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木质素-二氧化硅溶胶-凝胶合成纳米氮化硅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德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57-58,共2页
利用木质素-二氧化硅溶胶-凝胶合成氮化硅前驱体,然后碳热还原二氧化硅,两步法合成氮化硅纳米粉体材料,是一种能够增加硅、碳、氮物料间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度,极为经济、有效、可行的工艺路线;同时合成的氮化硅粉体尺寸选择性强、... 利用木质素-二氧化硅溶胶-凝胶合成氮化硅前驱体,然后碳热还原二氧化硅,两步法合成氮化硅纳米粉体材料,是一种能够增加硅、碳、氮物料间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度,极为经济、有效、可行的工艺路线;同时合成的氮化硅粉体尺寸选择性强、大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氧化 溶胶-凝胶 合成 纳米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粉对矾土-氮化硅复合材料“自阻碍氧化”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占华生 陈俊红 +4 位作者 栾舰 孙荣国 孙加林 王林俊 冯运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5-427,432,共4页
以高铝矾土和氮化硅为主原料,二氧化硅微粉、高铝水泥、α-Al2O3微粉等为辅助原料,Si粉为添加剂,外加定量的水和分散剂配制成70%(质量分数,下同)高铝矾土和10%氮化硅的矾土-氮化硅浇注料,并利用回转抗渣试验研究了不添加与外加2%和4%的S... 以高铝矾土和氮化硅为主原料,二氧化硅微粉、高铝水泥、α-Al2O3微粉等为辅助原料,Si粉为添加剂,外加定量的水和分散剂配制成70%(质量分数,下同)高铝矾土和10%氮化硅的矾土-氮化硅浇注料,并利用回转抗渣试验研究了不添加与外加2%和4%的Si粉对矾土-氮化硅浇注料抗高炉渣(碱度为1.3)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i粉明显改善其抗侵蚀性能,而且随添加量的增加,侵蚀指数显著降低。分析认为:1)矾土-氮化硅材料中非氧化物材料在表层的氧化和相继形成的SiO(g)在表层的沉积,使表面形成致密层,使材料具有"自阻碍氧化"能力;2)Si3N4氧化时,不论是生成SiO2还是SiO气体,均伴随着N2的生成和逸出,不利于材料表层致密度的提高;3)Si的存在不仅增加SiO的生成量,而且消除了N2的生成和排出,大大提高了表层的致密度,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的"自阻碍氧化"能力和抗渣铁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氧化 矾土-氮化硅 自阻碍氧化 抗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表面氧化铝新材料的制备化学研究 Ⅳ.镧组分对溶胶-凝胶法制高比表面Al_2O_3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龚茂初 林之恩 +6 位作者 高士杰 章洁 文梅 陈耀强 郑林 许清淮 李孝维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lumina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XRD,TEM,XPS and surface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opant lanthanum on the alumina.The results...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lumina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XRD,TEM,XPS and surface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opant lanthanum on the alum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thanum ion could suppress alumina transition to α-phase and then inhibit alumina from sintering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Al 2O 3 was improved. Different ratios of La/Al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Al 2O 3.The Al 2O 3 containing 1.0 mol/% lanthanum has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71.8 m 2/g after calcination for 32 hours at 1*#100℃, whereas the undoped Al 2O 3 only had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0 m 2/g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表面氧化 溶胶-凝胶法 热稳定性 制备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除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霍亚坤 黄霞 +1 位作者 丁文明 党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59,61,共4页
对制备的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进行了除氟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最大吸附量为12.1mg/g,24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遵从拟一级反应,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最佳吸附pH是5~7。主要干扰离子影响顺序为HCO3->HPO24... 对制备的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进行了除氟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最大吸附量为12.1mg/g,24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遵从拟一级反应,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最佳吸附pH是5~7。主要干扰离子影响顺序为HCO3->HPO24->SO42->NO3->Cl-。该吸附剂与颗粒活性氧化铝进行了连续吸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前者的穿透时间大大高于后者,前者动态吸附量为后者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 颗粒吸附剂 除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制备及去除水中磷酸盐和铵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建伟 方巧 詹艳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87-2297,共11页
采用La3+、Fe^(2+)、Fe3+和粉末状天然沸石制备了一种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了该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单位吸附量随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降... 采用La3+、Fe^(2+)、Fe3+和粉末状天然沸石制备了一种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了该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单位吸附量随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磷酸盐和铵的去除率随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pH值由6逐渐增加到11时,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能力逐渐下降.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可以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e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加以拟合,对铵的吸附平衡数据可以采用Langmuir和D-R等温吸附模型加以拟合.根据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的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最大单位吸附量分别为12.9 mg·g^(-1)(以磷计)和6.99 mg·g^(-1)(以铵计).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加以描述.升高反应温度增强了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溶液存在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对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吸附磷无负面影响.溶液存在的钾离子对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吸附铵的负面影响最大,其次为钠离子,钙离子的负面影响最小.1 mol·L^(-1)NaOH溶液可以使50%左右吸附到吸附剂上的磷酸盐解吸下来.1 mol·L^(-1)NaCl溶液可以使98%左右吸附到吸附剂上的铵解吸下来.当溶液pH值为7时,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主要是配位体交换作用.镧-Fe_3O_4-沸石复合材料对铵的吸附机制主要是阳离子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 磷酸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镧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邓洪权 唐亭 +3 位作者 符纯华 蒋琪英 胡亚敏 霍冀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124,共4页
以同时含La(Ⅲ)和B(iⅢ)的双金属配合物BiLa(dtpa)(NO3).3.5H2O为前驱体,通过500℃的热分解制得铋-镧复合氧化物Bi0.775La0.225O1.5,并利用XRD、SEM和UV-Vis漫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灼烧时间对样品的结构及光吸收特性的影响。以甲基橙模拟... 以同时含La(Ⅲ)和B(iⅢ)的双金属配合物BiLa(dtpa)(NO3).3.5H2O为前驱体,通过500℃的热分解制得铋-镧复合氧化物Bi0.775La0.225O1.5,并利用XRD、SEM和UV-Vis漫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灼烧时间对样品的结构及光吸收特性的影响。以甲基橙模拟废水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研究不同灼烧时间对铋-镧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分解所得铋-镧复合氧化物样品呈疏松多孔结构,对光具有较宽的吸收范围,在紫外光区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灼烧时间影响样品的粒径和形貌以及光催化效果,在20 mg/L甲基橙溶液中添加灼烧1 h和4 h所得的催化剂样品1 g/L,光照4 h后甲基橙褪色率分别达95%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复合氧化 光催化活性 甲基橙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镍复合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固相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石晓波 傅海萍 +1 位作者 李春根 汪德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5-816,共2页
The La-Ni complex oxide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The structure and reducibility of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G-DTA,XRD,TEM and TPR methods.At the same time the cat... The La-Ni complex oxide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The structure and reducibility of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G-DTA,XRD,TEM and TPR methods.At the same tim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styrene with carbon dioxide over the complex oxide nanoparticle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 is K2NiF4 nanoparticles,and the size is 13 nm.The complex oxide sample had high activity for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styr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复合氧化 纳米微粒 固相合成 催化性能 微波辐射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锌钙皂-纳米氧化铈/氧化镧对PVC/ASA的热稳定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杜永刚 王昕 +2 位作者 文卓奇 赵旭辉 高俊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合成了己二酸锌钙皂,并将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镧分别作为共稳定剂制备了新型复合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等考查了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 合成了己二酸锌钙皂,并将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镧分别作为共稳定剂制备了新型复合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等考查了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作为共稳定剂可以提高己二酸锌钙皂对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氧化镧与己二酸锌钙皂的协同效果优于纳米氧化铈,而纳米氧化铈的加入可以提高材料的热变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 热稳定剂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镧对碳钢表面化学镀镍-锌-磷合金的影响
9
作者 刘停 蒋柏泉 +1 位作者 邹友琴 刘贤相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0,19,共5页
采用在基础镀液中添加La2O3的方法改善化学镀镍-锌-磷合金的工艺性能。考察了La2O3对沉积速率和镀层表面形貌、耐蚀时间和晶体结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性能均随着La2O3浓度的增加呈先改善而后削弱的趋势,最适宜的La2O3质量浓度... 采用在基础镀液中添加La2O3的方法改善化学镀镍-锌-磷合金的工艺性能。考察了La2O3对沉积速率和镀层表面形貌、耐蚀时间和晶体结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性能均随着La2O3浓度的增加呈先改善而后削弱的趋势,最适宜的La2O3质量浓度确定为10 mg/L。在最适宜La2O3质量浓度下,与基础镀液比较,沉积速率从3.70 mg/(cm2·h)提高至4.28 mg/(cm2·h),耐蚀时间t从240 h延长至300 h,扫描电镜下可见镀层由粗糙、灰暗、不均匀和有缺陷变为平整、光亮、均匀和致密,X-射线衍射仪显示镀层非晶相程度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氧化 --磷合金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11与镧离子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10
作者 李奚 姜慧君 +3 位作者 张晓春 黄晓华 陆天虹 李邨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22-124,共3页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体研究表明,稀土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强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但系统研究其作用机理尚未见文献报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11 离子 紫外光谱 稀土微肥 增产机理 相互作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铪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及二氧化碳捕获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亮莎 王可可 +7 位作者 黄宏亮 阳庆元 张轶 王少华 吴平易 兰玲 刘大欢 仲崇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06-1715,共10页
采用高温高浓度的溶剂热方法,合成了具有高结晶度的一种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UiO-66(Hf),并发现该材料在沸水、酸碱等苛刻条件下具有非常好的化学稳定性。为了提高其对气体的吸附分离性能,进一步采用具有不... 采用高温高浓度的溶剂热方法,合成了具有高结晶度的一种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UiO-66(Hf),并发现该材料在沸水、酸碱等苛刻条件下具有非常好的化学稳定性。为了提高其对气体的吸附分离性能,进一步采用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配体——氨基对苯二甲酸(H2BDC-NH2)、硝基对苯二甲酸(H2BDC-NO2)、溴对苯二甲酸(H2BDC-Br),设计合成了孔道表面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三种新型铪MOF材料,且这些材料与UiO-66(Hf)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同时,气体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极性基团的引入,尤其是氨基的引入,能极大提高材料对CO2/N2以及CO2/CH4体系的分离性能。这为以后应用于化工体系分离的新型多孔材料合成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稳定性 功能化修饰 吸附 氧化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的镧铈复合氧化物荧光粉的溶胶-凝胶化学合成 被引量:4
12
作者 岳雅欣 刘璐 +3 位作者 石士考 王继业 宗瑞隆 王淑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4-669,共6页
以硝酸铈、氧化镧和氧化铕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化学法合成了稀土Eu3+掺杂的镧铈复合氧化物(镧铈的量比分别为1∶1和1∶2)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组成下样品的结构、发光... 以硝酸铈、氧化镧和氧化铕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化学法合成了稀土Eu3+掺杂的镧铈复合氧化物(镧铈的量比分别为1∶1和1∶2)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组成下样品的结构、发光及显色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氧化物样品与CeO2相似,均为立方萤石结构,空间群为Fm3m,但复合氧化物的晶胞参数a大于CeO2。粉体形貌近似球形,颗粒均匀,粒径范围在50~60 nm之间。在466 nm蓝光激发下,位于613 nm和628 nm处Eu3+的5D0→7F2特征红色跃迁为主发射峰。固定Eu3+掺杂摩尔分数为15%,镧铈复合氧化物的荧光强度明显优于氧化铈基质,而当基质中镧铈的量比为1∶1时,样品的荧光进一步优化达到最强。由于466 nm对应的蓝光区与半导体GaN芯片的发光重合,这有利于Eu3+掺杂的镧铈复合氧化物在固态照明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稀土 发光 铈复合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春红 夏庆余 +2 位作者 郑曦 陈日耀 陈震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0,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I-V)、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的表征来研究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I-V)、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的表征来研究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的表面结构与光催化活性。光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结果表明了在二氧化钛中加入质量分数1%的三氧化二镧后,比单一的二氧化钛具有更高的光降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氧化 氧化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离子与微过氧化物酶-11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14
作者 梁氏秋水 姜慧君 +5 位作者 李奚 黄晓华 冯玉英 李邨 陈慧兰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离子 微过氧化物酶-11 相互作用 稀土微肥 增产机理 电化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硝基氮氧化吡啶-2-甲酸构筑的镧、镨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妙龄 陈亮莹 +2 位作者 赵俞秉 谭欣宇 叶梦月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选择刚性有机化合物4-硝基氮氧化吡啶-2-甲酸(POA)作为配体,与稀土金属La(III)、Pr(III)反应,合成了2个一维配位聚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分子式为{[La(POA)_(3)H_(2)O]·CH_(3)OH}n,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_(1)/c... 选择刚性有机化合物4-硝基氮氧化吡啶-2-甲酸(POA)作为配体,与稀土金属La(III)、Pr(III)反应,合成了2个一维配位聚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分子式为{[La(POA)_(3)H_(2)O]·CH_(3)OH}n,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_(1)/c。该晶胞参数分别为a=1.7568 nm,b=0.6636 nm,c=2.0486 nm,α=90°,β=96.96°,γ=90°,V=2.3707 nm^(3),M_(r)=738.28。配合物2的分子式为{[Pr(POA)_(3)H_(2)O]·H_(2)O}n,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_(1)/c。该晶胞参数分别为a=1.7578 nm,b=0.6569 nm,c=2.0467 nm,α=90°,β=97.20°,γ=90°,V=2.3448 nm^(3),M_(r)=726.25。两个配合物的配位单元组成和结构相似,中心离子都处于稍变形的三帽三棱柱的配位环境中。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仪和荧光光谱仪对两个配合物的性质进行表征。荧光分析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系配合物 镨系配合物 4-硝基氮氧化吡啶-2-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8与La^(3+)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婷婷 黄晓华 +4 位作者 冯玉英 杜江燕 刘长鹏 邢巍 陆天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41-944,共4页
首次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8(MP-8)与La3+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La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两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 首次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8(MP-8)与La3+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La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两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几率降低。La3+与MP-8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弱相互作用,因此对卟啉环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8 离子 相互作用 作用机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 稀土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状镧铁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17
作者 马靖威 孙丽霞 +3 位作者 叶鑫玲 陈建瑶 廖丹葵 孙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1,146,共7页
以硝酸镧、硝酸铁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采用微波-超声辅助法和煅烧工艺,制备珊瑚状镧铁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用于三乙胺检测,考察不同镧铁摩尔比对材料结构和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中镧铁摩尔比为... 以硝酸镧、硝酸铁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采用微波-超声辅助法和煅烧工艺,制备珊瑚状镧铁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用于三乙胺检测,考察不同镧铁摩尔比对材料结构和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中镧铁摩尔比为2∶1时,获得的珊瑚状镧铁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LFO1在工作温度为250℃时对100×10^(-6)g/mL三乙胺气体的灵敏度响应值达到505,检测限为2.8×10^(-6)g/mL,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以及快速响应特性。这种优异的气敏性能归因于珊瑚状结构所具有的大比表面积为LFO1提供了大量活性位点,从而增强其对三乙胺气体的吸附和扩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辅助法 铁金属氧化 三乙胺 气敏性能 气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8与La^(3+)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18
作者 陈婷婷 黄晓华 +3 位作者 冯玉英 杜江燕 刘长鹏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8 LA^3+ 相互作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吸收带 电子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高表面氧化铝的制备及性质──添加钡及钡与镧的协同作用对氧化铝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龚茂初 章洁 +5 位作者 林之恩 谢春英 陈耀强 郑林 李孝维 许清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47-949,共3页
氧化铝是高温催化反应中常用的载体材料.高于1000℃时,Al2O3 通过表面活性原子的迁移和表面羟基脱水发生烧结,并向α相转变[1,2],同时随着比表面积剧烈下降,导致催化剂活性组分聚集,催化剂活性下降等.大量研究表明,稀土元素,... 氧化铝是高温催化反应中常用的载体材料.高于1000℃时,Al2O3 通过表面活性原子的迁移和表面羟基脱水发生烧结,并向α相转变[1,2],同时随着比表面积剧烈下降,导致催化剂活性组分聚集,催化剂活性下降等.大量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硅及碱土元素可明显改善氧化铝的热稳定性[3-8].本文以溶胶-凝胶法单独引入Ba元素,考察了Ba添加量对Al2O3热稳定性的影响.还采用溶胶-凝胶与表面浸渍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引入La和Ba,考察了两元素协同作用对Al2O3 热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氧化 协同作用 热稳定性 催化剂 载体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铪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孔尺寸调控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可可 李亮莎 +7 位作者 黄宏亮 阳庆元 张轶 王少华 吴平易 兰玲 刘大欢 仲崇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96-1705,共10页
利用三种不同长度的有机配体——反丁烯二酸(H2FUM)、对苯二甲酸(H2BDC)和联苯二甲酸(H2BPDC),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尺寸的新型铪(Hf)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Hf-FUM、Hf-BDC和Hf-BPDC),并考察了CO2、N2和CH4三种气体在这些材料中吸... 利用三种不同长度的有机配体——反丁烯二酸(H2FUM)、对苯二甲酸(H2BDC)和联苯二甲酸(H2BPDC),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尺寸的新型铪(Hf)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Hf-FUM、Hf-BDC和Hf-BPDC),并考察了CO2、N2和CH4三种气体在这些材料中吸附分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材料具有和UiO-66(Zr)相同的拓扑结构,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Hf-FUM和Hf-BDC的结构在水中能够保持稳定,而Hf-BPDC在水中会发生降解。同时,具有最小孔尺寸的Hf-FUM材料对CO2/N2以及CO2/CH4体系具有最好的分离性能。这为以后设计用于CO2分离的新型纳微结构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孔尺寸调控 稳定性 吸附 氧化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