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掺杂氧化铈基电解质电性能及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春生 吕晓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151-152,共2页
对Sm2O3、CaO复合掺杂的CeO2基固体电解质电导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复合掺杂有利于提高氧化铈基材料的电导率。减少Sm2O3添加量和加入CaO有利于试样中晶粒的长大,从而晶界数目较少,这种显微结构... 对Sm2O3、CaO复合掺杂的CeO2基固体电解质电导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复合掺杂有利于提高氧化铈基材料的电导率。减少Sm2O3添加量和加入CaO有利于试样中晶粒的长大,从而晶界数目较少,这种显微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材料电导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固体氧化物燃烧电池 氧化铈基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8)Sm_(0.15-x)Nd_(x)Bi_(0.05)O_(2-δ)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武泽栋 周芬 +3 位作者 郜建全 宋希文 陈霞 张庆彪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6-402,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e_(0.8)Sm_(0.15-x)Nd_(x)Bi_(0.05)O_(2-δ)(x=0,0.05,0.10,0.15)系列电解质粉体。使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分别对前驱体的分解过程、粉体的结构、表面化学状态及...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e_(0.8)Sm_(0.15-x)Nd_(x)Bi_(0.05)O_(2-δ)(x=0,0.05,0.10,0.15)系列电解质粉体。使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分别对前驱体的分解过程、粉体的结构、表面化学状态及禁带宽度进行表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交流阻抗频谱(EIS)技术分别对试样的断面形貌及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分析可知,前驱体的热分解温度约为291.4℃,XRD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Ce_(0.8)Sm_(0.15-x)Nd_(x)Bi_(0.05)O_(2-δ)电解质粉体呈单一的立方萤石结构。由拉曼光谱分析可知,Ce_(0.8)Sm_(0.1)Nd_(0.05)Bi_(0.05)O_(1.5)的氧空位浓度最高。各试样的禁带宽度为1.86~2.59 eV。电解质经1300℃烧结5 h后,晶粒大小均匀、致密度良好。在500~700℃,电导率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700℃时,Ce_(0.8)Sm_(0.1)Nd_(0.05)Bi_(0.05)O_(1.5)的电导率最大,其值为2.84×10^(-2)S/cm,而且随着Nd3+掺杂量的增加,不同组分电解质的电导率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基电解质 共沉淀法 共掺杂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掺杂量对(CeO_2)_(0.92)(Y_2O_3)_(0.06)(Sm_2O_3)_(0.02)电解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明 葛林 +1 位作者 李瑞锋 郭露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CeO2基电解质材料(1-x)(CeO2)0.92(Y2O3)0.06(Sm2O3)0.02+xCoO1.5(x=0、0.5%、1%和2%),并在不同温度下烧成。结果表明,添加Co的试样经1 500℃烧成之后合成了单一的立方萤石结构相,Co可以有效促进试样的烧结,降低烧结...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CeO2基电解质材料(1-x)(CeO2)0.92(Y2O3)0.06(Sm2O3)0.02+xCoO1.5(x=0、0.5%、1%和2%),并在不同温度下烧成。结果表明,添加Co的试样经1 500℃烧成之后合成了单一的立方萤石结构相,Co可以有效促进试样的烧结,降低烧结温度约100℃;其中Co的添加量为0.5%时,试样表现出最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最低的活化能。同时发现Co的添加对试样的热膨胀系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基电解质 固相反应 烧结过程 离子电导 热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掺杂对(CeO_2)_(0.92)(Y_2O_3)_(0.06)(La_2O_3)_(0.02)电解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明 葛林 +1 位作者 李瑞峰 郭露村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277,共6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CeO2基粉料(1-x)(CeO2)0.92(Y2O3)0.06(La2O3)0.02+xCoO1.5(x=0,0.5 mol%,1mol%和2mol%),并在不同温度下烧成。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Archimedes法、交流阻抗谱和热膨胀仪分别测试电解质材料的晶体...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CeO2基粉料(1-x)(CeO2)0.92(Y2O3)0.06(La2O3)0.02+xCoO1.5(x=0,0.5 mol%,1mol%和2mol%),并在不同温度下烧成。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Archimedes法、交流阻抗谱和热膨胀仪分别测试电解质材料的晶体结构、体积密度、离子电导率和热膨胀。结果表明:掺杂Co的试样经1500℃烧成后均为单一的立方萤石结构相,Co可以有效提高试样的烧结性能,降低烧结温度100℃;试样的晶界电导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Co掺杂量为2mol%时,试样在700℃时表现出最高的离子电导率0.051s.cm-1。同时发现Co的掺杂对试样的热膨胀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基电解质 烧结性能 离子电导 热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GDC固体电解质烧结过程和电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安洋 关丽丽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42,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氧化铈基Gd_xCe_(1-x)O_(1-x/2)(GDC)粉末,分别在GDC样品中添加质量百分数为0.25%、0.5%、1.0%和2.0%的氧化铁作为烧结助剂。研究了烧结助剂对掺杂氧化钆的氧化铈固体电解质GDC的烧结温度和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氧化铈基Gd_xCe_(1-x)O_(1-x/2)(GDC)粉末,分别在GDC样品中添加质量百分数为0.25%、0.5%、1.0%和2.0%的氧化铁作为烧结助剂。研究了烧结助剂对掺杂氧化钆的氧化铈固体电解质GDC的烧结温度和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添加含量的增加,烧结性能显著改善。此外,对Ag/电解质/Ag进行交流阻抗测试,进而研究得到其电导率随测试温度升高而呈近似线性变化趋势,且随烧结温度升高,其电导率增大,添加不同浓度氧化铁后样品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氧化铈基电解质 烧结助剂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8)Gd_(0.15-x)Nd_(x)Ca_(0.05)O_(2-δ)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琛宇 周芬 +2 位作者 包金小 郜建全 宋希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8-916,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_(0.8)Gd_(0.15-x)Nd_(x)Ca_(0.05)O_(2-δ)电解质粉体。研究了在Gd^(3+)、Nd^(3+)和Ca^(2+)总掺杂量(20 mol%)不变时,Gd^(3+)和Nd^(3+)共掺杂浓度对氧化铈电解质陶瓷材料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_(0.8)Gd_(0.15-x)Nd_(x)Ca_(0.05)O_(2-δ)电解质粉体。研究了在Gd^(3+)、Nd^(3+)和Ca^(2+)总掺杂量(20 mol%)不变时,Gd^(3+)和Nd^(3+)共掺杂浓度对氧化铈电解质陶瓷材料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拉曼分析(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紫外可见光谱(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等分析测试方法分别对合成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800℃焙烧3 h后的电解质粉体,形成了立方萤石结构的单相固溶体。陶瓷片的相对密度达到95%以上。Nd掺杂量x为0.10时的电解质氧空位浓度最大,且在700℃下,组分为Ce_(0.8)Gd_(0.05)Nd_(0.10)Ca_(0.05)O_(1.875 )的电导率最高,其数值为2.04×10^(-2 )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基电解质 溶胶—凝胶 电化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助烧的Gd_(0.1)Ce_(0.9)O_(1.95)烧结过程及其电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志宾 朱腾龙 +2 位作者 项文龙 于立安 韩敏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5-350,共6页
氧化铈基电解质是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阐述了Li2O和Ce O2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Li2O对Ce O2具有助烧作用。在此基础上,在氧化铈基电解质Gd0.1Ce0.9O1.95(GDC)中掺入... 氧化铈基电解质是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阐述了Li2O和Ce O2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Li2O对Ce O2具有助烧作用。在此基础上,在氧化铈基电解质Gd0.1Ce0.9O1.95(GDC)中掺入不同比例(0~5mol%)Li2O,通过烧结曲线测试及扫描电镜分析了其实际烧结过程,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Li2O后,GDC的烧结开始收缩温度明显向低温偏移,随掺杂量的增加,最大收缩速率的温度也逐渐降低,其中掺入2.5mol%Li2O-GDC在650℃就开始迅速收缩,900℃时相对致密度在99%以上;添加Li2O后,GDC总电导率提高,同时电池开路电压没有降低。因此,Li2O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电池氧化铈基电解质的助烧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基电解质 烧结助剂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