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反应/热压合成Ti_(2)AlC-20TiB_(2)复合材料在1000~13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
1
作者 王文婷 徐敬军 +3 位作者 马科 李美栓 李兴超 李同起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Ti_(2)AlC是MAX相材料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化合物之一,在高温结构材料和高温抗氧化防护涂层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强度和硬度不足,在高温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升Ti2AlC的性能,本研究采用原位固-液相反应/热压方法成功合成... Ti_(2)AlC是MAX相材料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化合物之一,在高温结构材料和高温抗氧化防护涂层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强度和硬度不足,在高温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升Ti2AlC的性能,本研究采用原位固-液相反应/热压方法成功合成了Ti_(2)AlC-20%TiB2(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简称Ti_(2)AlC-20TiB_(2)),分析了其在1000~1300℃的高温氧化行为,揭示了其高温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Ti_(2)AlC-20TiB_(2)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符合自然对数规律,比单相Ti_(2)AlC具有更优异的抗氧化性能。1200℃以下,氧化膜主要由Al_(2)O_(3)(内层)和TiO_(2)(外层)组成,而在1300℃时,氧化膜的外层则是TiO_(2)与Al_(2)TiO_(5)混合物。复合材料形成的Al_(2)O_(3)保护层比单相Ti_(2)AlC形成的更为致密,这是抗氧化性能优异的关键。引入的TiB_(2)颗粒减小了材料的晶粒尺寸,增加了短路扩散的晶界数量,有利于Al的选择性氧化,从而加速了Al_(2)O_(3)保护层的形成。TiB_(2)氧化过程中生成的B2O3能够填充微孔并修复微裂纹,有效阻止了O的内扩散,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C-TiB_(2)复合材料 高温氧化行为 氧化保护层 高温抗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铁基合金氧化行为研究
2
作者 李亚丽 隆聪 +3 位作者 赵勇 杨妮 宋廷鲁 苏岳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铁(Fe)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被应用在各种不同的服役环境中。在有氧条件下,铁基材料易发生不同程度与形式的氧化,会在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氧化层。研究表明添加元素形成合金后能有效提高铁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而对于铁基合... 铁(Fe)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被应用在各种不同的服役环境中。在有氧条件下,铁基材料易发生不同程度与形式的氧化,会在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氧化层。研究表明添加元素形成合金后能有效提高铁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而对于铁基合金氧化初期的氧化行为缺乏足够的研究。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对添加了Si、Cr、Mn等元素的铁基材料在常温及高温环境下表面形成的氧化物进行形貌、元素及价态分析。结果表明,铁基合金在常温和高温含氧环境下会发生不同的氧化行为。常温环境下Fe进行自然氧化形成纳米尺度厚度的Fe_(2)O_(3)薄膜;高温下元素会按照Si>Mn>Cr>Fe的优先级进行氧化,并在表面形成Si-Mn-Cr-Fe-O复合薄膜,阻碍Fe的向外扩散,提高抗氧化性能;提高Cr的含量能够有效提高铁基合金的抗氧化性能。XPS技术有效地解决了X射线衍射(XRD)探测深度过大无法准确表征铁基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物相的不足,能够分析出纳米级薄膜的化学组成与化学态,为后续金属氧化物薄膜研究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铁基合金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Cr涂层及其在工况下的氧化行为研究
3
作者 石红利 徐文杰 +3 位作者 桂凯旋 陈静 金海涛 胡小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1-190,共10页
为了提高Zr合金在核工业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本工作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Zr-4合金上制备厚度为10.5μm的Cr涂层。采用划痕实验测试了Cr涂层与Zr-4合金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通过氧化增重实验研究了Cr涂层在400℃、600℃、800℃空气环境... 为了提高Zr合金在核工业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本工作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Zr-4合金上制备厚度为10.5μm的Cr涂层。采用划痕实验测试了Cr涂层与Zr-4合金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通过氧化增重实验研究了Cr涂层在400℃、600℃、800℃空气环境中的氧化行为,采用SEM/EDS对Cr涂层氧化前后的表面与界面进行了表征。磁控溅射制备的Cr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超过87 N,涂层表面致密,呈蠕虫状,Cr涂层在(110)面择优取向。在氧化增重实验中,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Cr涂层氧化增重加快。经氧化动力学分析,Cr涂层增重与时间呈抛物线关系,Cr涂层与Zr-4合金的氧化增重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400℃氧化120 h时,O原子扩散速率较小,Cr涂层的氧化动力学常数k_(p)为7.67×10^(-9)(mg/cm^(2))^(2)/s,约为Zr-4合金的3/4,600℃氧化75 h时,Cr涂层的氧化动力学常数k_(p)为2.39×10^(-7)(mg/cm^(2))^(2)/s,约为Zr-4合金的1/4,在Cr涂层保护下Zr-4基体未被快速氧化。而在800℃氧化12 h后,Cr涂层的氧化动力学常数k_(p)为9.75×10^(-4)(mg/cm^(2))^(2)/s,Cr涂层发生脱落,涂层的抗氧化能力失效,主要原因是Cr涂层和Zr-4基体共同被氧化。本工作的结果可为Cr涂层在正常工况下的服役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Cr涂层 结合力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B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氧化行为
4
作者 姜灵毅 庞生洋 +3 位作者 杨超 张悦 胡成龙 汤素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6,共8页
C/SiC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热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材料的中低温抗氧化性能相对较差,制约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料浆抽滤工艺,通过调节料浆中陶瓷含量在纤维增强体中引入不同含量的抗... C/SiC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热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材料的中低温抗氧化性能相对较差,制约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料浆抽滤工艺,通过调节料浆中陶瓷含量在纤维增强体中引入不同含量的抗氧化组元BN,再通过反应熔体渗透法制备C/SiC-BN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BN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组成及抗氧化行为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氧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BN颗粒显著降低了C/SiC的开口孔隙率,并明显提高了C/SiC的起始氧化温度。引入质量分数3%BN时,C/SiC-BN复合材料(B3样品)的抗氧化性能最优,其在900、1200和1500℃静态氧化1 h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009%、–0.301%、–0.596%,显著优于C/SiC。1500℃氧化后,B3样品的强度保持率最高,达到52%。900℃氧化时,C/SiC-BN复合材料主要经历C相和BN相的氧化,以O_(2)扩散反应控制的缓慢失重为主;1200℃氧化时,C相和BN相氧化速率加快,SiC发显著氧化,生成的B_(2)O_(3)、硼硅酸盐和SiO_(2)等氧化产物减缓了O_(2)的扩散速率,减小了基体碳的损伤;1500℃氧化时,SiC氧化速率加快,生成的SiO_(2)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的连续氧化膜阻碍了O_(2)的向内扩散。B_(2)O_(3)、CO等气体产物溢出及持续生成SiO_(2)主导了整个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浆浸渍 C/SIC BN 微观结构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活化与机械活化闪锌矿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慧萍 陈启元 +3 位作者 尹周澜 张平民 叶露升 郭冠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7-521,共5页
用TG分析法研究了未活化与机械活化闪锌矿在氧气氛下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400~873K之间,机械活化闪锌矿的剩余质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未活化闪锌矿则表现为热质量损失。用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重量分析法分别对机械活化... 用TG分析法研究了未活化与机械活化闪锌矿在氧气氛下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400~873K之间,机械活化闪锌矿的剩余质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未活化闪锌矿则表现为热质量损失。用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重量分析法分别对机械活化闪锌矿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机械活化闪锌矿球磨一定时间后,其比表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晶格畸变率增大,晶块尺寸降低,且机械活化闪锌矿中的单质硫磺含量极低,可忽略不计。机械活化和未活化闪锌矿在TG曲线上的表现主要与晶格畸变率增大和晶块尺寸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分析法 氧化行为 闪锌矿 机械活化 晶格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复合材料表面Si-C-B自愈合涂层的制备与抗氧化行为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伟华 成来飞 +3 位作者 张立同 杨文彬 刘永胜 徐永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4-778,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单质B和BC_x分别对SiC涂层进行改性,在二维碳纤维增强碳化硅(2D 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B/SiC和SiC/BC_x/SiC两种多层自愈合涂层,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多层涂层表面和断面进行显微分析.700℃静态空气条件下...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单质B和BC_x分别对SiC涂层进行改性,在二维碳纤维增强碳化硅(2D 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B/SiC和SiC/BC_x/SiC两种多层自愈合涂层,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多层涂层表面和断面进行显微分析.700℃静态空气条件下氧化结果表明:CVD-B和CVD-BC_x改性层氧化后生成的B_2O_3玻璃相可以较好地封填涂层微裂纹,氧化动力学受氧通过微裂纹和B_2O_3玻璃层的扩散共同控制;SiC/BC_x/SiC-C/SiC复合材料氧化过程中氧化失重率更小,氧化10h后的强度保持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CVD) B BCx 自愈合涂层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CrN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赛玉 蔺绍江 陈肖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67-2273,共7页
对Ti(C,N)基金属陶瓷基体上沉积的TiAlCrN涂层在800-1000℃静态空气中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并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TiAlN涂层以及Ti(C,N)基金属陶瓷基体的氧化行为进行比较。采用分析天平、XRD和SEM (ED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涂层和... 对Ti(C,N)基金属陶瓷基体上沉积的TiAlCrN涂层在800-1000℃静态空气中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并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TiAlN涂层以及Ti(C,N)基金属陶瓷基体的氧化行为进行比较。采用分析天平、XRD和SEM (ED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涂层和金属陶瓷基体的高温氧化质量增加特性、氧化产物的物相以及氧化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AlCrN涂层在800、900和1000℃的静态空气中氧化质量增加速率最小,氧化膜的表面颗粒也最细小;TiAlCrN涂层在1000℃的氧化产物为TiO 2、Al2O3以及少量非计量化合物Cr2O2.4;TiAlCrN涂层在1000℃氧化4 h形成的氧化膜内部有一富含Al 2 O 3和Cr氧化物的氧化层,富Al、Cr内层对氧离子向涂层内部扩散具有强烈的阻碍作用;Cr元素提高涂层中贫Al区的抗氧化性能以及与Al 2 O 3形成(Al, Cr)2 O 3阻止氧向内扩散,使得TiAlN涂层添加Cr后高温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CrN涂层 氧化行为 氧化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W、Mo含量Ni_3Al基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青 宋尽霞 +3 位作者 肖程波 王定刚 余乾 韩雅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12,共7页
研究了一种高W、Mo的Ni3Al基合金的1050℃静态抗氧化行为,并采用扫描电镜对不同时间氧化后合金的氧化层形貌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氧化产物的种类和数量,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合金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不遵循抛物线规律,以W代Mo,能一... 研究了一种高W、Mo的Ni3Al基合金的1050℃静态抗氧化行为,并采用扫描电镜对不同时间氧化后合金的氧化层形貌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氧化产物的种类和数量,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合金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不遵循抛物线规律,以W代Mo,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高Mo的Ni3Al基合金的1050℃抗氧化性能。1050℃/100h静态氧化产物主要为NiO,NiAl2O4和NiWO4,外层氧化镍与内氧化层之间为结合薄弱区,仅氧化1h后,在冷却过程中,该区域就产生大面积开裂,致使外氧化层脱离。随氧化时间增长,合金/氧化层界面的NiAl2O4/Al2O3阻挡层逐步形成,在氧化100h时基本连续,有效降低了合金的氧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基 氧化行为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的氧化行为及其对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田高友 吕志凤 +1 位作者 战风涛 夏道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72,共6页
利用模型化合物对甲苯硫酚 ,借助于气相色谱和质谱等分析手段 ,探讨了硫醇的氧化行为以及烃类化合物和其它非烃化合物对硫醇氧化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推断其可能遵循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硫醇的热稳定性能好 ,但抗氧化能力差 ;在活泼烃... 利用模型化合物对甲苯硫酚 ,借助于气相色谱和质谱等分析手段 ,探讨了硫醇的氧化行为以及烃类化合物和其它非烃化合物对硫醇氧化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推断其可能遵循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硫醇的热稳定性能好 ,但抗氧化能力差 ;在活泼烃生成的烃过氧化物引发下 ,硫醇容易与柴油中的烯烃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和自身的二聚反应 ;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醇在活泼烃类物质的存在下 ,容易与其它非烃化合物 (1 萘酚、3 甲基吲哚 )发生复杂的反应 ,生成沸点高、极性强的物质 ,从而导致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变坏。根据实验结果 ,初步推断了硫醇对安定性影响的可能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安定性 硫醇 氧化行为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动微动条件下含水气氛对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振兵 杨莎 +2 位作者 林修洲 何莉萍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7-531,共5页
对7075铝合金/GCr15摩擦副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扭动微动的损伤行为、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7075铝合金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扭动微动运行工况微动图.采用SEM、XPS对不同湿度环境下的磨损机制、氧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对7075铝合金/GCr15摩擦副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扭动微动的损伤行为、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7075铝合金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扭动微动运行工况微动图.采用SEM、XPS对不同湿度环境下的磨损机制、氧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度对7075的扭动微动运行存在显著影响,随着湿度的增加,摩擦扭矩明显降低;部分滑移区的磨损发生在接触边缘,损伤轻微;混合区和滑移区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损伤严重,其主要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和剥层;潮湿空气增加了界面滑移,反应生成的氧化磨屑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减轻了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扭动微动 相对湿度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温度和流量对T91钢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耿波 张路 +2 位作者 范念青 夏志新 刘江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研究了高温水蒸气的温度和流量对T91钢氧化行为的影响,阐述了氧化层的组织结构与氧化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蒸气氧化过程分为线性的初始快速氧化阶段和之后的抛物线慢速氧化阶段及线性的慢速氧化阶段。当水蒸气温度较高、流量... 研究了高温水蒸气的温度和流量对T91钢氧化行为的影响,阐述了氧化层的组织结构与氧化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蒸气氧化过程分为线性的初始快速氧化阶段和之后的抛物线慢速氧化阶段及线性的慢速氧化阶段。当水蒸气温度较高、流量较小时出现慢速氧化阶段。初始快速氧化阶段的氧化速率随水蒸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水蒸气流量对初始快速氧化阶段的氧化速率影响很小。初始快速氧化阶段单位面积增重最大值随水蒸气流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增速加快。随着水蒸气温度和流量的增加,T91钢最外层氧化层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导致抗高温氧化性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水蒸气 氧化行为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N陶瓷氧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昕睿 严伟林 +2 位作者 庄汉锐 李文兰 徐素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7-342,共6页
探索了AIN陶瓷在不同烧结气氛、湿气及不同温度下的氧化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湿气的存在显著地影响了AIN陶瓷的氧化行为,1225℃,AIN陶瓷在湿氮气、湿氮气:氧气=10:1及湿空气条件下的氧化遵循抛物线性规律,而干空气条件下遵循线性规律;... 探索了AIN陶瓷在不同烧结气氛、湿气及不同温度下的氧化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湿气的存在显著地影响了AIN陶瓷的氧化行为,1225℃,AIN陶瓷在湿氮气、湿氮气:氧气=10:1及湿空气条件下的氧化遵循抛物线性规律,而干空气条件下遵循线性规律;空气中氧化时,AIN陶瓷的氧化曲线在1100~1300℃表现为线性,当温度超过1300℃时,氧化曲线表现出抛物线性的规律,其线性氧化过程的反应活化能为23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陶瓷 氧化行为 线性规律 抛物线性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yC复合涂层碳纤维微观结构及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欧阳海波 李贺军 +2 位作者 齐乐华 李正佳 魏建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采用两步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碳化硅/热解碳(SiC/PyC)复合涂层,PyC内涂层的制备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渗透法,SiC外涂层的制备采用碳热还原法.借助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分析了SiC/PyC复合涂层碳纤维的物相组成以及微观结构,... 采用两步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碳化硅/热解碳(SiC/PyC)复合涂层,PyC内涂层的制备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渗透法,SiC外涂层的制备采用碳热还原法.借助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分析了SiC/PyC复合涂层碳纤维的物相组成以及微观结构,利用热重分析研究了SiC/PyC复合涂层、PyC涂层以及无涂层碳纤维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的SiC/PyC复合涂层连续致密、厚度均匀,PyC内涂层厚度约为200nm,SiC外涂层厚度约为160nm,SiC层中存在大量孪晶面高度有序的SiC孪晶.SiC/PyC复合涂层能够有效地改善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较无涂层碳纤维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近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铂电极上甲醛电氧化行为及其现场表面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小聪 粟晓琼 +4 位作者 钟起玲 黄喜根 任斌 向娟 田中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甲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电氧化行为 ,考察了支持电解质浓度 ,电极表面结构等因素对甲醛氧化行为的影响 ,发现了甲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的自发解离现象。采用共焦显微拉曼技术研究了甲醛在粗糙铂电极上解离吸附行...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甲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电氧化行为 ,考察了支持电解质浓度 ,电极表面结构等因素对甲醛氧化行为的影响 ,发现了甲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的自发解离现象。采用共焦显微拉曼技术研究了甲醛在粗糙铂电极上解离吸附行为 ,获得了甲醛在该电极表面解离吸附的分子水平信息 ,并且从分子水平验证了甲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的自发解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氧化行为 铂电极 循环伏安法 自发解离现象 表面拉曼光谱 解离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12
15
作者 茹红强 张宁 +1 位作者 于佩志 孙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研究了以粘土直接合成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行为 ,以及Sialon相含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Sialon相的抗氧化性优于SiC相... 研究了以粘土直接合成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行为 ,以及Sialon相含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Sialon相的抗氧化性优于SiC相· 这种材料的氧化反应是一种钝化反应 ,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能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Sic 复相材料 高温氧化行为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Mo_5Si_3/MoSi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9
16
作者 颜建辉 李益民 +1 位作者 张厚安 唐思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30-1735,共6页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了稀土协同Mo5Si3复合强韧化MoSi2的复合粉末,研究了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纯MoSi2相比,稀土和Mo5Si3细化了材料的晶粒,提高材料的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其强化机...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了稀土协同Mo5Si3复合强韧化MoSi2的复合粉末,研究了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纯MoSi2相比,稀土和Mo5Si3细化了材料的晶粒,提高材料的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其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韧化机制为细晶韧化、裂纹偏转、裂纹分支和微桥接;当Mo5Si3含量不超过30%(摩尔分数)时,随着Mo5Si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降低,而RE-40%Mo5Si3/MoSi2(摩尔分数)复合材料出现粉化现象;RE-Mo5Si3/MoSi2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Mo5Si3较差的抗氧化性、材料致密度的降低以及晶粒细化的结果;0.8%稀土(质量分数)协同5%Mo5Si3(摩尔分数)的RE-Mo5Si3/MoSi2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5SI3 MOSI2 稀土 力学性能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刹车副用C/C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9
17
作者 易茂中 葛毅成 +3 位作者 刘槟 黄启忠 熊翔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对B(波音 ) 75 7和B76 7飞机用C/C复合材料刹车盘试样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B75 7的刹车盘材料氧化损失率与温度有三段式关系 ,而B76 7的有二段式关系 ,所对应的氧化敏感温度分别约为6 0 0和 70 0℃ ;在氧化敏感温... 对B(波音 ) 75 7和B76 7飞机用C/C复合材料刹车盘试样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B75 7的刹车盘材料氧化损失率与温度有三段式关系 ,而B76 7的有二段式关系 ,所对应的氧化敏感温度分别约为6 0 0和 70 0℃ ;在氧化敏感温度以上和以下氧化动力学曲线分别为直线型和指数型 ;B75 7刹车材料为 2层薄炭毡中间夹 1层纤维布组成的单元叠层构成 ,纤维布的纤维方向互成 90 ;B76 7刹车材料为无捻长纤维按一定角度旋转铺层 ,并在层面上辅加适量随机取向的短纤维束。材料氧化时首先在纤维与基体交界处氧化 ,基体炭氧化较深 ,纤维炭氧化成针尖状 ;但B75 7刹车材料的炭毡纤维氧化程度较深而成管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刹车副 氧化行为 碳/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B_2增强MoSi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行为 被引量:13
18
作者 颜建辉 张厚安 李益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4-1430,共7页
以MoSi2、Ti和B4C粉为原料,采用高温热压技术合成不同体积分数TiC-TiB2增强MoSi2复合材料,研究TiC-TiB2颗粒对MoSi2基体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TiC-TiB2/MoSi2(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维... 以MoSi2、Ti和B4C粉为原料,采用高温热压技术合成不同体积分数TiC-TiB2增强MoSi2复合材料,研究TiC-TiB2颗粒对MoSi2基体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TiC-TiB2/MoSi2(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468.3 MPa和17.07 GPa,比纯MoSi2的分别增加了63.2%和83.5%。随着TiC-TiB2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由以沿晶断裂为主向以穿晶断裂为主转变,强化机制是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在800-1 200℃氧化192 h时,30%TiC-TiB2复合材料的增质是10%TiC-TiB2复合材料的2.38-3.23倍。氧化层中没有发现低熔点的B2O3,而TiO2和SiO2的存在使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复合材料 TIC TB2 力学性能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组成对Cr-Nb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海忠 鲁世强 +1 位作者 王克鲁 董显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72-2177,共6页
采用机械活金化+热压烧结法制备5种不同相组成的Cr-Nb合金,研究相组成对Cr-Nb合金在950~1200℃空气中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r相能显著增加NbCr2合金950℃的抗氧化性能;而Nb相不利于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提高,甚至发生灾难性氧化。SE... 采用机械活金化+热压烧结法制备5种不同相组成的Cr-Nb合金,研究相组成对Cr-Nb合金在950~1200℃空气中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r相能显著增加NbCr2合金950℃的抗氧化性能;而Nb相不利于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提高,甚至发生灾难性氧化。SEM和XRD分析显示,单相Cr-2.5Nb合金发生了Cr的外氧化,只形成单一的Cr2O3膜;而双相Cr-18.5Nb合金和单相Laves相NbCr2合金均发生Cr的外氧化和内氧化,形成两层结构的氧化膜。但随着氧化温度增加到1200℃,由于Cr2O3的挥发,导致Cr-Nb合金高温抗氧化性变差。因此,为满足实际高温应用要求,对富软第二相Cr或Nb的NbCr2基合金实施相应的表面防护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b合金 LAVES相 软第二相 相组成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0合金高温连续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蔡伯成 刘培英 +1 位作者 陶冶 张绍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4-36,共3页
研究了 Ti6 0合金 (Ti- 5 .6 Al- 4.8Sn- 2 .0 Zr- 1.0 Mo- 0 .85 Nd- 0 .34 Si)在 6 2 0℃ ,72 0℃和 80 0℃时的连续氧化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衍射仪和 X射线能谱仪研究分析了 Ti6 0钛合金氧化层形貌、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 ... 研究了 Ti6 0合金 (Ti- 5 .6 Al- 4.8Sn- 2 .0 Zr- 1.0 Mo- 0 .85 Nd- 0 .34 Si)在 6 2 0℃ ,72 0℃和 80 0℃时的连续氧化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衍射仪和 X射线能谱仪研究分析了 Ti6 0钛合金氧化层形貌、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 ,以研究 Ti6 0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 :Ti6 0合金在 6 2 0℃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其连续氧化动力学符合抛物线规律 ;在 72 0℃和 80 0℃ ,氧化严重 ,其连续氧化曲线近似直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氧化行为 Ti60合金 高温氧化 氧脆 动力学 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