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钇稳定四方氧化锆陶瓷的性能老化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毛骏飙 陈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41,共4页
综述了Y-TZP材料的老化行为、老化机理及提高Y-TZP材料抗老化性能的主要途径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同时对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四方氧化 氧化钇 老化 Y-TZP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方相锆钛酸铅陶瓷制备及温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洋 侯育冬 +2 位作者 杜红亮 张阿梅 侯鸿平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Pb(Zr_(1-x)Ti_(x))O_(3)陶瓷,通过调节锆钛摩尔比将其定位于四方区域以改善温度稳定性,并通过优化烧结温度改善电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x=0.52时,体系处于四方区域,此时陶瓷的温度稳定性有所提升,在室温~300℃时...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Pb(Zr_(1-x)Ti_(x))O_(3)陶瓷,通过调节锆钛摩尔比将其定位于四方区域以改善温度稳定性,并通过优化烧结温度改善电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x=0.52时,体系处于四方区域,此时陶瓷的温度稳定性有所提升,在室温~300℃时,d33变化率为±14.7%。在1250℃下烧结的Pb(Zr_(0.48)Ti_(0.52))O_(3)陶瓷具有最佳的电学性能:压电常数d_(33)=183 pC/N,居里温度TC=402℃,相对介电常数ε_(r)=1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钛酸铅 四方 温度稳定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化法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中空纤维陶瓷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嘉杰 黄肖容 隋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32-2335,2376,共5页
选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聚砜(PSF)、N-甲基吡咯烷酮(NMP)配制铸膜液,采用相转化和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YSZ中空纤维陶瓷膜,考察了铸膜液中YSZ粉末含量和烧结温度对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SZ中空纤维... 选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聚砜(PSF)、N-甲基吡咯烷酮(NMP)配制铸膜液,采用相转化和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YSZ中空纤维陶瓷膜,考察了铸膜液中YSZ粉末含量和烧结温度对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SZ中空纤维陶瓷膜的不对称结构包含指状结构和海绵状结构,YSZ含量会影响两种结构的比例,烧结则会引起微观结构的致密度。在铸膜液配比为m(YSZ)∶m(PSF)∶m(NMP)=5.0∶1∶4,烧结温度为1200℃条件下制备出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陶瓷膜,其纯水通量为2.33 m^3/(m^2·h·MPa),抗弯强度为134.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稳定氧化 中空纤维陶瓷 转化法 纯水通量 抗弯强度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方氧化锆多晶/氧化铝(板晶)复相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振君 郭艳杰 杨正方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71,共6页
以表面包裹玻璃涂层的氧化铝微粉、小尺寸样板晶以及钇稳定四方氧化锆(Y—TZP)微粉为原料,在常压下通过样板晶生长制备氧化铝样板晶体积分数为50%的Y—TZP/板状氧化铝复相陶瓷,采用机油为润滑剂对比研究了复相陶瓷和3Y—TZP陶瓷... 以表面包裹玻璃涂层的氧化铝微粉、小尺寸样板晶以及钇稳定四方氧化锆(Y—TZP)微粉为原料,在常压下通过样板晶生长制备氧化铝样板晶体积分数为50%的Y—TZP/板状氧化铝复相陶瓷,采用机油为润滑剂对比研究了复相陶瓷和3Y—TZP陶瓷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试样磨损表面形貌及其相组成.结果表明,在载荷400N时,3Y—TZP陶瓷出现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突变.在磨损突变前,3Y—TZP陶瓷的磨损机理为塑性变形、耕犁和微裂纹,在磨损突变后则以微断裂和晶粒拔出为主.复相陶瓷在试验载荷(100—700N)条件下没有出现磨损突变.与3Y-TZP陶瓷相比,在相同载荷下,复相陶瓷的磨损率较低.这是因为复相陶瓷中的氧化铝板晶在三维空间形成了网络骨架,氧化铝样板晶固有的高弹性模量和高热导率抑制了氧化锆马氏体相变,为摩擦热的散失提供了导热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氧化多晶/氧化铝(板晶)复陶瓷 Y—TZP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含量对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光 李国军 +1 位作者 仝建峰 陈大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7-770,774,共5页
主要研究料浆固相含量对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料浆流变性质,以及YSZ的微结构、密度和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讨论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固相含量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料浆表现为剪切变稀的特征,随固相含量增加,坯体密度增加,强度降低,而烧结体... 主要研究料浆固相含量对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料浆流变性质,以及YSZ的微结构、密度和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讨论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固相含量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料浆表现为剪切变稀的特征,随固相含量增加,坯体密度增加,强度降低,而烧结体密度是先增加后减少的,固相含量为53%(体积分数)时,坯体比较均匀,气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流变性质 水基注模凝胶 氧化钇稳定氧化 水基料浆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涂层的高温耐久性辨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博宇 杨加胜 +7 位作者 陶诗倩 赵华玉 钟兴华 庄寅 盛靖 倪金星 邵芳 陶顺衍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9-95,共7页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热障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复杂高温工况,其优异的高温耐久性主要由不可相变介稳四方相(t′)所贡献。然而,目前对t′相可靠服役温度上限的界定较为模糊,主流观点仍停留在1200℃左右。基于此,采用大气等离...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热障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复杂高温工况,其优异的高温耐久性主要由不可相变介稳四方相(t′)所贡献。然而,目前对t′相可靠服役温度上限的界定较为模糊,主流观点仍停留在1200℃左右。基于此,采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APS)工艺制备YSZ陶瓷涂层,经不同时效热处理,针对涂层微结构、相组成、烧结收缩和断裂韧性等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24 h@1400℃热处理附加7年室温存放后,陶瓷层未见单斜相;300 h@1400℃和300 h@1600℃热处理涂层中单斜相体积分数分别为3.55%和35.41%,且均未碎裂。300 h@1600℃涂层烧结线性收缩率为0.4%。高温时效热处理同时伴随晶粒生长和孔隙愈合,涂层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随之增加,因而认为APS YSZ涂层可在1400℃下长时间(~300 h)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YSZ) 热障涂层(TBCs) 等离子体喷涂 高温耐久性 组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四方相以及晶界热导率的定量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韦韦 陈潇忻 +3 位作者 林初城 宋雪梅 曾毅 常程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77-1180,共4页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涂层是应用广泛的热障涂层材料。为了更好地研究各种因素对热障涂层热导率的影响,使用压制烧结的方法制备基本致密的氧化锆陶瓷,研究相组成和晶粒大小对热导率的定量影响。在不同的烧成制度下制备出不同晶...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涂层是应用广泛的热障涂层材料。为了更好地研究各种因素对热障涂层热导率的影响,使用压制烧结的方法制备基本致密的氧化锆陶瓷,研究相组成和晶粒大小对热导率的定量影响。在不同的烧成制度下制备出不同晶粒大小的氧化锆陶瓷。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图像研究氧化锆陶瓷材料的相组成以及晶界的分布情况。综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以及傅立叶传导方程,计算出四方相和晶界的热导率分别为2.65 W/(m·K)和1.54 W/(m·K)。研究表明,四方相的热导率比氧化锆陶瓷的热导率高,而晶界的热导率比氧化锆陶瓷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陶瓷 四方 晶界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稳定剂制备的四方氧化锆晶型转变临界尺寸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志龙 薛群虎 +1 位作者 赵亮 田丽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8-474,共7页
以八水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原料,以氨水(NH_3·H_2O)、氢氧化钠(Na OH)溶液为沉淀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氧化锆粉体,对前驱体加入不同的稳定剂,通过吸滤、干燥、煅烧等工艺,得到以四方氧化锆晶相为主、不同粒度... 以八水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原料,以氨水(NH_3·H_2O)、氢氧化钠(Na OH)溶液为沉淀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氧化锆粉体,对前驱体加入不同的稳定剂,通过吸滤、干燥、煅烧等工艺,得到以四方氧化锆晶相为主、不同粒度组成、不同四方相含量的样品。利用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分别对粉体的粒径、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分别采用晶面公式、谢乐公式对四方相含量、晶粒尺寸进行计算。分析了室温下加入不同稳定剂制备的氧化锆纳米粉体中四方相含量和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纳米粉粒度更细、粒度分布更均匀。经400~1000℃×2 h煅烧后,通过氧化锆纳米粉晶粒尺寸累积分布与四方相含量的关系可以得出以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钇为稳定剂制备的氧化锆纳米粉相变临界粒径分别为24~28 nm、26~33.6 nm、18~22.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氧化 稳定 溶胶-凝胶法 临界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钇含量对Al_2O_3/Y-TZP复相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申云军 黄校先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59-263,共5页
本文以ZrOCl28H2O、Al2O3及Y(NO3)3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合成Y2O3含量不同的ZrO2-Al2O3复合粉体,并采用热压工艺制备复相陶瓷.研究了氧化钇含量对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及应力诱导下氧化锆相变能力的影... 本文以ZrOCl28H2O、Al2O3及Y(NO3)3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合成Y2O3含量不同的ZrO2-Al2O3复合粉体,并采用热压工艺制备复相陶瓷.研究了氧化钇含量对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及应力诱导下氧化锆相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钇含量为1.8mol%时,复相陶瓷中氧化锆仍能全部保持为四方相,且在应力诱导下可相交量高达64.6%,使材料呈现优良的室温和较好的高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变增韧 氧化钇 氧化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Y_2O_3共稳定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粉体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源源 吴基球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共4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掺杂复合稳定剂CeO2-Y2O3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粉体,并讨论了pH,煅烧温度以及稳定剂的含量对所制备的粉体的组成情况和晶粒尺寸。用XRD、BET和热分析的结果表明pH≥9.5,煅烧温度为700℃左右可以获得细晶、稳定的TZP粉体。
关键词 四方 氧化 稳定 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含量对铈稳定立方氧化锆陶瓷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强 杨秋红 +2 位作者 赵广根 陆神州 张浩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802,共5页
本文用无压烧结法成功制备了高硬度的立方氧化锆陶瓷,研究了氧化锆陶瓷的物相,Vickers硬度,显微结构,相对密度等性能,主要分析了TiO2添加量对Zr0.8Ce0.2O2陶瓷硬度和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TiO2可以有效抑制陶瓷晶粒异常生长... 本文用无压烧结法成功制备了高硬度的立方氧化锆陶瓷,研究了氧化锆陶瓷的物相,Vickers硬度,显微结构,相对密度等性能,主要分析了TiO2添加量对Zr0.8Ce0.2O2陶瓷硬度和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TiO2可以有效抑制陶瓷晶粒异常生长,加快气孔排除,促进氧化锆陶瓷烧结致密化,提高陶瓷硬度。最高维氏硬度为20.2 GPa,最高相对密度达到了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氧化 立方陶瓷 高硬度 无压烧结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氧化锆气流粉碎中除尘料的晶相研究
12
作者 王霞 宗俊锋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9,共2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通过气流粉碎使产品粒径D50<2.0μm。用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气流粉碎成品料和除尘料进行了粒径和结构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成品料的单斜晶型质量分数为18.1%,除尘料质量分数为2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通过气流粉碎使产品粒径D50<2.0μm。用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气流粉碎成品料和除尘料进行了粒径和结构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成品料的单斜晶型质量分数为18.1%,除尘料质量分数为28.7%。经600,900,1200℃3个温度条件焙烧后,单斜晶型含量趋于相近,粒径无大变化。初步探讨了导致除尘料单斜晶型含量高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方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稳定氧化 分析 共沉淀 除尘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烧结氧化锆陶瓷的齿科修复体磨削加工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小宝 廖文和 +1 位作者 张霖 戴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85,共6页
介绍了口腔修复用部分烧结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Y-TZP)陶瓷的材料性能及切削性能,分析了齿科CAD/CAM修复的技术流程和磨削加工齿科修复体所需具备的一些基础理论与技术装备,给出了一个基于部分烧结氧化锆材料的磨牙冠磨削加工实例,... 介绍了口腔修复用部分烧结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Y-TZP)陶瓷的材料性能及切削性能,分析了齿科CAD/CAM修复的技术流程和磨削加工齿科修复体所需具备的一些基础理论与技术装备,给出了一个基于部分烧结氧化锆材料的磨牙冠磨削加工实例,其具体加工分2步:1)采用Ф1.6 mm的柱形标准金刚石磨针,以较大材料去除率的磨削参数(主轴转速40 000 r/min,磨削深度0.2 mm,进给速度300 mm/min)快速加工出磨牙冠的型面,以提高齿科修复的效率。2)因磨牙冠表面形状复杂,故采用Ф0.8 mm的球头锥形磨针,精磨参数采用:主轴转速40 000r/min,磨削深度0.06 mm,进给速度100 mm/min,加工出光洁的磨牙冠表面,形貌检测表明其表面质量高,符合医学齿科修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氧化 部分烧结 牙科陶瓷 牙科修复体 假牙 磨削加工 磨牙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人豪 刘凯旋 +2 位作者 刘志 刘琪 熊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4-707,共14页
氧化锆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白色美学特性,已广泛用于与牙齿相关的修复体中,如牙冠、牙桥、基台以及最近的种植体。然而,氧化锆陶瓷的生物安全性受到低温老化(LTD)的威胁。LTD现象发生在低温潮湿环境中,例如在人体环境... 氧化锆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白色美学特性,已广泛用于与牙齿相关的修复体中,如牙冠、牙桥、基台以及最近的种植体。然而,氧化锆陶瓷的生物安全性受到低温老化(LTD)的威胁。LTD现象发生在低温潮湿环境中,例如在人体环境中,氧化锆陶瓷的强度在短期内迅速降低,进而导致早期失效。本文从表征方法、影响因素以及老化理论模型等角度,对近年来各国学者对氧化锆陶瓷LTD现象开展的相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了及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陶瓷 低温老化 稳定 晶粒尺寸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泽华 丁培道 +1 位作者 陈蓓 易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研究了 15 80℃× 1h常压烧结下 ,氧化钇含量的变化对氧化锆陶瓷的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当氧化钇含量为 3.0 %mol时 ,15 80℃× 1h常压烧结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对于不同相组成的同一种... 研究了 15 80℃× 1h常压烧结下 ,氧化钇含量的变化对氧化锆陶瓷的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当氧化钇含量为 3.0 %mol时 ,15 80℃× 1h常压烧结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对于不同相组成的同一种材料而言 ,材料的抗热震性可简单表述为抗弯强度和线膨胀系数的函数 ,本实验中材料最佳的抗热震性出现在氧化钇含量为 2 .5 %mol时。因此 ,在实际材料设计时 ,必须考虑具体的工况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综合分析 四方 变增韧 热膨胀系数 氧化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烧成体性能的匹配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泽华 丁培道 +1 位作者 陈蓓 易于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实验研究了 15 80℃× 1h常压烧结下 ,氧化钇含量的变化对氧化锆陶瓷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匹配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当氧化钇含量为 2 5mol%时 ,15 80℃× 1h常压烧结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的抗热震性达到最佳 ;当氧化钇含量为 3 ... 实验研究了 15 80℃× 1h常压烧结下 ,氧化钇含量的变化对氧化锆陶瓷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匹配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当氧化钇含量为 2 5mol%时 ,15 80℃× 1h常压烧结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的抗热震性达到最佳 ;当氧化钇含量为 3 0mol%时 ,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当氧化钇含量为 3 5mol%时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最大 ;对于不同相组成的同一种材料而言 ,材料的抗热震性可简单表述为抗弯强度和线膨胀系数的函数。在实际材料设计时 ,必须考虑具体的工况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 变增韧 热膨胀系数 氧化 陶瓷 力学性能 匹配性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陶瓷热障涂层的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旭 耿洪滨 +2 位作者 王铀 李仰 张晓东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03,共15页
近年来随着航空与航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耐高温、长寿命、耐腐蚀等优势的发动机叶片成为开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重要一环。热障涂层(TBCs)作为常用的热防护技术,一方面可为发动机叶片部分金属基底提供隔热保护,使其免受... 近年来随着航空与航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耐高温、长寿命、耐腐蚀等优势的发动机叶片成为开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重要一环。热障涂层(TBCs)作为常用的热防护技术,一方面可为发动机叶片部分金属基底提供隔热保护,使其免受高温气体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更高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使得叶片及其表面TBCs遭受严重的环境沉积物腐蚀,造成过早失效,腐蚀类型主要有热腐蚀、CMAS腐蚀、熔盐腐蚀等。腐蚀已成为限制TBCs工作温度和服役寿命的难题,抗腐蚀防护是目前TBCs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简述了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YSZ)为主的热障涂层材料的主要特性,再简述了TBCs的不同腐蚀的反应机理,重点从涂层的微观结构设计、梯度涂层的设计、涂层成分改性及掺杂改性等方面与涂层腐蚀过程之间的影响关系出发,阐述了TBCs改性方法与涂层腐蚀的特点。提出未来涂层改进与防护的几种方法,最后对TBCs的腐蚀防护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s) 氧化钇稳定氧化陶瓷(YSZ) 腐蚀失效 热生长氧化物(TGO)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甲醚-水溶液作介质水热法合成四方相ZrO_2·3%Y_2O_3纳米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代荣 徐如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新沉淀的Zr(OH)4·3%Y(OH)3·nH2O作前驱体,以乙二醇甲醚-水溶液作反应介质,水热法合成了四方相ZrO2·3%Y2O3纳米晶,考察了反应介质、pH值、反应温度及Cl-、NO3-和SO42-对产物的影响.前驱体对产物物相有重要... 利用新沉淀的Zr(OH)4·3%Y(OH)3·nH2O作前驱体,以乙二醇甲醚-水溶液作反应介质,水热法合成了四方相ZrO2·3%Y2O3纳米晶,考察了反应介质、pH值、反应温度及Cl-、NO3-和SO42-对产物的影响.前驱体对产物物相有重要影响,形成四方相ZrO2·3%Y2O3的反应介质的pH值随介质中水和醇相对含量的不同而变化;晶化温度越高,产物颗粒度越小;醇含量越高,颗粒间团聚程度越低;Cl-、NO3-及SO42-对产物颗粒的影响随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四方 氧化 氧化钇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_(0.1-x)(CaO)_x(ZrO_2)_(0.9)陶瓷的相组成、力学与抗热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传刚 徐兰 +3 位作者 严解荣 朱义文 于洋 李家茂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首先以电熔ZrO2为主原料,以碱式碳酸镁和CaCO3为稳定剂,经混合、成型和预烧(1550℃3h)后,制成(MgO)0.1-x(CaO)x(ZrO2)0.9系列陶瓷粉体(x值分别取0、0.01、0.02、0.03、0.04、0.05、0.1);然后将预烧后试样破碎、筛分成0.1-0.07... 首先以电熔ZrO2为主原料,以碱式碳酸镁和CaCO3为稳定剂,经混合、成型和预烧(1550℃3h)后,制成(MgO)0.1-x(CaO)x(ZrO2)0.9系列陶瓷粉体(x值分别取0、0.01、0.02、0.03、0.04、0.05、0.1);然后将预烧后试样破碎、筛分成0.1-0.074mm的粗粒级颗粒和〈0.055mm的细粒级颗粒,分别按单一细颗粒和粗颗粒与细颗粒混合(粗、细颗粒质量比为11)两种方案进行坯体配料,经1550℃5h烧成后制成(MgO)0.1-x(CaO)x(ZrO2)0.9系列陶瓷试样,研究了稳定剂组成的相对变化对试样的相组成、体积密度、力学性能与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稳定剂MgO、CaO总量10%(摩尔分数)不变的情况下,试样中立方相含量随着CaO量(即x值)增加而增加;当x=0.01时,陶瓷中单斜相与立方相含量之比为21,此时陶瓷具有较高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较为理想的抗热震性(1100℃水急冷5次后未出现裂纹),而且其抗热震性受陶瓷材料致密度的影响程度较小。(2)在陶瓷粉体中增加粗粒级配料,可有效降低ZrO2陶瓷试样的致密度,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能,但其抗折强度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陶瓷 部分稳定氧化(PSZ) 复合稳定 组成 力学性能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Y-TZP陶瓷中的马氏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玉龙 金学军 +2 位作者 徐祖耀 张玉峰 施剑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 8mol% Ce O2 - 0 .2 5mol% Y2 O3- Zr O2 (8Ce- 0 .2 5Y- TZP)、8Ce- 0 .50 Y-TZP和 8Ce- 0 .75Y- TZP 3种成分的超细粉 ,于 1 50 0°C分别烧结 2、3、6h成形 .8Ce- 0 .2 5Y- TZP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 Ms在室温以...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 8mol% Ce O2 - 0 .2 5mol% Y2 O3- Zr O2 (8Ce- 0 .2 5Y- TZP)、8Ce- 0 .50 Y-TZP和 8Ce- 0 .75Y- TZP 3种成分的超细粉 ,于 1 50 0°C分别烧结 2、3、6h成形 .8Ce- 0 .2 5Y- TZP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 Ms在室温以上 ,室温下基本上不具有形状记忆效应 ;8Ce- 0 .50 Y- TZP的形状记忆效应最佳 ,其中烧结 6h的试样最大可恢复应变为 1 .1 8% ;8Ce- 0 .75Y- TZP的形状记忆效应较差 .Ms 与材料的强度密切相关 ,晶粒大小和密度等也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效应 马氏体 陶瓷 四方氧化多晶 TZP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