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技术联合UPLC-MS/MS测定地表水中7种性激素残留
1
作者 赵光骞 赵海军 李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2-578,共7页
实验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技术联合UPLC-MS/MS快速测定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左炔诺孕酮、黄体酮、雌酮、甲基睾酮、雄烯二酮和甲羟孕酮含量的分析方法。随机采集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地表水样品,去除异物,滤纸过滤,... 实验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技术联合UPLC-MS/MS快速测定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左炔诺孕酮、黄体酮、雌酮、甲基睾酮、雄烯二酮和甲羟孕酮含量的分析方法。随机采集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地表水样品,去除异物,滤纸过滤,取预处理后的地表水样品500 mL,调节水样酸度至pH(7±0.05);精密吸取上述预处理后的水样25 mL,置5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2.0 g乙酸钠和6.0 g无水硫酸镁,涡旋3 min,再以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5 min;取上清液5.0 mL,置25 mL离心管中,加入20 mg多壁碳纳米管和300 mg无水硫酸镁,涡旋3 min使之充分混匀,再将离心管置高速冷冻离心机中以10000 r·min^(-1)速度离心5 min;取出离心管,上清液过滤,续滤液作为样品溶液,上UPLC-MS/MS仪定性、定量检测。左炔诺孕酮、黄体酮、雌酮、甲基睾酮、雄烯二酮和甲羟孕酮6种性激素在0.002~8.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检测限分别为0.005、0.004、0.009、0.006、0.008和0.003μg·L^(-1);三水平加标回收率均在81.3~92.3%之间。此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等优点,可以用于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左炔诺孕酮、黄体酮、雌酮、甲基睾酮、雄烯二酮和甲羟孕酮等常见性激素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UPLC-MS/MS 医药化工 周边水塘 左炔诺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联合UPLC-MS/MS测定土壤中吡氟酰草胺等6种农药残留
2
作者 张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7-1413,共7页
本实验开发了加压液体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联合UPLC-MS/MS监测土壤中的吡氟酰草胺等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随机取土壤样品500g风干后粉碎,过80目筛网,准确称取过筛网后的样品20g,置加速溶剂萃取池中提取;取提取液静置,吸取上清液置... 本实验开发了加压液体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联合UPLC-MS/MS监测土壤中的吡氟酰草胺等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随机取土壤样品500g风干后粉碎,过80目筛网,准确称取过筛网后的样品20g,置加速溶剂萃取池中提取;取提取液静置,吸取上清液置离心管中,再加入无水硫酸镁和多壁碳纳米管,涡旋混匀后冷冻离心,上清液滤过,续滤液作为样品溶液,上UPLC-MS/MS仪定性、定量检测。吡氟酰草胺、二甲吩草胺、乙氧呋草黄、噁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唑嘧磺草胺6种目标物在0.005~0.5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检测限分别为0.26μg/kg、0.15μg/kg、0.23μg/kg、0.18μg/kg、0.20μg/kg和0.14μg/kg;三水平加标回收率均在80.0~120.0%之间。此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土壤中吡氟酰草胺、二甲吩草胺、乙氧呋草黄、噁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唑嘧磺草胺等除草剂残留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液体提取 多壁碳纳米管 UPLC-MSMS 土壤 吡氟酰草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析氢反应
3
作者 刘兆镇 姚燕芳 +3 位作者 房坤 吕昀叡 叶勇 刘海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9,共9页
制备了过渡金属(Co,Cu,Mn,Ni,Fe)的5,10,15,20-四苯基卟啉(TPP)配合物,并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制得了金属卟啉/多壁碳纳米管(MTPP/MWCNTs)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金属卟啉的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CoTPP/MWCNT... 制备了过渡金属(Co,Cu,Mn,Ni,Fe)的5,10,15,20-四苯基卟啉(TPP)配合物,并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制得了金属卟啉/多壁碳纳米管(MTPP/MWCNTs)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金属卟啉的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CoTPP/MWCNTs的电催化析氢性能最佳.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金属卟啉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存在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MTPP/MWCNTs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顺序为Co>Cu>Mn>Ni>Fe.其中,CoTPP/MWCNTs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位为631 mV,并且具有最小的Tafel斜率(161.3 mV/dec)和电荷转移电阻(10.3Ω).本文研究表明金属卟啉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非共价结合是构建复合材料电催化剂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卟啉 多壁碳纳米管 非共价结合 电催化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四唑虫酰胺残留
4
作者 袁列江 张可欣 +9 位作者 李政 朱礼 邓航 吴海智 陈瑶 薛敏敏 上官佳 王秀 李格 孙逸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8,共10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四唑虫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4 g,无水硫酸镁4 g分离水相和有机相,MWCNTs改进QuE... 该文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四唑虫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4 g,无水硫酸镁4 g分离水相和有机相,MWCNTs改进QuEChERS(每毫升提取液加入3 mg MWCNTs,60 mg C18,50 mg PSA)净化包净化,在Agilent Venusil MP C18(100 mm×2.1 mm,3μm)上分离,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四唑虫酰胺在不同水产品基质下0.1~20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S/N≥10)为0.80μg/kg。以草鱼、带鱼、小龙虾、基围虾、大闸蟹、梭子蟹、花甲为基质,四唑虫酰胺在2.0、4.0、20μg/kg 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2%~97%,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为0.66%~4.02%,批间RSD(n=6)为0.88%~2.95%。本方法便捷高效,可满足水产品中四唑虫酰胺残留的检测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QUECHERS 四唑虫酰胺 多壁碳纳米管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水蒸发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开诚 郭立 +1 位作者 刘银波 付萍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67-273,共7页
石墨烯片层间由于π-π相互作用会形成堆叠结构,不利于水体传输,影响石墨烯基材料的水蒸发性能。为改善石墨烯片层间的堆叠结构,形成较多的水体传输通道,提高石墨烯基材料的水蒸发性能,在氧化石墨烯(GO)中复合不同含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 石墨烯片层间由于π-π相互作用会形成堆叠结构,不利于水体传输,影响石墨烯基材料的水蒸发性能。为改善石墨烯片层间的堆叠结构,形成较多的水体传输通道,提高石墨烯基材料的水蒸发性能,在氧化石墨烯(GO)中复合不同含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采用水热还原法得到复合水凝胶,最后利用冷冻干燥法得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MWCNT/rGOA)。研究了MWCNT含量对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微观结构与水蒸发性能的影响,并对MWCNT/rGO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WCNT含量较低(MWCNT与GO质量比为0~0.4)时,随着MWCNT含量的增加,石墨烯片层间距增大,气凝胶内部水通道更加丰富,水蒸发性能增强。随着MWCNT含量的继续增加(MWCNT与GO质量比为0.4~0.7),MWCNT大量团聚,破坏了气凝胶内部的水通道,水蒸发性能减弱。当MWCNT与GO质量比为0.4时,MWCNT/rGOA的水蒸发速率和光热转化效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5 kg/(m^(2)·h)和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气凝胶 蒸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三氧化钨修饰碳纳米管载铂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阳 褚有群 +1 位作者 刘委明 马淳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7-292,共6页
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将碳纳米管(CNT)表面羧基化,通过羧基将钨离子基团修饰到碳纳米管的外表面,再通过高温焙烧处理将钨离子基团氧化成WO_3,成功合成了纳米WO_3/CNT复合物,进一步还原Pt的前驱体而得到Pt-WO_3/CNT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 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将碳纳米管(CNT)表面羧基化,通过羧基将钨离子基团修饰到碳纳米管的外表面,再通过高温焙烧处理将钨离子基团氧化成WO_3,成功合成了纳米WO_3/CNT复合物,进一步还原Pt的前驱体而得到Pt-WO_3/CNT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纳米粒子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均匀地分布在WO_3修饰的碳纳米管表面.采用循环伏安(CV)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在酸性溶液中Pt-WO_3/CNT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WO_3修饰的碳纳米管载铂催化剂比用混酸处理的碳纳米管载铂催化剂对甲醇呈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碳纳米管 氧化钨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二氧化硅包覆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热与电绝缘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瑾朝 杜飞鹏 +2 位作者 崔伟 周兴平 解孝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06,110,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厚度为30nm-50nm的二氧化硅(SiO2)包覆多壁碳纳米管(SiO2-MWNTs),并与聚氨酯(PU)复合制备了PU/SiO2-MWNT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MWNTs对PU导热电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包覆层增强了MWNTs与PU之间的界面相...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厚度为30nm-50nm的二氧化硅(SiO2)包覆多壁碳纳米管(SiO2-MWNTs),并与聚氨酯(PU)复合制备了PU/SiO2-MWNT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MWNTs对PU导热电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包覆层增强了MWNTs与PU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促进了MWNTs在PU中的分散。由于SiO2包覆层的电绝缘作用,PU/SiO2-MWNT复合材料保持了PU的电绝缘性能。同时SiO2包覆层作为过渡层,降低了PU与MWNTs间的模量失配,减少了声子的界面散射,提高了PU/SiO2-MWNT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当SiO2-MWNTs的质量分数为0.5%和1.0%时,PU/SiO2-MWNT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提高了53.7%和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氨酯 导热 电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旭志 焦奎 +2 位作者 赵常志 孙伟 杨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9-904,共6页
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质量分数为36%的HCl中超声纯化后于2.2mol/L的HNO3中超声氧化处理。处理好的MWNTs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后滴加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MWNTs修饰电极(MWNTs/GCE),此电极对抗坏血酸(AA)有显著电催化氧化作用。在p... 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质量分数为36%的HCl中超声纯化后于2.2mol/L的HNO3中超声氧化处理。处理好的MWNTs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后滴加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MWNTs修饰电极(MWNTs/GCE),此电极对抗坏血酸(AA)有显著电催化氧化作用。在pH=4.0的B-R缓冲溶液中首次得到AA有2个分离良好的氧化峰,其电位分别在0.187和0.452V(vs.SCE)。根据AA分子与表面羧基化的MWNTs相结合后的电子传递性质对AA的2个氧化峰进行了初步解释。AA在MWNTs/GCE上的氧化为吸附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其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为1.02×10-9mol/cm2,2个氧化峰的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分别为1.03×10-2和3.94×10-3s-1。应用MWNTs/GCE对AA的电催化氧化性质以微分脉冲伏安法对AA进行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其线性范围为5.0×10-7~5.0×10-2mol/L,检测限为5.0×10-8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抗坏血酸 修饰电极 电催化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均匀沉淀包覆四氧化三铁及其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健明 肇研 +3 位作者 李翔 鲍天骄 申雄刚 段跃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本文用均匀沉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了四氧化三铁(Fe3O4),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对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场发射透射电镜附带的X射线能谱仪(EDX)对其表面成分进行测试,同时结合X... 本文用均匀沉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了四氧化三铁(Fe3O4),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对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场发射透射电镜附带的X射线能谱仪(EDX)对其表面成分进行测试,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网络矢量分析仪表征了Fe3O4包覆多壁碳纳米管的静态磁性能和动态电磁性能.结果表明,均匀沉淀Fe3O4包覆多壁碳纳米管的效果理想,相对原始多壁碳纳米管,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静态磁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2.15 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均匀沉淀 氧化三铁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超鹏 韩博 +2 位作者 慕春海 赵洁 陈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0-464,共5页
该文研究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对Pb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平衡时间、溶液pH值、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在静态吸附条件下:Pb2+能大量并快速地被o-MWNTs吸附,45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而活性炭(ACs)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 该文研究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对Pb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平衡时间、溶液pH值、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在静态吸附条件下:Pb2+能大量并快速地被o-MWNTs吸附,45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而活性炭(ACs)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溶液pH值在1.0~7.0范围对吸附量有显著影响,在pH5.0~6.0时o-MWNTs对Pb2+的静态吸附容量为17.43 mg.g-1。o-MWNTs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着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最大吸附量可达25 mg.g-1。在动态吸附实验中,30 mg.L-1的铅离子溶液在SPE小柱的穿透体积为235 mL,溶液体积为400 mL时可完全穿透。动态吸附实验表明,o-MWNTs对铅离子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且萃取回收率高达94%。研究表明,氧化碳纳米管装填的固相萃取小柱可用于中药提取物中Pb2+的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 铅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乐果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芳 廖婵娟 +3 位作者 罗琳 易建龙 李凯 刘富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33,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TiO2/MWCNTs)复合材料,其m(TiO2)∶m(MWCNTs)=3∶4、表面平均孔径为5.724 nm。选用该复合材料对乐果进行光催化降解试验,探讨不同光源及光照时间、乐果初始浓度、复合材料添加量、温度等对...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TiO2/MWCNTs)复合材料,其m(TiO2)∶m(MWCNTs)=3∶4、表面平均孔径为5.724 nm。选用该复合材料对乐果进行光催化降解试验,探讨不同光源及光照时间、乐果初始浓度、复合材料添加量、温度等对其光催化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乐果在25℃、紫外光照30 min、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和TiO2/MWCNTs复合材料添加量为0.25 g/L条件下的降解率为80.7%,TiO2/MWCNTs复合材料的最大吸附量为16.15 mg/g;在其他条件相同,仅将紫外光改为自然光条件下,乐果的催化降解率为79.2%,与紫外光下的催化降解率相差不大;而同等条件下,Ti O2对乐果在紫外光下的催化降解率比TiO2/MWCNTs低33.1%。因此,可以用自然光代替紫外光用于吸附试验,自然条件下采取该工艺可有效降解环境中乐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 吸附 光催化降解 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用于过氧化氢的检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红娟 周春梅 +2 位作者 余皓 彭峰 方锦坤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6,共5页
构建用于过氧化氢检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阳极最大电流法和计时安培电流法测试表明:碳纳米管能提高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并加速电子的传递.循环伏安阳极最大电流和计时安培响应电流均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变化成线性关系,两... 构建用于过氧化氢检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阳极最大电流法和计时安培电流法测试表明:碳纳米管能提高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并加速电子的传递.循环伏安阳极最大电流和计时安培响应电流均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变化成线性关系,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2.8μA/(mmol.L-1)、0.997和1.5μA/(mmol.L-1)、0.971;检测方法过程简单,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 计时安培 氧化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在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纪文 段成茜 高作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36,共6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萘乙酸(NAA)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s/GCE)和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NAA...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萘乙酸(NAA)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s/GCE)和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NAA在GCE电极上于1.00V附近有一不可逆氧化峰。与GCE相比,NAA在MWCNTs/GCE上的氧化峰电位略有负移,氧化峰电流增大约6倍,而与MWCNTs/GCE相比,NAA在MWCNTs-IL/GCE上的氧化峰电位基本不变,氧化峰电流增大约2倍,表明MWCNTs-IL/GCE对NAA的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10~400 mV.s-1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NAA在MWCNTs-IL/GCE上的电极反应受吸附控制。测定了NAA在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建立了NAA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 多壁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 电催化氧化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克芦丁在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洪涛 周群 +3 位作者 段德良 武云 曹秋娥 丁中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6-982,共7页
研制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s-COOH/GCE)。用交流阻抗谱法(EI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极膜性能,应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曲克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COOH修饰电极对曲克芦丁的氧化有良好的... 研制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s-COOH/GCE)。用交流阻抗谱法(EI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极膜性能,应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曲克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COOH修饰电极对曲克芦丁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氧化反应为单电子单质子过程,结合恒电位电解实验产物推测其氧化过程可能为曲克芦丁分子上的酚羟基被氧化为羰基。电极反应的扩散系数及速率常数分别为1.10×10-6 cm2.s-1、9.87×10-3 mol.L-1.s-1。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氧化峰(0.85V)电流与曲克芦丁浓度在8.04×10-7~6.41×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达5.01×10-7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1%,方法可用于曲克芦丁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单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曲克芦丁 循环伏安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诱导A549细胞氧化应激与去极化线粒体膜电位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社房 钟李明 +1 位作者 吴艺晖 张其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7-501,共5页
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细胞,探讨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效应及其机制.A549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0-300μg/mL)的多壁碳纳米管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用活性氧(ROS)敏感探针2’,7’... 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细胞,探讨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效应及其机制.A549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0-300μg/mL)的多壁碳纳米管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用活性氧(ROS)敏感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用荧光探针JC-1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敏感蛋白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可引起A549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OS过量产生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效应;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的A549细胞内ROS的产生.多壁碳纳米管处理A549细胞2h后,诱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同时伴有适应性应激蛋白HO-1的上调表达.结果表明,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可能是多壁碳纳米管诱导A549细胞毒性效应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线粒体膜电位 氧化应激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 被引量:5
16
作者 屈建莹 朱莉莉 +2 位作者 康世平 娄童芳 霍佳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6-1168,1173,共4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将该电极置于pH 6.7的0.01 mol·L^(-1)L-赖氨酸溶液中,于电位1.0~2.5 V范围内进行电聚合,制备了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PLL/MWCNT's/GCE)。... 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将该电极置于pH 6.7的0.01 mol·L^(-1)L-赖氨酸溶液中,于电位1.0~2.5 V范围内进行电聚合,制备了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PLL/MWCNT'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据此提出了用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过氧化氢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3×10^(-4)~1.3×10^(-2)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5×10^(-4)mol·L^(-1)。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92.4%~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赖氨酸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氧化条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婷婷 薛春利 +1 位作者 胡志勇 朱海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09,共3页
采用稀硝酸(3.00mol/L)在超声条件下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氧化提纯,将羧基等官能团接枝到碳纳米管的侧壁。用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考察了纳米管长度和羧基含量随氧化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时间12h,温度65℃,... 采用稀硝酸(3.00mol/L)在超声条件下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氧化提纯,将羧基等官能团接枝到碳纳米管的侧壁。用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考察了纳米管长度和羧基含量随氧化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时间12h,温度65℃,既可以纯化碳纳米管,在侧壁引入活性基团,还可以保持碳纳米管的原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 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检测萘普生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洪伟 连爽 +2 位作者 刘妍 赵文鹏 尤国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4-1050,共7页
将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并运用恒电位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直接电化学还原,制备了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rGO/MWCNTs-GCE),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等对其... 将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并运用恒电位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直接电化学还原,制备了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rGO/MWCNTs-GCE),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等对其进行初步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萘普生在该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并对检测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萘普生的浓度为2.0×10^(-4)~5.0×10^(-6) mol·L^(-1)间,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成线性相关,检出限达到2.0×10^(-6) mol·L^(-1)。该复合修饰电极稳定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萘普生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检测 萘普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铁/聚乙烯亚胺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粒子及其吸波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蒙 刘刚 +1 位作者 邢祎琳 张爱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2,共8页
采用溶剂热法将磁性Fe_3O_4粒子附着在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制备了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复合吸波微粒Fe_3O_4/MWNT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采用溶剂热法将磁性Fe_3O_4粒子附着在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制备了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复合吸波微粒Fe_3O_4/MWNT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分析了Fe_3O_4/MWNTs复合粒子的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TEM结果表明,由于PEI的修饰作用,Fe_3O_4/MWNTs复合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XRD结果显示,附着的Fe_3O_4粒子具有完整的晶型结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PEI修饰的Fe_3O_4/MWNTs复合微粒拥有非常优异的吸波性能,随着厚度的增加,复合微粒的吸收峰向低频处移动。在厚度为3.2 mm,频率为6.16 GHz时,出现了最大反射损耗-42.9 d B,反射损耗大于-10 d B的频段为1.42 GHz(5.40~6.82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非共价修饰 聚乙烯亚胺 电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用于类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橙黄Ⅱ 被引量:2
20
作者 苗青山 杨璟 +3 位作者 张铁成 李文鹏 陕绍云 苏红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为了提高非均相类芬顿体系的催化效率,采用原位生长法和直接混合法分别合成了Fe_(3)O_(4)修饰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作为类芬顿催化剂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 为了提高非均相类芬顿体系的催化效率,采用原位生长法和直接混合法分别合成了Fe_(3)O_(4)修饰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作为类芬顿催化剂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和磁学性能(VSM)检测对制备的Fe_(3)O_(4)-MWCNTs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及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生长法获得的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且Fe_(3)O_(4)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碳纳米管的表面。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Fe_(3)O_(4)-MWCNTs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用量为0.025 g、H_(2)O_(2)用量为555μL、pH值为2.5、反应温度为25℃、橙黄Ⅱ溶液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6 h后橙黄Ⅱ的去除率达到99.9%。该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磁分离循环使用四次后对橙黄Ⅱ的去除率仍能保持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芬顿反应 Fe_(3)O_(4) 多壁碳纳米管 橙黄Ⅱ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