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u-Zn-Mo同位素示踪氧化还原过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思民 张贵宾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9-494,共26页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Fe-Cu-Zn-Mo)理论与数据相结合提高了科研工作者对地质体系氧化还原过程的理解。本文对这一相对较新的领域进行了综述,包括与氧化还原过程相关的同位素分馏理论和实验约束、时空尺度下的氧逸度以及同位素示踪氧化还原...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Fe-Cu-Zn-Mo)理论与数据相结合提高了科研工作者对地质体系氧化还原过程的理解。本文对这一相对较新的领域进行了综述,包括与氧化还原过程相关的同位素分馏理论和实验约束、时空尺度下的氧逸度以及同位素示踪氧化还原过程。稳定同位素理论预测,Fe-Cu-Zn-Mo同位素应该对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能够做出响应。结果表明,Fe同位素作为岩浆过程、表生过程、俯冲带流体性质"氧逸度计"应用前景广阔;Cu同位素在岩浆、热液、陆地系统可以很好地示踪氧化还原过程;Zn同位素由于络合过程分馏已经被用在许多不同环境中作为含硫/碳流体迁移的敏感示踪剂;Mo同位素作为古氧逸度计可有效重建古海洋-大气氧化还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过程 氧逸度 同位素分馏 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氮体系中络合吸收剂的氧化还原过程 被引量:5
2
作者 荆国华 李伟 施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在填料吸收塔中,考察NO和O2共存时,NO浓度、O2含量对脱氮效率、FeII(EDTA)氧化速率以及FeIII(EDTA)生物还原速率的影响,并对该系统的主要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时吸收NO可促进FeII(EDTA)的氧化,当进气NO浓度由0增至500cm3/m3时... 在填料吸收塔中,考察NO和O2共存时,NO浓度、O2含量对脱氮效率、FeII(EDTA)氧化速率以及FeIII(EDTA)生物还原速率的影响,并对该系统的主要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时吸收NO可促进FeII(EDTA)的氧化,当进气NO浓度由0增至500cm3/m3时,表观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由0.00451min-1增至0.00604min-1;FeII(EDTA)的氧化反应对于O2含量为1级反应,表观氧化速率常数与O2含量成线性关系;增加气体中NO浓度或O2含量均会使FeIII(EDTA)的生物还原反应速率下降;微生物对氧化中间产物的还原可以减缓NO对FeII(EDTA)氧化的促进作用,因而气相中NO和O2共存时对FeIII(EDTA)生物还原的影响小于各单一组分存在时的影响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吸收 微生物 烟气脱氮 氧化还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秆生物炭对污染土壤氧化还原过程中重金属的固持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昳晗 刘颖 +4 位作者 王丽娜 杨璐 邓绍坡 韦婧 毛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3-1491,共9页
生物炭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土壤稳定化药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应用广泛。土壤中重金属的行为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南方稻田土壤水旱交替轮作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土壤的长期安全利用存在一定风险。以南... 生物炭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土壤稳定化药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应用广泛。土壤中重金属的行为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南方稻田土壤水旱交替轮作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土壤的长期安全利用存在一定风险。以南方常见农林废弃物桑秆为原料,采用“水-火联动”原位制炭技术制备得到桑秆生物炭(SG-BC)并进行表征,通过溶液批平衡试验,探究SG-BC对铅(Pb)、锌(Zn)和镉(Cd)的吸附特征及机制。结果表明,SG-BC对Pb、Zn和Cd的最大实际吸附量分别为21439、4110和2575 mg·g^(-1);SG-BC对上述重金属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络合、沉淀和阳离子-π电子配位等。开展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探究氧化还原过程中添加SG-BC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SG-BC会引起土壤pH上升及Eh略微降低;在厌氧培养期SG-BC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释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曝氧培养阶段尤其是曝氧初期,SG-BC显著降低土壤溶液重金属浓度,对Pb、Zn和Cd的固持效率最高分别达9669%、8077%和7841%。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还原过程中,SG-BC能有效固定土壤中重金属。该研究可为生物炭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秆生物炭 重金属 氧化还原过程 污染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Fe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对CO_(2)甲烷化反应的促进和稳定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冰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5,共2页
CO_(2)加氢技术可以实现氧的回收,这为密闭空间人的呼吸用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因此在某些特殊场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例如通过CO_(2)甲烷化维持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1,2。在空间站和宇宙飞船中,宇航员呼吸所需的O2来自电解水,这个过... CO_(2)加氢技术可以实现氧的回收,这为密闭空间人的呼吸用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因此在某些特殊场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例如通过CO_(2)甲烷化维持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1,2。在空间站和宇宙飞船中,宇航员呼吸所需的O2来自电解水,这个过程也伴随着H2的产生。由于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载荷有限,无法携带大量的水,这就限制了所能提供O2量,无法维持长时间的太空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保障系统 宇宙飞船 空间站 氧化还原过程 密闭空间 金属间化合物 电解水 甲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其研究法》介绍
5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59,共1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丁昌璞、徐仁扣等著的《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其研究法》一书已于2011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4.8万字,327页,每册定价68元,共分十三章,依次是:氧化还原状况;铵的氧化一硝化反应;硝酸盐的还原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丁昌璞、徐仁扣等著的《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其研究法》一书已于2011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4.8万字,327页,每册定价68元,共分十三章,依次是:氧化还原状况;铵的氧化一硝化反应;硝酸盐的还原一反硝化反应;有机还原性物质;铁;锰;硫;砷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锰与酚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铁、锰的有效性与氧化还原状况;稻根和钾与还原性物质的相互作用;氧化还原过程与土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环境污染。本书是国内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氧化还原过程 有机还原性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科学出版社 反硝化反应 酚类化合物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其研究法》介绍
6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1-351,共1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丁昌璞、徐仁扣等著的《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其研究法》一书已于2011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4.8万字,327页,每册定价68元,共分十三章,依次是:氧化还原状况;铵的氧化-硝化反应;硝酸盐的还原-反硝化反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丁昌璞、徐仁扣等著的《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其研究法》一书已于2011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4.8万字,327页,每册定价68元,共分十三章,依次是:氧化还原状况;铵的氧化-硝化反应;硝酸盐的还原-反硝化反应;有机还原性物质;铁;锰;硫;砷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锰与酚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铁、锰的有效性与氧化还原状况;稻根和钾与还原性物质的相互作用;氧化还原过程与土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环境污染。本书是国内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氧化还原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 科学出版社 反硝化反应 还原性物质 酚类化合物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蓝分散体的制备及其还原-氧化过程 被引量:3
7
作者 何颖婷 李敏 付少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89,109,共7页
针对靛蓝染色织物得色量低的问题,对靛蓝的分散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质量分数对靛蓝分散稳定性及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染料粒径、还原剂质量浓度、温度、pH值对靛蓝还原效果及速率的影响;探讨了氧化方式对染色织物色牢度... 针对靛蓝染色织物得色量低的问题,对靛蓝的分散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质量分数对靛蓝分散稳定性及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染料粒径、还原剂质量浓度、温度、pH值对靛蓝还原效果及速率的影响;探讨了氧化方式对染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分散剂DM-1501制备的靛蓝分散体,其染色棉织物K/S值达到11.92;粒径为280 nm左右的靛蓝分散体在保险粉质量浓度为1 g/L,还原温度为80℃,pH值为11的还原条件下,还原液中隐色体吸光度达到最大,半还原时间减少至0.2 min;采用空气氧化得到的靛蓝染色棉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3级,明显优于双氧水氧化得到的染色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分散体 分散工艺 还原-氧化过程 色牢度 染色性能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程序升温法研究Pd-Ⅴ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
8
作者 吴志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3期392-394,共3页
钯和钒的氧化物是乙烯部分氧化制乙醛、乙酸的很好的催化剂。一些工作已证明微量Pd氧化物的添加起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稳定流动条件下的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及程序升温再氧化法(TPO)测定了不同Pd含量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借助红外光谱... 钯和钒的氧化物是乙烯部分氧化制乙醛、乙酸的很好的催化剂。一些工作已证明微量Pd氧化物的添加起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稳定流动条件下的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及程序升温再氧化法(TPO)测定了不同Pd含量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借助红外光谱法考查了氧化还原过程中催化剂某些成分的变化,讨论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催化剂 氧化还原能力 程序升温法 氧化还原性能 红外光谱法 氧化还原过程 部分氧化 稳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黎雅楠 熊宇斐 《农技服务》 2019年第9期49-50,52,共3页
氧化还原电位(Eh)是一个描述介质氧化还原性质相对程度的化学参数,根据Eh值可以直观的比较介质氧化还原性的强弱。介绍了土壤氧化还原过程概念,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方法、氧化还原电位影响因素与生产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土壤 氧化还原过程 氧化还原电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电极过程的圆二色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玉娟 朱永春 +1 位作者 程广金 董绍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00-904,共5页
现场圆二色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去甲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 .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 ( pH =7.0磷酸缓冲溶液中 )在玻碳电极上经历了不可逆的电化学氧化 ,且遵从后行化学反应 (EC)机理 ,去甲肾上腺素醌和去甲肾上腺素红的再还原遵... 现场圆二色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去甲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 .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 ( pH =7.0磷酸缓冲溶液中 )在玻碳电极上经历了不可逆的电化学氧化 ,且遵从后行化学反应 (EC)机理 ,去甲肾上腺素醌和去甲肾上腺素红的再还原遵从简单电子转移 (E)机理 .由双对数法获得去甲肾上腺素电化学氧化的式电位为E10’=0 .2 0V ,电子转移系数和电子转移数之积为αn =0 .38,标准复相电极反应常数k10 =1 .2× 1 0 -4 cm·s-1.去甲肾上腺素醌和去甲肾上腺素红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参数分别为E2 0’=0 .2 5V ,αn =0 .37,k2 0 =4.4× 1 0 -5 cm·s-1和E3 0’=- 0 .2 5V ,αn =0 .33,k3 0 =1 .1× 1 0 -4 c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去甲肾上腺素 氧化还原过程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根庆 张子敏 李胜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3-813,共1页
本文根据含矿砂体氧化程度的不同,将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划分为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4个地球化学亚带。研究了各地球化学亚带的元素变化特征;得出了与铀共同在还原障富集的元素有Re,Mo,Se,Sr,... 本文根据含矿砂体氧化程度的不同,将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划分为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4个地球化学亚带。研究了各地球化学亚带的元素变化特征;得出了与铀共同在还原障富集的元素有Re,Mo,Se,Sr,S,REE,C有机等;Re和U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Mo、Se与U在还原环境下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但在氧化环境下其地球化学行为不同。提出本区含矿层本身能为铀成矿提供一定铀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 氧化还原过程 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性质 地球化学行为 氧化程度 吐哈盆地 还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元素地球化学
12
作者 蔡根庆 张子敏 李胜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9-689,共1页
本文根据含矿砂体氧化程度的不同,将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划分为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四个地球化学亚带。研究了各地球化学亚带的元素变化特征;得出了与铀共同在还原障富集的元素有Re、Mo、S... 本文根据含矿砂体氧化程度的不同,将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划分为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四个地球化学亚带。研究了各地球化学亚带的元素变化特征;得出了与铀共同在还原障富集的元素有Re、Mo、Se、Sr、S、REE、有机C等;Re和U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Mo、Se与U在还原环境下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但在氧化环境下其地球化学行为不同。提出本区含矿层本身能为铀成矿提供一定铀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 吐哈盆地 南缘 氧化还原过程 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性质 地球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贫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3
作者 滕宏峰 刘帅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55-57,共3页
仔猪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特别是仔猪贫血,作为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普遍存在于仔猪各种疾病的经过中。因此,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找出仔猪贫血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贫血的危害1.1生长发育受阻仔... 仔猪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特别是仔猪贫血,作为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普遍存在于仔猪各种疾病的经过中。因此,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找出仔猪贫血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贫血的危害1.1生长发育受阻仔猪贫血时,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遭到破坏,同时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而减弱,导致仔猪生长慢、精神差、消瘦,甚至是无法正常吃奶,最终成为僵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贫血 消化吸收功能 发育受阻 僵猪 氧化还原过程 生猪养殖 仔猪生长 兽医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河及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中氮素对砷迁移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巧 周金龙 曾妍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27-2234,共8页
研究奎屯河及玛纳斯河流域氮素对地下水中As浓度的影响,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区高砷地下水的迁移富集机理.通过对奎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的34个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以及地下水中硝酸盐、氨氮与砷浓度之间... 研究奎屯河及玛纳斯河流域氮素对地下水中As浓度的影响,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区高砷地下水的迁移富集机理.通过对奎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的34个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以及地下水中硝酸盐、氨氮与砷浓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地下水系统中氧化还原环境对砷迁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奎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高砷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别主要为SO_4·HCO_3-Na和HCO_3·SO_4-Na型.研究区高砷地下水赋存于低Eh和NO_3^-,高NH_4^+/NT、Fe、Mn的还原性环境中,在水平上主要分布于流域的地下水排泄区、湖积平原处,奎屯河流域地下水样中砷浓度都超标且明显高于玛纳斯河流域;在垂直方向上,主要集中在80—200 m.地下水中砷浓度和NO_3^-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在由NO_3^-指示的处于氧化环境的地下水系统中,铁锰化合物未被还原,因此其吸附的砷的化合物也没有释放.地下水中砷浓度随着NH_4^+/NT增大而增大,NH_4^+/NT可以指示地下水系统的还原环境的强弱程度,NH_4^+/N_T越大,地下水系统还原环境越强,含砷化合物越容易产生还原性溶解,将其吸附的砷释放到地下水中,且五价砷被还原成三价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 氮素 氧化还原过程 奎屯河及玛纳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同位素地球化学综述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方 吴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101,共8页
钒是一个重要的第一行过渡族金属元素,由于其独特的多价态性质,且在地球的各个圈层广泛分布,因此钒元素的丰度变化被广泛用来研究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随着基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同位素分析技术... 钒是一个重要的第一行过渡族金属元素,由于其独特的多价态性质,且在地球的各个圈层广泛分布,因此钒元素的丰度变化被广泛用来研究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随着基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钒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也取得初步进展。目前的观测已经初步确定硅酸盐地球的钒同位素组成及其和陨石钒同位素组成的差异,这个差异为了解地球最初的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制约。对高温岩石样品的测量发现钒同位素在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存在显著分馏,因此钒同位素是潜在的研究高温岩浆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是氧化还原状态的新工具。推测低温下同位素的分馏应更显著,因此钒同位素在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也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同位素 氧化还原过程 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的营养与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卫佳 张英杰 李发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S1期127-128,共2页
硒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参与重要的生理活动,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能消除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保护胰脏,从而维持胰脏正常功能,促进消化酶分泌,促进畜禽生长。硒参与机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 硒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参与重要的生理活动,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能消除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保护胰脏,从而维持胰脏正常功能,促进消化酶分泌,促进畜禽生长。硒参与机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参与调节酶促反应和氧化还原过程。1硒对动物物质代谢的影响1.1硒与动物糖代谢硒可提高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胰岛的病理损伤,硒对糖尿病大鼠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碳水化合物代谢 消化酶分泌 病理损伤 脂代谢 生理作用 氧化还原过程 机体蛋白质 心肌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电化学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昌璞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0-784,共5页
本文介绍了土壤电化学研究历时50多年的系统成果,涉及带电粒子的化学行为、电极使用、学科渗透、工作成就、国内外影响和评价,形成集基本理论、实际应用和研究方法于一体的土壤电化学体系。在近期继承发展上,论述了电化学体系的土壤氧... 本文介绍了土壤电化学研究历时50多年的系统成果,涉及带电粒子的化学行为、电极使用、学科渗透、工作成就、国内外影响和评价,形成集基本理论、实际应用和研究方法于一体的土壤电化学体系。在近期继承发展上,论述了电化学体系的土壤氧化还原过程及其研究法和酸化红壤修复原理与技术。前者扼要说明红壤中铝、锰离子的非等当量交换和非电性吸附;地跨湿润至干旱地区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水平带谱、垂直分异;有机还原性物质和无机氧化性物质的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论证氧化还原过程作为土壤物质循环的转化动力(化学和生物学的)所作的贡献。后者扼要说明以铝化学为核心,土壤酸化理论、改良措施和从环保出发的工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相反电荷胶体表面双电层的相互作用与电荷密度、离子强度、盐吸附的关系,扩散层重叠机制以及双电层作用对土壤表面性质和土壤酸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电化学体系 氧化还原过程 有机还原性物质 非等当量-非电性交换吸附 酸化红壤 修复技术 双电层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取代的钨铝杂多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性质
18
作者 苏占华 徐学勤 +2 位作者 马慧媛 唐晓梅 周百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用分步设计法合成了以铝为中心原子的过渡元素与钨的三元杂多配合物,经ICP、TG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K4,6,7[AlM(OH2)W11O39]·xH2O(M=V5+、Cr3+、Mn2+、Fe3+、Co2+、Ni2+、Cu2+、Zn2+、Cd2+)。采用IR、UV、XRD、183W和27AlNMR等对配... 用分步设计法合成了以铝为中心原子的过渡元素与钨的三元杂多配合物,经ICP、TG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K4,6,7[AlM(OH2)W11O39]·xH2O(M=V5+、Cr3+、Mn2+、Fe3+、Co2+、Ni2+、Cu2+、Zn2+、Cd2+)。采用IR、UV、XRD、183W和27AlNMR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配合物具有Keggin结构;循环伏安法对该系列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研究表明,其氧化还原过程为不可逆的两电子还原,配合物的磁化率测试均表现为顺磁性,还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配合物 过渡金属 表征 Keggin结构 制备 氧化还原过程 Cr^3+ Mn^2+ Fe^3+ CO^2+ Ni^2+ Cu^2+ Zn^2+ ^27AL 循环伏安法 过渡元素 中心原子 性质研究 热稳定性 设计法 ICP 化学式 XRD NMR 不可逆 顺磁性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平文 钟为治 +1 位作者 李肖梁 余东游 《浙江畜牧兽医》 2014年第5期70-71,共2页
硫酸钠(Na2SO4·10H2O)俗称芒硝、皮硝等,为无色透明、无毒结晶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味苦、咸. 近年来,国内外已将硫酸钠作畜禽新型饲料蛋白质的营养强化剂,用以弥补畜禽体内硫元素的不足.硫酸钠中的硫元素可刺激畜禽... 硫酸钠(Na2SO4·10H2O)俗称芒硝、皮硝等,为无色透明、无毒结晶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味苦、咸. 近年来,国内外已将硫酸钠作畜禽新型饲料蛋白质的营养强化剂,用以弥补畜禽体内硫元素的不足.硫酸钠中的硫元素可刺激畜禽机体代谢,其吸收率和生物学效价均高于其他硫酸盐.且其价格仅为蛋氨酸的5% ~7%,既经济又实惠.大量研究显示,作为饲料添加剂,硫酸钠中所含硫元素(22.6%)能改善饲料中的氮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促进畜禽体内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及氧化还原过程,提高饲料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利用率,进而改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畜禽生产 硫酸钠 饲料蛋白质 应用 机理 氧化还原过程 营养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素氧还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莹 柳参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8-1125,共8页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红素氧还蛋白(rubredoxin)集中来自严格厌氧菌,包括细菌、古菌和少数微需氧细菌,而植物中该类蛋白相对较少,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作为辅因子或电子供体参与多个生化途径。也有研究显示,无论是植物中还是微生物中的红素氧...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红素氧还蛋白(rubredoxin)集中来自严格厌氧菌,包括细菌、古菌和少数微需氧细菌,而植物中该类蛋白相对较少,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作为辅因子或电子供体参与多个生化途径。也有研究显示,无论是植物中还是微生物中的红素氧还蛋白基因在协助生物抵御氧化胁迫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全面介绍自然界中的红素氧还蛋白基因的分布、结构以及在微生物、植物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希望能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素氧还蛋白 Fe-S蛋白 电子传递 氧化还原替代过程(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