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超浓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洪涛 操建华 王岸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9-744,共6页
以过氧化羟基二异丙苯 ( CHPO)和四乙烯五胺 ( TEPA)为氧化 -还原引发剂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为乳化剂 ,十六醇 ( CA)为共乳化剂 ,通过超浓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乳胶粒子 .探讨了乳化剂浓度及配比、分散相体积分数、引发剂... 以过氧化羟基二异丙苯 ( CHPO)和四乙烯五胺 ( TEPA)为氧化 -还原引发剂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为乳化剂 ,十六醇 ( CA)为共乳化剂 ,通过超浓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乳胶粒子 .探讨了乳化剂浓度及配比、分散相体积分数、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及配比和温度等各因素对乳液稳定性、聚合速率、乳胶粒子大小、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 TEM)观察了乳胶粒子的形态 ,用粘度法测定了聚苯乙烯的粘均分子量 .考察了苯乙烯进行超浓乳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 ,求得在 3 0℃时聚合速率方程为 Rp=K[M]0 .36 [I]0 .4 9[E]0 .72 ,表观活化能为 1 9.72 k J/mol.所得乳胶粒子的直径在 0 .1~ 0 .3 μm之间 ,粘均分子量在 2× 1 0 6~ 4× 1 0 6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引发剂 超浓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乳胶 动力学方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淀粉与丙烯酸接枝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存国 孙琳 +4 位作者 林琳 董晓臣 袁涛 肖红杰 赵树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0-292,296,共4页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H2O2、K2S2O8-Na2S2O3、Mn3+及Ce4+等不同种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用FTIR、XRD、DSC等方法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不同氧...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H2O2、K2S2O8-Na2S2O3、Mn3+及Ce4+等不同种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用FTIR、XRD、DSC等方法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不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分析和吸水性能测试结果比较,研究表明采用K2S2O8-Na2S2O3做引发体系时,接枝产物的吸水倍率最高,吸去离子水近100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淀粉 丙烯酸 氧化-还原引发剂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化微珠/废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新强 蒋鹏 +1 位作者 包维维 邓志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6-231,共6页
以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活性溶剂、玻化微珠为填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与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DHET)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浇铸聚合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玻化微珠/废PMMA复合材料。考... 以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活性溶剂、玻化微珠为填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与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DHET)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浇铸聚合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玻化微珠/废PMMA复合材料。考察了废PMMA含量、玻化微珠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对复合材料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以及密度、光泽度等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研究发现,随着废PMMA含量、玻化微珠用量和引发剂用量的变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废PMMA质量分数为25%~30%,玻化微珠用量为20%~25%(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为0.26%(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良。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处理玻化微珠,可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泽度,为建筑装饰领域提供一种新的装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化微珠 氧化-还原引发剂 本体浇铸聚合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