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炭负载无卤素铜催化剂催化液相甲醇一步氧化合成甲缩醛性能
1
作者 李心灵 林慧博 +4 位作者 卢洁 肖婉婧 李文杰 何梓瑞 邓志勇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为解决卤素铜催化剂在液相甲醇一步氧化合成甲缩醛反应中腐蚀不锈钢设备的问题,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无卤素铜负载的活性炭(Cu/AC)催化剂,考察了Cu/AC催化剂液相甲醇一步氧化合成甲缩醛的催化性能。通过N_(2)吸/脱附、XRD、XPS、TEM和... 为解决卤素铜催化剂在液相甲醇一步氧化合成甲缩醛反应中腐蚀不锈钢设备的问题,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无卤素铜负载的活性炭(Cu/AC)催化剂,考察了Cu/AC催化剂液相甲醇一步氧化合成甲缩醛的催化性能。通过N_(2)吸/脱附、XRD、XPS、TEM和H_(2)-TPR等对Cu/AC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u负载量、焙烧温度对Cu/AC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负载量(质量分数)为5.0%、焙烧温度为200℃时,Cu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活性炭表面,且此时Cu颗粒粒径最小(12.0 nm)、Cu^(0)和Cu^(+)含量最高,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在反应温度为130℃、O_(2)压力为3.0 MPa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和甲缩醛选择性分别为8.1%和92.7%。其中,5Cu/AC-200催化剂循环5次后甲缩醛选择性从首次的92.7%增大至循环后的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素铜催化剂 活性炭 甲缩醛 一步氧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锰/活性炭-臭氧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魏婕 朱艳丽 +1 位作者 王淑晋 王若男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作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途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解决了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难降解和色度难去除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模拟阳离子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锰/活性炭(Mn/GAC)作为催化剂,使用臭氧催化氧化... 作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途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解决了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难降解和色度难去除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模拟阳离子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锰/活性炭(Mn/GAC)作为催化剂,使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以色度去除率作为考察指标,在确定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初始浓度和臭氧浓度的基础上,对催化剂使用量、废水的初始pH值和废水的初始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考查其对阳离子金黄X-GL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纳米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去除阳离子金黄X-GL染料废水色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催化剂的投加量为3.5 g/L、初始pH值为9.4、初始温度为23.6℃的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色度去除率为95.6%,说明该工艺处理染料废水能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硝酸锰/活性炭催化剂 阳离子染料废水 正交实验 微纳米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载铁催化剂作用下几种典型芳烃一步氧化羟基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钟永科 李桂英 +2 位作者 祝良芳 唐典勇 胡常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70-1572,共3页
Fe/activated carbon was found to be catalytically effective for the one-step hydroxylation of several typical substituted aromatic compounds under milder reaction conditions(303 K,atmospheric pressure). It was found t... Fe/activated carbon was found to be catalytically effective for the one-step hydroxylation of several typical substituted aromatic compounds under milder reaction conditions(303 K,atmospheric press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ring oxidation is predominant for all the substrates studied and the selectivity to ring oxidation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reported previously.A comparison of the conversions with that of benzene revealed that electron-donating substituents increase the conversions of the substrates,while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decrease the conversions.The formation of o-and p-hydroxylated products for electron-donating substituted aromatic compounds and o-,m-,p-hydroxylated products for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ted aromatic compounds revealed an electrophilc mechanism.The predominant selectivity to o-hydroxylated products for the aromatic compounds with substituents which could coordianated with Fe also shows a new mechanism.This coordianation was affected by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the substituents.The latter mechanism was also confirmed by DF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AC) 催化剂 羟基化 氧化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性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用无烟煤制备活性炭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双全 王祖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1-435,共5页
探讨了以硝酸盐为主的氧化性复合催化剂制备煤基活性炭的新工艺,利用该催化剂将催化和氧化统一起来。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活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钡的活性差,不宜作为催化剂使用;钾化合物是制造活性炭的良... 探讨了以硝酸盐为主的氧化性复合催化剂制备煤基活性炭的新工艺,利用该催化剂将催化和氧化统一起来。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活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钡的活性差,不宜作为催化剂使用;钾化合物是制造活性炭的良好催化剂;助催化剂P在活性炭孔隙结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料中的灰分对催化剂效能的发挥起阻碍作用;实验的复合催化剂可以提高活化反应速度1倍以上,在相同烧失率时获得较高的吸附性能,或在相同的烧失率时提高活化得率,从而降低活性炭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活性炭 催化剂 无烟煤 硝酸盐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表面活性剂对掺钡纳米氧化镁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霍超 范青明 +2 位作者 邵红 李一帆 刘化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8-422,共5页
以微波技术制备的掺钡纳米氧化镁为载体,以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通过在钌的浸渍液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制得了一系列的Ru/Ba-MgO催化剂,进而运用连续流动的高压装置、N2物理吸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量... 以微波技术制备的掺钡纳米氧化镁为载体,以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通过在钌的浸渍液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制得了一系列的Ru/Ba-MgO催化剂,进而运用连续流动的高压装置、N2物理吸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量散射仪(XRD)、CO化学吸附对其进行了活性评价及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在浸渍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有利于Ru/Ba-MgO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提高,其中添加浓度为0.049%的OP-10制得的Ru/Ba-MgO催化剂活性最好,在10MPa,10000h-1和748K的反应条件下,其氨合成反应速率可达50.87mmol·g-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掺钡纳米氧化 钌基催化剂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沉积法制备活性炭负载铜基催化剂及其氧化羰基化
6
作者 王瑞玉 郭明 李忠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42-1146,共5页
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铜基催化剂,并用其催化甲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通过催化活性评价以及XRD、H2-TPR、SEM等表征考察了铜源、还原剂、沉淀剂、铜负载量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 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铜基催化剂,并用其催化甲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通过催化活性评价以及XRD、H2-TPR、SEM等表征考察了铜源、还原剂、沉淀剂、铜负载量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醋酸铜作为铜源、葡萄糖作为还原剂、负载量为17.1%时制备的Cu2O/AC催化剂合成DM C活性最佳,在M e OH/CO/O2体积比=5∶11∶1、SV=6 625 h-1的条件下,催化剂最高时空收率可达99.36 mg/(g·h),DMC的选择性为8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活性炭 沉淀沉积法 氧化羰基化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镁含油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
7
作者 王玉蝶 何丕文 +1 位作者 彭峰 黄向阳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1-1840,共10页
首先,含油污泥经600℃热解得到了含油污泥基活性炭(OS);再以MgCl_(2)为活化剂,将OS高温热解得到了载镁污泥基活性炭(M-OS)。通过BET、SEM、XRD、XPS和FTIR对M-OS进行了表征。将M-OS用于水体中甲基橙(MO)的吸附去除,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 首先,含油污泥经600℃热解得到了含油污泥基活性炭(OS);再以MgCl_(2)为活化剂,将OS高温热解得到了载镁污泥基活性炭(M-OS)。通过BET、SEM、XRD、XPS和FTIR对M-OS进行了表征。将M-OS用于水体中甲基橙(MO)的吸附去除,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M-OS的制备和吸附条件对MO吸附性能的影响,推测了其对MO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OS加入量为1.5 g、热解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2 h制备的M-OS(M-OS-1)具有最高的MO吸附量和去除率;在吸附时间360 min、投加量100 mg的条件下,M-OS-1对100 mL初始质量浓度200 mg/L的MO水溶液(初始pH=5)的吸附量为172.47 mg/g,去除率为86.24%;镁主要是以MgO的形式负载在OS表面上,M-OS-1的比表面积为30.91 m^(2)/g,M-OS-1对MB的吸附过程属于自发过程,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R^(2)=0.97)和Langmuir等温模型(R^(2)=0.94),根据等温模型测试得到其对MB的最大吸附量为3901.87 mg/g;M-OS-1对MO的吸附主要是表面络合、羟基和孔隙填充等多种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活性炭 甲基橙 氧化 化学吸附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复合材料负载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石化废水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越 蒋广安 +2 位作者 李宝忠 马传军 王雪清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某石化厂炼油废水,制备了活性炭复合材料负载催化剂(Fe_2O_3/ACNT),与几种常见负载催化剂进行了物性和COD去除效果的对比,并对Fe_2O_3/ACNT的催化效果和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 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某石化厂炼油废水,制备了活性炭复合材料负载催化剂(Fe_2O_3/ACNT),与几种常见负载催化剂进行了物性和COD去除效果的对比,并对Fe_2O_3/ACNT的催化效果和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Fe_2O_3/ACNT>Fe_2O_3/活性炭>Fe_2O_3/Al2O3>Fe_2O_3/陶粒;Fe_2O_3/ACNT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强度和吸水率,使COD去除率由单独臭氧氧化时的约20%提高到66.8%。在催化剂填充量200 m L、废水pH 7.6、臭氧投加量200 mg/L、体积空速1 h^(-1)的条件下运行30d,COD去除率平均达65.1%,出水COD均值为40.8 mg/L,最高值为44.3 mg/L,满足外排水COD小于50 mg/L的指标。催化剂稳定性良好,运行30 d活性未见明显降低,具有在环保领域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氧化 石化废水 活性炭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铁催化剂催化氧化聚乙烯醇废水 被引量:4
9
作者 肖冠南 王梓屹 +1 位作者 宋翔 张正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38,共4页
为解决膜技术处理聚乙烯醇(PVA)废水时出现的膜材料孔道堵塞、设备反洗频繁等问题,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Fe/活性炭(AC)催化剂,并采用H_2O_2催化氧化法预处理PVA模拟废水。结果表明,Fe/AC催化剂在H_2O_2催化氧化PVA废水工艺中能够高效降... 为解决膜技术处理聚乙烯醇(PVA)废水时出现的膜材料孔道堵塞、设备反洗频繁等问题,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Fe/活性炭(AC)催化剂,并采用H_2O_2催化氧化法预处理PVA模拟废水。结果表明,Fe/AC催化剂在H_2O_2催化氧化PVA废水工艺中能够高效降解水中的PVA,将0.2 g Fe/AC催化剂和4 m L H_2O_2加入到200 m L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PVA模拟废水中,PVA去除率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催化氧化 活性炭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辐射下活性炭-铁酸镍杂化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氨氮(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波 刘守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97-1705,共9页
铁酸镍(NiFe2O4)中的镍原子抑制其光芬顿催化活性.然而,活性炭(AC)能激活其光芬顿催化活性,结果导致复合催化剂AC-NiFe2O4在过氧化氢存在时可见光辐射下也可催化氧化氨氮.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 铁酸镍(NiFe2O4)中的镍原子抑制其光芬顿催化活性.然而,活性炭(AC)能激活其光芬顿催化活性,结果导致复合催化剂AC-NiFe2O4在过氧化氢存在时可见光辐射下也可催化氧化氨氮.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比表面积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光催化降解氨氮的实验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在10 h内氨氮的降解率可达到91.0%,而同样条件下没有催化剂时氨氮的去除率只有24.0%.对照实验表明,裸铁酸镍在可见光辐射下,氨氮的降解率只有30.0%.这表明活性炭加速了氨氮的氧化速率.动力学研究表明,氨氮的氧化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表观反应动力学常数为3.538×10-3min-1.机理研究表明,氨氮的氧化是通过生成HONH2中间体,然后转化为NO2-.8次循环实验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容易分离、可循环使用、且催化活性十分稳定.因此,该催化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镍 活性炭 杂化 光芬顿催化剂 氨氮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复合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石化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雪清 赵越 +1 位作者 蒋广安 马传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中活性炭型催化剂比表面积大,且载体自身具有催化作用,活性一般较好,但其结构松散、磨耗较高,影响工业应用。对自制活性炭复合催化剂进行改性后处理石化污水,探索催化剂的性能优势及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可...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中活性炭型催化剂比表面积大,且载体自身具有催化作用,活性一般较好,但其结构松散、磨耗较高,影响工业应用。对自制活性炭复合催化剂进行改性后处理石化污水,探索催化剂的性能优势及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可强化臭氧氧化效果,提高臭氧利用率。活性炭复合催化剂具有高强度、低磨耗的特点,其COD去除率较活性炭催化剂提高12%,经过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COD去除率进一步提高近10%。低反应空速和高臭氧投加量有利于提高COD去除率。ACFH-2和ACFH-3催化剂处理后出水COD值均小于50 mg/L,并在150 h内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适于工业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臭氧 化学需氧量 催化氧化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净化网上光催化剂和活性炭相互增强净化能力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9
12
作者 古政荣 陈爱平 +1 位作者 戴智铭 古宏晨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采用浸涂法在活性炭空气净化网上负载纳米二氧化钛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净化网对一氧化碳、甲醛、硫化氢等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明显增强 ,对比实验表明 ,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剂使被吸附的污染物发生降解反应而提高活性炭的净化能力。活性... 采用浸涂法在活性炭空气净化网上负载纳米二氧化钛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净化网对一氧化碳、甲醛、硫化氢等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明显增强 ,对比实验表明 ,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剂使被吸附的污染物发生降解反应而提高活性炭的净化能力。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为光催化反应提供高浓度环境 ,加速了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活性炭 空气净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催化剂上SO_2转化活性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修松 蔡光宇 +5 位作者 王作周 杨永和 王清遐 罗静慎 盛世善 陈恒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研究了用不同原料及不同方法制备的活性炭催化剂物化性质变化及其与SO_2转化为SO_3的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取决于其表面性质,而与其孔结构等物理性质无明显关系。XPS和TPD结果认为,催化剂表面上存在有五种数量不... 研究了用不同原料及不同方法制备的活性炭催化剂物化性质变化及其与SO_2转化为SO_3的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取决于其表面性质,而与其孔结构等物理性质无明显关系。XPS和TPD结果认为,催化剂表面上存在有五种数量不等的基团,即(酮基),(烯酮基),其中,含氧基团=C=O为SH_2转化为SO_3的活性中心,可以经改质手段使糠醛渣活性炭上该基团数量增加,从而可提高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型催化剂在制造活性炭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双全 乐政 王祖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9-393,共5页
NP型催化剂在制造活性炭过程中,主要是发挥了氧化和催化的协同作用。红外分析表明,在NP催化剂的作用下,炭化过程中煤分子的芳香结构遭到破坏,形成三维无序的“乱层结构”,芳香环断裂并被氧化生成官能团,成为活化反应的活性点... NP型催化剂在制造活性炭过程中,主要是发挥了氧化和催化的协同作用。红外分析表明,在NP催化剂的作用下,炭化过程中煤分子的芳香结构遭到破坏,形成三维无序的“乱层结构”,芳香环断裂并被氧化生成官能团,成为活化反应的活性点。钾化合物的存在,使得活化反应造孔的方向性加强,成孔速度加快。助催化剂P的存在,则强化了这些作用。使用NP催化剂,活性炭中孔径为0-4 ~0-6nm 的孔容占总孔容的85% ~90 % 。此外,该催化剂还能转化煤中矿物质成为酸易溶物,使总脱灰率达到66 %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制造 催化 氧化 NP型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催化剂——镁铝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靳福全 宋全胜 +2 位作者 李晓红 李冰 杨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催化剂前体镁铝水滑石,再高温焙烧制得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为探针反应,以蓖麻油转化率为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用量...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催化剂前体镁铝水滑石,再高温焙烧制得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为探针反应,以蓖麻油转化率为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用量7.5%、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7 h条件下,制得的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得出蓖麻油转化率平均可达96.2%。采用TG-DTG、XRD、BET、SEM技术对优化条件下制得的镁铝水滑石及镁铝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镁铝水滑石在230℃和420℃时,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峰;镁铝复合氧化物与氧化镁具有相似的晶相结构,其BET比表面积为211.7 m2/g,BJH脱附累积孔容(0.85~150 nm)为0.90 cm3/g,BJH脱附平均孔半径为9.6 nm,表面形貌呈蜂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水滑石 铝复合氧化 生物柴油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氧化镁为载体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霍超 李瑛 +1 位作者 韩文锋 刘化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67-469,474,共4页
着重对以氧化镁为载体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MgO载体的物性是影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的关键因素 ,MgO的比表面积越大 ,其催化剂活性越高。而促进剂与载体及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 ,导... 着重对以氧化镁为载体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MgO载体的物性是影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的关键因素 ,MgO的比表面积越大 ,其催化剂活性越高。而促进剂与载体及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 ,导致不同的促进剂对钌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明显不同。在研究中 ,我们还发现制备过程中引入抽滤洗涤步骤 ,可以有效地去除氯离子 ,从而提高钌基催化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钌基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伟莹 唐莉莉 +3 位作者 李来胜 刘佩红 张秋云 李旭凯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采用浸渍法以活性炭(AC)为载体负载CeO2制备了Ce/AC催化剂,考察了AC材质和Ce负载量(Ce与AC的质量比,下同)对Ce/AC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椰壳AC为载体的催化剂催化性能好,Ce的最佳负载量为... 采用浸渍法以活性炭(AC)为载体负载CeO2制备了Ce/AC催化剂,考察了AC材质和Ce负载量(Ce与AC的质量比,下同)对Ce/AC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椰壳AC为载体的催化剂催化性能好,Ce的最佳负载量为0.2%。Ce/AC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DMP60min后,DMP去除率达99%,TOC去除率达68%;Ce/AC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对氯苯甲酸(p-CBA)60min后,p-CBA去除率达94%,TOC去除率达64%,均明显好于以AC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和单独臭氧氧化效果。吸附动态实验结果表明,Ce/A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反应780min后DMP去除率稳定在7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负载 催化剂 催化臭氧氧化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镁负载磷钼钒杂多酸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广栋 程铁欣 +4 位作者 庄红 刘延 李文兴 毕颖丽 甄开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
采用乙醇溶液中浸渍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镁负载的磷钼钒酸铜 (Cu2 PMo1 1 VO40 )催化剂 ,考察了正己醇选择氧化生成正己醛的催化反应性能 .催化剂的 IR,XRD,UV-DRS,NMR,DTA-TG和比表面积等测试结果表明 ,Cu2 PMo1 1 VO40 在氧化镁表面单层... 采用乙醇溶液中浸渍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镁负载的磷钼钒酸铜 (Cu2 PMo1 1 VO40 )催化剂 ,考察了正己醇选择氧化生成正己醛的催化反应性能 .催化剂的 IR,XRD,UV-DRS,NMR,DTA-TG和比表面积等测试结果表明 ,Cu2 PMo1 1 VO40 在氧化镁表面单层分散 ,形成缺位型 Keggin结构 .反应后催化剂表面分散状态及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 ,Keggin型对称结构有所恢复 ,形成活化状态的缺位型 Keggin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负载磷钼钒杂多酸催化剂 催化性能 正己醇 选择氧化 正己醛 Keggin型对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沉淀法制备活性炭负载Co-Mo双金属脱硫催化剂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广建 邴连成 +2 位作者 郭娜娜 杨志坚 张健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2-1257,共6页
以氧化改性活性炭为载体,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Co-Mo催化剂,并用CO还原SO2反应作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焙烧温度500℃、Co/Mo物质的量比0.45、最佳反应条件(硫化温度为500℃、空速为7 0... 以氧化改性活性炭为载体,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Co-Mo催化剂,并用CO还原SO2反应作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焙烧温度500℃、Co/Mo物质的量比0.45、最佳反应条件(硫化温度为500℃、空速为7 000 mL/(g.h)、CO/SO2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温度为450℃)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XRD表征结果表明,催化CO还原SO2反应的活性相为CoS2和MoS2,硫化温度影响活性相的形成。该催化剂稳定性好,反应运行24 h后活性仍能保持最高活性的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钴钼催化剂 浸渍沉淀法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2改性Co/活性炭催化剂对浆态床Fischer-Tropsch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涛 丁云杰 +3 位作者 朱何俊 李显明 焦桂萍 林励吾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327,共5页
考察了ZrO2改性Co/活性炭(Zr-Co/AC)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的Fischer-Tropsch合成反应性能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ZrO2助剂可明显提高Co/AC催化剂对Fischer-Tropsch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降低甲烷... 考察了ZrO2改性Co/活性炭(Zr-Co/AC)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的Fischer-Tropsch合成反应性能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ZrO2助剂可明显提高Co/AC催化剂对Fischer-Tropsch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降低甲烷的选择性并提高C5+烃的选择性。当Zr-Co/AC催化剂(Co质量分数为15%)中Zr的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6%时,CO的转化率从36.4%增加到67.9%,甲烷选择性从15.4%降低到10.1%,而C5+烃的选择性从71.4%增加到79.3%。当Zr-Co/AC催化剂中Co质量分数为15%、Zr质量分数为2%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93~503K、压力2.5~3.5MPa、气态空速500~2000h-1、催化剂在浆态液中的体积分数为2.50%。在此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和C5+烃的选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助剂 锆-钴/活性炭催化剂 浆态床反应器 Fischer—Tropsch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