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粉煤灰/氧化铝/三(2-氯乙基)磷酸酯三元复配体系的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研究
1
作者 尚予涵 贾兰 +1 位作者 余雯雯 朱凤博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4,共8页
聚氨酯(PU)材料因其固化速度可控、化学稳定性高和耐久性良好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注浆加固领域,但其导热性能差、发热量高、阻燃性能差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煤矿注浆加固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了开发具有优异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PU复... 聚氨酯(PU)材料因其固化速度可控、化学稳定性高和耐久性良好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注浆加固领域,但其导热性能差、发热量高、阻燃性能差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煤矿注浆加固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了开发具有优异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PU复合注浆材料,本文设计了基于粉煤灰(FA)/氧化铝(Al_(2)O_(3))/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元复配体系的PU复合注浆材料,研究了FA、Al_(2)O_(3)、TCEP对PU复合注浆材料最高反应温度、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添加量为20%,Al_(2)O_(3)添加量为5%,TCEP添加量为10%时,PU复合注浆材料的最高反应温度较纯PU下降了25℃,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了30.4%,氧指数(LOI)为28%,达到了矿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要求。PU复合材料在兼具高阻燃和较低反应温度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其中抗压强度为46 MPa,粘接强度为3.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注浆材料 粉煤灰 氧化铝 三(2-氯乙基)磷酸酯 阻燃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辅助晶化法制备高骨架钛含量纳米TS-1分子筛及其催化1-己烯环氧化性能
2
作者 朱婷婷 邓青桃 +5 位作者 董鹏 李铁森 崔勍焱 施杰 周林裕 岳源源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5,共8页
常规TS-1分子筛存在反应活性位点(骨架钛物种)数量有限和可及性差的问题,降低了其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性能。基于此,采用溶剂络合钛源与硅源预水解相结合的策略,以蒸汽辅助晶化法合成出具有高骨架钛含量的纳米TS-1分子筛,并与利用水热晶化... 常规TS-1分子筛存在反应活性位点(骨架钛物种)数量有限和可及性差的问题,降低了其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性能。基于此,采用溶剂络合钛源与硅源预水解相结合的策略,以蒸汽辅助晶化法合成出具有高骨架钛含量的纳米TS-1分子筛,并与利用水热晶化法制备出的具有高骨架钛含量的常规TS-1分子筛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TS-1分子筛比商业TS-1分子筛和所合成的常规TS-1分子筛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和更高的外比表面积;与对比样品相比,所制备的纳米TS-1分子筛具有更高的骨架钛含量,因此在被应用于1-己烯环氧化反应时,其表现出比对比催化剂更优异的催化性能,1-己烯转化率为70.4%,1,2-环氧己烷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4.0%和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S-1分子筛 溶剂络合 蒸汽辅助晶化 高骨架含量 1-己烯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化铝加入量对活性氧化镁结合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广泽 张洪睿 +1 位作者 李建伟 陈留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23,共5页
为改善活性氧化镁结合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性能,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微粉、活性氧化镁微粉和乳酸铝为原料,制备了活性氧化镁结合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微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8%、13%和18%)对浇注料显微结构... 为改善活性氧化镁结合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性能,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微粉、活性氧化镁微粉和乳酸铝为原料,制备了活性氧化镁结合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微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8%、13%和18%)对浇注料显微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及抗渣侵蚀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活性氧化铝微粉的加入促进了活性氧化镁结合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烧结,提高了骨料和基质的结合程度,使浇注料显微结构更加致密;2)随着活性氧化铝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体积稳定性提高,显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增加,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及抗渣性提高;3)当活性氧化铝微粉加入量为18%(w)时,活性氧化镁结合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综合性能最好(考虑到颗粒级配和原料成本的问题,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增加活性氧化铝微粉),其体积密度为3.05 g·cm^(-3),显气孔率为18.5%,加热永久线变化为0.31%,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分别为13.5和73.8 MPa,抗渣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化铝微粉 活性氧化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 物理性能 抗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制备片状氧化铝的研究
4
作者 王丽君 武杏荣 +2 位作者 王艳茹 申星梅 曹发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0-1498,共9页
以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为原材料,用硫酸铝调节pH值,用硫酸钾作为熔盐制备片状氧化铝(α-Al_(2)O_(3)),研究了合成温度、晶种添加量对α-Al_(2)O_(3)粉体体积分数、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 以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为原材料,用硫酸铝调节pH值,用硫酸钾作为熔盐制备片状氧化铝(α-Al_(2)O_(3)),研究了合成温度、晶种添加量对α-Al_(2)O_(3)粉体体积分数、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等,对加入不同晶种量的α-Al_(2)O_(3)粉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晶种后可以提高α-Al_(2)O_(3)粉体的体积分数,减小α-Al_(2)O_(3)粉体的粒度,使α-Al_(2)O_(3)粉体的粒度分布更集中,同时使α-Al_(2)O_(3)粉体更分散。此外,当晶种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制备出的片状α-Al_(2)O_(3)的体积分数可达97.0%,平均粒度约为7.2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氧化铝 -空气电池废电解液 晶种 粒度 熔盐法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超细氧化铝-3wt%氧化钛涂层的电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林新华 周霞明 +1 位作者 黄静琪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23-628,共6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系统,制备了常规和超细Al_2O_3-3wt%TiO_2涂层.利用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涂层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测量了涂层直流电阻,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等离子喷涂过程中,α-Al_2O_3氧化...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系统,制备了常规和超细Al_2O_3-3wt%TiO_2涂层.利用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涂层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测量了涂层直流电阻,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等离子喷涂过程中,α-Al_2O_3氧化铝大部分转变为γ-Al_2O_3.氧化钛在常规涂层中主要以非计量的Ti_2O_3形式存在;对于超细涂层,氧化钛与氧化铝反应形成固溶体.常规Al_2O_3-3wt%TiO_2涂层呈现典型的板条层结构,而超细Al_2O_3-3wt%TiO_2涂层除了具有板条层外,还含有大量的等轴α-Al_2O_3晶粒,其尺寸在150~800nm之间,在常规涂层中,组成板条层的柱状γ-Al_2O_3晶粒直径约为700nm;而对于超细涂层,其绝大部分<200nm.与常规Al_2O_3-3wt%TiO_2涂层相比,超细Al_2O_3-3wt%TiO_2涂层具有较高的直流电阻;但在相同频率下,超细涂层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较常规涂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氧化铝-氧化涂层 超细晶粒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失活与再生研究
6
作者 彭欣欣 梁晓航 +3 位作者 赵禹臣 夏长久 罗一斌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分析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失活的原因,研究其失活过程及再生方法;采用^(13)C MAS NMR和GC-MS等手段分析Ti-β分子筛的积炭情况,并采用XPS、UV-Vis和EDX等手段研究其钛物种变化;进一步以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失活Ti-β... 分析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失活的原因,研究其失活过程及再生方法;采用^(13)C MAS NMR和GC-MS等手段分析Ti-β分子筛的积炭情况,并采用XPS、UV-Vis和EDX等手段研究其钛物种变化;进一步以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失活Ti-β分子筛,对其进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Ti-β分子筛循环使用10次以后,1-己烯转化率降低至新鲜剂的30%以下;在此过程中,Ti-β分子筛中的部分骨架钛转化为非骨架钛,同时1,2-己二醇副产物堵塞孔道或者覆盖活性中心,两者共同导致Ti-β分子筛失活。以二甲基亚砜在160℃条件下对失活的Ti-β分子筛处理可以脱除大部分吸附的1,2-己二醇,使其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的活性恢复至新鲜剂的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β 前驱体调变 氧化 非骨架 1 2-己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国产氧化铝连续纤维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程洁洁 贾庆龙 +4 位作者 卢博文 段亚弟 张金平 关克田 张典堂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6-202,共7页
为优化消防服外层氧化铝连续纤维制备工艺,提升消防服高温服役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氯化铝和硅溶胶为原料,制备前驱体溶胶及氧化铝连续纤维。从纤维晶相结构演变、表观形貌特征、不同烧结温度下纤维的常温与高温力学性能等角度,系统... 为优化消防服外层氧化铝连续纤维制备工艺,提升消防服高温服役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氯化铝和硅溶胶为原料,制备前驱体溶胶及氧化铝连续纤维。从纤维晶相结构演变、表观形貌特征、不同烧结温度下纤维的常温与高温力学性能等角度,系统研究了烧结过程对纤维性能的影响机制,得到氧化铝连续纤维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100℃,此时其断裂强度约为1700MPa,且在1100,1200,1300℃下热处理2h后强度保留率分别为97.3%,94.3%和65.0%;氧化铝连续纤维的力学性能在1300℃下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研究表明,通过精准控制烧结工艺,可有效提升氧化铝连续纤维的高温稳定性与力学性能,使其满足消防服严苛的高温防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服 溶胶-凝胶法 氧化铝连续纤维 高温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甲基乙烯基硅橡胶/EBA复合材料的辐照交联制备及协同阻燃性能
8
作者 谢聪 陈秀玲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0,168,共8页
为提升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使用双辊开炼机将EBA、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后压片成型,再使用电子束辐照交联制备得到电缆护套用阻燃EB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 为提升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使用双辊开炼机将EBA、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后压片成型,再使用电子束辐照交联制备得到电缆护套用阻燃EB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测试探索了不同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添加氢氧化铝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添加硅橡胶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一定比例内保持不变,但超过一定比例后急剧下降;硅橡胶可以改善氢氧化铝与EBA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但添加过量的硅橡胶会导致复合材料均匀性变差;氢氧化铝和硅橡胶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过量的硅橡胶会降低热稳定性;随着硅橡胶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显著提高,但只有硅橡胶时,极限氧指数下降;氢氧化铝和硅橡胶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最佳质量比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氧化铝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协同阻燃 电子束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废水氧化催化剂氧化铁-二氧化锰-二氧化钛/γ-氧化铝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子峰 王林江 +1 位作者 吴群英 张燕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5,共3页
以γ-氧化铝为载体,采用多次浸渍煅烧法制备了氧化铁-二氧化锰-二氧化钛/γ-氧化铝非均相催化剂,利用BET,XRD和XRF等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以甲基橙水溶液模拟偶氮类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催化湿式氧化甲基橙... 以γ-氧化铝为载体,采用多次浸渍煅烧法制备了氧化铁-二氧化锰-二氧化钛/γ-氧化铝非均相催化剂,利用BET,XRD和XRF等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以甲基橙水溶液模拟偶氮类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催化湿式氧化甲基橙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低温(60℃)常压条件下,当氧化铁-二氧化锰-二氧化钛/γ-氧化铝催化剂的投加量为20g/L、曝气量为200mL/L、反应时间为1.5h时,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表明该催化剂在催化湿式氧化工艺中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 非均相催化剂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银(银)-铜铁钛氧化物光催化材料制备及还原硝酸盐性能
10
作者 季兴立 于水利 +1 位作者 许莹 高梦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73-2381,共9页
本研究采用改性的溶剂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制备氯化银(银)-铜铁钛氧化物(AgCl(Ag)/CuFe_(x)Ti_(x+1)O_(y))复合光催化材料,用于去除水中的硝酸盐.分析表明,AgCl(Ag)促进CuFe_(x)Ti_(x+1)O_(y)产生光生电子,并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 本研究采用改性的溶剂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制备氯化银(银)-铜铁钛氧化物(AgCl(Ag)/CuFe_(x)Ti_(x+1)O_(y))复合光催化材料,用于去除水中的硝酸盐.分析表明,AgCl(Ag)促进CuFe_(x)Ti_(x+1)O_(y)产生光生电子,并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光催化还原硝酸盐性能.研究重点探究了复合材料在紫外/甲酸体系中的光还原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水处理中.实验结果表明:当AgCl掺杂量为40%(按质量算),且铜铁钛的配比为1:2:3时,光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效果最佳.在150 min时,硝酸盐去除率达94.6%,去除速率为(0.0188±0.0017)min^(-1),氮气转化率达99.0%.在实际水处理中,该体系对自来水和模拟地下水的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87.4%和80.9%,氮气转化率均大于70%,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银(银)-铜铁氧化 高级还原 硝酸盐 氮气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蔗糖/γ-氧化铝制备碳均匀覆盖的碳/氧化铝复合材料(英文)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莉 林伟 +3 位作者 王培 朱月香 赵璧英 谢有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9-1181,共3页
碳/氧化铝复合材料(CCA)作为催化剂载体或吸附剂具有广泛用途.在文献报道中,大部分的碳-氧化铝复合材料是通过热解气相碳氢化合物制得的,这样在氧化铝表面覆盖的碳通常是不均匀的.本文提出了一个操作简便,且重复性高的新方法来制备碳均... 碳/氧化铝复合材料(CCA)作为催化剂载体或吸附剂具有广泛用途.在文献报道中,大部分的碳-氧化铝复合材料是通过热解气相碳氢化合物制得的,这样在氧化铝表面覆盖的碳通常是不均匀的.本文提出了一个操作简便,且重复性高的新方法来制备碳均匀覆盖的碳/氧化铝复合材料———热解均匀分散在氧化铝表面的蔗糖.在这种复合材料中,碳层厚度可控制为一个石墨单层的厚度,且碳的覆盖度及层数可以通过改变浸渍的蔗糖量及浸渍次数来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复合材料 热解 蔗糖 Γ-氧化铝 制备 催化剂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结合CVI制备氧化铝-莫来石陶瓷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照峰 张立同 +2 位作者 成来飞 徐永东 韩桂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38-644,共7页
通过PIP结合CVI法制备了C纤维增初三维氧化铝-莫来石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CVD法制备了防氧化涂层,研究了复合材料致密化过程、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VI能够将氧化硅引入到多孔氧化铝基体内部,1400... 通过PIP结合CVI法制备了C纤维增初三维氧化铝-莫来石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CVD法制备了防氧化涂层,研究了复合材料致密化过程、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VI能够将氧化硅引入到多孔氧化铝基体内部,1400℃处理后氧化硅与氧化铝完全反应生成莫来石,显著提高了仅以PIP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CVD制备的氧化硅涂层有效阻止了氧气的侵入,复合材料在1200℃大气环境下保温50h后,试样三点弯曲强度保持率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纤维 PIP CVI 氧化铝-莫来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热分解法制备介孔氧化铝纤维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振峰 孙洪军 +3 位作者 刘辉 杨冬 张建权 郭丽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3-1007,共5页
以PEG(Mn=20000)为模板导向剂,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介孔结构的氧化铝纤维,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释重仪(TGA)和N2等温脱附-吸附分析,考察了介孔氧化铝... 以PEG(Mn=20000)为模板导向剂,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介孔结构的氧化铝纤维,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释重仪(TGA)和N2等温脱附-吸附分析,考察了介孔氧化铝纤维的相态、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介孔特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装置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PEG为模板,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就可得到(200~300)nm×(8~10)μm的碳酸铝铵纤维;经900℃煅烧2h得到比表面积为316m2/g、平均孔径为2.5nm的η-Al2O3介孔纤维,形貌基本不发生变化;SCR烟气脱硝测试显示,相比商品氧化铝粉末,合成的氧化铝介孔纤维有着更强的吸附性能,它的脱硝效率较之商品氧化铝粉末约提高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介孔纤维 水热-热分解合成 表面活性剂辅助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杂化复合絮凝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鹜远 钱锦文 +1 位作者 沈之荃 赵兴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NH4)2S2O8-NaHSO3)合成了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杂化复合絮凝剂。电导和热失重研究的结果表明,杂化物聚丙烯酰胺链的端基(-SO2-4)与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以离子键性质键合。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氢...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NH4)2S2O8-NaHSO3)合成了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杂化复合絮凝剂。电导和热失重研究的结果表明,杂化物聚丙烯酰胺链的端基(-SO2-4)与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以离子键性质键合。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氢氧化铝粒径和用量等因素对杂化聚丙烯酰胺合成的影响,发现氢氧化铝的存在可使杂化聚合物分子量显著提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原位聚合过程能使团聚的氢氧化铝胶体微粒纳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聚丙烯酰胺 有机-无机杂化 絮凝剂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发泡法制备超细氧化铝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家跃 肖昂 +1 位作者 杜海燕 李庚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以Al(NO3)3·9H2O和氨水为原料,用溶胶-发泡法制得α Al2O3超细粉末,研究了铝盐的浓度、氨水的滴加速度、分散剂、吸附剂和发泡剂等因素对氧化铝粒径的影响,并用XRD、DTA-TG、IR和BET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在1200℃... 以Al(NO3)3·9H2O和氨水为原料,用溶胶-发泡法制得α Al2O3超细粉末,研究了铝盐的浓度、氨水的滴加速度、分散剂、吸附剂和发泡剂等因素对氧化铝粒径的影响,并用XRD、DTA-TG、IR和BET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在1200℃下焙烧的氧化铝样品为纯的α相。DTA-TG结果表明,样品在高温固相反应期间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峰,另外在327 0,386 0,404 0和587 0℃,样品有4个较为明显的吸热峰。IR表征表明,在876 39~448 72cm-1,随着样品粒径的增大,红外吸收带会明显变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结果表明,γ Al2O3和α Al2O3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26 8290m2/g和78 8238m2/g,且它们都属于中孔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α Al2O3粉体粒度较均匀、平均粒径小于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超细 溶胶-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粒子对化学镀镍-磷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加强 刘磊 +3 位作者 沈彬 朱建华 胡文彬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8,共5页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所得镀层是中磷非晶态。纳米粒子使得复合镀层晶化温度降低,显微硬度值比镍磷合金镀层明显提高。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复合镀层晶化,硬度值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纳米氧化铝粒子 晶化 显微硬度 化学镀 -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小尺寸板状氧化铝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振君 杨正方 +1 位作者 袁启明 李秀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1-15,45,共6页
以氟化物为矿化剂 ,通过热处理使γ -Al2 O3 在气相传质下转变为小尺寸的板状α -Al2 O3 。利用XRD和SEM等手段 ,测定了板状氧化铝的特性 ,研究了制备工艺、HF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AlF3 2 % (质量分数 )的... 以氟化物为矿化剂 ,通过热处理使γ -Al2 O3 在气相传质下转变为小尺寸的板状α -Al2 O3 。利用XRD和SEM等手段 ,测定了板状氧化铝的特性 ,研究了制备工艺、HF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AlF3 2 % (质量分数 )的混合料 ,在 110 0℃下保温 180min可以得到直径为2 μm的板状α -Al2 O3 。在此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板状氧化铝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合成 板状氧化铝 氟化物 矿化剂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晶相和粒度对α-氧化铝载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会娟 王辉 +3 位作者 廉括 李金兵 代武军 汤之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5,共5页
以两个系列不同晶相的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载体,研究氧化铝晶相和粒度对α-氧化铝载体的影响。采用XRD,TG-DSC,SEM等方法对载体坯料及载体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原料氧化铝的晶相会影响焙烧过程中氧化铝的晶相转变过程,从而改变... 以两个系列不同晶相的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载体,研究氧化铝晶相和粒度对α-氧化铝载体的影响。采用XRD,TG-DSC,SEM等方法对载体坯料及载体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原料氧化铝的晶相会影响焙烧过程中氧化铝的晶相转变过程,从而改变载体的晶体形貌及尺寸,进而导致吸水率和比表面积等物性的变化;氧化铝的粒度也会对载体物性有一定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氧化铝原料的晶相及粒度,可实现载体晶体形貌及尺寸的调控,在一定范围内调控载体物性,实现载体的可控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氧化铝载体 过渡态氧化铝 Α-氧化铝 晶相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γ-氧化铝相变储能材料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亮 马蕊英 +2 位作者 孟祥兰 王刚 方向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59-761,共3页
通过将熔融态的石蜡吸附在γ氧化铝的孔道和外表面后制得石蜡/γ-氧化铝复合储能材料,其中石蜡作为相变物质(PCM)存储能量,而γ-氧化铝作为载体。随后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PCM-3储能材料的熔化潜热值为112.... 通过将熔融态的石蜡吸附在γ氧化铝的孔道和外表面后制得石蜡/γ-氧化铝复合储能材料,其中石蜡作为相变物质(PCM)存储能量,而γ-氧化铝作为载体。随后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PCM-3储能材料的熔化潜热值为112.9 kJ/kg。不同相变温度石蜡混熔后制备的储能材料其相变温度调节灵活、热稳定性良好。由于吸附后的石蜡与γ-氧化铝间具有很强的表面张力,所以可以防止熔化后的石蜡从载体材料中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热能存储 Γ-氧化铝 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任素娥 梁小平 +1 位作者 赵素珍 王荣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4-91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AlCl3·6H2O、金属Al粉、ZrOCl2·6H2O、和H2O为原料制备氧化铝纤维.主要研究了拉丝助剂(HCl和HAc)、烧结温度及ZrO2添加量对氧化铝纤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种拉丝助剂添加量越大,可拉丝时间越长.在1...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AlCl3·6H2O、金属Al粉、ZrOCl2·6H2O、和H2O为原料制备氧化铝纤维.主要研究了拉丝助剂(HCl和HAc)、烧结温度及ZrO2添加量对氧化铝纤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种拉丝助剂添加量越大,可拉丝时间越长.在1000~1400 ℃烧结范围内,烧结温度对纤维的表面结构影响不大;1400 ℃下可以得到晶粒发育完善,晶型完整以及拉伸强度最佳的氧化铝纤维.ZrO2可对氧化铝纤维起到增强作用,但随着ZrO2量的增加,拉伸强度的增加作用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氧化铝纤维 拉丝助剂 烧结温度 ZR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