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及卤化调控富勒烯氧化还原电位的DFT研究
1
作者 李健 孙冰花 +5 位作者 王春妮 李奥 吕祥鸿 王晨 代盼 白真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模拟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原始富勒烯C_(60)和11种单原子置换(掺杂及卤化)富勒烯材料C_(59)X(X=B、Si、N、P、As、O、S、Se、F、Cl、Br)的氧化还原电位、电子亲合能、分子轨道能级.其中,B、As、P、Si、N、Se...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模拟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原始富勒烯C_(60)和11种单原子置换(掺杂及卤化)富勒烯材料C_(59)X(X=B、Si、N、P、As、O、S、Se、F、Cl、Br)的氧化还原电位、电子亲合能、分子轨道能级.其中,B、As、P、Si、N、Se、S单原子置换导致氧化还原电位正移,B置换后增幅最高(3.655 V);F、Cl、Br、O单原子置换后,氧化还原电位均负移,F置换后降幅最大(2.476 V).在所考察的12种富勒烯分子中,C_(59)B和C_(59)F的电子亲和能(EA)分别为最小值(-3.901 eV)和最高值(-2.577 eV),二者分别具有最强和最弱的得电子倾向.在C_(59)B和C_(59)F中,B、F置换原子周围存在电荷偏聚,且B、F与周围C原子的成键主要来自于-2.5 eV和-7.5 eV能级附近2p电子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富勒烯C_(60) 氧化还原电位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在微生物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子祥 奕栋 +2 位作者 姜水琴 陈代杰 谭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1,共7页
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一种可以实时监控发酵状况、高灵敏度的发酵参数,可以克服微氧、厌氧环境下溶氧电极应用的限制而应用于发酵。ORP波动既可以反映发酵液中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还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状态密切相关。分析OR... 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一种可以实时监控发酵状况、高灵敏度的发酵参数,可以克服微氧、厌氧环境下溶氧电极应用的限制而应用于发酵。ORP波动既可以反映发酵液中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还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状态密切相关。分析ORP数据可以判定微生物生长阶段,而调控ORP可以反向作用于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和代谢活动,为发酵生产提供一种新颖的调控途径。该文系统介绍了微生物发酵中ORP的概念、波动原理及潜在的微观机制,总结了近年来ORP作为非调控参数时的发酵应用及新检测技术开发;同时针对ORP的调控方式、分析方法、产品开发以及菌种选育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ORP在微生物发酵中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发酵 调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对污染土固化体中砷浸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杰 王仕方 +1 位作者 余海生 李西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9-1046,共8页
砷(As)的价态和迁移性与氧化还原电位(EH)密切相关,固化/稳定化后的As污染土处于复杂的氧化还原环境中,EH的变化可能导致固化体中As浸出风险增加,目前对EH变化情况下固化体中As浸出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半动态浸出试验研究了稳定化... 砷(As)的价态和迁移性与氧化还原电位(EH)密切相关,固化/稳定化后的As污染土处于复杂的氧化还原环境中,EH的变化可能导致固化体中As浸出风险增加,目前对EH变化情况下固化体中As浸出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半动态浸出试验研究了稳定化/固化修复后的高浓度As(Ⅲ)污染土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As浸出行为,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浸出试验前后土中矿物成分和As价态的变化,揭示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浸出液中As的浸出总量与浸提液EH密切相关,浸提液EH越低,As浸出浓度越高;当浸提液EH为0 mV时,As的扩散系数达到3.11×10^(-13)m^(2)/s,可浸出指数达到了8.72,表明修复后的高浓度As(Ⅲ)污染土不适合在强还原性环境中堆放和再利用;XRD分析表明,随着浸提液EH降低,土中的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发生还原溶解,进一步导致As的解吸附;XPS分析表明,随着浸提液EH降低,土中的As(Ⅴ)被还原为高迁移性的As(Ⅲ),从而增加了As的潜在移动风险。该研究为高浓度As(Ⅲ)污染土的长期安全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Ⅲ)污染土 氧化还原电位 半动态浸出 稳定化/固化 浸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加药调控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强化硫代硫酸盐浸金
4
作者 张圻 陈鹏 +1 位作者 贾菲菲 宋少先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绿色环保型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因浸出过程药剂消耗量过大,导致其无法大规模工业应用,而硫代硫酸盐在浸金过程中的消耗与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密切相关。因此,开展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的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基础研究,对提高硫代硫酸盐稳定性,强... 绿色环保型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因浸出过程药剂消耗量过大,导致其无法大规模工业应用,而硫代硫酸盐在浸金过程中的消耗与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密切相关。因此,开展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的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基础研究,对提高硫代硫酸盐稳定性,强化硫代硫酸盐浸金行为,推动硫代硫酸盐提金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浸出试验,详细探究了在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中金浸出行为与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在187 mV左右时,硫代硫酸盐相对稳定,且此条件下的浸金速率也相对较快。基于这一发现,提出了通过分步加药和引入铁离子来调控溶液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以达到降低硫代硫酸盐消耗量和提高金溶解量的双重效果。经过试验发现,分步加药可以有效地提高溶液氧化还原电位,金的溶解速率提高了3.2倍,硫代硫酸盐消耗速度降低了56.71%。铁离子的引入可提高初始时的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使其较快地稳定在187 mV附近,从而使硫代硫酸盐消耗量降低了54.87%,金溶解量提高了1.25%。相关研究结果将促进环保型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黄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氧化还原电位 硫代硫酸盐 浸金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膜下滴灌对农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5
作者 赵静 王莹 +3 位作者 李经纬 薄晓东 陈喆 李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29,143,共6页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覆膜对土壤通气性的影响,于东北半湿润区开展了玉米田间试验,设置不覆膜+施肥(NM)、覆膜+施肥(PFM)、不覆膜+不施肥(CNM)和覆膜+不施肥(CPFM)共4个处理,对滴灌条件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覆膜对土壤通气性的影响,于东北半湿润区开展了玉米田间试验,设置不覆膜+施肥(NM)、覆膜+施肥(PFM)、不覆膜+不施肥(CNM)和覆膜+不施肥(CPFM)共4个处理,对滴灌条件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小时尺度下,与不覆膜相比,覆膜可提高表层(0~10 cm)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表现为NM>PFM,差值为2.7~10.0 mV,提高了0.5%~2.0%。在耕作层(0~30 cm)内,覆膜措施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均无明显影响,各处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覆膜与不覆膜条件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生育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生育期的发展逐渐降低。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玉米生育前期耕作层的氧化还原电位,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覆膜处理的Eh均明显高于不覆膜处理,差值为59.5~122.9 mV,提高了9.7%~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通气性 膜下滴灌 东北半湿润区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状态参数DO与ORP在脱硫浆液氧化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康秦豪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3期176-183,共8页
针对湿法脱硫浆液氧化状态无法实时监测以及氧化风机裕量过大、无调整依据的现状,研究了亚硫酸盐氧化反应中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氧化率和pH值的变化规律,分别建立起ORP和DO与浆液氧化状态的对应关系。通过现场安装测点验证... 针对湿法脱硫浆液氧化状态无法实时监测以及氧化风机裕量过大、无调整依据的现状,研究了亚硫酸盐氧化反应中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氧化率和pH值的变化规律,分别建立起ORP和DO与浆液氧化状态的对应关系。通过现场安装测点验证了DO和ORP作为氧化状态参数的可靠性,为DO和ORP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范围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提出了实际应用中表计选型的建议。此外,分析了DO和ORP与烟气参数变化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以DO和ORP作为反馈参数,以烟气中总硫量作为预测参数来调节氧化风流量的预测—反馈调节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脱硫氧化状态的实时监测,脱硫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氧化风机的能耗和水耗,氧化风机节能率达到4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系统 氧化 溶解氧 氧化还原电位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污水处理厂的溶解氧与氧化还原电位
7
作者 杨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逐步成为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水质指标。本文选取典型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流程中DO、ORP的变化规律以及DO与ORP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水质净化提供过程控制...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逐步成为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水质指标。本文选取典型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流程中DO、ORP的变化规律以及DO与ORP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水质净化提供过程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溶解氧 氧化还原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对铁氧化物矿化除铀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马鑫 李密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4-80,96,共8页
将废水中的铀转化为稳定的人造含铀矿物能够有效降低铀的迁移污染,而铁氧化物因其无污染、成矿简单,被认为是铀矿化去除的理想载体,在处理含铀废水方面具有稳定高效的优点。但如何在含铀废水中原位合成铁氧化物并同步固定铀面临巨大挑战... 将废水中的铀转化为稳定的人造含铀矿物能够有效降低铀的迁移污染,而铁氧化物因其无污染、成矿简单,被认为是铀矿化去除的理想载体,在处理含铀废水方面具有稳定高效的优点。但如何在含铀废水中原位合成铁氧化物并同步固定铀面临巨大挑战,其难点之一就是铁的变价特性易受到溶液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从而形成复合铁氧化物降低铀的固定效果。本文提出以氧化还原电位作为铁氧化物矿化含铀废水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比了三种典型阴离子体系下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及其对铀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与铀去除率变化趋势一致,在氯离子体系下,还原环境可以生成更适合矿化除铀的磁铁矿,铀去除率能够到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 电化学矿化 含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对低煤阶煤生物甲烷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夏大平 陈鑫 +1 位作者 苏现波 吴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110,125-126,共4页
氧化还原电位(Eh)是煤层生物甲烷生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为了解其对煤层生物甲烷产出的影响以及产甲烷的动力学过程,在实验室采用-102mV、-153mV、-208mV、-284mV、-315mV这5个氧化还原电位值,对河南义马低煤阶煤样品进行了生物甲烷... 氧化还原电位(Eh)是煤层生物甲烷生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为了解其对煤层生物甲烷产出的影响以及产甲烷的动力学过程,在实验室采用-102mV、-153mV、-208mV、-284mV、-315mV这5个氧化还原电位值,对河南义马低煤阶煤样品进行了生物甲烷模拟产出实验,采用气相色谱仪对不同反应阶段生成气体的成分及生成量进行检测,同时对菌种源中微生物进行培养计数。结果表明:①不同Eh条件下的实验均有甲烷的生成,氧化还原电位较低时产甲烷菌的繁殖更加快速,在-284mV时生物甲烷的浓度最大,-102mV时最小;②通过平板计数法,分析了产甲烷过程和细菌生长动力学机理——整个产甲烷生成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代谢的过程,间接证明了产气量大小变化的原因。结论认为,Eh对于煤层生物甲烷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低煤阶 煤层 生物甲烷 生成 影响 微生物 平板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山湾底质中硫化物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与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娟娟 李晓敏 +2 位作者 曲克明 孙耀 马绍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70,共7页
2004年6、8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东流区共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属于弱还原环境,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基本呈北侧高、南侧低的趋势,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呈北侧低、南侧高变化趋势。硫化物的垂直分布基本表现... 2004年6、8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东流区共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属于弱还原环境,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基本呈北侧高、南侧低的趋势,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呈北侧低、南侧高变化趋势。硫化物的垂直分布基本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氧化-还原电位的垂直分布基本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由于受到贝类养殖的影响,出现了较多的例外情况。硫化物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随季节的变动较明显,硫化物含量8月最高,6月次之,10月最低;而氧化-还原电位则10月最高,6月次之,8月最低。贝类养殖对沉积环境中硫化物与氧化-还原电位有明显影响,养殖区硫化物的含量高于非养殖区,而氧化-还原电位则低于非养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硫化物 氧化-还原电位 分布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涝交替胁迫对拔节期水稻生长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甄博 郭相平 +1 位作者 陆红飞 周新国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47,共6页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胁迫组合对水稻生长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2个旱涝交替胁迫处理(T1:轻旱-轻涝-轻旱,T2:重旱-轻涝-重旱)和1个对照处理(CK:常规灌溉),测定了拔节期水稻株高、干物质量、叶片叶绿素...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胁迫组合对水稻生长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2个旱涝交替胁迫处理(T1:轻旱-轻涝-轻旱,T2:重旱-轻涝-重旱)和1个对照处理(CK:常规灌溉),测定了拔节期水稻株高、干物质量、叶片叶绿素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值(Eh)。【结果】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处理抑制水稻株高的生长,直至成熟期,T1和T2处理株高仍较CK显著降低了8.54%和13.16%(p<0.05);旱涝交替胁迫可以降低水稻叶片叶绿素量,但复水后旱涝交替胁迫处理的水稻叶片叶绿素量逐渐增加,到生育后期,T1和T2处理的水稻叶片中叶绿素量较CK显著增加了26.65%和34.41%(p<0.05);收获时,T1和T2处理根质量显著高于CK,T2处理总干质量显著低于T1处理和CK,T1和T2处理的水稻根冠比分别达到了CK的1.40倍和1.67倍(p<0.05);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可以增加Eh,胁迫结束时,T1和T2处理的Eh分别达到了CK的3.31倍和3.23倍(p<0.05)。【结论】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可以降低水稻株高,复水后可以延缓水稻叶片衰老,增加水稻根冠比以及可以改善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但T1和T2处理降低了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交替胁迫 氧化还原电位 干物质量 根冠比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对白兰地陈酿中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斌 曾新安 +1 位作者 杨华峰 于淑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3,共4页
研究了电场作用于5 L和2 L法国中度烘烤的橡木桶强化白兰地陈酿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等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白兰地中氧化还原电位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5 L橡木桶中,电场处理样的氧化还原电位比自然陈酿样在6个月时增加了10.... 研究了电场作用于5 L和2 L法国中度烘烤的橡木桶强化白兰地陈酿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等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白兰地中氧化还原电位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5 L橡木桶中,电场处理样的氧化还原电位比自然陈酿样在6个月时增加了10.6%,而在12个月时减少了6.6%;电导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电场处理样均高于同期自然陈酿样的值,在5 L橡木桶中,电场处理样的电导率比自然陈酿样在12个月时增加了14.6%;在2 L橡木桶中增加了14.3%。研究表明,电场作用可促进酒体中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白兰地 氧化还原电位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华成 徐晓军 +1 位作者 王凯 黄进刚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氧化还原电位(ORP)是评价饮用水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研究饮用水中的无机成分(如pH值、硬度、碱度、以及硫酸盐)与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关系,得出提高饮用水的温度、pH值、碱度、硬度均可明显降低饮用水ORP值,且茶叶也可降低饮用水的ORP值。
关键词 饮用水 无机成分 氧化还原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及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筱雪 方帷 +4 位作者 李晓 谢晨文 张兴利 赵建 张杰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1-854,共4页
比较了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和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在醌氢醌标液、肉汤培养基(Luria-Bertani medium,LB)、马铃薯肉汤培养基(Potato-Dextrose Broth medium,PDB)中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快速精确地测定醌氢醌... 比较了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和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在醌氢醌标液、肉汤培养基(Luria-Bertani medium,LB)、马铃薯肉汤培养基(Potato-Dextrose Broth medium,PDB)中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快速精确地测定醌氢醌标液的Eh,但弱平衡体系LB、PDB培养基的测定值存在60~120mV的差异,且LB培养基Eh测定结果比PDB培养基更稳定。相对于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去极化法具有测量时间短、数据精确、重现性好等特点,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去极化测定法 铂电极直接测定法 弱平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teria monocytogenes在经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处理的鲜食莴苣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甜 董庆利 +1 位作者 相启森 吴德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90,94,共5页
采用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EOW)对接种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鲜食莴苣进行处理,研究残留菌在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期限。建立Gompertz,Logistic和Baranyi初级模型,描述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对比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的... 采用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EOW)对接种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鲜食莴苣进行处理,研究残留菌在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期限。建立Gompertz,Logistic和Baranyi初级模型,描述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对比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的判定系数R2=0.9913,能够更好地拟合李斯特菌在各个温度下的生长状况,并得到李斯特菌生长的Gompertz模型生长参数(SGR,LT,MPD)。利用平方根模型对其的最大比生长速率的平方根-温度进行拟合,得到莴苣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的二级模型:SGR=0.015T+0.069。使用判定系数(R2)、均方误差(MSE)、偏差因子(BF)和准确因子(AF)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出的二级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相应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 莴苣 预测模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连续电位阶跃方法研究聚吡咯在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颖 王晶日 +2 位作者 刘明 史锟 杨凤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6-1121,共6页
连续电位阶跃方法是一种研究氧化还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连续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钠为掺杂剂的聚吡咯(ppy)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稳定性,通过计算聚吡咯在阶跃电位下的还原电量(Qred),还原和氧化电量的比值(Qred/Qox)考... 连续电位阶跃方法是一种研究氧化还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连续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钠为掺杂剂的聚吡咯(ppy)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稳定性,通过计算聚吡咯在阶跃电位下的还原电量(Qred),还原和氧化电量的比值(Qred/Qox)考察聚吡咯在H2SO4、Na2SO4和NaOH溶液中在不同电位下的氧化还原可逆性.结果发现聚吡咯过氧化的发生强烈依赖支持电解质的pH值和阶跃电位.在H2SO4溶液中,过氧化的起始电位为0.8V,而在Na2SO4溶液中,过氧化的起始电位为0.5V.在NaOH溶液中,过氧化在任何电位均可发生,表明溶液中OH-的存在是过氧化发生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氧化 氧化还原稳定性 连续电位阶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棕壤氧化还原电位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志强 王秋兵 +2 位作者 王帅 施德志 孙忠戈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9-993,共5页
2013年9月到次年9月间每隔7天,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棕壤(简育湿润淋溶土)每间隔10cm观测0~100cm土体内土壤温度,并用土钻采集新鲜土样,立即测定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室内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DH,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2013年9月到次年9月间每隔7天,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棕壤(简育湿润淋溶土)每间隔10cm观测0~100cm土体内土壤温度,并用土钻采集新鲜土样,立即测定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室内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DH,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9—11月,各土层Eh均在300~400mv范围内呈平稳状态;12月到次年3月,土壤处于冻融时期,各土层Eh明显升高;4-6月干湿交替时期,各土层Eh呈波动变化趋势;与往年不同,7-8月沈阳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土壤Eh呈现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有机质较多的土壤表层Eh变化幅度较小。②9-11月以及次年4-8月间,土壤Eh变化主要受含水量影响,二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12月到次年3月间,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尸〈O.05)。温度较低、水分含量较多的冻融时期,土壤Eh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温度较高、水分较多的干湿交替期,土壤Eh波动变化则尤为明显。③非冻融时期,各层土壤Eh受pH影响不显著。冻融时期,各层土壤Eh受土壤pH影响较大,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氧化还原电位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对钝齿棒杆菌代谢通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小举 操新民 +1 位作者 姜绍通 李兴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5-169,共5页
研究不同氧化还原电位对钝齿棒杆菌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并对菌株的代谢通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由-56 m V降为-400 m V时,发酵液中琥珀酸质量浓度由14 g/L上升为20.2 g/L,乳酸质量浓度由44.9 g/L下降为35.2 g/L... 研究不同氧化还原电位对钝齿棒杆菌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并对菌株的代谢通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由-56 m V降为-400 m V时,发酵液中琥珀酸质量浓度由14 g/L上升为20.2 g/L,乳酸质量浓度由44.9 g/L下降为35.2 g/L。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低氧化还原电位对6-磷酸葡萄糖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节点处的代谢流分布影响显著。氧化还原电位为-400 m V时,胞内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HMP)代谢通量与-56 m V相比增加了1.74倍,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流向C4途径的代谢通量与-56 m V相比增加了78%,琥珀酸通量由31.73 mmol/(L·g·h)增加到56.53 mmol/(L·g·h),乳酸代谢通量由159.73 mmol/(L·g·h)下降为133.50 mmol/(L·g·h)。研究结果表明6-磷酸葡萄糖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节点是影响钝齿棒杆菌厌氧发酵产琥珀酸的关键节点,为后期通过菌种改造以调节乳酸和琥珀酸的生成比、实现乳酸与琥珀酸联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齿棒杆菌 氧化还原电位 代谢通量分析 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中氧化-还原电位及pH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泽荣 孔繁瑶 荒川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时盲肠中氧化 还原电位和 pH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鸡在感染球虫后第 7、10、14d时盲肠中的 pH值呈显著下降 (P <0 0 5) ,且氧化 还原电位 (Eh)显著地向氧化相移动 (P <0 0 5)。结果表明 :柔嫩... 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时盲肠中氧化 还原电位和 pH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鸡在感染球虫后第 7、10、14d时盲肠中的 pH值呈显著下降 (P <0 0 5) ,且氧化 还原电位 (Eh)显著地向氧化相移动 (P <0 0 5)。结果表明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所引起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增强现象可能至少与球虫感染时的氧化还原电位和 pH值的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氧化还原电位 PH值 盲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测定磺酰氯的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彩红 陈钟秀 杨志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介绍了用氧化还原的原理电位滴定磺酰氯类物质的方法,并与传统的碱解银量法和碱溶中和法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滴定磺酰氯类物质,操作简便,准确快速,成本较低,是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磺酰氯 碱解银量法 碱溶中和法 氧化还原 电位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