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Yb^(3+)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红伟 杨秋红 +1 位作者 徐军 苏良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6-289,共4页
采用传统陶瓷烧结工艺,在无压还原气氛下低温制备出透明性良好的掺Yb3+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测试了其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结果表明,掺Yb3+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的吸收系数随着Yb3+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强吸收峰... 采用传统陶瓷烧结工艺,在无压还原气氛下低温制备出透明性良好的掺Yb3+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测试了其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结果表明,掺Yb3+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的吸收系数随着Yb3+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强吸收峰974 nm处的吸收截面为0.90~1.12×10-20cm2;主发射峰1 032 nm和1 075 nm处的发射截面分别为1.05×10-20cm2和0.87×10-20cm2;Yb3+掺杂浓度为5at.%时荧光寿命为1.38 ms,并随Yb3+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Yb3+掺杂浓度超过10at.%时,样品中存在严重的浓度猝灭.产生浓度猝灭的原因是高掺杂时离子间存在合作上转换和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材料 掺Yb^3+氧化镧钇 烧结 激光陶瓷 光谱特性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Judd-Ofelt理论计算Nd^(3+)掺杂氧化镧钇透明陶瓷的光谱参量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君 杨秋红 +2 位作者 唐在峰 徐军 苏良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53-1456,共4页
采用传统无压烧结工艺制备Nd3 +掺杂的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测试了其吸收和荧光光谱.采用Judd-Ofelt理论对Nd3 +掺杂量为1 .5at %的样品光谱参量进行了计算.根据吸收光谱,拟合得到三个强度参量分别为:Ω2=6 .57×10-20cm2,Ω4=2 .0... 采用传统无压烧结工艺制备Nd3 +掺杂的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测试了其吸收和荧光光谱.采用Judd-Ofelt理论对Nd3 +掺杂量为1 .5at %的样品光谱参量进行了计算.根据吸收光谱,拟合得到三个强度参量分别为:Ω2=6 .57×10-20cm2,Ω4=2 .04×10-20cm2,Ω6=4 .38×10-20cm2.根据这三个参量计算了样品的辐射寿命,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量子效率和品质因子,并对结果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DD-OFELT理论 氧化镧钇 透明陶瓷 Nd^3+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森龙 张晓婷 +4 位作者 王焕平 杨清华 李登豪 雷若姗 徐时清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7-404,共8页
以硝酸钇、硝酸镧、柠檬酸、乙二醇以及去离子水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Y0.9La0.1)2O3亚微米粉体,研究了柠檬酸、乙二醇和去离子水含量对粉体形貌、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柠檬酸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 以硝酸钇、硝酸镧、柠檬酸、乙二醇以及去离子水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Y0.9La0.1)2O3亚微米粉体,研究了柠檬酸、乙二醇和去离子水含量对粉体形貌、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柠檬酸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能细化粉体粒径,当柠檬酸含量不足时,粉体颗粒较为粗大;当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1时,制得的粉体分散性较好、中位粒径在105 nm左右。乙二醇能和柠檬酸进行酯化反应,有效分散粉体,当乙二醇含量不足时,粉体的分散性较差、有大颗粒形成;当乙二醇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1时,粉体的分散性较好。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可以很好地分散溶液前驱体,当添加少量去离子水时,溶液前驱体之间因浓度较高而相互靠近形成大颗粒;当加入过量的去离子水时,溶液前驱体会吸附溶液中电离的氢氧根,两个氢氧根脱水使前驱体通过有氧键结合,从而形成大颗粒;当去离子水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5∶1时,粉体的分散性较好。上述参数的变化不影响粉体的物相,所制得的粉体都为Y2O3单一相,说明氧化镧完全固溶入氧化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钇 柠檬酸 亚微米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的影响
4
作者 赵森龙 张晓婷 +3 位作者 王焕平 杨清华 雷若姗 徐时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5-291,共7页
以硝酸镧、硝酸钇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分别探讨了PEG400和油酸作为分散剂时对粉体物相、微观形貌以及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无论是以PEG400还是油酸作为分散剂,煅烧后获得的粉体中只存在Y_2... 以硝酸镧、硝酸钇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分别探讨了PEG400和油酸作为分散剂时对粉体物相、微观形貌以及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无论是以PEG400还是油酸作为分散剂,煅烧后获得的粉体中只存在Y_2O_3单相,且粉体粒径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大;PEG400的最佳添加量为4wt%,此时粉体在1100℃煅烧后的一次粒径D50在85 nm左右;油酸的最佳添加量为2wt%,此时粉体在1100℃煅烧后的一次粒径D50在75 nm左右;使用油酸作为分散剂明显比使用PEG400作为分散剂的团聚峰平缓,说明油酸的分散效果比PEG400的分散效果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钇 PEG400 油酸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