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还原酶催化合成芳香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薛兴涛 陈志春 +2 位作者 施长年 吕德水 林贤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2-86,共5页
主要概括了近年来以典型的氧化还原酶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大豆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催化合成苯酚、双酚、蒽醌类聚合物、苯胺类聚合物、聚苯醚等聚芳香族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聚苯酚 聚苯胺 聚苯醚 酶促合成 氧化还原酶 芳香 聚合物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中草药成分对醛糖还原醇和脂类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涛 梁康 +1 位作者 侯纬敏 张昌颖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我们在体外研究了四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醛糖还原酶及脂类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四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醛糖还原酶活性及脂类过氧化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属非竞争性抑制类型。对醛糖... 我们在体外研究了四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醛糖还原酶及脂类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四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醛糖还原酶活性及脂类过氧化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属非竞争性抑制类型。对醛糖还原酶活性及脂类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均随中草药提取物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本实验的结果证明中草药中含有抗脂类过氧化及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某些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中草药 醛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体5α-还原酶抑制剂LTZ-8和类似物的筛选及其抗前列腺增生作用(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欣坚 田伟生 +1 位作者 孙云阳 屠曾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5-400,共6页
目的 为筛选新的不同结构的甾体 5α 还原酶抑制剂LTZ 8等抗前列腺增生药物 (在C 3,C 4,C 1 7具有不同基团的睾酮衍生物 )。方法 同位素筛选法检测LTZ 8对体外 5α 还原酶的抑制能力。体内动物模型选用去势大鼠 (注射丙酸睾酮刺激前... 目的 为筛选新的不同结构的甾体 5α 还原酶抑制剂LTZ 8等抗前列腺增生药物 (在C 3,C 4,C 1 7具有不同基团的睾酮衍生物 )。方法 同位素筛选法检测LTZ 8对体外 5α 还原酶的抑制能力。体内动物模型选用去势大鼠 (注射丙酸睾酮刺激前列腺重新生长 ) ,连续灌胃LTZ 8(3 ,1 0及 30mg·kg-1 ,每日 1次 ) 30d ,检测前列腺组织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 ,并对前列腺上皮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 LTZ 1 ,LTZ 5,LTZ 6和LTZ 8均有抑制 5α 还原酶的作用 ,其中LTZ 8的作用最强〔Ki=(2 1 .0±2 .2 )nmol·L-1 〕。大鼠口服 30mg·kg-1 LTZ 8,前列腺湿重和干重分别为对照组的 82 %和 86% (P <0 .0 5)。前列腺上皮细胞高度和腺腔面积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 LTZ 8具有抑制 5α 还原酶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前列腺增生 氧化还原酶 睾酮衍生物 LTZ-8 甾体5α-还原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盐氧化酶缺乏症1例
4
作者 江露 覃文华 +3 位作者 覃罗晓 廖仲军 覃霄忻 韦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亚硫酸盐氧化酶缺乏症(Isolated sulfite oxidase deficiency,ISOD)是1967年由Irrevene最先报道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的神经功能发育异常的疾病[1]。现分析总结我院诊疗的1例ISOD患儿的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表现及基因检测,... 亚硫酸盐氧化酶缺乏症(Isolated sulfite oxidase deficiency,ISOD)是1967年由Irrevene最先报道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的神经功能发育异常的疾病[1]。现分析总结我院诊疗的1例ISOD患儿的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表现及基因检测,以加深放射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病例男,8月龄,因“至今8月竖头不稳,肌张力增高1月余”入院。患儿为G2P2,孕40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3150 g。Apgar评分8-10-10。患儿生后第2天出现皮肤黄染,在新生儿科住院治疗5天,出院后1月黄疸未退,遂住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测经皮胆红素16.9 mg/dL,予蓝光治疗至3月余黄疸消退。母乳喂养。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5月竖头不稳,时有飞机手,角弓反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于硫族供体的氧化还原酶 神经病学表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组织的氧化还原态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改变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琛珩 王树人 +5 位作者 刘漪沦 乔小蓉 张建成 解晨浩 李勇刚 叶战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60-2165,共6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组织的氧化-还原态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42例原发性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13例、胃癌14例及结直肠癌15例),以其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为对照,测定其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对(GSH、GSSG)的含量及辅酶Ⅱ氧化还原对(NA...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组织的氧化-还原态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42例原发性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13例、胃癌14例及结直肠癌15例),以其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为对照,测定其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对(GSH、GSSG)的含量及辅酶Ⅱ氧化还原对(NADPH、NADP+)的含量,并据此计算出GSH/GSSG、NADPH/NADP+比值以及GSH/GSSG氧化还原电位值、NADPH/NADP+氧化还原电位值。结果癌组织中的GSH、NADPH含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GSH/GSSG、NADPH/NADP+的氧化-还原电位轻度还原偏移(P<0.05)。而GSSG含量及NADP+含量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的GSH、NADPH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其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而在此基础上,其氧化-还原电位仅较癌旁组织轻度偏向还原方向,提示癌组织内仍存有较明显的氧化应激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易感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建伟 叶玲 +1 位作者 刘静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北京万寿路社区老年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及EH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 ,PAOD)... 目的 探讨北京万寿路社区老年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及EH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 ,PAOD)的易感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检测了 10 0例健康老年人 (NC组 )、10 0例老年EH(EH组 )及 5 9例老年EH伴PAOD患者 (EH PAOD组 )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MTHFR等位基因呈多态性。NC组 3种基因型频率为 :CC ,31.0 % ;CT ,5 0 .0 % ;TT ,19.0 %。EH组分别为 :CC ,2 9.0 % ;CT ,4 5 .0 % ;TT ,2 6 .0 %。EH PAOD组分别为 :CC ,15 .9% ;CT ,35 .5 % ;TT ,4 8.6 %。 3组MTHFR基因的C6 77T单核苷酸突变中T突变位点的频率分别为 4 4 .0 %、4 8.5 %、6 4 .4 %。EH PAOD组与NC组、EH PAOD组与EH组比较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呈显著性差异。结论 MTHFR基因C6 77T单核苷酸突变是老年EH伴PAOD的危险因素之一 ,但可能与老年EH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动脉闭塞性疾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文萍 万琪 +3 位作者 俞英欣 李力 张瑞国 万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 5 ,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对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及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脑梗死患者 97例 (脑梗死组 ) ,对照组 94例 ,测定空腹血浆Hcy浓度 ,采用限... 目的 探讨 5 ,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对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及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脑梗死患者 97例 (脑梗死组 ) ,对照组 94例 ,测定空腹血浆Hcy浓度 ,采用限制性内切片段多态性分析法检测MTHFR基因两个位点的基因表型。结果 Hcy水平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 2 7.4 2± 34.91) μmoL Lvs( 13.82± 12 .18) μmoL L ,P <0 .0 0 1]。C6 77T位点突变对Hcy有影响 ,其中以TT表型者Hcy水平最高 ,A12 98C位点突变对Hcy无影响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C6 77T突变者患脑梗死的OR =1.87。结论 MTHFR基因C6 77T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显著影响Hcy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高半胱氨酸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糖尿病大鼠生殖腺内5α-还原酶(2型)的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素嬛 王忠山 +2 位作者 许宗革 辛暨丽 左文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80-1582,共3页
目的研究青春期糖尿病大鼠生殖功能障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用链脲菌素复制青春期大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D)组及糖尿病+胰岛素治疗(ID)组,以Northernblot检测睾丸、附睾、前列腺内5α-还原酶(2型)的mRNA水平。结... 目的研究青春期糖尿病大鼠生殖功能障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用链脲菌素复制青春期大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D)组及糖尿病+胰岛素治疗(ID)组,以Northernblot检测睾丸、附睾、前列腺内5α-还原酶(2型)的mRNA水平。结果附睾头部,D组和ID组大鼠的2型酶mRNA水平低于C组(P<005)。结论附睾2型5α-还原酶mRNA水平低下可能使双氢睾酮生成减少,从而影响青春期大鼠生殖系统的发育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氧化还原酶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解毒方对NOX2亚基和NOX4亚基过表达及小干扰RNA引起的心肌细胞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活性变化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解华 麻春杰 +3 位作者 郭淑贞 付帮泽 冯玄超 王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727-3731,共5页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方含药血清对NOX2、NOX4亚基过表达和小干扰RNA(RNAi)导致的H9C2心肌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益心解毒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正常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6只,构建针对NOX2、NOX4亚基的过表达质...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方含药血清对NOX2、NOX4亚基过表达和小干扰RNA(RNAi)导致的H9C2心肌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益心解毒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正常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6只,构建针对NOX2、NOX4亚基的过表达质粒和RNAi质粒。采用转染试剂瞬时转染H9C2心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率,转染24 h后分组(正常H9C2细胞组、过表达组、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转染NOX2亚基过表达质粒的各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过表达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正常H9C2细胞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与过表达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RNAi质粒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与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NOX4亚基过表达质粒的各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过表达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正常H9C2细胞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过表达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RNAi质粒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与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X2、NOX4亚基的过表达可以提高NADPH氧化酶活性,而RNAi表达可以沉默NOX2、NOX4亚基,从而降低NADPH氧化酶活性,益心解毒方不会直接影响NADPH氧化酶活性。实验研究表明干预和抑制NOX2、NOX4亚基的NADPH氧化酶活性调控环节,降低心肌活性氧(ROS)水平,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可能是益心解毒方发挥药效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解毒方 肌细胞 心脏 基因表达 小干扰RNA 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一氧化碳分子释放剂CORM-2对抗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复灌损伤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梅迪森 杜友爱 +4 位作者 汪洋 史峰 朱立 陈莹莹 沈岳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复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用结扎心脏冠脉前降支30min造成心肌缺血,松开结扎120min作为再灌。观察心脏收缩功能、心肌酶学和心肌梗死... 目的:研究外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复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用结扎心脏冠脉前降支30min造成心肌缺血,松开结扎120min作为再灌。观察心脏收缩功能、心肌酶学和心肌梗死面积等指标。结果:25μmol/LCORM-2(外源性CO释放剂)显著改善了离体心脏缺血复灌时心功能的损伤,降低了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的释放,减少了梗死面积,但对冠脉流量的影响不大。10μmol/LCORM-2可减少LDH、CK和心肌梗死面积,但对心功能的影响不明显;而100μmol/L CORM-2却可增加缺血复灌心肌LDH的释放,加重心功能的损害。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线粒体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阻断剂(mitoKATP)5-HD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抑制剂Znpp均可不同程度地阻断25μmol/L CORM-2缩小缺血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L-NAME和Znpp可阻断CORM-2降低LVEDP的作用,但是CORM-2增高LVDP和+dp/dt的作用仅被亚甲蓝和L-NAME所取消。结论:外源性一氧化碳对大鼠缺血复灌心脏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OS-cGMP和HO-1途径,激活线粒体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碳/药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脏 氧化还原酶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下裂与Ⅱ型3β羟类固醇脱氢酶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华建 袁继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的发生与Ⅱ型3β羟类固醇脱氢酶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抽取47例尿道下裂患儿和32例包茎患儿静脉血,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Ⅱ型3β羟类固醇脱氢酶基因的第2、4外显子片段,SSCP电泳检测扩增片段。结果47例尿道下裂患...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的发生与Ⅱ型3β羟类固醇脱氢酶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抽取47例尿道下裂患儿和32例包茎患儿静脉血,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Ⅱ型3β羟类固醇脱氢酶基因的第2、4外显子片段,SSCP电泳检测扩增片段。结果47例尿道下裂患儿 II型3β羟类固醇脱氢酶基因的第2外显子在270bp处均可见特异性扩增带,2例第2外显子的SSCP条带有异常泳动,第4外显子和对照组2、4外显子均未发现有异常泳动条带。结论在尿道下裂病儿中存在雄激素合成酶-Ⅱ型3β羟类固醇脱氢酶基因突变,尤其是严重的尿道下裂。雄激素合成酶的功能缺陷可能是先天性尿道下裂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遗传学 氧化还原酶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晨 魏伟 沈玉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人血清白蛋白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褪黑素预防组及阳性药对照组 ,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人血清白蛋白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褪黑素预防组及阳性药对照组 ,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活性。结果 模型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 ;而自造模的尾静脉攻击阶段起 ,每天ig褪黑素 (0 3、0 6、0 9mg·kg-1) ,均可恢复模型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的活性。结论 褪黑素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其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免疫性肝硬化 氧化还原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HO-1参与ACEI对抗大鼠血管氧化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立 沈岳良 +2 位作者 徐和靖 汪洋 陈莹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对抗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血管收缩功能下降,并分析其抗氧化机制是否通过诱导血色素氧化酶-1(HO-1),以及一氧化氮(NO)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效应。结...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对抗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血管收缩功能下降,并分析其抗氧化机制是否通过诱导血色素氧化酶-1(HO-1),以及一氧化氮(NO)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效应。结果:①经300μm o l/L H2O2孵育血管15 m in后,主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E)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下降;卡托普利(含巯基的ACE I)和培哚普利(不含巯基的ACE I)孵育1 h后可对抗H2O2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下降。②ACE I可使血管HO-1活性增加;用锌原卟啉IX(ZnPP IX)抑制HO-1的活性后,卡托普利抗H2O2损伤的作用被阻断;HO-1诱导剂高铁血红素及其产物胆红素亦能模拟卡托普利的抗H2O2损伤作用。③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 E)和GC抑制剂亚甲蓝均可取消卡托普利的血管保护作用。④用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AP)孵育血管30 m in,可对抗H2O2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下降,而ZnPP IX可取消SNAP的血管保护作用。结论:含有和不含巯基的ACE I均具有对抗H2O2引起的血管收缩功能下降的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NO产生增加和诱导HO-1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氧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药理学 氧化 血管收缩/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胃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盛传伦 王江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6-378,共3页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 ( NSAIDs)的人群胃癌发生率较未服用者低。动物实验研究证实 ,抑制环氧化酶 - 2 ( cyclooxygenase,COX- 2 )可明显减少胃癌、食管癌及结肠癌的发生 ,并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提示 CO...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 ( NSAIDs)的人群胃癌发生率较未服用者低。动物实验研究证实 ,抑制环氧化酶 - 2 ( cyclooxygenase,COX- 2 )可明显减少胃癌、食管癌及结肠癌的发生 ,并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提示 COX- 2抑制剂可能对胃癌具有一定化学预防作用。COX- 2抑制剂预防胃癌的可能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抑制细胞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氧化酶—2抑制剂 胃肿瘤 预防 控制 化学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对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2E1的诱导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俊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3-193,202,T004,共3页
目的 :研究摄入乙醇对肝脏CYP450 2E1的诱导。方法 :1 8例不同程度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其中 1 2例酗酒持续至肝活检术前 1 - 3日内 ,6例则已戒酒 3周至 7个月 ;4例病因不明脂肪性肝炎患者 ,但无酗酒史。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肝组织切... 目的 :研究摄入乙醇对肝脏CYP450 2E1的诱导。方法 :1 8例不同程度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其中 1 2例酗酒持续至肝活检术前 1 - 3日内 ,6例则已戒酒 3周至 7个月 ;4例病因不明脂肪性肝炎患者 ,但无酗酒史。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肝组织切片进行CYP450 2E1染色及程度评估。结果 :近日仍酗酒的患者中肝组织切片CYP450 2E1的免疫组化染色显著强于已戒酒、无酗酒者。结论 :持续摄入乙醇能显著诱导CYP450 2E1 ,但戒酒后乙醇的诱导作用可以随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细胞色素P-450 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常见尸食性蝇类的COⅠ及16S rDNA序列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卓荦 毛佳雄 +4 位作者 陈建山 宋鹏 林澍 夏胜海 陈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749-754,共6页
目的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以及16S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ibosomal deoxyribonucleic acid,rDNA)基因片段序列对福建省常见尸食性蝇类种属进行分子鉴定,探讨两种遗传标记的鉴别效力。方... 目的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以及16S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ibosomal deoxyribonucleic acid,rDNA)基因片段序列对福建省常见尸食性蝇类种属进行分子鉴定,探讨两种遗传标记的鉴别效力。方法收集福建9个地区案件现场捕获的常见尸食性蝇类样本22只,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DNA,扩增COⅠ及16S rDNA基因片段,测序后上传GeneBank数据库,使用BLAST、MEGA 10.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以及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分析,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分别构建福建省常见尸食性蝇类COⅠ及16S rDNA基因片段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经形态学鉴定,共收集到3科5属6种常见尸食性蝇类。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6S rDNA基因片段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均数为1.8%~8.9%,种内遗传距离均数为0.0%~2.4%;COⅠ基因片段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均数为7.2%~13.6%,种内遗传距离均数为0.0%~6.3%。结论COⅠ和16S rDNA基因片段序列均能够对不同蝇种的种属进行鉴别,16S rDNA对于福建省常见丽蝇科尸食性蝇类的种属鉴别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遗传学 法医昆虫学 尸食性蝇 分析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16S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头痛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行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氧化 氨基酸氧化还原酶 头痛 痛觉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缺血预适应心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阿司匹林的影响作用
18
作者 解玉泉 陈大年 +6 位作者 王邦宁 沈玉芳 黄其植 周青 汪渊 吴正升 吴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观察兔晚期缺血预适应 (DPC)心肌中环氧化酶 2(COX 2)的表达量以及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其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32只,随机分为 4组,DPC组(A组,n=8);正常对照组 (B组,n=8 );小剂量阿司匹林 ( 10mg/kg) +DPC组(C组,n=8);大剂量阿...  目的 观察兔晚期缺血预适应 (DPC)心肌中环氧化酶 2(COX 2)的表达量以及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其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32只,随机分为 4组,DPC组(A组,n=8);正常对照组 (B组,n=8 );小剂量阿司匹林 ( 10mg/kg) +DPC组(C组,n=8);大剂量阿司匹林 (20mg/kg) +DPC组(D组,n=8)。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预适应模型, 24h后取心肌组织,使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兔DPC心肌中COX 2的表达。结果 兔DPC心肌COX 2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 (P<0 01);实验前分别给予小、大剂量阿司匹林对COX 2表达量影响较小,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兔DPC心肌中COX 2明显表达,缺血预适应分别前予小、大剂量阿司匹林对COX 2表达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处理 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9
作者 代芳 王佑民 +4 位作者 王长江 佘其美 周剑 时照明 胡红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克隆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 (hPPARγ2 )基因及构建其真核表达重组体 ,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从中国人网膜脂肪垫总RNA中扩增出hPPARγ2cDNA全长基因 ,将全长hPPARγ2cDR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 目的 克隆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 (hPPARγ2 )基因及构建其真核表达重组体 ,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从中国人网膜脂肪垫总RNA中扩增出hPPARγ2cDNA全长基因 ,将全长hPPARγ2cDR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中 ,筛选出阳性克隆。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核苷酸序列测定进行鉴定。结果 克隆出全长hPPARγ2cDNA序列与GeneBanK序列相同 ,真核表达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获得的片段大小与理论值一致。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hPPARγ2cDNA ,并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分子 DNA 重组 氧化物酶/遗传学 真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口服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脑脊液前列腺素水平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张宗旺 贾新权 +1 位作者 陈怡绮 Gregory Meredith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63-2265,共3页
目的:通过围术期口服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观察妇科手术后病人脑脊液中前列腺素浓度的变化和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Ⅱ,年龄45~67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尼美舒利组从麻醉前1h至术后... 目的:通过围术期口服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观察妇科手术后病人脑脊液中前列腺素浓度的变化和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Ⅱ,年龄45~67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尼美舒利组从麻醉前1h至术后48h内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100mg,每隔12h1次;布洛芬组从麻醉前1h至术后48h内口服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布洛芬400mg,每隔6h1次;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分别于麻醉前、术后24h和48h采取脑脊液2mL和静脉血6mL测定脑脊液中6-酮前列腺素F1α、血清中血栓素(TX)B2和前列腺素(PG)E2的浓度。术后采用静脉PCA吗啡进行术后止痛,记录术后2h、6h、12h、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48h累计吗啡需要量。结果:布洛芬可明显抑制血清TXB2生成(P<0.05);尼美舒利可明显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PGE2的生成(P<0.05);对照组血清TXB2水平和LPS诱导PGE2的生成没有变化。术后48h尼美舒利组脑脊液中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与术前对比无差异,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布洛芬组(P<0.05)。术后6h、12h和24h,尼美舒利组病人VAS评分和术后48h累计吗啡总需要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布洛芬组(P<0.05)。结论:妇科手术创伤可以诱导脊髓表达COX-2,从而增加PGs的合成参与术后疼痛的形成,围术期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比其他NSAIDs的镇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氧化还原酶 镇痛 6-酮前列腺素F1α 氧化酶-2抑制剂 术后镇痛效果 定脑脊液 围术期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