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变曲率沟槽高精度球体精研工艺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袁巨龙
项震
吕冰海
赵萍
郭伟刚
周芬芬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455
U1401247
+1 种基金
U1604254)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EM2016070102)
-
文摘
基于变曲率沟槽研磨抛光方法,对球体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绘制球体表面加工轨迹并结合Preston方程建立球度误差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最短的加工时间为26 h。基于田口法对精研阶段球体加工工艺进行正交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S-N-K分析,优化各加工阶段加工参数以获得最优的圆度值。结果表明:在半精研阶段将球体的球度研磨至0.7μm,精研阶段研磨至0.3μm时加工效率最高。完成精研阶段(半精研、精研和超精研)阶段只需要29 h,相较于传统的加工方法其效率提高了14.7%,并且抛光结束后的氧化锆陶瓷球粗糙度达到14 nm,圆度达到0.13μm,达到了G5级国家标准。
-
关键词
变曲率沟槽
氧化锆陶瓷球
精研阶段
正交试验
-
Keywords
variable-radius groove
zirconia ceramic balls
finishing process
orthogonal test
-
分类号
TG580.6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
-
题名磨矿介质对黄铜矿表面特性及可浮性的影响
- 2
-
-
作者
孙庆镇
张小龙
高鹏
孙昊
-
机构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国地联合工程中心
-
出处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0,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104248,52474285)。
-
文摘
我国生产的铜主要来源于黄铜矿,通常采用浮选工艺对其进行分离富集。磨矿是矿物浮选前的必备作业,而不同的磨矿介质会对矿物的浮选回收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明确磨矿介质对黄铜矿浮选回收的影响,选取黄铜矿纯矿物作为研究对象,以钢球、氧化铝陶瓷球、氧化锆陶瓷球和氮化硅陶瓷球作为搅拌磨机的磨矿介质,利用不同检测手段,研究四种介质对黄铜矿磨矿产品表面特性及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磨矿介质密度越大,磨矿产品相对更细。在钢球介质磨矿体系下,磨矿产品颗粒表面更粗糙,会抑制捕收剂丁基钠黄药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而在陶瓷球介质磨矿体系下,磨矿产品颗粒表面相对光滑、平整,未见明显腐蚀,表现出了更好的可浮性。采用氧化锆陶瓷球介质磨矿时,磨矿产品中产生了更多伸长率较大的颗粒,产品表面等电点更低,产品疏水性更好,更有利于黄铜矿的浮选回收。
-
关键词
磨矿介质
钢球
氧化铝陶瓷球
氧化锆陶瓷球
氮化硅陶瓷球
黄铜矿
表面特性
可浮性
-
Keywords
grinding media
steel ball
alumina ceramic ball
zirconia ceramic ball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ball
chalcopyrite
surface property
floatability
-
分类号
TD924.3
[矿业工程—选矿]
TD952.4
[矿业工程—选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