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70
1
作者 刘家军 何明勤 +5 位作者 李志明 刘玉平 李朝阳 张乾 杨伟光 杨爱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化较小 ;而δ18OSMOW 值为 -2 .5‰~ + 2 4.3‰ ,变化较大 ,且出现了自然界中少见的极低值(± 0‰ )。水岩交换模拟反应显示 ,在成矿早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7‰和 + 7‰ ,与岩浆水组成特征相似 ,它是一种具有深源CO2 的热卤水。在此流体中 ,可溶性碳以HCO-3 为主 ,方解石等热液矿物的形成温度为3 0 0~ 160℃ ,水岩交换比值较小 (0~ 0 .4)。在成矿晚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2 .5‰和 -12 .5‰ ,可溶性碳以H2 CO3 为主 ,方解石等形成温度为 2 50~ 150℃ ,水岩交换比值稍大 (0 .2~ 0 .6) ,显示出晚阶段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的特征。δ13 C值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 热液碳酸盐 水-岩反应 多金属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与碳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亚强 曹军骥 +2 位作者 张小曳 沈振兴 梅凡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中国的主要沙漠和戈壁等粉尘源区采集了地表沙或土壤(统称为表土)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 在中国的主要沙漠和戈壁等粉尘源区采集了地表沙或土壤(统称为表土)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碳酸盐δ13C值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偏负,δ18O值缺乏规律性;塔克拉玛干沙漠细颗粒物质中碳酸盐含量相对偏高,但不同粒级颗粒中碳酸盐的δ13C值基本一致,表明风蚀时粒度的分选并不影响源区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由于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和δ13C值均具有区域特征,因此利用大气粉尘的碳酸盐含量和δ13C值示踪不同的源区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源区 表土 碳酸盐含量 氧同位素组成 源区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反硝化细菌法测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春英 李玉中 +4 位作者 李巧珍 毛丽丽 林伟 强晓晶 郑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29-1836,共8页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国际标准样品USGS34的分析表明,0.1~0.8μg NO-3-N样品量即可以得到较稳定、准确的测定值和校正值;同一时间内制备的硝酸盐δ15N的SD介于0.05‰~0.09‰之间,δ18O的SD介于0.28‰~0.48‰之间;在三个月之内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通过研究浸提剂、保存条件以及加热对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用的去离子水、KCl、Ca Cl2可能都含有微量的硝酸盐,随着加样量增大,浸提剂中含有的硝酸盐可能就会影响δ15N和δ18O的测定;对于土壤硝酸盐的浸提液,冷冻保存效果较好,保证了土壤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尽管加热对硝酸盐标准样品USGS34和IAEA-NO3的δ15N没有显著影响,但δ18O显著升高,说明加热易引起氧同位素分馏;而土壤硝酸盐浸提液样品加热前后的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为避免产生氧同位素分馏和节省测试时间,建议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硝酸盐δ15N和δ18O时直接和反硝化细菌反应。应用本方法对不同肥料处理田间土壤浸提液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法 土壤浸提液 硝酸盐 氧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白云石混合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Gasbench-IRMS选择性酸提取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娟 刘汉彬 +4 位作者 金贵善 张建锋 李军杰 张佳 石晓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9,I0004,共11页
砂岩中不同时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各不相同,利用胶结物中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可指示成岩流体中碳的来源,用氧稳定同位素可估算其结晶时的温度和流体来源。为了获得砂岩胶结物中不同种类碳酸盐的碳氧... 砂岩中不同时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各不相同,利用胶结物中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可指示成岩流体中碳的来源,用氧稳定同位素可估算其结晶时的温度和流体来源。为了获得砂岩胶结物中不同种类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般采用离线式选择性酸提取法,分步提取并测试各自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针对离线法过程繁琐、效率低的缺点,配制不同比例的石英砂、方解石及白云石混合物样品,采用连续流装置Gasbench与同位素质谱(IRMS)联用技术进行混合物样品与100%磷酸反应的温度及时间优化实验。样品主要粒度范围为63~75μm,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2 h时生成的CO_(2)表示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反应温度为25℃时,白云石与100%磷酸反应1 h几乎没有CO_(2)生成,2 h时CO_(2)的产率仅约3%。混合物实验表明,在方解石含量大于白云石时,Gasbench-IRMS可以利用选择性酸提取法对方解石、白云石混合物样品进行在线分离,并且分别测试方解石、白云石各自的碳、氧同位素组成。25℃反应2 h生成的CO_(2)代表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之后再反应2 h后将CO_(2)气体去掉,升温至50℃反应18 h测试CO_(2)可代表白云石的δ^(13)C、δ^(18)O。本方法的分析精度δ^(13)C优于±0.15‰(1σ)、δ^(18)O优于±0.20‰(1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白云石 碳、氧同位素组成 选择性酸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及岫岩老玉(透闪石玉)的硅、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
5
作者 万德芳 王海平 邹天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0-114,共5页
新疆和田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透闪石玉矿产资源之一 ,和田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玉产地。对新疆和田玉、天山玛纳斯碧玉和辽宁岫岩老玉的硅、氧同位素对比研究表明 ,和田玉δ1 8O值为+ 2 .3‰~ + 6 .5‰、δ30 Si为 - 0 .1‰~ + 0 .3‰ ;天... 新疆和田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透闪石玉矿产资源之一 ,和田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玉产地。对新疆和田玉、天山玛纳斯碧玉和辽宁岫岩老玉的硅、氧同位素对比研究表明 ,和田玉δ1 8O值为+ 2 .3‰~ + 6 .5‰、δ30 Si为 - 0 .1‰~ + 0 .3‰ ;天山玛纳斯碧玉δ1 8O值为 + 9.4‰、δ30 Si为- 0 .5‰ ;辽宁岫岩老玉δ1 8O值为 + 8.7‰~ + 12 .4‰、δ30 Si为 + 0 .1‰~ + 0 .3‰ ,所有玉石矿的δ1 8O和δ30 Si值均低于含矿围岩。由此认为新疆和田玉和辽宁岫岩老玉矿床属于岩浆热液交代型成因矿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玉 玛纳斯碧玉 岫岩老玉 硅、氧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nsaz(CO3)陨石中两个富Al球粒的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形成演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戴德求 包海梅 +1 位作者 刘爽 尹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50-1856,共7页
富Al球粒是原始球粒陨石中一种矿物岩石学特征介于富钙铝包体(CAIs)和镁铁质硅酸盐球粒之间的特殊集合体,所以常常认为富Al球粒在认识CAIs和镁铁质硅酸盐球粒形成演化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具有特殊意义。然而,对富Al球粒的初始物质组成以及... 富Al球粒是原始球粒陨石中一种矿物岩石学特征介于富钙铝包体(CAIs)和镁铁质硅酸盐球粒之间的特殊集合体,所以常常认为富Al球粒在认识CAIs和镁铁质硅酸盐球粒形成演化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具有特殊意义。然而,对富Al球粒的初始物质组成以及形成演化过程一直存在较多争议,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能够对球粒演化和早期星云环境等提供重要的信息。在本文中我们报导了来自Kainsaz(1937年降落于俄罗斯,CO3型)碳质球粒陨石中的2个富Al球粒(编号K1-CH1和K2-CH2)的矿物岩石学和氧同位素组成特征。K1-CH1的矿物组成主要为橄榄石、低钙辉石和富钙长石,K2-CH2为橄榄石和富钙长石。2个球粒中的矿物均具有贫16O同位素组成特征。K1-CH1中矿物的△17O组成基本上位于2个区间:-11.1‰^-8.7‰和-3.9‰~0.4‰;而K2-CH2的△17O介于-6.6‰^-0.6‰之间,且具有从中部至边部升高的趋势。矿物岩石学和氧同位素特征表明,这2个富Al球粒的初始物质组成为富CAIs和镁铁质硅酸盐。在球粒熔融结晶过程中,与贫16O同位素组成(△17O:-8.7‰^-7.8‰)的星云发生了氧同位素交换。球粒形成后,发生迁移进入陨石母体,在相对更贫16O同位素组成(△17O:-0.6‰~0.4‰)的母体中(流体参与)发生变质作用,并再次发生了氧同位素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岩石学特征 氧同位素组成 富Al球粒 初始物质 同位素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哈地区气溶胶的氮氧同位素组成及硝酸盐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7
作者 秦燕 范昌福 +1 位作者 胡斌 李延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97-98,共2页
随着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氮、氧同位素开始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硝酸盐中氮氧同位素组成可以为识别硝酸盐的来源提供直接的手段。
关键词 氧同位素组成 硝酸盐 矿床成因 气溶胶 同位素地球化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8
作者 王长明 邓军 张寿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318-,共1页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的一个大型Sn-Cu-Ag-Zn-Pb矿床,燕山期火山侵入岩广泛出露,因此认为该为矿床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关键词 氧同位素组成 喷流沉积成因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宫和祥龙洞洞温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石笋氧同位素组成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鹤峤 蔡演军 +2 位作者 张海伟 谭亮成 秦世江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通过对江西万年县神农宫和陕西宁强县祥龙洞两个洞穴内、外温度连续19个月的同步监测以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洞穴温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神农宫及祥龙洞洞内温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神农宫夏秋季洞内温度在小时-日尺度上受到降水事... 通过对江西万年县神农宫和陕西宁强县祥龙洞两个洞穴内、外温度连续19个月的同步监测以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洞穴温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神农宫及祥龙洞洞内温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神农宫夏秋季洞内温度在小时-日尺度上受到降水事件的影响显著,洞内夏秋季温度波动明显高于冬春季。祥龙洞监测点所处支洞环境相对封闭,温度波动在冬春季大于夏秋季,且全年洞温变幅小于神农宫。(2)旬—季节尺度的洞温数据显示,一个完整水文年内,神农宫两个监测点SN1、SN2的温度变幅分别达到4.8℃和4.6℃,祥龙洞达到3.2℃。(3)两个洞穴洞内温度响应洞外气温的变化都存在滞后性,且冬春季滞后大于夏秋季,可能受深部围岩温度相对偏高、空气和围岩热导率的季节变化以及降水季节差异的影响。最后,针对洞温存在较大季节变化的洞穴讨论了不同沉积模式下洞穴温度变化对石笋氧同位素组成18 O的可能影响。认为此类洞穴某一时期石笋δ18 O出现较大幅度偏正或偏负不一定反映了外界气候的大幅变化,也可能仅仅是由于洞穴沉积条件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温度 季节性变化 氧同位素组成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氟化系统分析硅酸盐矿物的三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熙 邓文峰 +1 位作者 魏静娴 韦刚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8-453,400-401,共6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激光氟化系统对一系列硅酸盐标准矿物三氧同位素组成(δ^(17)OV-SMOW、δ^(18)OV-SMOW和Δ17O)高精度的分析结果。由于目前国际上缺乏已知δ^(17)OV-SMOW的标准物质,利用空气中O2的Δ17O和已知的参考气体δ^(18)OV-SMOW... 本文报道了利用激光氟化系统对一系列硅酸盐标准矿物三氧同位素组成(δ^(17)OV-SMOW、δ^(18)OV-SMOW和Δ17O)高精度的分析结果。由于目前国际上缺乏已知δ^(17)OV-SMOW的标准物质,利用空气中O2的Δ17O和已知的参考气体δ^(18)OV-SMOW对实验室参考气体的δ^(17)OV-SMOW进行了标定;据此测定的标准矿物的Δ17O结果与前人发表的利用V-SMOW直接标定参考气体δ^(17)OV-SMOW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被分析矿物的δ^(17)OV-SMOW和δ^(18)OV-SMOW之间展示了很好的质量控制分馏关系,其回归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0.525(±0.006)和-0.160(±0.05)。随着分析次数的增加,新纯化的Br F5中NF3的量会持续降低,这对更准确地把握δ^(17)OV-SMOW的测定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氟化系统 硅酸盐矿物 氧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陆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布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11
作者 罗铃 沈华 +3 位作者 鲍睿 谈昊林 李成龙 盛雪芬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1-873,共13页
陆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记录了环境气候信息,是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的一个良好指标。文章在前人对现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的环境意义研究基础上,通过增加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新疆地区(受西风带控制)、川西地区(受印度季... 陆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记录了环境气候信息,是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的一个良好指标。文章在前人对现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的环境意义研究基础上,通过增加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新疆地区(受西风带控制)、川西地区(受印度季风控制)以及东北地区(东亚季风北端)的现生蜗牛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合中国其他地区已有数据,总结探讨所有研究区已有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回归分析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与降水量、温度、湿度、蒸发量及干燥度等5个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全国范围内的蜗牛壳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年均降水量、年均相对湿度具有明显负相关关系,与年均蒸发量及干燥度具明显正相关关系,年均温度大于9.5℃采样点的蜗牛壳体碳同位素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蜗牛壳体氧同位素组成与各种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而显示无明显的相关性,可能由于不同区域蜗牛壳体氧同位素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程度不同,也可能是由于蜗牛壳体氧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导致。总之,蜗牛壳体碳同位素较为忠实地记录了有效降水引起C3植被同位素变化的信息,而对蜗牛壳体氧同位素记录的信息的解读还不明晰,仍需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蜗牛壳体 氧同位素组成 气候因子 环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宙科马提岩的氧同位素组成揭示早期地幔的不均一性
12
作者 Byerly B L Kareem K +2 位作者 Bao H Byerly G R 袁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7-937,共1页
由于30亿年前的火成岩保存太少,我们对于早期地球动力学过程(尤其是地壳与深部地幔相互作用)的了解还很缺乏。作为最为广泛应用的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之一,地幔氧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演化并没有被很好地限定。
关键词 氧同位素组成 深部地幔 早期地球 不均一性 科马提岩 太古宙 动力学过程 同位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磷酸盐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晗 王佳妮 +2 位作者 郭庆军 张娴 朱永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7,共9页
在一定温度下磷酸盐和周边水体氧的同位素分馏仅受生物活动控制,因此磷酸盐氧同位素成为生态系统中磷源和磷循环研究的良好示踪剂。介绍了磷酸盐氧同位素研究应用的理论基础和近几年来针对土壤富含有机质,氧元素来源多样的特点发展起来... 在一定温度下磷酸盐和周边水体氧的同位素分馏仅受生物活动控制,因此磷酸盐氧同位素成为生态系统中磷源和磷循环研究的良好示踪剂。介绍了磷酸盐氧同位素研究应用的理论基础和近几年来针对土壤富含有机质,氧元素来源多样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土壤磷酸盐氧同位素的分析和纯化方法,综述了磷酸盐氧同位素在土壤磷源示踪和磷循环应用研究中的初步进展,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酸盐 氧同位素组成 磷源 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磷酸盐氧同位素测定的海水中溶解态磷酸盐的富集、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继军 陈志刚 刘广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8-241,共4页
海水中溶解态磷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p)是海洋磷循环研究的有效示踪剂之一.海水中溶解态磷酸盐的富集、分离与纯化研究是测定海水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海水中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进行查阅,选择改进后的MA... 海水中溶解态磷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p)是海洋磷循环研究的有效示踪剂之一.海水中溶解态磷酸盐的富集、分离与纯化研究是测定海水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海水中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进行查阅,选择改进后的MAGIC-CePO4沉淀-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对海水中溶解态磷酸盐进行富集、分离与纯化,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对于3种不同溶液体系3个步骤的磷酸盐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8%,88.2%和98.3%,全流程磷酸盐回收率达到80%以上,因此可作为海水磷酸盐氧同位素测定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溶解态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 富集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石SIMS氧同位素测试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小平 雷斌 +4 位作者 杨晴 刘宇 徐义刚 韦刚健 王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88-89,共2页
氧是地球上矿物和岩石最主要的组成元素,它有三个稳定同位素分别为^16O、^17O、^18O。矿物和岩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其形成的条件、机制和物质来源密切相关,因此氧同位素示踪是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强有力工具。
关键词 氧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测试 SIMS 锆石 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示踪 组成元素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龙山金-锑矿床氧同位素异常的发现与找矿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少华 潘家永 +2 位作者 夏菲 曹双林 谢贵珍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系统分析了龙山金-锑矿床矿石、蚀变围岩与未蚀变围岩的氧同位素组成,其变化范围分别为13.1‰~13.5‰、14.5‰~15.3‰与19.2‰~20.0‰,显示矿石与蚀变围岩中存在明显的氧同位素负异常.氧同位素负异常可以作为该区寻找隐伏矿体的一种... 系统分析了龙山金-锑矿床矿石、蚀变围岩与未蚀变围岩的氧同位素组成,其变化范围分别为13.1‰~13.5‰、14.5‰~15.3‰与19.2‰~20.0‰,显示矿石与蚀变围岩中存在明显的氧同位素负异常.氧同位素负异常可以作为该区寻找隐伏矿体的一种新的手段,其矿石与蚀变围岩氧同位素负异常的形成是大气降水与围岩水/岩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锑矿床 氧同位素组成 负异常 找矿意义 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麻阳砂岩型自然铜矿床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指示
17
作者 王大鹏 张乾 李开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11-512,共2页
麻阳铜矿(又称九曲湾铜矿)位于湖南省沅麻盆地中段南部,东部、南部为雪峰山,是一处罕见的砂岩型自然铜矿床。含矿岩系主要为上白垩统锦江组红层,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严格受红层所夹灰白-灰绿色砂岩控制;矿化主要以胶结物产出,自然... 麻阳铜矿(又称九曲湾铜矿)位于湖南省沅麻盆地中段南部,东部、南部为雪峰山,是一处罕见的砂岩型自然铜矿床。含矿岩系主要为上白垩统锦江组红层,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严格受红层所夹灰白-灰绿色砂岩控制;矿化主要以胶结物产出,自然铜占总资源量的90%左右。绝大多数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自然铜矿床 碳酸盐胶结物 麻阳铜矿 砂岩胶结物 沅麻盆地 砂岩型 结晶方解石 氧同位素组成 海相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强陨石中不透明矿物集合体的氧同位素和成因研究
18
作者 王英 徐伟彪 +1 位作者 华欣 管云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6-9,共4页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球粒和基质中出现大量圆形的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其中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富镍金属和硫化物,另有少量磷酸盐、硅酸盐及微量的铂族金属。离子探针测定显示:①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组成服从质量分馏[斜率为0.51±0...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球粒和基质中出现大量圆形的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其中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富镍金属和硫化物,另有少量磷酸盐、硅酸盐及微量的铂族金属。离子探针测定显示:①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组成服从质量分馏[斜率为0.51±0.04,△^17O为(-2.8±0.4)‰],δ^18O值在-15.3‰~-1.6‰的较大范围内变化;②球粒中的橄榄石(△^17O为-5.0‰)与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处于氧同位素不平衡状态。不透明矿物集合体是由小行星母体中的蚀变反应产生的,金属铁被氧化为磁铁矿,同时使剩余的金属富集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明矿物集合体 同位素 离子探针微区分析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 碳质球粒陨石 氧同位素组成 矿物集合体 不透明 成因研究 δ^18O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羊角脑铀矿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春蓉 杨海林 潘家永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羊角脑铀矿床是鹿井矿田南部的一个中型矿床,该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碳酸盐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对羊角脑铀矿床不同期次的方解石脉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该矿床成矿早期、成矿期、成矿晚期都发育方解石脉,从成矿早期→成矿期... 羊角脑铀矿床是鹿井矿田南部的一个中型矿床,该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碳酸盐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对羊角脑铀矿床不同期次的方解石脉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该矿床成矿早期、成矿期、成矿晚期都发育方解石脉,从成矿早期→成矿期→成矿晚期,方解石的δ^(13)C_(PDB)值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而δ^(18)O_(SMOW)值成矿早期最低,成矿期与成矿晚期方解石的δ^(18)O_(SMOW)值变化范围与平均值相似。羊角脑矿床成矿早期方解石δ^(13)C_(PDB)介于-5.0‰^-6.4‰,平均值为-5.8‰,与幔源CO_2的碳同位素变化范围与平均值相似,而成矿期与成矿晚期由于CO_2发生脱气作用引起的同位素分馏而降低,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碳来自地幔去气作用,方解石的δ^(13)C-δ^(18)O组成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证实羊角脑铀矿床成矿流体中CO_2矿化剂是地幔去气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氧同位素组成 羊角脑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兰坪盆地成矿流体性质:氧、碳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1
20
作者 薛春纪 陈毓川 +3 位作者 杨建民 王登红 杨伟光 杨清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64-1067,共4页
在对兰坪盆地金顶、白秧坪矿床翔实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热液成因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主阶段热液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5‰~5.5‰,平均0.2‰;δ13CPDB=-0.... 在对兰坪盆地金顶、白秧坪矿床翔实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热液成因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主阶段热液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5‰~5.5‰,平均0.2‰;δ13CPDB=-0.0‰~-0.6‰,平均-1.9‰)与超基性-基性岩浆、火成碳酸岩及地幔岩包体的相应值重合或接近;成矿主阶段热液天青石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20.0‰~-2.2‰,平均-10.4‰)部分样品具有幔源CO2特点。成矿主阶段之后与粗晶自形黄铁矿、方铅矿及天青石、石膏共生的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δ18OSMOW=19.4‰~22.6‰,平均20.8‰;δ13CPDB=-8.1‰~2.7‰,平均-4.5‰)反映晚阶段流体主要起源于沉积地层和大气水。推测幔源成矿流体升至地壳与盆地卤水混合可能是大规模基本成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方解石 流体包裹体 、碳同位素组成 壳幔混合流体 金顶和白秧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