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1
作者 柴金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采用铸渗工艺制备了铁包覆和无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微区成分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无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ZTAp与高铬铸铁间存在界面间隙,在制样中Z... 采用铸渗工艺制备了铁包覆和无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微区成分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无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ZTAp与高铬铸铁间存在界面间隙,在制样中ZTAp发生脱落;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的ZTAp嵌在高铬铸铁中,界面处无空洞、脱黏和分层等明显缺陷,且形成连续的厚度在15~30μm的界面层,可以提升界面结合性能;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韧度(2.1 J·cm^(-2))提升至无铁包覆时(0.5 J·cm^(-2))的4.2倍,失效方式由拔出失效转变为颗粒断裂失效,基体区断裂机制为准解理性断裂,界面层局部存在韧窝、撕裂棱等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 高铬铸铁 界面活性剂 冲击韧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凯东 李响 +3 位作者 卢响 王琦 匡健磊 曹文斌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0,共16页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陶瓷与单相Al_(2)O_(3)和ZrO_(2)陶瓷相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电子、生物医疗、半导体等高端工业领域显示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ZTA陶瓷的增韧机制,梳理并总结了近期国内外关...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陶瓷与单相Al_(2)O_(3)和ZrO_(2)陶瓷相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电子、生物医疗、半导体等高端工业领域显示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ZTA陶瓷的增韧机制,梳理并总结了近期国内外关于ZTA陶瓷的粉体制备、烧结方法和第三相引入等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利用多种烧结技术和制备工艺在ZTA陶瓷中引入第三相的作用,最后指出粉体的纳米化、先进烧结技术的精细控制以及探索第三相对微观组织的调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原料粉体 烧结方法 第三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粒径和氧化锆粉外加量对氧化铝造粒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江 刘学新 +2 位作者 李文 张子翼 员文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为了提高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造粒粉的烧结性能,以不同粒径(d_(50)=1.72μm,d_(50)=3.48μm,d_(50)=13 nm)的Al_(2)O_(3)粉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YSZ)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黏结剂和分散剂,混合球磨得到ZTA浆料。研究了不同YSZ外加量(外... 为了提高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造粒粉的烧结性能,以不同粒径(d_(50)=1.72μm,d_(50)=3.48μm,d_(50)=13 nm)的Al_(2)O_(3)粉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YSZ)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黏结剂和分散剂,混合球磨得到ZTA浆料。研究了不同YSZ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和20%)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ZTA造粒粉。造粒粉经压样成型后分别在1520、1600和1680℃保温2 h烧成,并测试其线收缩率和致密度。结果表明:1)ZTA浆料呈现剪切变稀的特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屈服应力,浆料的流变性能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较高,>0.98;2)所制备的ZTA造粒粉的粒度分布范围主要在125~45μm,粒度分布较广;3)以99%(w)活性Al_(2)O_(3)粉(d_(50)=1.72μm)为主要原料,加入1%(w)纳米Al_(2)O_(3)(d_(50)=13 nm)、外加15%(w)YSZ时,所制备造粒粉性能较好,其对应的卡尔系数为8.62%,含水率为0.22%,休止角为25.2°,经1600℃保温2 h烧后,其致密度为94.8%,线收缩率为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氧化增韧氧化铝(ZTA) 流变性能 致密度 线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用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吕文芳 康宏 +3 位作者 吕晋军 高飞 包广洁 席戈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69,共6页
考察了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Z2S)在人工唾液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并与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烤瓷材料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S i3N4陶瓷配副时,Z2S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其磨损率比V it... 考察了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Z2S)在人工唾液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并与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烤瓷材料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S i3N4陶瓷配副时,Z2S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其磨损率比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的磨损率低2个数量级,Z2S的主要磨损机制为轻微的磨粒磨损和塑性变形,并受ZrO2的摩擦诱导相变影响;与天然牙釉质配副时,Z2S不仅自身磨损低而且对天然牙釉质的磨损较小,天然牙釉质的磨损表面保持了较好的初始形态,其与天然牙釉质的配对性优于Dentsp ly陶瓷与天然牙釉质的配对性,是1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牙科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氧化 增韧 氧化铝陶瓷 天然牙釉质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须及颗粒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吕珺 郑治祥 +1 位作者 金志浩 王永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5-18,共4页
对 Al2 O3- Si Cw和 Al2 O3- 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Al2 O3- Si Cw和 Al2 O3-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与基体相比抗热震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 ,Al2 O3- Si Cw复合材料显示出更为优越的抗裂纹扩... 对 Al2 O3- Si Cw和 Al2 O3- 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Al2 O3- Si Cw和 Al2 O3-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与基体相比抗热震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 ,Al2 O3- Si Cw复合材料显示出更为优越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与抗循环热震性能。材料增韧效果的差异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热震性 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 晶须 颗粒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广奎 康宏 +2 位作者 包广洁 吕晋军 高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复合添加剂等粉料与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后,球磨制备浆液,采用离心渗透注浆法成坯,在1450℃下烧结8h。烧结体打磨抛光后,测...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复合添加剂等粉料与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后,球磨制备浆液,采用离心渗透注浆法成坯,在1450℃下烧结8h。烧结体打磨抛光后,测试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表面和断面的微观结构。结果不同实验组的三点抗弯曲强度、维氏硬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氧化锆组的断裂韧性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氧化锆组和30%氧化锆组间的断裂韧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纳米氧化锆含量为20%时,其力学性能显著高于10%及30%组,三点抗弯曲强度为(433±19)MPa,断裂韧性达(7.50±0.56)MPa·m1/2。显微结构观察到内晶—晶界复合型结构、晶间及穿晶断裂。结论内晶—晶界复合型结构具有强烈的增韧效果,可提高陶瓷的强度和韧性。纳米氧化锆含量为20%时,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适合口腔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增韧氧化铝陶瓷 离心渗透注浆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相SiC颗粒弥散增韧氧化铝陶瓷的残余应力计算 被引量:8
7
作者 沈毅 杨正方 张存满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
为了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和说明弥散SiC颗粒通过增韧而达到增强和提高耐磨性的本质原因 ,建立了弥散颗粒分布模型及应力计算模型 。
关键词 第二相 增韧 氧化铝陶瓷 残余应力 计算 碳化硅颗粒 弥散颗粒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和TiO_2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思钱 王薇 +3 位作者 杜若茜 张大风 刘传通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9,343,共6页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MgO、TiO2,按二者比例的不同分0、1、2、3、4号组。各组凝胶注模成型后,分别在1150、1200、1300、1400、1450、1500、1600℃下保温2h,冷却后取出抛光,测其三点抗弯强度、线收缩率、相对密度,扫描电镜观察其断面形态。结果添加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组(1号组)具有最高的抗弯强度,1600℃保温2h后达(401.78±19.50)MPa,高于0号组(380.64±44.50)MPa。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烧结致密后陶瓷的抗弯强度起降低作用,均比0号组低。MgO含量高于2%及以上,含烧结助剂各组相对密度升高的速率没有明显的区别。烧结温度高于1200℃后各组均出现明显的收缩,且含烧结助剂组均高于0号组。结论含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的ZTA纳米复合陶瓷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相对密度速率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且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起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纳米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粉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晶 高宏 邱竹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1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自制的异丙醇铝、异丙醇锆为原料 ,采用Sol Gel方法制备了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 (ZTA)。通过DTA、X Ray及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性能与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ZTA体系的凝胶热分解行为受铝锆摩尔比的制约 ,Al∶Zr大于 2∶... 以自制的异丙醇铝、异丙醇锆为原料 ,采用Sol Gel方法制备了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 (ZTA)。通过DTA、X Ray及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性能与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ZTA体系的凝胶热分解行为受铝锆摩尔比的制约 ,Al∶Zr大于 2∶1时 ,其热分解行为与纯氢氧化铝的热分解行为相似 ;130 0℃煅烧后的ZTA系粉体中亚稳态的t ZrO2 含量亦与Al∶Zr有关 ,Al∶Zr愈高 ,t ZrO2 所占比重越大 ;ZTA粉体在热处理过程中经历了由无规网状→针状→球形→哑铃形结构的变化 ;纳米ZTA粉体的存在温度为 12 0 0℃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 氧化铝陶瓷 纳米粉体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金豹 黄传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54,共4页
利用纳米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和纳米颗粒的增韧作用,提高了氧化铝基体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3Y-ZrO2,纳米ZrO2含量为15wt%的A15Z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抗弯强度766.74MPa、断裂韧度6.13MPa·m1/2、维... 利用纳米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和纳米颗粒的增韧作用,提高了氧化铝基体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3Y-ZrO2,纳米ZrO2含量为15wt%的A15Z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抗弯强度766.74MPa、断裂韧度6.13MPa·m1/2、维氏硬度18.32GPa),表明添加纳米氧化锆的复合刀具材料的力学性能远远超过单相氧化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增韧 增韧补强机理 纳米氧化 氧化铝基体 陶瓷刀具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SiC颗粒增韧氧化铝陶瓷内部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存满 徐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26-1330,共5页
根据烧结原理,建立了弥散颗粒分布模型及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一维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计算,从理论上探讨了弥散SiC颗粒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相应机理通过应力计算分析了影响残余应力大小的基本因素,为合理选取弥散颗粒的加入量提供了理... 根据烧结原理,建立了弥散颗粒分布模型及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一维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计算,从理论上探讨了弥散SiC颗粒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相应机理通过应力计算分析了影响残余应力大小的基本因素,为合理选取弥散颗粒的加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SiC颗粒 氧化铝陶瓷 增韧机理 应力计算 残余应力 弥散颗粒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继华 沈伟国 安学勤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4,共5页
在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已烷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并表征了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颗粒.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温度、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比、反应物的浓度等反应条件对Al(OH)3-Zr(OH)4颗粒平均粒径... 在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已烷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并表征了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颗粒.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温度、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比、反应物的浓度等反应条件对Al(OH)3-Zr(OH)4颗粒平均粒径以及粒度分布的影响.分别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以及热分析表征60℃真空干燥和500,1200℃热处理后的粉末,表明60℃真空干燥后,粉末以无定形为主;500℃时粉末粒径为5nm左右,主要是t-ZrO2,Al2O3以固熔体形式存在; 1200℃时粉末粒径为200 nm左右,是t-ZrO2,m-ZrO2,α-Al2O3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氧化 纳米复合颗粒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粒弥散增韧氧化铝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海林 邬柱 +1 位作者 王正东 吴东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3-318,共6页
本文以金属铬粉弥散增韧氧化铝陶瓷为研究对象,具体地探讨了增韧的结果与两相界面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约有25%的铬颗粒与基体裂纹发生桥联作用,并且产生一定的颈缩塑性变形,从而吸收能量达到增韧的目的.基体对颗... 本文以金属铬粉弥散增韧氧化铝陶瓷为研究对象,具体地探讨了增韧的结果与两相界面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约有25%的铬颗粒与基体裂纹发生桥联作用,并且产生一定的颈缩塑性变形,从而吸收能量达到增韧的目的.基体对颗粒的变形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较高的界面结合强度使得铬颗粒在很小的塑性变形下发生脆断,而较低的界面结合强度将导致颗粒的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增韧 氧化铝 复合材料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氧化镁协同氧化锆增韧氧化铝的新方法
14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4,共1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氧化锆增韧氧化铝的新方法。具体步骤:1)将具有稳定的四方晶型氧化锆纳米粒子、氢氧化镁粒子和氧化铝颗粒混合;2)将混合物研磨,制成生坯后煅烧。所得产物中含有通过氧化锆和氧化镁增韧的α—Al2O3.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氧化 协同 纳米粒子 颗粒混合 混合物 晶型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关节置换术的高性能氧化铝基复合陶瓷的材料特性和使用寿命(英文)
15
作者 Meinhard Kuntz Thomas Pandorf Wen Chen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研究用于外科手术的一种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的增加机理,材料特性和使用寿命。方法分析材料的微显微结构和增加机理的模型。测量和讨论有关标准试样和人工关节组件的力学试验。分析在模拟热环境老化和循环疲劳试验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试... 目的研究用于外科手术的一种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的增加机理,材料特性和使用寿命。方法分析材料的微显微结构和增加机理的模型。测量和讨论有关标准试样和人工关节组件的力学试验。分析在模拟热环境老化和循环疲劳试验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试验。结果由于对这种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相变增韧作用,所以它的强度和韧性都高于标准的氧化铝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高强度特性提高了人工关节组件的可靠性。结论与单纯的氧化锆材料相比,这种陶瓷复合材料进一步解决在热环境下老化的问题。即使在温度高达134°C的水蒸气和循环加载的极端复合条件下,它也没有降低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材料特性 寿命 热老化 循环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
16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材料 氧化增韧 制备方法 莫来石 增强技术 增强增韧 成型技术 烧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La_2O_3/Y_2O_3增韧补强ZTA陶瓷材料及其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后明 曾国章 +2 位作者 刘景文 张高峰 周友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7,共4页
针对单一相ZrO_2增韧Al_2O_3(ZTA)陶瓷在提高韧性的同时不能合理兼顾其耐磨性能,利用稀土氧化物能促进复合陶瓷材料热压烧结的工艺特点,将La_2O_3/Y_2O_3添加到ZTA陶瓷材料中,XRD衍射图谱表明:La_2O_3/Y_2O_3的添加可以有效阻碍ZrO_2不... 针对单一相ZrO_2增韧Al_2O_3(ZTA)陶瓷在提高韧性的同时不能合理兼顾其耐磨性能,利用稀土氧化物能促进复合陶瓷材料热压烧结的工艺特点,将La_2O_3/Y_2O_3添加到ZTA陶瓷材料中,XRD衍射图谱表明:La_2O_3/Y_2O_3的添加可以有效阻碍ZrO_2不稳态晶型相变,促进介稳态t-ZrO_2的形成。当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时,烧结后晶粒分布最为均匀,致密程度高,其维氏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分别比相应未添加稀土氧化物的ZTA材料提高了8%、21%、33%,且La_2O_3与Al_2O_3会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片状LaAl_(11)O_(18),这种片晶不仅可以阻碍Al_2O_3、ZrO_2颗粒长大,还可通过晶粒拔出等增韧机制提高材料韧性。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的添加能提高ZTA陶瓷材料的耐磨性能,添加量为4%时其磨损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氧化 氧化 氧化 氧化增韧氧化铝(ZTA)陶瓷 增韧补强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克 杨世源 +2 位作者 巢永烈 王军霞 杨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于增韧牙科氧化铝陶瓷的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方法 :应用沉淀法 ,比较不同前驱物浓度和 pH值等条件下 ,所制备氧化锆粉体的物理性能。 结果 :ZrOCl2 ·8H2 O浓度为 0 .3~ 0 .5mol/L、pH 8.5时 ,经 70 0℃煅... 目的 :探讨用于增韧牙科氧化铝陶瓷的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方法 :应用沉淀法 ,比较不同前驱物浓度和 pH值等条件下 ,所制备氧化锆粉体的物理性能。 结果 :ZrOCl2 ·8H2 O浓度为 0 .3~ 0 .5mol/L、pH 8.5时 ,经 70 0℃煅烧 2h后 ,可获得性能优良、粒径约为 10 0nm的氧化锆陶瓷粉体。 结论 :选择适当的条件 ,该方法可制得粒径小、团聚少的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 纳米复合陶瓷 氧化相变增韧 化学沉淀法 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TaO_3颗粒增韧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艳改 周玉 贾德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2,共3页
通过冷等静压成型空气气氛下无压烧结把 L i Ta O3压电陶瓷颗粒作为增韧相引入 Al2 O3结构陶瓷 ,结果发现 ,L i Ta O3与 Al2 O3在 130 0℃烧结后能稳定共存 ,L i Ta O3颗粒弥散均匀分布 ;L i Ta O3的加入改善了 Al2 O3陶瓷的烧结性能 ;L... 通过冷等静压成型空气气氛下无压烧结把 L i Ta O3压电陶瓷颗粒作为增韧相引入 Al2 O3结构陶瓷 ,结果发现 ,L i Ta O3与 Al2 O3在 130 0℃烧结后能稳定共存 ,L i Ta O3颗粒弥散均匀分布 ;L i Ta O3的加入改善了 Al2 O3陶瓷的烧结性能 ;L i Ta O3颗粒含量适中的 Al2 O3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韧 制备 性能 AL2O3 陶瓷复合材料 LITAO3 氧化铝 钽酸锂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SiC颗粒增韧Al_2O_3基陶瓷的增韧机制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存满 徐政 许业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7-50,共4页
通过对SiC Al2 O3 陶瓷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分析 ,根据Griffith微裂纹理论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弥散SiC颗粒对Al2 O3
关键词 残余切应力 微裂纹 增韧机制 弥散碳化硅颗粒 氧化铝基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