料气密度分析仪,以孔板测量物料汽化量带来的差压变化,设计了采用汽化率串级控制燃料气质量流量... 以催化重整装置的重沸炉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控制方案。在研究重沸炉燃料气传统控制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引入偏心孔板和燃料气密度分析仪,以孔板测量物料汽化量带来的差压变化,设计了采用汽化率串级控制燃料气质量流量的方案,并探讨了偏心孔板的选型计算及安装注意事项,给出了偏心孔板的选型参数:孔径比按0.7选取,偏心度按管道半径与孔板孔半径之差选取,设计了改进型燃料气控制的DCS组态原则;考虑到炉子的安全稳定运行、热效率提高和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等指标,结合催化重整的工程实际,设计了炉膛的压力和烟气氧含量控制,给出了控制目标:保证炉膛压力的最大值为-25 Pa,氧体积分数的最小值控制在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沸炉 催化重整 燃料气控制 汽化率 偏心孔板 烟气氧含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耐高温聚合物性能评价及筛选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晓华 肖磊 +3 位作者 张晋悦 杨力生 张丽庆 束华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11,共5页
本文针对双河Ⅶ下层系高温(96.5℃)、低渗(0.374μm2)的油藏特点,开展Ⅲ类及以上储量油藏用耐高温聚合物的筛选、评价研究。依据聚合物基本性能初选出5种耐温聚合物(100622、100621、SNF、2#、1#)进行耐温抗盐性、驱油能力评价,其中聚合... 本文针对双河Ⅶ下层系高温(96.5℃)、低渗(0.374μm2)的油藏特点,开展Ⅲ类及以上储量油藏用耐高温聚合物的筛选、评价研究。依据聚合物基本性能初选出5种耐温聚合物(100622、100621、SNF、2#、1#)进行耐温抗盐性、驱油能力评价,其中聚合物SNF(相对分子质量2.7×107,水解度26.03%)表现出很好的耐温抗盐性和驱油能力。浓度为1500 mg/L的聚合物SNF溶液,在96℃热老化90 d后的黏度保留率为110.8%(氧含量控制<1.0 mg/L)。岩心驱替实验表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因具有较高的黏弹性,其驱油效率明显高于低浓度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合理范围为1500 2000 mg/L;随注入段塞尺寸增加,聚合物驱油效率增大,但超过0.5 PV时驱油效率提高缓慢,优化段塞尺寸为0.5 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油藏 热老化 聚合物浓度 氧含量控制 段塞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