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与找矿模型 被引量:47
1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路彦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74-1087,共14页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主要指那些铁氧化物含量大于20%的铜-金矿床,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对国外重要IOCG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成矿作用和找矿模型进行了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主要指那些铁氧化物含量大于20%的铜-金矿床,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对国外重要IOCG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成矿作用和找矿模型进行了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单一铁矿床和IOCG矿床同属氧化型成矿体系,但是它们分别为该体系的两个端元组分,因此,不应该将单一铁矿床列入IOCG矿床之列。另外,根据对澳大利亚IOCG矿床野外考察时所获经验,笔者对中国新疆、云南、安徽、四川和海南等省(区)铁-铜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雅满苏、天湖、老山口、乔夏哈拉、大红山、鹅头厂、拉拉、大小岭和石碌矿床与典型IOCG矿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否可划属为IOCG矿床尚值得进一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iocg)矿床 单一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找矿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卡拉加斯地区氧化铁型铜-金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曾勇 郭维民 +3 位作者 姚春彦 项红莉 邢光福 董永观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8,共7页
巴西卡拉加斯(Carajás)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矿床类型最丰富、资源最富集的成矿带之一,其氧化铁型铜-金矿床非常典型,矿床规模巨大,找矿前景广阔。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大量的资料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 巴西卡拉加斯(Carajás)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矿床类型最丰富、资源最富集的成矿带之一,其氧化铁型铜-金矿床非常典型,矿床规模巨大,找矿前景广阔。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大量的资料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总结。卡拉加斯地区的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的产出环境为岩石圈地幔边缘古老的俯冲带内,卡拉加斯克拉通盆地或裂谷裂带中,成矿作用与新太古代Itacaiúnas超群下部的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系(2.75Ga)和新太古代晚期的A型花岗岩(2.57Ga)及卡拉加斯断层带密切相关,Cu-Au-U矿体特征、成矿元素组合、成矿流体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等表现为典型的IOCG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卡拉加斯(Carajás)地区 iocg矿床 矿床 成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的3类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55
3
作者 方维萱 柳玉龙 +1 位作者 张守林 郭茂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目的对全球3类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及总结。方法在对比全球典型IOCG矿床的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和流体叠加改造模式基础上,对智利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弧造山带的拉... 目的对全球3类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及总结。方法在对比全球典型IOCG矿床的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和流体叠加改造模式基础上,对智利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弧造山带的拉伸环境有关IOCG矿床和中国云南-四川IOCG矿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在智利与含铜金磁铁矿矿体密切相关的深成闪长岩类演化方向为闪长岩→辉长闪长岩→斜长岩+闪石(玢)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多与含铜金镜铁矿矿体有关。中国云南-四川铁钛氧化物铜金型(IOCG)属于第三类IOCG矿床成矿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成矿大陆动力学过程为先期铁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无洋壳化),富铁钠质基性火山岩喷发形成铁氧化物铜金型和铁矿层,其上在碱性粗面质凝灰岩和含粗面凝灰质白云岩中赋存铜银矿层;在晋宁造山运动期后,在古地幔柱作用下,深源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侵位发生高氧化叠加成矿,形成了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中钛铁矿-钛磁铁矿矿(化)体,在围绕碱性闪长岩-辉长岩岩枝周边的隐爆角砾岩中形成了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体。两期不同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叠加形成了东川超大型铁(钛)氧化物铜金型矿床,钛矿找矿潜力大且是今后找矿方向之一。结论全球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形成于3类不同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三种典型的成矿模式为一是以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超大型铜-铁-金-铀-稀土元素矿床为代表,形成于元古代(19~14亿年)大陆裂谷盆地热水沉积和后期盆地流体叠加改造;二是南美(以智利为代表)IOCG矿床形成与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孤造山带,与深部地幔柱上升形成的岛弧造山带中局部拉伸环境密切有关;三是中国云南-四川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先期铁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无洋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iocg) 大陆动力学 地幔柱 铁(钛)氧化矿床 云南东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唐菊兴 杨欢欢 +16 位作者 李宏伟 王勤 李彦波 李社 林彬 李发桥 翟建军 唐晓倩 杨超 董玉杰 李建力 付雪莲 陈守关 袁盛朝 王梦蝶 张琪 张荣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拿若大型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铜(金)矿床,多不杂、波龙、多不杂西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点组成,共探获铜资源量超过1500万t,伴生金超250 t,伴生银3900 t。多龙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120 Ma)班公湖-怒江洋盆北向俯冲的陆缘弧环境,物质源区为壳幔混合源,成矿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系列,具有弧岩浆特征。俯冲板片的折返是多龙矿集区深部岩浆形成和侵位的主要动力学机制,成矿后安山质火山岩(110 Ma)的覆盖对矿床起到重要的保存作用。多不杂矿区F2逆断层将矿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矿体是找矿的重点方向。铁格隆南矿区深钻揭露了由南向北的逆冲断层,该逆冲断层将矿体错断并推覆到“红层”沉积之上,其下盘是寻找另一半隐伏矿体的方向。尕尔勤矿区大面积发育指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硅帽”,明显富集Au、Ag、As、Sb、Bi、Cu等元素,Au、As、Sb、Hg等呈现较好的元素组合异常,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地堡那木岗矿区发育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蚀变(高岭石化、地开石化、明矾石化等)和矿物组合(铜蓝、蓝辉铜矿、斑铜矿等),且物探、化探、遥感异常套合良好,是未来矿产勘查的重点。区内逆冲断层对矿床的改造作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对进一步的勘查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多龙矿集区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例铁氧化物铜金铀稀土型矿床的厘定及其成矿演化 被引量:73
5
作者 李泽琴 胡瑞忠 +4 位作者 王奖臻 刘家军 李朝阳 刘玉平 叶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8-260,共3页
通过对拉拉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矿石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铁和铜的硫化物次之,并含有大量稀土矿物和自然金。拉拉矿床至少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早期为区域变质成矿作用,晚期为热液成矿作用。早期形成Fe R... 通过对拉拉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矿石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铁和铜的硫化物次之,并含有大量稀土矿物和自然金。拉拉矿床至少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早期为区域变质成矿作用,晚期为热液成矿作用。早期形成Fe REE P矿化,晚期为Cu Mo Au Co (U)矿化。根据这些特征,首次指出该矿床属于铁氧化物 铜 金 铀 稀土型矿床,而不是以往所称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拉拉铁氧化----稀土矿床 扬子地台 成矿作用 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扬子地块西缘元古宙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与大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41
6
作者 方维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3-757,共25页
探讨和总结了扬子地块西缘大地构造演化、元古宙重大构造-岩浆事件与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关系,以促进对深部隐伏 IOCG 矿床勘查和新技术研发。在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小溜口岩组顶部和不整合面之下,含矿层状-似层状碱性方解石钠长... 探讨和总结了扬子地块西缘大地构造演化、元古宙重大构造-岩浆事件与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关系,以促进对深部隐伏 IOCG 矿床勘查和新技术研发。在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小溜口岩组顶部和不整合面之下,含矿层状-似层状碱性方解石钠长石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520±14 Ma,这种似层状铜矿床和其上不整合面型Cu-Co-Au- Ag-REE-Fe矿体,以云南东川因民铁铜矿床深部小溜口岩组中铜矿床为代表。总体上, IOCG矿床与扬子地块大地构造演化之间关系为:(1)扬子地块于东川运动(中条运动/Hudsonian Orogeny,1800 Ma)形成了陆壳基底。在中元古代初期(1700±50 Ma)发生了地幔热物质上涌侵位的构造-岩浆事件,导致古扬子地块发生裂解并形成裂谷构造和大陆裂谷盆地。在近东西向大陆裂谷盆地发育初期,构造动力学特征为火山地堑式断陷成盆。在碱性铁钠质基性岩、铁钾质粗面岩和铁质辉绿辉长岩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第一期IOCG矿床成岩成矿高峰期(1650±50 Ma),以云南大红山IOCG矿床为代表。(2)在裂谷盆地成熟发育期,构造动力学特征为裂陷沉降成盆。因民期和黑山期两次地幔热物质上涌侵位,导致了构造-岩浆-成岩成矿事件发生。在铁钠质基性火山岩、铁钾质粗面岩、水下火成碳酸岩、火山喷溢-火山热水喷流沉积相等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第二期IOCG矿床的成岩成矿高峰期(1500±50 Ma),以云南迤纳厂IOCG矿床为代表。(3)在小黑箐运动/满银沟运动(格林威尔造山期,1000 Ma±),扬子地块南缘形成了近南北向洋壳俯冲和陆缘侧向挤压收缩体制,碱性铁质辉长岩-辉绿岩体上涌侵位,伴随同构造期脆韧性剪切带形成和沉积盆地构造反转,形成区域性不整合面(小黑箐运动/满银沟运动)和后期沉积型-火山沉积型铁矿床,为IOCG矿床第三期成岩成矿高峰期(1000±100 Ma)。以白锡腊深部和新塘IOCG矿床为代表,形成IOCG矿床和IOCG矿床的叠加成岩成矿。(4)晋宁-澄江期为多重构造体制耦合与转换格局,扬子地块内部和陆缘具有造山带-沉积盆地-深部地幔柱上涌侵位,深部地幔柱上涌侵位形成的碱性铁质辉长岩具有OIB源区特征,形成了第四期IOCG矿床的成岩成矿高峰期(800±50 Ma),以四川拉拉IOCG矿床受碱性铁质辉长岩侵位与叠加成岩成矿为代表。在澄江期“盆→山”耦合与转换, IOCG矿床和东川型铜矿中进一步发生了盆地流体叠加改造富集(810~7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iocg)矿床 大地构造演化 碱性铁质辉长岩 板内洋岛玄武岩 裂谷盆地 不整合面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增胜 吴敏 +1 位作者 赵龙 林培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84-,共1页
1 IOCG的定义IOCG矿床是英文Iron Oxide-Copper-Gold矿床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或氧化铁铜-金矿床。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Hitzman et al.,1992),是目前全球最新的重要矿床类型。经过20年的发展,正与... 1 IOCG的定义IOCG矿床是英文Iron Oxide-Copper-Gold矿床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或氧化铁铜-金矿床。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Hitzman et al.,1992),是目前全球最新的重要矿床类型。经过20年的发展,正与斑岩型、VMS、SEDEX、MVT等矿床类型一样被大家广为所知。Williams et al.(2005)提出了一个基于实践经验的定义,他认为IOCG矿床具有以下特征:(1)成矿元素以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iocg 矿床 中文翻译 成矿元素 斑岩 SEDEX 岩浆热液 哈达门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第斯带斑岩型铜(金-钼)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8
作者 赵宏军 邱瑞照 +1 位作者 陈秀法 张潮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A01期135-139,共5页
南美安第斯带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受板块持续俯冲作用影响,呈线性多条带状分布,以中安第斯段的矿床数量多、分布集中、矿床规模巨大为特征;成矿时代有晚古生代冈瓦纳造山旋回两期和中—新生代安第斯造山旋回4期,以始新世晚期—渐新世和... 南美安第斯带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受板块持续俯冲作用影响,呈线性多条带状分布,以中安第斯段的矿床数量多、分布集中、矿床规模巨大为特征;成矿时代有晚古生代冈瓦纳造山旋回两期和中—新生代安第斯造山旋回4期,以始新世晚期—渐新世和中新世中期—上新世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第斯带 斑岩(-钼)矿床 时空分布 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锡腊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与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方维萱 杨新雨 +1 位作者 郭茂华 柳玉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61,共20页
云南东川白锡腊铁铜矿段深部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具有明显的岩相学分带,最新发现的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受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与隐爆角砾岩相带控制。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碱性钛铁质闪长岩具有贫硅、富碱、高磷、... 云南东川白锡腊铁铜矿段深部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具有明显的岩相学分带,最新发现的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受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与隐爆角砾岩相带控制。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碱性钛铁质闪长岩具有贫硅、富碱、高磷、富钛铁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稀土元素(REE)及高场强元素(HFSE),与洋岛玄武岩(OIB)类特点一致,具有富铁地幔源区特征。锆石SHRIMP U-Pb年龄揭示它们形成时代为1067±20 Ma^1047±15 Ma,揭示了本区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和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末期,属于格林威尔同造山期形成的产物。推测这种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的岩浆源区属板内洋岛玄武岩(OIB),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导致上涌侵位,这种富铁地幔源区为区域上大规模铁铜金属超量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动力学条件和丰富成矿物质,不但有利于大型-超大型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形成,而且有利于钛铁矿和铜硫化物(铂钯)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白锡腊矿段 碱性钛铁质辉长岩 氧化(iocg)矿床 板内洋岛玄武岩 富铁地幔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侯林 丁俊 +4 位作者 王长明 廖震文 郭阳 王生伟 王子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7-1202,共16页
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其铁-稀土矿体主要以似层状、浸染状产出,铜金矿体以脉状、块状产于角砾岩内部和铁-稀土矿体内。根据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和矿化特征的差异... 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其铁-稀土矿体主要以似层状、浸染状产出,铜金矿体以脉状、块状产于角砾岩内部和铁-稀土矿体内。根据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和矿化特征的差异,将其矿化作用划分为矿化前期、主矿化期和矿化后期三个成矿期,其中主成矿期又分为铁氧化物-稀土矿化阶段和硫化物-金矿化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成分特征、同位素特征等研究表明,矿化前期为富含碱质和挥发分的高氧化性岩浆,具有高温(500~600℃)高压(150~200MPa)的特点并发生了流体不混熔,从而分离出高温高钠的岩浆热液,与围岩发生钠化反应后富铁;主矿化期铁氧化物-稀土矿化阶段流体为中高温(170~550℃)中高压(75~155MPa),与围岩碳酸岩发生降压交代反应,导致铁质和稀土沉淀,并使碳酸岩脱水而演化为变质热液。主矿化期硫化物-金矿化阶段流体由岩浆热液变为变质热液,并与大气降水发生混合作用(均一温度120~360℃,压力31~112MPa),导致pH、Eh、fO2、fS等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流体中的铜、金不再以络合物的形式稳定与流体中,从而发生沉淀。至矿化后期,主要流体转化为单一低温(95~270℃)、低盐度(1.0%~17.9%NaCleqv)的低温大气降水,矿化结束。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在具有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的成矿环境、矿体特征、矿物组合、蚀变特征以及包裹体特征和流体演化成矿过程,属于滇中地区代表性IOCG矿床,具有重要的成矿理论和区域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迤纳厂铁---稀土矿床 康滇地轴 流体包裹体 io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及矿床模型--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被引量:86
11
作者 毛景文 段超 +1 位作者 刘佳林 张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绝大多数发育于白垩纪火山盆地,仅程潮和金山店出现于隆起区;成矿时间上分为两个时代,即133~130Ma和127~125Ma。按照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鉴别出4个成矿系统:...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绝大多数发育于白垩纪火山盆地,仅程潮和金山店出现于隆起区;成矿时间上分为两个时代,即133~130Ma和127~125Ma。按照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鉴别出4个成矿系统:即在隆起区与石英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铁矿(系统1);在火山盆地内,与大王山(或砖桥)旋回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包括,磷灰石-磁铁矿型铁矿、类矽卡岩型铁矿、矿浆型铁矿、热液型硫铜金矿、热液型铅锌矿)(系统2)和与二长-正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系统3);与娘娘山(或浮山)旋回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铜(金)矿和金铀矿(系统4)。盆地内和隆起区的矽卡岩型铁矿形成时间基本一致,略晚于与辉石闪长玢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系统2),但早于铜金铀为主的成矿系统4。前人以系统2中的磷灰石-磁铁矿型铁矿、类矽卡岩型铁矿和矿浆型铁矿为主,结合其他一些少见或不具工业意义的铁矿类型,提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玢岩铁矿成矿模式。此文以玢岩铁矿成矿模式为基础,结合4个成矿系统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模型。以上这些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系统和类型及其分带互为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磁铁矿矿床 矿浆铁矿 热液 玢岩铁矿模式 陆相火山岩盆地 白垩纪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阳-柞水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找矿方法组合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瑞廷 王向阳 +5 位作者 任涛 李剑斌 孟德明 代军治 王涛 张三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5-260,共16页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区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采用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结合1:100000航磁解译或1:50000高精度磁测,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与激电/磁法剖面相互验证,以快速圈定靶区或矿化带;普查评价阶段在1:10000~1:2000地质填图、大比例尺遥感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基础上,通过1:10000或1:5000土壤正规网测量、高精度磁测或激电扫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光谱蚀变矿物填图、地物化综合剖面等方法综合确定含矿地段,依据工程验证控制进一步有效追索、圈连矿(化)体。通过这些找矿方法组合,目前已在山阳-柞水矿集区内发现池沟铜钼矿床、冷水沟铜矿床和白沙淘金矿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矿床 ---铁多矿床 找矿方法组合 山阳-柞水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床铁氧化物特征及意义
13
作者 胡正华 唐菊兴 +7 位作者 李志军 丁枫 姚晓峰 邓世林 张志 王红星 宋俊龙 陈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25-1026,共2页
1矿区概况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是继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与藏南冈底斯铜矿带之后于藏北新发现的一条斑岩铜矿带,东西延伸逾2000 km,西起班公湖,向东经过改则、东巧、丁青、碧土(李光明等,2007;辛洪波等,2009)... 1矿区概况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是继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与藏南冈底斯铜矿带之后于藏北新发现的一条斑岩铜矿带,东西延伸逾2000 km,西起班公湖,向东经过改则、东巧、丁青、碧土(李光明等,2007;辛洪波等,2009)。尕尔穷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尔穷 花岗斑岩 石英闪长岩 斑岩矿体 矽卡岩矿体 矿体分布 磁铁矿 尖晶石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iocg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铜厂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栾燕 王瑞廷 +5 位作者 钱壮志 孙晓辉 郑崔勇 张天运 刘民武 丁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2-867,共16页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浸染状、脉状和条带状构造。铜厂铜-铁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上部铜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黑云母化为主,以石英、方解石和黑云母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钾化特征;下部铁矿体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以钠长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绿泥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等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钠化特征。铜厂铜-铁矿床中磁铁矿的TiO_(2)含量小于1.72%,Al_(2)O_(3)含量小于1.81%,均显示热液磁铁矿的特征,结合铜矿石脉穿插铜厂闪长岩及二者突变接触的地质特征,说明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勉略宁矿集区在该时期处于大陆裂谷的扩张环境中,与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Copper-Gold,简称IOCG)矿床的形成环境类似。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的系统对比,初步提出铜厂铜-铁矿床应属于IOCG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 -矿床 氧化--矿床(iocg) 岩相学 矿相学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铜-金成矿带地质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宁 江思宏 +3 位作者 白大明 陈春良 刘源 康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20-1937,共18页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整个成矿带的矿床形成于20Ma,为短期构造成矿。空间上,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地区成岩成矿年龄有自北向南减小的趋势。目前,该矿带成矿模型主要为板块折返模型,在板块俯冲的过程中,受非洲和欧洲板块之间的远程作用力的影响,俯冲角度逐渐变陡,导致上地幔和软流圈物质上涌,并伴随上盘的伸展,熔体上升到浅部层位形成相关的岩体和矿床。伴随着板块折返,岩浆侵位轨迹南移,导致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和蒂莫克地区自北向南成岩成矿年龄逐渐降低。该成矿带与国内冈底斯成矿带具有相似的矿床类型和成岩年龄空间分布特征,在成矿时代、成矿构造环境上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TS-成矿带 斑岩矿床 矽卡岩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板块折返 东欧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武定迤纳厂铁铜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侯林 丁俊 +1 位作者 邓军 彭惠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66,共13页
武定迤纳厂矿床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是滇中具有代表性的元古代铁-铜-金-稀土矿床。其矿化作用分为岩浆气液期、交代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成矿后热液期4个期次,其中前3个期次是铁成矿的主... 武定迤纳厂矿床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是滇中具有代表性的元古代铁-铜-金-稀土矿床。其矿化作用分为岩浆气液期、交代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成矿后热液期4个期次,其中前3个期次是铁成矿的主要期次,分别以角砾状磁铁矿、浸染状磁铁矿和粗粒脉状磁铁矿为代表。各类磁铁矿含有一定量的SiO2、Cr2O3、Al2O3、MgO等,角砾状磁铁矿石的主元素成分与铁成分比值最高,其次为浸染状磁铁矿,最低为脉状磁铁矿。不同类型的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很大,浸染状磁铁矿稀土配分具四重效应,角砾状磁铁矿和粗粒脉状磁铁矿稀土配分为右倾型。成矿早期磁铁矿的形成受岩浆作用影响强烈,含铁的岩浆导致围岩碎裂,形成了早期角砾状矿石;交代成矿期的铁质主要源于岩浆演化晚期分异形成的富铁流体,富铁流体与围岩发生强烈的物质交换,导致大量铁质沉淀;随着矿化作用的进行,热液作用逐渐增强,加之外界流体的逐渐加入,对之前形成的磁铁矿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热液成因的表象特征。从矿物成分体现出的矿床成因上看,该矿床属于岩浆隐爆-交代型成因,与世界知名的IOCG型矿床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电子探针 ICP-MS 迤纳厂铁---稀土矿床 滇中 io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两个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亚系列及其“缺位找矿”之实践 被引量:74
17
作者 唐菊兴 王勤 +15 位作者 杨超 丁帅 郎兴海 刘鸿飞 黄勇 郑文宝 王立强 高一鸣 冯军 段吉琳 宋杨 王艺云 林彬 方向 张志 杨欢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1170,共20页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是西藏最新发现的组合矿床类型,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主要矿体系统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蚀变特征...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是西藏最新发现的组合矿床类型,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主要矿体系统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蚀变特征、成岩成矿年龄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班怒成矿带与早白垩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以及冈底斯成矿带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是西藏最重要的寻找斑岩型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矿床成矿系列。依据"缺位找矿"理论,预测多龙矿集区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铁格隆山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进一步勘查评价区,色那、拿顿角砾岩筒是寻找独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靶区。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在斑岩型矿体之上,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浅部发育多孔状硅帽和明矾石_地开石_高岭石蚀变组合,金属矿物以硫砷铜矿_铜蓝_蓝辉铜矿_黝铜矿_黄铜矿_斑铜矿_黄铁矿等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组合为主,其中黄铁矿_黄铜矿_斑铜矿形成较早,矿床规模可突破1200万吨。雄村铜金矿集区发育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多金属金矿体,矿体呈脉状,或在火山机构边缘构造中独立产出,或叠加于斑岩型铜金矿体之上产出,以绢云母化、叶蜡石化、伊利石化发育,闪锌矿、黝铜矿、磁黄铁矿_黄铁矿为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为特征,洞嘎、普钦木_哑达是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勘查评价区,深部有找到斑岩型铜金矿的可能。上述2套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都与燕山期斑岩铜金矿床的流体演化有关,具有特殊的蚀变矿物、金属矿物组合,寻找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 矿床成矿系列 缺位找矿 多龙矿集区 雄村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怒带西段荣那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18
作者 孙振明 任云生 +3 位作者 李才 李兴奎 王明 范建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8-617,共10页
荣那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新发现的矿床,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矿床之一,已探明储量达大型规模,具有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荣那铜(金)矿床矿石矿相学与岩相学研究显示其具有典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矿物组... 荣那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新发现的矿床,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矿床之一,已探明储量达大型规模,具有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荣那铜(金)矿床矿石矿相学与岩相学研究显示其具有典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矿物组合(明矾石、硫砷铜矿等)和矿化蚀变特征。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观察,本文将荣那铜(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为查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进一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对取自深部矿石中的石英脉(均为主成矿阶段含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矿物中主要发育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80~440℃和4.63%~11.95%NaCl eqv;富气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320~440℃和5.55%~10.74%NaCl eqv;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200~400℃和29.4%~32.56%NaCl eqv;富液相与富气相包裹体的气体成分除少量N2外,气体成分均为H2O。综合分析认为,荣那矿床成矿流体发生了强烈的沸腾作用,流体沸腾作用是该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可见,荣那矿床具有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但主成矿阶段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典型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似。因此,推测荣那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的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矿化,该矿床应属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铜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浅成低温热液-斑岩 荣那()矿床 西藏班-怒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广义概念及成矿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扬 唐菊兴 +1 位作者 曲晓明 王登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15-816,共2页
近几年,随着西藏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关于西藏北部成矿地质条件的认识比以往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尤其是多龙矿集区、尕尔穷-噶拉勒铜金矿床、舍索-雄梅铜矿化带的发现,使人们相信班公湖-怒江会成为继玉龙、冈底斯之后,青藏高原的又一处世... 近几年,随着西藏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关于西藏北部成矿地质条件的认识比以往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尤其是多龙矿集区、尕尔穷-噶拉勒铜金矿床、舍索-雄梅铜矿化带的发现,使人们相信班公湖-怒江会成为继玉龙、冈底斯之后,青藏高原的又一处世界级斑岩成矿带。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简称班公带)以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之间的缝合带为轴,南北展布。由于缝合带南北宽几十km,东西长近2000 km,并由多处不连续的蛇绿混杂岩组成,地质现象尤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广义 矿床 矿藏 西藏 斑岩 成矿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岩相学填图应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方维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7-265,共29页
含矿热液角砾岩类和非含矿角砾岩类的成岩成矿机制、独立填图单元确定和构造岩相学填图等问题,一直是困惑地质学家的难题。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对于研究和恢复矿田构造具有重要价值。在热液角砾岩成岩成矿系统中,热液角砾岩类不但是流体... 含矿热液角砾岩类和非含矿角砾岩类的成岩成矿机制、独立填图单元确定和构造岩相学填图等问题,一直是困惑地质学家的难题。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对于研究和恢复矿田构造具有重要价值。在热液角砾岩成岩成矿系统中,热液角砾岩类不但是流体–岩石的多期次地球化学耦合与叠加作用、强烈流体交代作用的物理–化学反应库,也是各类叠加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的构造岩相学物质记录。因此,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成岩成矿系统理论认识水平。在综述以往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组合。在对角砾岩相系分类基础上,针对热液角砾岩相系的复杂性,通过岩相学填图实例解剖,总结专项填图中构造岩相学填图单元建立方法和填图技术,探索采用岩相学填图恢复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的新方法及技术组合。通过专项研究认为热液角砾岩系统主要形成有利的构造地质背景有:(1)复式侵入岩体在多期次岩浆侵入过程中,岩浆结晶分异和不混溶作用、岩浆冷却与围岩–先存构造多重耦合过程、同岩浆侵入期的脆韧性剪切带耦合、侵入岩体在后期构造–流体叠加过程等,对于形成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有利;(2)在火山岩相系中,早期次火山侵入体、晚期次火山岩侵入体和后期岩浆侵入岩体等,对于形成热液角砾岩体构造系统十分有利;(3)在沉积盆地后期叠加改造过程中,先存火山角砾岩、岩溶角砾岩和沉积角砾岩相系等,在后期盆地流体注入和多期次岩浆侵入过程中,有利于形成叠加热液角砾岩体构造系统;(4)在多期次的构造–岩浆–角砾岩杂岩带中,有利于形成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研究认为多期次岩浆侵入体、火山–次火山岩侵入体和盆地中热流体是形成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的主要机制,包括与多期次复式侵入体有关的岩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火山–次火山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构造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和复合热液角砾岩系统等,它们均属矿田构造类型,也是多矿种共生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采用构造岩相学专项填图技术,对不同类型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及成岩成矿中心进行重建,有助于寻找和发现深部隐蔽构造和隐伏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找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 构造岩相学填图 角砾岩相系分类 氧化(iocg)矿床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