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价金上发生的卤代芳烃的氧化加成、转金属化以及还原消除反应
1
作者 张军 《应用技术学报》 2018年第3期278-280,共3页
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合成化学中的一大研究热点。过渡金属钯是最常用的芳基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催化剂。在该类反应中,金试剂常用做转金属试剂参与反应。而单独用Au来代替Pd催化的双芳基偶联反应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合成化学中的一大研究热点。过渡金属钯是最常用的芳基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催化剂。在该类反应中,金试剂常用做转金属试剂参与反应。而单独用Au来代替Pd催化的双芳基偶联反应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这主要是由于Au I/Au III (1.41 V) 的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Pd 0/Pd II (0.92 V) 较高而很难发生氧化加成过程导致的。然而,Au具有独特的官能团容忍性以及相对于Pd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利用Au来替代Pd催化芳基偶联反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Pd 0促进的交叉偶联反应类似, Au催化的偶联反应的氧化还原循环也可由“氧化加成”、“转金属化”以及“还原消除”三个基本步骤组成,其中氧化加成步骤被普遍认为富有挑战性(图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循环 氧化加成 消除反应 金属化 卤代芳烃 交叉偶联反应 芳基卤化物 过渡金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作为氧载体用于甲烷化学链燃烧:反应与循环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邓贵先 李孔斋 +3 位作者 程显名 顾振华 卢春强 祝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7-336,共10页
将拜耳法赤泥作为氧载体用于甲烷化学链燃烧,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赤泥氧载体的反应与循环性能的影响.对赤泥氧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导致氧载体反应活性下降,但有利于赤泥中各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复合物(... 将拜耳法赤泥作为氧载体用于甲烷化学链燃烧,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赤泥氧载体的反应与循环性能的影响.对赤泥氧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导致氧载体反应活性下降,但有利于赤泥中各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复合物(如Na_6Al_4Si_4O_(17)和Ca_2Al_2Si O_7),从而提高了赤泥氧载体的热稳定性.通过测试不同温度(800,850,900和950℃)下制备的赤泥氧载体(800-RM,850-RM,900-RM和950-RM)与CH_4的反应性能发现,900-RM的反应活性和循环性能均优于其它样品,CH_4转化率和CO_2选择性分别达到了71%和79%,说明900℃为最佳焙烧温度.在900℃下经30次redox循环后,赤泥氧载体的反应性能和物相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甲烷 赤泥 氧载体 氧化还原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宽银电极上SERS活性的研究电位范围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受忠 高劲松 +1 位作者 李春增 田中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电极表面的粗糙化处理是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的重要前提,通过研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氧化还原循环(ORC)粗糙电极的方法,分析其SERS活性稳定电位区间与ORC还原电位之间的关系,发现高活性的SERS位皆处于亚稳状态,易随电极... 电极表面的粗糙化处理是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的重要前提,通过研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氧化还原循环(ORC)粗糙电极的方法,分析其SERS活性稳定电位区间与ORC还原电位之间的关系,发现高活性的SERS位皆处于亚稳状态,易随电极电位越近零电荷电位(PZC)而发生表面原子重排,以至失去活性.引入强吸附物种,可以使特殊ORC得到的SERS活性在PZC以正电位区稳定存在,并可在PZC以负电位得到常规ORC处理的电极表面上的水的SERS信号,大大拓宽了可进行SERS研究的电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循环 银电极 SERS 活性位 电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流控-电化学技术在生化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仲秋 吴增强 夏兴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301,共11页
纳流控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已被成功应用到纳米尺度分离、生化传感、能量转化等诸多领域.纳流控的发展与电化学紧密相连,一方面,电化学可以为纳米孔道中的物质传输特性的研究提供驱动力;另一方面,纳米孔道... 纳流控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已被成功应用到纳米尺度分离、生化传感、能量转化等诸多领域.纳流控的发展与电化学紧密相连,一方面,电化学可以为纳米孔道中的物质传输特性的研究提供驱动力;另一方面,纳米孔道可以为限域电化学研究提供微环境.纳流控和电化学技术相辅相成,催生了许多单分子、单粒子分析以及纳米流体操控的新理念与新技术.本综述从纳米孔道与电极的结合方式出发,对纳流控-电化学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流控 电化学 物质传输 单分子分析 氧化还原循环 双极电极 场效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表面络合及反应的SERS研究
5
作者 戚积纬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1990年第4期38-43,52,共7页
本文中研究了EDTA及其络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随着实验条件的不同,EDTA及其络合物表现出很不相同的化学行为和光谱行为:(1)在0.1MKCI溶液中,在较小功率的激光照射下,以2.5mv/s的速度对电极进行-0.1V→+0.2V→-0.1V氧化还... 本文中研究了EDTA及其络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随着实验条件的不同,EDTA及其络合物表现出很不相同的化学行为和光谱行为:(1)在0.1MKCI溶液中,在较小功率的激光照射下,以2.5mv/s的速度对电极进行-0.1V→+0.2V→-0.1V氧化还原循环处理后,得到EDTA的SERS谱图。(2)提高激光功率1倍,再对电极进行一次氧化还原循环后,EDTA发生光脱羧反应,表现与四甲基乙二胺同样的SERS行为,但与四甲基乙二胺的正常溶液拉曼谱图不同,(3)在较小功率的激光照射下对电饭进行-0.1V-+0.5V→-0.1V(2.5mV/s.)的处理。EDTA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可以与Fe(Ⅲ)络合的产物。(4)EDTA及其电化掌产物加入FeCl_3后都发生络合物的转化,生成含Fe(Ⅲ)的络合物而使SERS现象消失。电化学反应产物与Fe(Ⅲ)的络合稳定常数小于Fe(Ⅲ)ED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EDTA 氧化还原循环 激光功率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金属氧酸盐负载脱硫研究
6
作者 王紫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7期135-136,140,共3页
环境污染已使得地球的自净能力不堪重负,而气候变化也已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分子氧或者H2O2氧化脱硫反应活性较高,操作条件温和且无污染,是目前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氧化脱硫催化剂。将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结... 环境污染已使得地球的自净能力不堪重负,而气候变化也已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分子氧或者H2O2氧化脱硫反应活性较高,操作条件温和且无污染,是目前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氧化脱硫催化剂。将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结合分子尺寸较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离子液体,不仅能提高多金属氧酸盐的催化氧化脱硫能力,而且使易溶于极性溶剂的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实现了重复利用。但经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制备步骤繁琐、稳定性低,制约其大规模工业化的应用。因此,利用多金属氧化物的特性,开发活性高、耗氧少、重复性好且适用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的负载型多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催化氧化脱硫反应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结构 多金属氧酸盐制备与筛选 红外谱图 电镜检测 杂多酸负载 氧化还原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稳定剂TAI在银上的吸附 被引量:1
7
作者 黎源 孙健 +2 位作者 龚斌 张大德 黄德音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2,共6页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方法研究 4 羟基 6 甲基 1 ,3,3a,7 四氮茚(TAI)在金属银上的吸附 .实验表明TAI分子是通过分子上的N原子以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在银电极上 .电极处理的氧化 还原循环次数并不影响振动频率 。
关键词 感光乳剂 稳定剂 银电极 吸附 4-羟基-6-甲基-1 3 3a 7-四氮茚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氧化-还原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