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凯东 李响 +3 位作者 卢响 王琦 匡健磊 曹文斌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0,共16页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陶瓷与单相Al_(2)O_(3)和ZrO_(2)陶瓷相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电子、生物医疗、半导体等高端工业领域显示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ZTA陶瓷的增韧机制,梳理并总结了近期国内外关...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陶瓷与单相Al_(2)O_(3)和ZrO_(2)陶瓷相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电子、生物医疗、半导体等高端工业领域显示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ZTA陶瓷的增韧机制,梳理并总结了近期国内外关于ZTA陶瓷的粉体制备、烧结方法和第三相引入等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利用多种烧结技术和制备工艺在ZTA陶瓷中引入第三相的作用,最后指出粉体的纳米化、先进烧结技术的精细控制以及探索第三相对微观组织的调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原料粉体 烧结方法 第三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2
作者 柴金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采用铸渗工艺制备了铁包覆和无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微区成分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无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ZTAp与高铬铸铁间存在界面间隙,在制样中Z... 采用铸渗工艺制备了铁包覆和无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微区成分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无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ZTAp与高铬铸铁间存在界面间隙,在制样中ZTAp发生脱落;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的ZTAp嵌在高铬铸铁中,界面处无空洞、脱黏和分层等明显缺陷,且形成连续的厚度在15~30μm的界面层,可以提升界面结合性能;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韧度(2.1 J·cm^(-2))提升至无铁包覆时(0.5 J·cm^(-2))的4.2倍,失效方式由拔出失效转变为颗粒断裂失效,基体区断裂机制为准解理性断裂,界面层局部存在韧窝、撕裂棱等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颗粒 高铬铸铁 界面活性剂 冲击韧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粒径和氧化锆粉外加量对氧化铝造粒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江 刘学新 +2 位作者 李文 张子翼 员文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为了提高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造粒粉的烧结性能,以不同粒径(d_(50)=1.72μm,d_(50)=3.48μm,d_(50)=13 nm)的Al_(2)O_(3)粉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YSZ)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黏结剂和分散剂,混合球磨得到ZTA浆料。研究了不同YSZ外加量(外... 为了提高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造粒粉的烧结性能,以不同粒径(d_(50)=1.72μm,d_(50)=3.48μm,d_(50)=13 nm)的Al_(2)O_(3)粉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YSZ)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黏结剂和分散剂,混合球磨得到ZTA浆料。研究了不同YSZ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和20%)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ZTA造粒粉。造粒粉经压样成型后分别在1520、1600和1680℃保温2 h烧成,并测试其线收缩率和致密度。结果表明:1)ZTA浆料呈现剪切变稀的特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屈服应力,浆料的流变性能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较高,>0.98;2)所制备的ZTA造粒粉的粒度分布范围主要在125~45μm,粒度分布较广;3)以99%(w)活性Al_(2)O_(3)粉(d_(50)=1.72μm)为主要原料,加入1%(w)纳米Al_(2)O_(3)(d_(50)=13 nm)、外加15%(w)YSZ时,所制备造粒粉性能较好,其对应的卡尔系数为8.62%,含水率为0.22%,休止角为25.2°,经1600℃保温2 h烧后,其致密度为94.8%,线收缩率为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氧化增韧氧化铝(zta) 流变性能 致密度 线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用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吕文芳 康宏 +3 位作者 吕晋军 高飞 包广洁 席戈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69,共6页
考察了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Z2S)在人工唾液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并与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烤瓷材料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S i3N4陶瓷配副时,Z2S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其磨损率比V it... 考察了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Z2S)在人工唾液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并与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烤瓷材料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S i3N4陶瓷配副时,Z2S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其磨损率比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的磨损率低2个数量级,Z2S的主要磨损机制为轻微的磨粒磨损和塑性变形,并受ZrO2的摩擦诱导相变影响;与天然牙釉质配副时,Z2S不仅自身磨损低而且对天然牙釉质的磨损较小,天然牙釉质的磨损表面保持了较好的初始形态,其与天然牙釉质的配对性优于Dentsp ly陶瓷与天然牙釉质的配对性,是1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牙科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氧化 增韧 氧化铝陶瓷 天然牙釉质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广奎 康宏 +2 位作者 包广洁 吕晋军 高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复合添加剂等粉料与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后,球磨制备浆液,采用离心渗透注浆法成坯,在1450℃下烧结8h。烧结体打磨抛光后,测...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复合添加剂等粉料与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后,球磨制备浆液,采用离心渗透注浆法成坯,在1450℃下烧结8h。烧结体打磨抛光后,测试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表面和断面的微观结构。结果不同实验组的三点抗弯曲强度、维氏硬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氧化锆组的断裂韧性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氧化锆组和30%氧化锆组间的断裂韧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纳米氧化锆含量为20%时,其力学性能显著高于10%及30%组,三点抗弯曲强度为(433±19)MPa,断裂韧性达(7.50±0.56)MPa·m1/2。显微结构观察到内晶—晶界复合型结构、晶间及穿晶断裂。结论内晶—晶界复合型结构具有强烈的增韧效果,可提高陶瓷的强度和韧性。纳米氧化锆含量为20%时,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适合口腔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增韧氧化铝陶瓷 离心渗透注浆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和TiO_2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思钱 王薇 +3 位作者 杜若茜 张大风 刘传通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9,343,共6页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MgO、TiO2,按二者比例的不同分0、1、2、3、4号组。各组凝胶注模成型后,分别在1150、1200、1300、1400、1450、1500、1600℃下保温2h,冷却后取出抛光,测其三点抗弯强度、线收缩率、相对密度,扫描电镜观察其断面形态。结果添加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组(1号组)具有最高的抗弯强度,1600℃保温2h后达(401.78±19.50)MPa,高于0号组(380.64±44.50)MPa。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烧结致密后陶瓷的抗弯强度起降低作用,均比0号组低。MgO含量高于2%及以上,含烧结助剂各组相对密度升高的速率没有明显的区别。烧结温度高于1200℃后各组均出现明显的收缩,且含烧结助剂组均高于0号组。结论含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的ZTA纳米复合陶瓷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相对密度速率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且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起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纳米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粉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晶 高宏 邱竹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1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自制的异丙醇铝、异丙醇锆为原料 ,采用Sol Gel方法制备了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 (ZTA)。通过DTA、X Ray及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性能与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ZTA体系的凝胶热分解行为受铝锆摩尔比的制约 ,Al∶Zr大于 2∶... 以自制的异丙醇铝、异丙醇锆为原料 ,采用Sol Gel方法制备了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 (ZTA)。通过DTA、X Ray及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性能与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ZTA体系的凝胶热分解行为受铝锆摩尔比的制约 ,Al∶Zr大于 2∶1时 ,其热分解行为与纯氢氧化铝的热分解行为相似 ;130 0℃煅烧后的ZTA系粉体中亚稳态的t ZrO2 含量亦与Al∶Zr有关 ,Al∶Zr愈高 ,t ZrO2 所占比重越大 ;ZTA粉体在热处理过程中经历了由无规网状→针状→球形→哑铃形结构的变化 ;纳米ZTA粉体的存在温度为 12 0 0℃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 氧化铝陶瓷 纳米粉体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钟金豹 黄传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54,共4页
利用纳米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和纳米颗粒的增韧作用,提高了氧化铝基体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3Y-ZrO2,纳米ZrO2含量为15wt%的A15Z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抗弯强度766.74MPa、断裂韧度6.13MPa·m1/2、维... 利用纳米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和纳米颗粒的增韧作用,提高了氧化铝基体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3Y-ZrO2,纳米ZrO2含量为15wt%的A15Z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抗弯强度766.74MPa、断裂韧度6.13MPa·m1/2、维氏硬度18.32GPa),表明添加纳米氧化锆的复合刀具材料的力学性能远远超过单相氧化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增韧 增韧补强机理 纳米氧化 氧化铝基体 陶瓷刀具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氧化镁协同氧化锆增韧氧化铝的新方法
9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4,共1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氧化锆增韧氧化铝的新方法。具体步骤:1)将具有稳定的四方晶型氧化锆纳米粒子、氢氧化镁粒子和氧化铝颗粒混合;2)将混合物研磨,制成生坯后煅烧。所得产物中含有通过氧化锆和氧化镁增韧的α—Al2O3.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氧化 协同 纳米粒子 颗粒混合 混合物 晶型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La_2O_3/Y_2O_3增韧补强ZTA陶瓷材料及其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后明 曾国章 +2 位作者 刘景文 张高峰 周友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7,共4页
针对单一相ZrO_2增韧Al_2O_3(ZTA)陶瓷在提高韧性的同时不能合理兼顾其耐磨性能,利用稀土氧化物能促进复合陶瓷材料热压烧结的工艺特点,将La_2O_3/Y_2O_3添加到ZTA陶瓷材料中,XRD衍射图谱表明:La_2O_3/Y_2O_3的添加可以有效阻碍ZrO_2不... 针对单一相ZrO_2增韧Al_2O_3(ZTA)陶瓷在提高韧性的同时不能合理兼顾其耐磨性能,利用稀土氧化物能促进复合陶瓷材料热压烧结的工艺特点,将La_2O_3/Y_2O_3添加到ZTA陶瓷材料中,XRD衍射图谱表明:La_2O_3/Y_2O_3的添加可以有效阻碍ZrO_2不稳态晶型相变,促进介稳态t-ZrO_2的形成。当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时,烧结后晶粒分布最为均匀,致密程度高,其维氏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分别比相应未添加稀土氧化物的ZTA材料提高了8%、21%、33%,且La_2O_3与Al_2O_3会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片状LaAl_(11)O_(18),这种片晶不仅可以阻碍Al_2O_3、ZrO_2颗粒长大,还可通过晶粒拔出等增韧机制提高材料韧性。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的添加能提高ZTA陶瓷材料的耐磨性能,添加量为4%时其磨损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氧化 氧化 氧化 氧化增韧氧化铝(zta)陶瓷 增韧补强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关节置换术的高性能氧化铝基复合陶瓷的材料特性和使用寿命(英文)
11
作者 Meinhard Kuntz Thomas Pandorf Wen Chen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研究用于外科手术的一种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的增加机理,材料特性和使用寿命。方法分析材料的微显微结构和增加机理的模型。测量和讨论有关标准试样和人工关节组件的力学试验。分析在模拟热环境老化和循环疲劳试验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试... 目的研究用于外科手术的一种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的增加机理,材料特性和使用寿命。方法分析材料的微显微结构和增加机理的模型。测量和讨论有关标准试样和人工关节组件的力学试验。分析在模拟热环境老化和循环疲劳试验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试验。结果由于对这种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相变增韧作用,所以它的强度和韧性都高于标准的氧化铝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高强度特性提高了人工关节组件的可靠性。结论与单纯的氧化锆材料相比,这种陶瓷复合材料进一步解决在热环境下老化的问题。即使在温度高达134°C的水蒸气和循环加载的极端复合条件下,它也没有降低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材料特性 寿命 热老化 循环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
12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材料 氧化增韧 制备方法 莫来石 增强技术 增强增韧 成型技术 烧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克 杨世源 +2 位作者 巢永烈 王军霞 杨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于增韧牙科氧化铝陶瓷的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方法 :应用沉淀法 ,比较不同前驱物浓度和 pH值等条件下 ,所制备氧化锆粉体的物理性能。 结果 :ZrOCl2 ·8H2 O浓度为 0 .3~ 0 .5mol/L、pH 8.5时 ,经 70 0℃煅... 目的 :探讨用于增韧牙科氧化铝陶瓷的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方法 :应用沉淀法 ,比较不同前驱物浓度和 pH值等条件下 ,所制备氧化锆粉体的物理性能。 结果 :ZrOCl2 ·8H2 O浓度为 0 .3~ 0 .5mol/L、pH 8.5时 ,经 70 0℃煅烧 2h后 ,可获得性能优良、粒径约为 10 0nm的氧化锆陶瓷粉体。 结论 :选择适当的条件 ,该方法可制得粒径小、团聚少的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 纳米复合陶瓷 氧化相变增韧 化学沉淀法 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ZrO_(2)分散特性的优化制备高强韧高导热ZTA陶瓷
14
作者 聂光临 刘磊仁 +5 位作者 刘一军 左飞 汪庆刚 吴洋 黄玲艳 包亦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5-83,共9页
力学与热学性能的同步提升有利于增强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基板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本工作利用非水基沉淀包覆工艺(CP)提升t-ZrO_(2)在ZTA陶瓷中的分散均匀性,探究了t-ZrO_(2)分散特性对ZTA陶瓷微观结构、物相组成、残余应力分... 力学与热学性能的同步提升有利于增强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基板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本工作利用非水基沉淀包覆工艺(CP)提升t-ZrO_(2)在ZTA陶瓷中的分散均匀性,探究了t-ZrO_(2)分散特性对ZTA陶瓷微观结构、物相组成、残余应力分布、断面三维形貌、力学与热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ZrO_(2)分散特性的优化有利于细化和均匀化ZTA陶瓷的微观结构、增大Al_(2)O_(3)晶界的残余压应力、增强t-ZrO_(2)颗粒的相变活性、延长裂纹扩展路径。基于此,可实现细晶强化、相变强化、残余应力强化以及裂纹偏转增韧的协同作用,继而可大幅度提升ZTA陶瓷的强韧性与可靠性。而且,t-ZrO_(2)分散特性的优化可促进孤立t-ZrO_(2)相的形成,有利于弱化细晶及低导热第二相对ZTA陶瓷热导率的劣化作用,继而提升了ZTA陶瓷的热导率。同时,利用CP工艺成功制得力学-热学综合性能优异的ZTA陶瓷,其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热导率、Weibull模量分别可达(669.11±42.35)MPa、(7.02±0.38)MPa·m^(1/2)、(29.81±0.28)W·m^(-1)·K^(-1)、18.62,表明t-ZrO_(2)分散特性的优化对制备高强韧高可靠性高导热ZTA陶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陶瓷 分散均匀性 微观结构 强韧化 弯曲强度 断裂韧性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Al_2O_3系增韧陶瓷人工关节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建锋 徐晓虹 +3 位作者 孙淑珍 陈志坚 陈安民 周玲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26,共4页
本研究采用湿化学的方法分别制备了ZrO2 Y2 O3 CeO2 及Al2 O3超细粉 ,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两种超细粉 ,经造粒、等静压成型、煅烧制得ZrO2 Al2 O3系陶瓷样品。采用XRD、SEM及MTS陶瓷试验系统及HVS— 1 0 0 0数显显微硬度计等现代测... 本研究采用湿化学的方法分别制备了ZrO2 Y2 O3 CeO2 及Al2 O3超细粉 ,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两种超细粉 ,经造粒、等静压成型、煅烧制得ZrO2 Al2 O3系陶瓷样品。采用XRD、SEM及MTS陶瓷试验系统及HVS— 1 0 0 0数显显微硬度计等现代测试手段 ,对样品的理化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增韧陶瓷样品的抗弯强度达 40 5 47MPa,断裂韧性为 1 1 0 6MPa·m12 ,硬度达 1 36 3kg/m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陶瓷 人工关节 氧化 氧化铝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引入量对反应烧结ZrO_2增韧Al_2O_3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立旺 王家邦 杨辉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1-414,共4页
以锆英石粉和α-Al_2O_3粉为原料,同时引入不同量的MgO(分别占ZrO_2含量的0、3.5%、5%、8%、10%和20%)作烧结助剂和t-ZrO2的稳定剂,采用反应烧结法,分别于1500℃、1550℃、1600℃和1650℃保温4h制备了ZrO2增韧Al2O3复相陶瓷。结果表明:... 以锆英石粉和α-Al_2O_3粉为原料,同时引入不同量的MgO(分别占ZrO_2含量的0、3.5%、5%、8%、10%和20%)作烧结助剂和t-ZrO2的稳定剂,采用反应烧结法,分别于1500℃、1550℃、1600℃和1650℃保温4h制备了ZrO2增韧Al2O3复相陶瓷。结果表明:MgO的引入能促进ZrO_2增韧Al_2O_3复相陶瓷的烧结,并提高了t-ZrO_2的含量,但同时对生成物相产生影响,抑制了莫来石的生成;在ZrO_2含量为5%(w),MgO引入量为ZrO_2含量的8%时,试样经1600℃烧成后,性能达到最佳,常温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220MPa和6.2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英石 增韧 氧化铝 复相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实验设计优化工业原料注浆ZrO_2增韧Al_2O_3的工艺和性质
17
作者 刘浩斌 H.D.Leigh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5-28,48,共5页
由先进工艺和高纯、超细原料制各的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已得到广泛研究,但由工业原料生产的制品都未受到足够重视,注浆材料更是如此.本文用实验设计系统研究某些原料及工艺参数对泥浆及制品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优化Al_2O_3原料、提高Z... 由先进工艺和高纯、超细原料制各的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已得到广泛研究,但由工业原料生产的制品都未受到足够重视,注浆材料更是如此.本文用实验设计系统研究某些原料及工艺参数对泥浆及制品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优化Al_2O_3原料、提高ZrO_2含量.延长球磨时间及加入TiO_2均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氧化 增韧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A陶瓷注凝成型工艺中浆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海伦 马峻峰 +3 位作者 孙琦 沈月武 黄翔 吴平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1-24,共4页
对ZTA陶瓷注凝成型工艺中分散剂、pH值、氧化锆含量、固相体积分数、有机单体含量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合适的分散剂加入量可使浆料粘度降低 ;pH值的改变对浆料粘度有较大影响 ;随氧化锆含量、固相体积分数、有机... 对ZTA陶瓷注凝成型工艺中分散剂、pH值、氧化锆含量、固相体积分数、有机单体含量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合适的分散剂加入量可使浆料粘度降低 ;pH值的改变对浆料粘度有较大影响 ;随氧化锆含量、固相体积分数、有机单体含量增大 ,浆料粘度也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a陶瓷 注凝成型 浆料性能 氧化 氧化铝 粘度 陶瓷材料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成型ZTA全瓷冠的机械性能及精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欢欢 朱莉 +4 位作者 宋逸婷 蔡孟哲 徐一迪 黄盛斌 麻健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研究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技术制作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试件的机械性能及其全瓷冠的精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LA技术制作的ZTA试件(SL组,stereolithography... 目的:研究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技术制作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试件的机械性能及其全瓷冠的精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LA技术制作的ZTA试件(SL组,stereolithography)与数控切削的氧化锆试件(CM组,CAD/CAM milling)进行抗弯强度(ISO 6872)、硬度、断裂韧性、脆性指数比较,并制作相应全瓷冠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虽然SL组抗弯强度小于CM组(P>0.05),但已达(579.01±43.24)MPa,符合包含磨牙的三单位修复体基底陶瓷的最小挠曲强度临床标准;硬度及脆性指数大于CM组,断裂韧性小于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组全瓷冠的精度在外表面与CM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内表面比CM组较差(P<0.05)。结论:利用SLA技术制作ZTA全瓷冠的机械性能及精度能初步满足临床要求,但与数控切削技术仍有一定差距,在后期临床应用推广前尚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全瓷冠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增韧Al_(2)O_(3)陶瓷颗粒对增强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冲击磨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路江 董闯闯 +2 位作者 崔洪亮 周谟金 王志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传统的耐磨钢铁材料难以满足现代矿山装备对关键耐磨部件的需求,陶瓷颗粒增强钢铁基耐磨复合材料成为最具良好应用前景的耐磨材料之一。通过预烧结获得不同体积分数及不同颗粒大小的陶瓷预制体,结合铸渗法制备出氧化锆(ZrO_(2))增韧氧化... 传统的耐磨钢铁材料难以满足现代矿山装备对关键耐磨部件的需求,陶瓷颗粒增强钢铁基耐磨复合材料成为最具良好应用前景的耐磨材料之一。通过预烧结获得不同体积分数及不同颗粒大小的陶瓷预制体,结合铸渗法制备出氧化锆(ZrO_(2))增韧氧化铝(Al_(2)O_(3))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HCCI)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ZTA(ZrO_(2)增韧Al_(2)O_(3))颗粒体积分数(25%~45%)的增加,ZTA颗粒等效直径(1.7,1.2,0.4 mm)减小,复合材料抗冲击磨损性能随之提高,以颗粒体积分数为45%、等效粒径为0.4 mm时最佳。ZTA p/HCCI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特征是磨损面发生微切削,其主要磨损机制是磨料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高铬铸铁 复合材料 冲击磨料磨损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