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黄菌丝多糖的提取及氧化还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开莉 梁贵秋 +6 位作者 莫炳巧 肖潇 徐雯雯 李安华 陆春霞 韦师妮 李小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57-161,共5页
通过对桑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选取并测定其含量,选出提取率高的多糖提取方法以及最优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较水浴辅助溶剂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得率更高,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超声波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30... 通过对桑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选取并测定其含量,选出提取率高的多糖提取方法以及最优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较水浴辅助溶剂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得率更高,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超声波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300 W、加酶量0.15%,在此条件下,桑黄菌丝多糖得率为(6.58±0.01)%;通过HPLC外标法对桑黄菌丝多糖进行成分分析,得出桑黄菌丝体多糖主要单糖成分有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通过对桑黄菌丝多糖进行氧化还原分析,得出桑黄菌丝多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相较VC,桑黄菌丝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效果略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丝 多糖 提取 成分测定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_(60)(OH)的合成及氧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振奕 杨森根 +2 位作者 林永生 程大典 詹梦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3,共3页
The fullerene compound CoC 60(OH)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C - 60 anion with Co(Ⅱ) hydrous salt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and refluxing, and the title compound is characterized by FAB-MS, elemental analys... The fullerene compound CoC 60(OH)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C - 60 anion with Co(Ⅱ) hydrous salt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and refluxing, and the title compound is characterized by FAB-MS,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XPS, UV-Vis and 1H NMR. The results prove the presence of C-Co and -OH groups in the resultant, and coovalent of Co bonding to C 60. The apparent charge distribution of the resultant appeaers to be Co 2+C - 60(OH) -, and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carbon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 density. The result of redox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reduction potential of the compound is more negative than that of pure C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合成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的形成对金属离子氧化还原性影响的讨论
3
作者 张文广 彭思艳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742-744,共3页
在水溶液中,Fe^3+可把I-氧化成I2,但I2又可把铁(Ⅱ)氰配离子Fe(CN)6^4-氧化成铁(Ⅲ)氰配离子Fe(CN)6^3-;同样地,Co^3+可把H2O氧化成O2,
关键词 氧化还原性 金属离子 配合物 FE^3+ Co^3+ 铁(Ⅲ) 铁(Ⅱ) 配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尿裤中氧化还原性残留物的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盛 《中华纸业》 CAS 2015年第6期26-28,共3页
纸尿裤因在其原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品,可能在成品中残留有害化学物质。已经发现,纸尿裤原材料中的残留物,如绒毛浆生产过程中用的漂白剂、高分子树脂生产中用的引发剂等氧化、还原性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刺激性。本文介绍用氧化还原... 纸尿裤因在其原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品,可能在成品中残留有害化学物质。已经发现,纸尿裤原材料中的残留物,如绒毛浆生产过程中用的漂白剂、高分子树脂生产中用的引发剂等氧化、还原性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刺激性。本文介绍用氧化还原电位计和滴定法建立的一种测量纸尿裤中氧化还原性残留物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尿裤 氧化还原性残留物 氧化还原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刺激响应性两嵌段共聚物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5
作者 赵杰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4期87-92,共6页
近年来,人们对还原响应性聚合物胶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选用2,2-二硫二乙醇、罗丹明B、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等为主要材料,在聚合物和药物之间引入刺激还原响应性的二硫键,制备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抗肿瘤载药胶束。在二硫苏糖... 近年来,人们对还原响应性聚合物胶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选用2,2-二硫二乙醇、罗丹明B、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等为主要材料,在聚合物和药物之间引入刺激还原响应性的二硫键,制备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抗肿瘤载药胶束。在二硫苏糖醇(DTT)存在下聚合物胶束的粒径由原来的80 nm变为20 nm,在波长为600 nm时,不同时间下荧光强度都达到了最大值,在时间为720 min时,荧光强度达到了顶峰,荧光强度为254 a.u.,在强还原性DTT存在的条件下,5-氟尿嘧啶(5-FU)的药物释放速度逐渐加快。通过数据显示,本文合成了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的聚合物胶束,有望成为一种抗癌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响应 二硫键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ZrO_2的表征及其异丙醇催化转化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韩承辉 刘炳华 +1 位作者 张惠良 沈俭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3-998,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采用N2吸附、XRD、TEM、NH3和CO2吸附量热、NH3吸附红外对TiO2-ZrO2体系的结构及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纯的氧化物相比,形成的复合氧化物为无定形物相,有介孔结构,表面积明显提高,可达2...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采用N2吸附、XRD、TEM、NH3和CO2吸附量热、NH3吸附红外对TiO2-ZrO2体系的结构及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纯的氧化物相比,形成的复合氧化物为无定形物相,有介孔结构,表面积明显提高,可达218m2·g-1;初始吸附热差别不大,但具有更多的表面B酸位;随着TiO2掺入量的增大,复合氧化物表面碱位减少.异丙醇催化转化,在无氧条件下,ZrO2、TiO2和TiO2-ZrO2复合氧化物上丙烯的选择性大于90%,说明这些氧化物具有强的表面酸性;在有氧条件下,ZrO2和TiO2丙酮的选择性达到70%~85%,主要体现为氧化还原性;而在复合氧化物上丙烯选择性增大到70%左右,丙酮的选择性下降为30%左右,表明生成的复合氧化物表面上的氧化还原性削弱,酸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ZRO2 异丙醇催化 表面酸碱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_(1-x)Zr_xO_2催化剂上乙醇催化氧化发光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叶青 高岐 +1 位作者 张新荣 徐柏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6-730,共5页
研究了纳米Ce1-xZrxO2上乙醇催化氧化发光特性,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组成[n(Ce)/n(Zr)]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在相近的反应条件下研究了纳米Ce1-xZrxO2上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选择性和可能的催化发光机理.结果表明,催化发光强度... 研究了纳米Ce1-xZrxO2上乙醇催化氧化发光特性,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组成[n(Ce)/n(Zr)]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在相近的反应条件下研究了纳米Ce1-xZrxO2上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选择性和可能的催化发光机理.结果表明,催化发光强度与催化反应中生成CH3CHO的产率有很好的顺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1-xZrxO2 乙醇催化氧化 催化发光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发育机理再认识
8
作者 李友川 周姗姗 +4 位作者 兰蕾 李威 李婧婧 丁文静 杨永才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0,共16页
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是南海北部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烃源岩,但钻井揭示少、预测难度大,制约着南海北部尤其是深水区的油气勘探。针对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不清、海洋营养化程度和古生产力不明、有利于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 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是南海北部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烃源岩,但钻井揭示少、预测难度大,制约着南海北部尤其是深水区的油气勘探。针对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不清、海洋营养化程度和古生产力不明、有利于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不清等问题,利用有机岩石学微观结构确定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和有机质组成,通过地球化学方法重建南海新生代海洋化学环境,揭示新生代海洋的营养化程度和古海洋有机质生产力以及有机质保存条件。研究表明:(1)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除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及少量低等浮游藻类外,还有来自海草和底栖宏观藻的贡献,其中以海草为主要有机质来源的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滨浅海,而半封闭海湾环境形成的烃源岩底栖宏观藻贡献较大;(2)南海新生代海洋环境总体贫营养,但白云凹陷恩平组沉积时期营养化程度高于琼东南盆地崖城组和陵水组,且海洋生产力与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在同一盆地或凹陷内,半封闭海湾营养化程度和古生产力最高、陆棚浅海最低、开阔滨浅海介于二者之间;(3)半封闭海湾环境盐度最高,存在次氧化和缺氧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而陆棚浅海和开阔滨浅海环境总体盐度偏低,且偏氧化,不利于有机质保存;(4)半封闭海湾有机质来源丰富、有机质保存条件较好,是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发育最有利的沉积环境。该项研究成果为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预测和油气勘探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海相烃源岩 发育机理 半封闭海湾 营养化程度 古生产力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缺位γ-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9
作者 张迪 窦卓 +2 位作者 张婷 颜力楷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13-2617,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二缺位γ-Keggin型[γ-Xn+W10O36](12-n)-(X=AlⅢ,SiⅣ,PⅤ,SⅥ,GaⅢ,GeⅣ,AsⅤ,SeⅥ)阴离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结果表明,在二缺位γ-Keggin型阴离子中,中心四面体氧原子Oa与中心杂原子及钨原子间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二缺位γ-Keggin型[γ-Xn+W10O36](12-n)-(X=AlⅢ,SiⅣ,PⅤ,SⅥ,GaⅢ,GeⅣ,AsⅤ,SeⅥ)阴离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结果表明,在二缺位γ-Keggin型阴离子中,中心四面体氧原子Oa与中心杂原子及钨原子间的键长[d(X—Oa)及d(W—Oa)]随中心杂原子的变化而改变,这与中心杂原子的半径有关.而中心四面体XO4所占据的空穴大小并不因中心杂原子X的改变而有明显变化.各体系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主要由桥氧的p轨道构成.除[γ-SeW10O36]6-外,各体系的最低空轨道(LUMO)主要由钨原子的d轨道组成.中心杂原子X对二缺位γ-Keggin型阴离子的HOMO和LUMO能级起决定作用,对于中心杂原子为同周期元素的体系,随着杂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大,体系的LUMO能级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缺位γ-Keggin型阴离子 电子 氧化还原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的碘化锌储能器件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瑞 金振宇 +2 位作者 徐少辉 熊大元 王连卫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01-706,共6页
采用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的石墨毡(GF)作为碘化锌储能器件的电极。采用改进型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然后使用溶剂热法将其生长于石墨毡上,形成还原性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石墨毡(RGO-GF)。通过改变氧化石墨烯与乙醇... 采用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的石墨毡(GF)作为碘化锌储能器件的电极。采用改进型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然后使用溶剂热法将其生长于石墨毡上,形成还原性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石墨毡(RGO-GF)。通过改变氧化石墨烯与乙醇的体积比,研究了不同体积比对RGO-GF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喇曼光谱对其表面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计时电位法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石墨烯与乙醇体积比为5.3%时,RGO-GF拥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5mA/cm。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以达到4.5F/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锌储能器件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Hummers 溶剂热法 石墨毡(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PAN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改丽 张弘楠 +1 位作者 覃小红 辛东坡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9-315,共7页
以改进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以抗坏血酸(L-AA)为还原剂制备了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以石墨烯为添加物,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聚丙烯腈(GO/PAN)纳米纤维复合膜.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热... 以改进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以抗坏血酸(L-AA)为还原剂制备了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以石墨烯为添加物,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聚丙烯腈(GO/PAN)纳米纤维复合膜.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对石墨烯进行了研究,测试了石墨烯对纳米复合纤维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GO质量分数为0.3%时,纺制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03nm,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比纯PAN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2.4%,断裂伸长率增加了32.5%;当GO质量分数超过0.3%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变差;当GO和rGO质量分数均为0.3%时,GO/PAN复合膜的力学性能优于rGO/PAN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还原氧化石墨烯 聚丙烯腈 静电纺丝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异常高丰度17α(H)-重排藿烷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海钰 张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9-33,5,共5页
在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和沙河子组(K1sh)湖相烃源岩中存在异常丰富的17α(H)-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饶有兴趣的是,在这些样品中还同时检测出极其丰富的长链三环萜烷(碳数可达C35)和伽马蜡烷,这一现象在以前的文献上鲜见报道。对烃源岩... 在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和沙河子组(K1sh)湖相烃源岩中存在异常丰富的17α(H)-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饶有兴趣的是,在这些样品中还同时检测出极其丰富的长链三环萜烷(碳数可达C35)和伽马蜡烷,这一现象在以前的文献上鲜见报道。对烃源岩样品的饱和烃进行色质分析,从成熟度、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和生源构成3个方面探讨研究区17α(H)-重排藿烷的成因。结果表明: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对梨树断陷湖相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的形成影响不大。在生源构成方面,17α(H)-重排藿烷与长链三环萜烷之间呈现出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两者可能有着相同的生源,与咸化环境下藻类贡献有关。咸化环境下藻类可能是17α(H)-重排藿烷的一种生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藿烷 长链三环萜烷 成熟度 氧化还原性 生源构成 梨树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原子催化剂研究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文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7-1268,共2页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基本结构特征,也是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氧化还原性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体系:但是由于金属粒子尺寸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氧化...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基本结构特征,也是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氧化还原性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体系:但是由于金属粒子尺寸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氧化物载体表面的各向异性,很难从原子尺度上形成对催化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明确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单原子 粒子尺寸分布 金属纳米粒子 相互作用机制 催化剂体系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wis酸碱的电势-pH图
14
作者 龚兆胜 黄红苹 张灵 《大学化学》 CAS 2006年第5期53-56,72,共5页
根据广义氧化还原理论,绘出Lew is酸碱的电势-pH图,使Lew is酸碱的性质直观地在图中反映出来,便于判断他们的稳定性、氧化还原性强弱和反应方向等。
关键词 电势-PH图 酸碱 氧化还原性 反应方向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始新统红层古沉积环境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继岩 宋国奇 +1 位作者 高永进 杨学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8,共6页
综合运用元素ICP-AES分析、地质录井等资料,结合古生物观察、镜下薄片观察及全岩矿物X衍射分析等手段,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营凹陷始新统红层的古沉积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认为:红层沉积时期古气候干旱,孢粉以裸子植物为主,... 综合运用元素ICP-AES分析、地质录井等资料,结合古生物观察、镜下薄片观察及全岩矿物X衍射分析等手段,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营凹陷始新统红层的古沉积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认为:红层沉积时期古气候干旱,孢粉以裸子植物为主,被子植物次之,大多为旱生的麻黄粉属和三肋麻黄粉;红层为陆上暴露环境中的氧化沉积物,古水介质的古盐度较高,为淡水一微咸水环境,水介质呈现弱碱性一碱性特征;古沉积环境对沉积相类型、成岩作用特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古气候和水介质氧化还原性决定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形成了"冲积扇一洪水一漫湖一盐湖"过渡的沉积体系,水介质的古盐度和酸碱性控制了早期成岩作用,对埋藏成岩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形成了大量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为后期的溶蚀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始新统 红层 古气候 古盐度 氧化还原性 酸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貉维生素C缺乏症的防治措施
16
作者 姜海鸿 孙守信 《养殖技术顾问》 2005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C缺乏症 防治措施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物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性 热应激条件 动物机体 生长发育 应激反应 力作用 抗应激 存活率 动物体 合成 叶酸 肠道 抗病 妊娠 生理 厌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二硫键的小分子单体合成新型转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开花 李旭 古宏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6-311,共6页
含有二硫键(S-S)的小分子二丙烯酰胺与氨基化合物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可以聚合成含有多重二硫键的聚氨胺(SS-PAAs)。由于主链上含有对细胞氧化还原环境具有响应性的二硫键,SS-PAAs能够被细胞内的谷胱甘肽降解成为小分子链段,从而在保... 含有二硫键(S-S)的小分子二丙烯酰胺与氨基化合物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可以聚合成含有多重二硫键的聚氨胺(SS-PAAs)。由于主链上含有对细胞氧化还原环境具有响应性的二硫键,SS-PAAs能够被细胞内的谷胱甘肽降解成为小分子链段,从而在保持基因转染效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对细胞的毒性。因此,SS-PAAs有望成为新一代高效安全的转基因载体。本文综述了含有多重二硫键的SS-PAAs这一类新型载体的合成、表征、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丙烯酰胺 二硫键 SS-PAAs 氧化还原响应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指导中学化学教学
18
作者 曹吉元 《青海教育》 1998年第Z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辩证思维 中学化学 方法指导 氧化还原性 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 中间价态 中学化学教学 化合物 化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酸碱原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贡长生 邝生鲁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80年第2期35-42,共8页
1963年Pearson在Lewis酸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软硬酸碱(SHAB)概念和软硬酸碱原理。它能较好地说明化合物的稳定性、物质的溶解性和氧化还原性,有机化合物的亲核——亲电反应性、不同氧化态物质的配体的选择规律、大部分水溶液的无机配... 1963年Pearson在Lewis酸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软硬酸碱(SHAB)概念和软硬酸碱原理。它能较好地说明化合物的稳定性、物质的溶解性和氧化还原性,有机化合物的亲核——亲电反应性、不同氧化态物质的配体的选择规律、大部分水溶液的无机配位化学行为,电极吸附现象,催化作用和催化剂的中毒、生物化学中的一些现象,以及定性地指示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相继发表了许多文章,并将它引入到基础化学的教科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酸碱原理 亲电反应 氧化 基础化学 氧化还原性 化学工作者 配位化学 硬酸 离子型反应 吸附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