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洛酮干预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氧化还原因子-1表达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胜会 孟庆伟 +3 位作者 吴家幂 储照虎 张帆 徐国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815-819,共5页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氧化还原因子 1(redoxfactor 1Ref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将SD大鼠自体不凝血 5 0 μl 注入其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出血...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氧化还原因子 1(redoxfactor 1Ref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将SD大鼠自体不凝血 5 0 μl 注入其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出血组和纳洛酮干预组 ,并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 ,连续切片作Ref 1和TUNEL (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 ferase [TdT ] mediateddeoxyuridinetriphosphate[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经盐酸纳洛酮干预后 ,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Ref 1表达与脑出血相对应组比较 ,在 12h影响不明显 ,4 8h能增加Ref 1表达 (P <0 .0 1) ;72h亦能增加Ref 1表达 (P <0 .0 5 ) ;盐酸纳洛酮干预性治疗后 ,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数与脑出血相对应组比较 ,在 12h明显影响 ,4 8h能明显减少凋亡 (P <0 .0 5 ) ;72h更明显 (P <0 .0 1)。结论 :盐酸纳洛酮能通过提高ICH缺血半暗带区Ref 1表达等途径 ,增加修复氧化损伤的DNA能力 ,减少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氧化还原因子-1 细胞凋亡 纳洛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Ref-1/APE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牟江洪 肖华亮 +3 位作者 向德兵 张沁宏 李增鹏 王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氧化还原因子-1(redoxfactor-1,Ref-1),又称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APE),在大肠癌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血管密度的关系。方... 目的探讨大肠癌氧化还原因子-1(redoxfactor-1,Ref-1),又称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APE),在大肠癌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0例大肠癌和40例非癌区大肠组织中Ref-1/APE和VEGF的表达,采用血管内皮特异标记物CD31标记并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最后分析Ref-1/APE与VEGF和MVD的关系。结果所有大肠癌和非癌区大肠组织都有Ref-1/APE表达,但是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有所不同。40例非癌区大肠组织细胞核都有Ref-1/APE表达,仅5例有胞质表达(5/40,12·5%);而110例大肠癌中有79例(79/110,71·81%)细胞质有Ref-1/APE表达,比例显著高于非癌区大肠组织(P<0·01)。而且细胞质Ref-1/APE阳性表达的大肠癌较无细胞质表达者VEGF阳性率显著增加(P<0·05),MVD也显著增高(P<0·05)。结论大肠癌Ref-1/APE移位于细胞质的异常表达可能涉及大肠癌的发生,并且可能与VEGF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因子-1 脱嘌呤 脱嘧啶核酸内切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Ref1在H_2O_2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姜振东 张学渊 +2 位作者 魏运军 袁伟 卓贤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还原因子-1(apurinic/apyrimidimic endonuclase/redox factor1,APE/Ref-1)在过氧化氢(H2O2)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s)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原代培养离体大鼠SGCs,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 目的研究氧化还原因子-1(apurinic/apyrimidimic endonuclase/redox factor1,APE/Ref-1)在过氧化氢(H2O2)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s)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原代培养离体大鼠SGCs,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E/Ref-1在H2O2诱导SGCs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台盼蓝染色法计算SGCs氧化损伤过程中的死亡率。结果APE/Ref-1在体外正常培养SGCs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细胞核较强。H2O2浓度≥60μmol/L时,SGCs死亡率显著升高,APE/Ref-1在细胞核表达明显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Ref-1在氧化环境下SGCs细胞核表达减少,细胞死亡率升高,提示氧化环境下细胞活性降低可能与APE/Ref-1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 氧化 氧化还原因子-1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Ref-1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振东 魏运军 +2 位作者 张学渊 邓凤莲 卓贤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APE/Ref-1在耳蜗螺旋神经节氧化损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大鼠脑组织总RNA克隆出APE/Ref-1基因,将APE/Ref-1基因定... 目的构建表达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APE/Ref-1在耳蜗螺旋神经节氧化损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大鼠脑组织总RNA克隆出APE/Ref-1基因,将APE/Ref-1基因定向克隆到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经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大肠埃希菌BJ5183内同源重组后,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并反复感染293细胞进行扩增。对其进行安全性、滴度以及活性等检测。采用Westernblot对APE/Ref-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克隆出大鼠APE/Ref-1基因,经测序证实结果正确;得到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提取病毒DNA证实含目的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APE/Ref-1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APE/Ref-1在耳蜗螺旋神经节的氧化损伤过程中作用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因子-1 重组腺病毒 耳蜗螺旋神经节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Ref-1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霍文静 范明 +1 位作者 殷仁富 吴丽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57-660,共4页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一种多功能的蛋白质,在氧化或烷化物所导致的DNA损伤修复,以及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从APE/Ref-1的结构与功...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一种多功能的蛋白质,在氧化或烷化物所导致的DNA损伤修复,以及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从APE/Ref-1的结构与功能入手,对其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示APE/Ref-1作为新标记物,在临床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 调控转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