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钇稳定二氧化锆火焰传感器的静态响应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汉卿 樊未军 +3 位作者 张荣春 石强 覃文隆 冯健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4-531,共8页
以钇稳定二氧化锆(YSZ)火焰传感器为研究对象,利用马弗炉,在873~1523 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YSZ火焰传感器对温度的静态响应,获得并分析了传感器的静态校准曲线与静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YSZ火焰传感器的线性度为12.88%,24 V激励电压下... 以钇稳定二氧化锆(YSZ)火焰传感器为研究对象,利用马弗炉,在873~1523 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YSZ火焰传感器对温度的静态响应,获得并分析了传感器的静态校准曲线与静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YSZ火焰传感器的线性度为12.88%,24 V激励电压下的平均灵敏度为10.02 mV/K,迟滞与重复性指标分别为2.13%和2.22%,传感器间的互换度为1.22%。采用Boltzmann函数能够较为准确地拟合YSZ火焰传感器的静态校准曲线,误差小于±3.5%。YSZ火焰传感器的非线性特征明显,精密度与互换性良好,灵敏度较高,总体性能良好。相较于火焰检测中常用的热电偶和离子火焰传感器,YSZ火焰传感器对火焰温度的响应信号更为稳健,能够有效提高火焰检测的准确度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传感器 稳定二氧化锆(ysz) 火焰温度 校准曲线 静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涂层的高温耐久性辨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杜博宇 杨加胜 +7 位作者 陶诗倩 赵华玉 钟兴华 庄寅 盛靖 倪金星 邵芳 陶顺衍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9-95,共7页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热障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复杂高温工况,其优异的高温耐久性主要由不可相变介稳四方相(t′)所贡献。然而,目前对t′相可靠服役温度上限的界定较为模糊,主流观点仍停留在1200℃左右。基于此,采用大气等离...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热障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复杂高温工况,其优异的高温耐久性主要由不可相变介稳四方相(t′)所贡献。然而,目前对t′相可靠服役温度上限的界定较为模糊,主流观点仍停留在1200℃左右。基于此,采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APS)工艺制备YSZ陶瓷涂层,经不同时效热处理,针对涂层微结构、相组成、烧结收缩和断裂韧性等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24 h@1400℃热处理附加7年室温存放后,陶瓷层未见单斜相;300 h@1400℃和300 h@1600℃热处理涂层中单斜相体积分数分别为3.55%和35.41%,且均未碎裂。300 h@1600℃涂层烧结线性收缩率为0.4%。高温时效热处理同时伴随晶粒生长和孔隙愈合,涂层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随之增加,因而认为APS YSZ涂层可在1400℃下长时间(~300 h)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 热障涂层(TBCs) 等离子体喷涂 高温耐久性 相组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鹏程 赵运才 +3 位作者 刘明 王慧鹏 马国政 王海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69-9076,共8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工作环境,传统的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热障涂层材料在高于1200℃的环境下服役时,易出现相变、烧结收缩严重等问题,降低了涂层的隔热性能,同时伴随有一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工作环境,传统的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热障涂层材料在高于1200℃的环境下服役时,易出现相变、烧结收缩严重等问题,降低了涂层的隔热性能,同时伴随有一定的体积变化而加速涂层的剥落,需要研发性能更好的热障涂层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新一代热障涂层分为以下几类:(1)掺杂稀土氧化物改性YSZ热障涂层;(2)萤石或焦绿石结构热障涂层;(3)钇铝石榴石或磁铁铅矿热障涂层;(4)钙钛矿结构热障涂层。其中,采用稀土氧化物掺杂对YSZ进行改性的热障涂层由于可以有效降低热障涂层的热导率,提高其高温相稳定性、高温抗氧化性、高温抗腐蚀性能等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几种有希望代替传统YSZ涂层的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稀土氧化物包括CeO_(2)、Sc_(2)O_(3)、Gd_(2)O_(3)、La_(2)O_(3),对不同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其中掺杂CeO_(2)可降低涂层的热导率,使其耐Na_(2)SO_(4)腐蚀能力增强,并提高其热稳定性;掺杂Sc_(2)O_(3)不仅降低涂层的热导率,还大大提高其相稳定性,使涂层在1500℃高温下经过长时间热处理后仍然保持单一的t'相;掺杂Gd_(2)O_(3)可有效提高其耐热腐蚀性,但过量掺杂会降低涂层的力学性能;掺杂La_(2)O_(3)可增强涂层的抗烧结能力,有效降低其热导率。本文还对影响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性能的其他因素(如制粉方式、喷涂工艺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今后热障涂层体系的发展趋势及研发思路进行总结,为新型热障涂层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稀土氧化 热导率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S制备7YSZ热障涂层镀铝改性的抗氧化性(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许世鸣 张小锋 +3 位作者 刘敏 邓春明 邓畅光 牛少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287,共5页
热障涂层(TBC)的使用对燃气轮机的寿命和效率都有明显提升,而TBC一般是由金属粘结层和ZrO_2-7%(质量分数) Y_2O_3(7YSZ)陶瓷层组成。与飞行器推进系统的TBC相比,燃气轮机的服役环境有其特殊性。在工业燃气轮机服役过程中,TBC系统中金属... 热障涂层(TBC)的使用对燃气轮机的寿命和效率都有明显提升,而TBC一般是由金属粘结层和ZrO_2-7%(质量分数) Y_2O_3(7YSZ)陶瓷层组成。与飞行器推进系统的TBC相比,燃气轮机的服役环境有其特殊性。在工业燃气轮机服役过程中,TBC系统中金属粘结层的氧化是导致涂层过早失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TGO(热生长氧化层)的形成不可避免,但抑制TGO的生长速率可以提高TBC的使用寿命,而7YSZ是一种对氧离子扩散几乎无阻碍作用的材料。因此,在7YSZ涂层上覆盖一层氧离子扩散障碍膜是阻止TGO生成的一种可行方法。本研究中,在7YSZ涂层表面沉积一层铝膜。经热处理后,在7YSZ涂层表面通过Al和ZrO_2原位反应生成α-Al_2O_3层,该层可以作为氧离子扩散障碍层。此外,对热处理压力和铝改性的7YSZ涂层抗氧化性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改性热障涂层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7ysz)涂层 氧化 热生长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Z基热障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子毅 付永强 +3 位作者 王优强 谷炎琦 黄淑元 孟凤云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43,共17页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不断攀升,对热端部件的耐高温性能及相应的冷却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障涂层作为热端部件(尤其是涡轮叶片)隔热冷却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氧化钇部分...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不断攀升,对热端部件的耐高温性能及相应的冷却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障涂层作为热端部件(尤其是涡轮叶片)隔热冷却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基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YSZ涂层的改性方法、制备技术及失效机理。通过涂层设计的材料(如稀土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等)角度,综述了它对YSZ涂层热导率、高温相稳定性和抗烧结等性能的影响,并详细探讨了单元氧化物掺杂和多元氧化物共掺杂对YSZ涂层改性的机理和影响。同时,介绍了大气等离子喷涂(APS)、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和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等主要YSZ涂层制备技术,对比了它们的优势和局限性。此外,探讨了热障涂层的主要失效模式,包括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热生长氧化物(TGO)、CMAS腐蚀及Na2SO4+V2O5熔盐腐蚀失效,并总结了热障涂层的失效机理。最后对未来YSZ基热障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 ysz掺杂改性 涂层制备技术 涂层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热障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鹏 宋仁国 王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简要概述了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选用氧化锆材料的原因及其具有的优异性能,同时也介绍了等离子喷涂制备热障涂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热障涂层 二氧化锆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粒子时的加热熔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伟涛 吴九汇 +1 位作者 白宇 韩志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2,共6页
应用格林函数法求解超声速等离子喷涂(SAPS)过程中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YSZ)粒子的加热熔化时间问题,得到了一个解析解;对SAPS过程中粒子熔化时间和熔化界面推移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熔化过程的模拟结果显示:粒子... 应用格林函数法求解超声速等离子喷涂(SAPS)过程中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YSZ)粒子的加热熔化时间问题,得到了一个解析解;对SAPS过程中粒子熔化时间和熔化界面推移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熔化过程的模拟结果显示:粒子的初始温度对熔化速率有一定的影响,喷涂前预热粒子可以加快它的熔化;减小粒子半径可以缩短粒子的熔化时间,提高粒子的扁平化程度.在SAPS过程中,通过过筛控制粒子半径有助于获得结构精细、致密的典型细密柱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等离子喷涂 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粒子 格林函数 熔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在钛表面制备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周成 黄龙门 +2 位作者 唐毅 倪永金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0-595,共6页
采用复合电沉积和电泳沉积两步法在钛基体上制备了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只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钛基体上制备纳米HAp单一涂层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量散射谱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纳米HAp外层表面形貌,晶相... 采用复合电沉积和电泳沉积两步法在钛基体上制备了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只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钛基体上制备纳米HAp单一涂层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量散射谱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纳米HAp外层表面形貌,晶相,复合涂层的断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分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粘结-拉伸实验测定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纳米HAp单一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强度,说明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复合电沉积 纳米复合涂层 羟基磷灰石(HAp) 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沉积法制备YSZ薄膜及其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孔发 吕喆 +4 位作者 刘江 黄喜强 艾娜 魏波 苏文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用离心沉积方法在NiO-YSZ阳极基底上沉积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薄膜,并在1 400℃烧结达到致密;用SDC的硝酸盐浸渍改进的LSM作为阴极,组装燃料电池。阳极通入干燥的H2作燃料,阴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单体电池在650℃的开路电压(OCV)为1... 用离心沉积方法在NiO-YSZ阳极基底上沉积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薄膜,并在1 400℃烧结达到致密;用SDC的硝酸盐浸渍改进的LSM作为阴极,组装燃料电池。阳极通入干燥的H2作燃料,阴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单体电池在650℃的开路电压(OCV)为1.059 V,说明薄膜是完全致密的;800℃时的最高功率密度为535 mW/cm2。800℃时的阻抗谱表明,通过改变阳极端的气氛,可以区分出阴、阳极的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阳极 离心沉积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制备SOFC电解质材料YSZ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宇 郑峰 +2 位作者 肖国华 徐迪 石倩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7-31,34,共6页
对乙酸法与柠檬酸法制备的SOFC电解质材料———YSZ粉末进行了对比研究,以寻求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YSZ制备方法。通过TG/DTA、XRD、SEM等检测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检测,得到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溶胶-凝胶法 乙酸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粉位置对等离子喷涂YSZ粒子熔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秋童 冉健 +1 位作者 乔新义 汪瑞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2,共7页
研究了等离子喷枪采用3个送粉位置时距离喷嘴90mm处YSZ粒子的熔化状态(包括粒子温度及速度、粒子粒度分布、粒子撞击基体后的扁平形貌),其中送粉位置1和2为枪外送粉,送粉孔轴线距离喷嘴端面分别为9mm和3.5mm,送粉位置3为枪内送粉,送粉... 研究了等离子喷枪采用3个送粉位置时距离喷嘴90mm处YSZ粒子的熔化状态(包括粒子温度及速度、粒子粒度分布、粒子撞击基体后的扁平形貌),其中送粉位置1和2为枪外送粉,送粉孔轴线距离喷嘴端面分别为9mm和3.5mm,送粉位置3为枪内送粉,送粉孔轴线距离喷嘴端面5mm。结果表明,送粉位置沿等离子射流逆流方向移动时(分别对应送粉位置1、2和3),粒子熔化效果明显增强,粒子扁平化程度提高;涂层中未熔颗粒和孔隙百分比由33.25%减小至10.13%,涂层结合强度由16.25MPa增加至37.25MPa,涂层表面剥落20%时经历的热震次数由35次增加至130次;采用送粉位置3时,喷涂功率33.60kW,低于其他送粉位置的电弧功率(46.75kW),实现了低功率制备高性能YSZ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送粉位置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熔化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Z表面粗糙度对氧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磊 李和平 +1 位作者 王光伟 许权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52,55,共4页
借助表面粗糙度测试技术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用Pt浆法制备Pt/YSZ电极过程中,YSZ表面粗糙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t/YSZ电极制作时,所用金刚石磨片粒径大小对YSZ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无明显影响,但YSZ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则随着金刚... 借助表面粗糙度测试技术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用Pt浆法制备Pt/YSZ电极过程中,YSZ表面粗糙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t/YSZ电极制作时,所用金刚石磨片粒径大小对YSZ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无明显影响,但YSZ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则随着金刚石磨片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当所用金刚石磨片粒径为44μm时,电极阴极活性(电位为-0.4 V时)最低,10μm时最高,约为44μm所制电极的2倍,其他电极则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ysz电极 氧化钇稳定氧化 氧传感器 表面粗糙度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Z陶瓷与Kovar合金的银基钎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盛会 秦博 姜玮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3,共5页
用BAg72Cu钎料对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与Kovar合金进行真空钎焊封接,用SEM、EDS和氦质谱检漏仪考察了钎焊温度和钎焊厚度对钎焊封接件的抗剪强度和气密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钎焊界面微观结合情况。结果表明,YSZ陶瓷与Kovar合金在850... 用BAg72Cu钎料对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与Kovar合金进行真空钎焊封接,用SEM、EDS和氦质谱检漏仪考察了钎焊温度和钎焊厚度对钎焊封接件的抗剪强度和气密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钎焊界面微观结合情况。结果表明,YSZ陶瓷与Kovar合金在850℃保温5 min钎焊封接时,获得的封接件能够承受最大的抗剪强度为75 MPa;钎缝氦漏率优于6.0×10^11 Pa·m^3/s,钎缝无气孔、裂纹现象,钎缝中间区域主要为银基钎料凝固组织,Kovar合金侧界面反应区富集铜合金,铂金属化层侧为富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 钎焊 银基钎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乳液制备PTFE/YSZ微孔膜及孔隙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金丽 邓新华 +2 位作者 孙元 罗衍慧 庞向川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4-88,共5页
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为原料、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YSZ)微纳米粉体为增强体,采用机械拉伸法制备了PTFE/YSZ复合微孔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运用单因素法探讨了分散剂聚乙烯醇(PVA)、拉伸倍数、YSZ含量和热处理温度对... 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为原料、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YSZ)微纳米粉体为增强体,采用机械拉伸法制备了PTFE/YSZ复合微孔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运用单因素法探讨了分散剂聚乙烯醇(PVA)、拉伸倍数、YSZ含量和热处理温度对复合微孔膜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微孔膜中添加PVA以及增加YSZ含量均使复合微孔膜的孔隙率增大;在拉伸3.5倍、YSZ含量为8%(质量分数,下同)、热处理温度为320℃时,复合微孔膜孔隙率高达7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 微孔膜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混合固态源PE-MOCVD法制备YSZ薄膜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铭飞 姜银珠 +2 位作者 高建峰 王艳艳 孟广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81-1985,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的MOCVD技术,以均匀混合的金属β-二酮鳌合物固态源Y(DPM)3和Zr(DPM)4作为前驱物,在N iO/SDC多孔阳极和多孔-αA l2O3衬底上制备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薄膜.研究了两种衬底对成膜过程和膜的结构以及微结构的影响,...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的MOCVD技术,以均匀混合的金属β-二酮鳌合物固态源Y(DPM)3和Zr(DPM)4作为前驱物,在N iO/SDC多孔阳极和多孔-αA l2O3衬底上制备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薄膜.研究了两种衬底对成膜过程和膜的结构以及微结构的影响,讨论了源区输运机制及薄膜生长动力学.XPS分析结果表明,薄膜中Y和Zr元素的摩尔比低于原始混合源中的Y和Zr元素的摩尔比,当混合源中的Y和Zr元素的摩尔比约为0.35∶1时,可以获得无定形态的8%YSZ薄膜,经高温焙烧转化为单一立方相,其晶粒大小约为100 nm,薄膜的生长速率约为7 nm/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淀积 微波等离子体 固体电解质 薄膜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YSZ热障涂层内应力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远涛 张士陶 +5 位作者 姜涛 郭乐扬 张杨杨 李文戈 刘彦伯 张静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4-32,共9页
使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热障涂层(TBCs)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内应力是影响TBCs系统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过量的内应力会引起微裂纹的产生、扩展,导致YSZ TBCs过早失效。早期内应力主要由喷涂工艺、... 使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热障涂层(TBCs)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内应力是影响TBCs系统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过量的内应力会引起微裂纹的产生、扩展,导致YSZ TBCs过早失效。早期内应力主要由喷涂工艺、基体和粉末条件的不良选择引起,并引起早期裂纹的萌生与扩展。ZrO_(2)高温相变、热生长氧化物(TGO)生长和陶瓷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CTE)失配是TBCs在热服役中内应力的主要来源。在内应力作用下,裂纹在表面陶瓷工作层(TC)/TGO或黏结层(BC)/TGO界面处萌生,扩张并导致涂层脱落失效。目前降低系统内应力以达到延长TBCs热服役寿命的主要思路有干预尖晶石TGO生成,制备复合涂层或使用稀土粒子稳定ZrO_(2)物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s) 大气等离子喷涂(APS)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内应力 热生长氧化物(T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电极Pt/5YSZ/GDC10的制备与优化(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小毛 林今 +6 位作者 邢学韬 龚靖博 周友 牟树军 刘长军 刘兴勇 胡强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3,共9页
固体电极对于制备可实现高效能源转换和气体排放控制的固体氧化物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固体氧化物电极广泛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然而其高温可靠性不完全令人满意。由铂(Pt)和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 固体电极对于制备可实现高效能源转换和气体排放控制的固体氧化物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固体氧化物电极广泛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然而其高温可靠性不完全令人满意。由铂(Pt)和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SZ)制成的复合电极Pt/YSZ已广泛应用在氧气和氮氧化物(NOx)气体传感器上,即使在恶劣条件下其也表现出良好稳定性。常规Pt/YSZ电极Pt含量较高,增加了材料成本。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基于Pt、钆掺杂的氧化铈(10 mol%gadolinia doped ceria,GDC10)和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5 mol%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5YSZ)的三组分固体电极,同两组分的Pt/YSZ电极相比,三组分电极Pt/5YSZ/GDC10的极化电阻和Pt含量都较低。在该三组分电极中,5YSZ可强化电极同5YSZ电解质间的连接,电极最佳组分(Pt/5YSZ/GDC10)配比为1:1:1。通过引入适当石墨,可以进一步降低电极铂含量,同时可以达到更低的极化电极电阻。石墨最佳添加量在10-30wt.%。电极进行SDC20浸渍处理可显著提升其电性能。浸渍后的电极对温度变化更敏感,活化能为100-120 k J·mol^(-1)。电极同电解质共烧与二者单独烧结相比,前者的电极电阻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Pt) 固体电极 固体氧化物器件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钆掺杂的氧化铈(G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陶瓷热障涂层的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旭 耿洪滨 +2 位作者 王铀 李仰 张晓东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03,共15页
近年来随着航空与航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耐高温、长寿命、耐腐蚀等优势的发动机叶片成为开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重要一环。热障涂层(TBCs)作为常用的热防护技术,一方面可为发动机叶片部分金属基底提供隔热保护,使其免受... 近年来随着航空与航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耐高温、长寿命、耐腐蚀等优势的发动机叶片成为开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重要一环。热障涂层(TBCs)作为常用的热防护技术,一方面可为发动机叶片部分金属基底提供隔热保护,使其免受高温气体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更高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使得叶片及其表面TBCs遭受严重的环境沉积物腐蚀,造成过早失效,腐蚀类型主要有热腐蚀、CMAS腐蚀、熔盐腐蚀等。腐蚀已成为限制TBCs工作温度和服役寿命的难题,抗腐蚀防护是目前TBCs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简述了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YSZ)为主的热障涂层材料的主要特性,再简述了TBCs的不同腐蚀的反应机理,重点从涂层的微观结构设计、梯度涂层的设计、涂层成分改性及掺杂改性等方面与涂层腐蚀过程之间的影响关系出发,阐述了TBCs改性方法与涂层腐蚀的特点。提出未来涂层改进与防护的几种方法,最后对TBCs的腐蚀防护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s)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ysz) 腐蚀失效 热生长氧化物(TGO)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ZrO_2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孟秀霞 杨乃涛 +1 位作者 孟波 谭小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9-601,共3页
Fluorite-type Y2O2/ZrO2(YSZ) powders with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1.74 μm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itric acid combustion method.Using the prepared YSZ powders,gas-tight hollow fibre membranes were fabricated by a... Fluorite-type Y2O2/ZrO2(YSZ) powders with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1.74 μm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itric acid combustion method.Using the prepared YSZ powders,gas-tight hollow fibre membranes were fabricated by a dry-wet spinn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phase inversion technique,followed by sintering at 1 400 ℃ for(4 h.) The gas tightness,porosity,mechanical strength,microstructure and crystalline phase of the hollow fibre membrane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pared YSZ hollow fibre membranes are gas-tight while the porosity remains around 23.04% and the bending strength may be up to 322 MPa.The diameter of the pores in the hollow fibres ranges from 60 to 500 nm.XRD spectra show that the fluorite-type phase is kept unchanged,but the crystal size grows bigger after sintering.SEM micrographs show that the prepared YSZ hollow fibre membranes possess an asymmetric structure that includes a dense layer and porous layers,while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are also de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稳定氧化(ysz) 中空纤维 无机膜 非对称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先进热障涂层的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耿洪滨 宋艺 +3 位作者 张晓东 梁逸帆 王昊 王铀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35,共16页
热障涂层利用陶瓷层的隔热性和抗腐蚀性可以有效保护航空发动机或陆用燃气轮机中热端部件的合金基体。然而,不断追求更高的服役温度会导致表面涂层的降解、分层和过早失效。为了满足未来先进热障涂层系统的服役需求,必须开发新的陶瓷材... 热障涂层利用陶瓷层的隔热性和抗腐蚀性可以有效保护航空发动机或陆用燃气轮机中热端部件的合金基体。然而,不断追求更高的服役温度会导致表面涂层的降解、分层和过早失效。为了满足未来先进热障涂层系统的服役需求,必须开发新的陶瓷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先进热障涂层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YSZ)、A_(2)B_(2)O_(7)型化合物、稀土钽酸盐、稀土磷酸盐、高熵稀土陶瓷材料、磁铅石型六铝酸盐氧化物和自愈合材料,分别归纳了它们的性质和性能,总结各种材料现阶段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展望了热障涂层材料的发展方向,为开发新的热障涂层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 陶瓷材料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 稀土钽酸盐 高熵稀土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