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银电极对锌银贮备电池激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延东 刘孟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1-1303,共3页
采用几种化成制度制备了氧化银电极和锌电极,以恒流极化、单体手动激活放电和组合电池自动激活放电实验考察了电极的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化学分析对氧化银电极的表面形态和组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银电极放电初期极... 采用几种化成制度制备了氧化银电极和锌电极,以恒流极化、单体手动激活放电和组合电池自动激活放电实验考察了电极的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化学分析对氧化银电极的表面形态和组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银电极放电初期极化大是影响电池组激活时间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电池放电初期电压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9 m A/cm2转6、3 m A/cm2的阶梯充电模式有利于提高电池激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银电极 锌银贮备电池 激活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银电池中氧化银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2
作者 周国定 蔡生民 童汝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棒状和多孔氧化银电极在阳极极化过程中的光响应规律可以得到许多信息。最大光响应出现在电极表面的AgO被充分地还原为Ag_2O以及Ag结晶即将生成瞬间,多孔电极和实体电极开路光电位ΔV_(ph,oc)之比有助于对多孔电极孔...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棒状和多孔氧化银电极在阳极极化过程中的光响应规律可以得到许多信息。最大光响应出现在电极表面的AgO被充分地还原为Ag_2O以及Ag结晶即将生成瞬间,多孔电极和实体电极开路光电位ΔV_(ph,oc)之比有助于对多孔电极孔结构的了解,首次观测到n-p-n光响应波形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电池 氧化银电极 光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双极性氧化银电极工作电压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庆 王宇轩 黄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1-944,共4页
采用新颖的试验设计,分析了影响双极性氧化银电极工作电压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氧化银电极达到一定厚度后,高倍率放电时,受浓差极化的影响很大。要提高电极的工作电压,可以从改进传质的方面着手。
关键词 氧化银电极 浓差极化 双极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容量过氧化银电极制备和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洋洋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99-1700,1721,共3页
采用涂膏法制备过氧化银(AgO)电极,采用化学滴定和SEM对电极材料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探索了最佳的膏料配比和电极制备工艺。对电极进行单片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膏AgO电极放电利用率(91.2%)高于单化成银电极(88%),放电电压平台(1.4... 采用涂膏法制备过氧化银(AgO)电极,采用化学滴定和SEM对电极材料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探索了最佳的膏料配比和电极制备工艺。对电极进行单片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膏AgO电极放电利用率(91.2%)高于单化成银电极(88%),放电电压平台(1.45V)低于单化成银电极(1.50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银电极 涂膏法 锌银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氧化物电极的高比能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维宇 郑春满 +2 位作者 堵永国 王震 余翠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8,95,共8页
基于银氧化物电极(银电极)的高比能电池具有比能量大、输出功率高、放电平稳、安全可靠等优点;银电极作为此类电池的关键部件,决定着电池性能的优劣。简要介绍了银电极的工作原理和制备方法;详细分析了银电极中AgO分解、两坪阶电位、活... 基于银氧化物电极(银电极)的高比能电池具有比能量大、输出功率高、放电平稳、安全可靠等优点;银电极作为此类电池的关键部件,决定着电池性能的优劣。简要介绍了银电极的工作原理和制备方法;详细分析了银电极中AgO分解、两坪阶电位、活性物质利用率和高倍率放电性能等研究现状;综述了锌银、铝银和锂银等几类基于银电极的高比能电池的原理与特点、发展与应用、性能与改进方法等;对基于银电极的高比能电池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氧化银电极 高比能电池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电极制备方法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霖娜 杨雁博 +1 位作者 李学海 詹超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88-2091,2094,共5页
氧化银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正极材料。与一些负极及电解液系统结合后,可以组成多种电化学体系并可满足高能量、高比能的要求。除了常见的锌电极,氧化银电极还可以与钙、铁、金属氯化物以及氢电极组成二次电源,或者与锂、铝电极组成一... 氧化银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正极材料。与一些负极及电解液系统结合后,可以组成多种电化学体系并可满足高能量、高比能的要求。除了常见的锌电极,氧化银电极还可以与钙、铁、金属氯化物以及氢电极组成二次电源,或者与锂、铝电极组成一次电源。详细地介绍了银粉、氧化银粉的制备技术和控制因素,总结了烧结式氧化银电极和压成式氧化银电极在许多方面的不同点,并展望了未来氧化银电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银电极 制备方法 烧结式氧化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粉形貌对其氧化物倍率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瑛 林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64-1865,1948,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手段,对热分解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的不同形貌的银粉进行材料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对其电化学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组装单体电池,恒电流放电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发现化学法制备的片花状...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手段,对热分解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的不同形貌的银粉进行材料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对其电化学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组装单体电池,恒电流放电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发现化学法制备的片花状银粉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当放电倍率为5 C时,平均电压为1.65 V,电化学利用率达83.9%,较热分解法制备的银粉的电化学利用率有5%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氧化银电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O电极孔率与吸碱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8
作者 吕霖娜 杨雁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3-1105,共3页
铝银电池用氧化银电极具有多孔结构,其孔率决定了电极的吸碱量进而决定了电极的湿态质量。提出了电极孔率、吸碱率的实验测量方法并根据电极性质提出了计算孔率、吸碱率的公式,进而得出了电极在化成前、化成后和放电后各状态的孔率变化... 铝银电池用氧化银电极具有多孔结构,其孔率决定了电极的吸碱量进而决定了电极的湿态质量。提出了电极孔率、吸碱率的实验测量方法并根据电极性质提出了计算孔率、吸碱率的公式,进而得出了电极在化成前、化成后和放电后各状态的孔率变化,并对电极动、静态吸碱率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对电极选型、电堆湿态质量控制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银电极 孔率 吸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池电阻和容抗的快速测定仪
9
作者 蔡生民 柳昌义 +1 位作者 S.M.Wilhelm N.Hackerman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6年第1期22-29,共8页
利用锁定放大器,恒电势仪,压控频率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等组装成电解池电阻和容抗的快速测定仪。可以快速地自动测是和绘出阻抗谱图和电阻/容抗~时间图。采用微小恒定振幅正弛交流电流(<10μA)作为微扰,数据可能较为可靠。给出了线路及... 利用锁定放大器,恒电势仪,压控频率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等组装成电解池电阻和容抗的快速测定仪。可以快速地自动测是和绘出阻抗谱图和电阻/容抗~时间图。采用微小恒定振幅正弛交流电流(<10μA)作为微扰,数据可能较为可靠。给出了线路及所需滤波器元件的数据,说明仪器各部份之间的干扰可以减少。测定了滴汞电极在1mol LNaSO溶液中及1mol LNaSO被正庚醇饱和的溶液中的微分电容~电势数值。证明仪器工作良好。另外,从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均表明D.C.Grahame的被广泛引用的有关经典数据有误。本文做了修正。还测定了半导体氧化铁电极在光照下黑暗中的阻抗谱图和氧化银电极充电和停止充电后开路下的电阻~时间图,显示了仪器在电化学研究中利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抗 电阻 电阻抗 电解池 电解槽 电极电势 锁定放大器 氧化银电极 充电电流 交流电流 硫酸亚汞电极 恒电势 阻抗谱图 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