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混合糖为底物的丁醇发酵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栩
吴又多
+3 位作者
齐高相
刘晨光
陈丽杰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5-2231,共7页
控制丁醇发酵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电位(oxidoreduction potential,ORP)能够大幅提高丁醇产量和果糖利用率,并降低终点有机酸浓度。实验考察了以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糖为底物,通过泵入无菌空气控制ORP分别不低于-490、-460、-430及-400 mV丁醇...
控制丁醇发酵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电位(oxidoreduction potential,ORP)能够大幅提高丁醇产量和果糖利用率,并降低终点有机酸浓度。实验考察了以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糖为底物,通过泵入无菌空气控制ORP分别不低于-490、-460、-430及-400 mV丁醇发酵情况。其中,控制ORP不低于-460 mV时,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达到13.19 g·L-1及19.71 g·L-1,相对于不控制ORP的丁醇自然发酵分别提高了139.38%及117.07%,残糖浓度降低至3.20 g·L-1,糖利用率高达94.18%。该调控策略有效地解决了以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糖为底物的丁醇发酵过程中存在的残糖浓度高、丁醇产量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丁醇发酵
生物过程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
丙酮丁醇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混合糖为底物的丁醇发酵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栩
吴又多
齐高相
刘晨光
陈丽杰
白凤武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5-2231,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AA02A208
2012AA021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76044)~~
文摘
控制丁醇发酵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电位(oxidoreduction potential,ORP)能够大幅提高丁醇产量和果糖利用率,并降低终点有机酸浓度。实验考察了以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糖为底物,通过泵入无菌空气控制ORP分别不低于-490、-460、-430及-400 mV丁醇发酵情况。其中,控制ORP不低于-460 mV时,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达到13.19 g·L-1及19.71 g·L-1,相对于不控制ORP的丁醇自然发酵分别提高了139.38%及117.07%,残糖浓度降低至3.20 g·L-1,糖利用率高达94.18%。该调控策略有效地解决了以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糖为底物的丁醇发酵过程中存在的残糖浓度高、丁醇产量低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燃料
丁醇发酵
生物过程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
丙酮丁醇梭菌
Keywords
biofuel
butanol fermentation
bioprocess
ORP-control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分类号
Q815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混合糖为底物的丁醇发酵
张栩
吴又多
齐高相
刘晨光
陈丽杰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