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轧带钢表面氧化色膜层分析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安恺 周一林 +1 位作者 朱大军 安玉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0-125,共6页
目的分析冷轧带钢表面氧化色缺陷的成分,分析氧化色形成的原因,研究减少氧化色的方法途径。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退火实验,研究不同材料在不同出炉温度下对带钢表面氧化色的影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方式产生... 目的分析冷轧带钢表面氧化色缺陷的成分,分析氧化色形成的原因,研究减少氧化色的方法途径。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退火实验,研究不同材料在不同出炉温度下对带钢表面氧化色的影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方式产生的氧化色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和元素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色进行物相分析。结果出炉温度是影响带钢退火后形成黄色氧化色的主要条件。实验室退火实验与生产现场生成的氧化色相同,氧化膜为黄色,由O,Mn,Fe,C等4种元素组成,主要是铁和锰的氧化物,膜层的厚度较薄约为50 nm,局部表面存在明显的Mn元素富集。结论带钢表面氧化色缺陷由氧化物组成,具有氧化色缺陷敏感性的冷轧带钢在罩式炉退火中,局部表面产生了易氧化元素Mn的富集;当出炉温度较高时,Mn元素优先被氧化形成了与正常板面不同的氧化色缺陷,氧化色的耐蚀性低于正常板面。降低出炉温度可有效减少氧化色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带钢 氧化色 XPS 出炉温度 物相分析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氢罩式退火冷轧带钢的表面氧化色研究
2
作者 曲晓帅 唐正友 +2 位作者 冯运动 邹宇明 丁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6-292,共7页
目的探究全氢罩式退火条件下,冷轧带钢表面氧化色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全氢罩式退火工艺和消除实际生产中带钢的表面氧化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使用全氢罩式退火炉研究了试验钢成分和退火温度对其表面氧化色的影响。使... 目的探究全氢罩式退火条件下,冷轧带钢表面氧化色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全氢罩式退火工艺和消除实际生产中带钢的表面氧化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使用全氢罩式退火炉研究了试验钢成分和退火温度对其表面氧化色的影响。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分散谱仪(EDS),对试验钢表面氧化色的成分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退火后产生氧化色的试验钢表面附着有大量直径为100~300 nm的颗粒状氧化物,其组成主要为Mn_(2)O_(3)、MnO、Si O_(2)/Si O_x等。这些颗粒状氧化物使试验钢表面在宏观下呈浅蓝色。随退火温度从570℃升高到585℃,36Mn和50Mn钢产生氧化色钢卷的比例分别从1.69%和21.9%上升至6.27%和53.1%;17Mn和25Mn钢在570℃至585℃之间退火,不产生氧化色,当退火温度提高到660℃时,全部产生氧化色。结论带钢产生表面氧化色的主要原因是,在退火过程中,发生了合金元素的表面富集和选择性氧化。在退火过程中,没有发生Fe的氧化。退火温度和Mn含量对氧化色的产生有显著影响,退火温度和Mn含量越高,越易产生表面氧化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带钢 全氢罩式退火 氧化色 选择性氧化 合金元素 退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还原-氧化体系的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剥色
3
作者 武浩 周嫦娥 +1 位作者 高振清 冯嘉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为解决传统剥色工艺复杂、剥色时间长、剥色过程能耗大等问题,设计并采用二氧化硫脲与过硫酸钠联合组成的还原-氧化剥色体系对活性蓝KN-R染色棉织物进行剥色,分析了剥色液中剥色剂质量浓度、碱剂质量浓度、剥色时间以及温度对剥色效果... 为解决传统剥色工艺复杂、剥色时间长、剥色过程能耗大等问题,设计并采用二氧化硫脲与过硫酸钠联合组成的还原-氧化剥色体系对活性蓝KN-R染色棉织物进行剥色,分析了剥色液中剥色剂质量浓度、碱剂质量浓度、剥色时间以及温度对剥色效果和棉织物强力的影响,探究了剥色剂对染色棉织物进行剥色的剥色机制。得到的二氧化硫脲体系最佳剥色工艺条件为:二氧化硫脲质量浓度2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6 g/L,剥色时间20 min,剥色温度60℃。过硫酸钠体系最佳剥色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钠质量浓度6 g/L,氢氧化钠浓度质量4 g/L,剥色时间20 min,剥色温度60℃。在最佳剥色工艺条件下对活性蓝KN-R染色棉织物剥色率达到96.05%,强力保留率也维持在90%以上。相比于传统剥色工艺,二氧化硫脲-过硫酸钠剥色体系对染色棉织物进行剥色的剥色率较高,织物强力损伤较小,所需剥色剂用量少,剥色时间短,剥色温度低,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剥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强力保留率 氧化硫脲 过硫酸钠 还原-氧化体系 循环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发色罗非鱼片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郝淑贤 李来好 +6 位作者 杨贤庆 赵永强 吴燕燕 钟志勇 戚勃 李春生 邓建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03-306,共4页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研究发色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小鼠按照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26.4 g/kg体重给予受试物后,14 d内观察实验...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研究发色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小鼠按照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26.4 g/kg体重给予受试物后,14 d内观察实验雌性和雄性小鼠均未出现死亡情况。遗传毒性实验表明,发色罗非鱼片50、500、5000μg的处理组TA1535、TA1537、TA1538、TA98、TA100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最大值为(165±7)个/皿,显著低于添加二硝酸氟(NF)和2-苯蒽胺(ANTH)的阳性对照组(p<0.01);高、中、低剂量组小鼠骨髓微核率分别为(1.0‰±0.5‰)、(0.3‰±0.5‰)和(0.5‰±0.7‰),剂量组之间无明显的剂量关系;高、中、低剂量组睾丸染色体总畸变率分别为5.5%、5.9%和4.9%,与阴性对照组总畸变率4.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明显低于阳性组(p<0.01)。说明本次实验条件下,发色罗非鱼片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15 g/kg安全剂量,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和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均呈阴性,说明CO发色罗非鱼片无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片 氧化碳发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呈色氧化反应法快速检测病害肉试验
5
作者 彭晓玲 盛卓君 《新疆畜牧业》 2001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病害肉 卫生检验 细菌毒素呈氧化反应快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天然维生素E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新艳 杨亦文 金米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6-279,共4页
建立了天然维生素E中8种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分析方法。样品通过中性氧化铝柱色谱富集净化后,在XDB-C18反相色谱柱上采用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进行分离,荧光法测定,同时优化了氧化铝柱色谱的洗脱... 建立了天然维生素E中8种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分析方法。样品通过中性氧化铝柱色谱富集净化后,在XDB-C18反相色谱柱上采用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进行分离,荧光法测定,同时优化了氧化铝柱色谱的洗脱条件。结果显示:8种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检测限在0.05~0.45ng/g之间,定量限范围为0.18~1.50ng/g,加标回收率在80.8%~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0%~9.8%,并且将该法用于天然维生素E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测定,均有很好的重复性,RSD小于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天然维生素E 氧化铝柱 高效液相谱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快速测定天然生育酚中痕量苯并[a]芘
7
作者 董新艳 杨亦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11,共4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新颖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天然生育酚中痕量苯并[a]芘。天然生育酚样品经中性氧化铝柱色谱富集和净化后在XDB-C18反相柱上,采用水-乙腈(体积比20比8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其激发波长... 建立了一种快速、新颖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天然生育酚中痕量苯并[a]芘。天然生育酚样品经中性氧化铝柱色谱富集和净化后在XDB-C18反相柱上,采用水-乙腈(体积比20比8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其激发波长为260nm,发射波长为408nm。苯并[a]芘的定量下限为0.50ng·g^-1。加标回收率大于77.9%。分析了3个不同试样,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0%~1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天然生育酚 氧化铝柱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ling Reactivity of Palladium Amides for Selective Carbonylation towards Urea and Oxamide Derivatives 被引量:1
8
作者 WANG Jin-hui CAO Yan-wei HE Lin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7-308,共12页
Carbonylation reactions,crucial for carbonyl group incorporation,struggle with the inherent complexity of achieving selective mono-or double-carbonylation on single substrates,often due to competing reaction pathways.... Carbonylation reactions,crucial for carbonyl group incorporation,struggle with the inherent complexity of achieving selective mono-or double-carbonylation on single substrates,often due to competing reaction pathways.Herein,our study introduces a strategy employing palladium amides,harnessing their unique reactivity control,to direct the selective carbonylation of amines for the targeted synthesis of urea and oxamide derivatives.The palladium amide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using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Controlled experiments and cyclic voltammetry studies further elucidate that the oxidation of palladium amide or its insertion into a carbonyl group diverges into distinct pathways.By employing sodium percarbonate as an eco-friendly oxidant and base,we hav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 switchable carbonylation system co-catalyzed by palladium and iodide under room temperature.The utilizing strategy in this study not only facilitates effective control over reaction selectivity but also mitigates the risk of explosions,a critical safety concern in traditional carbonyl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ity control palladium catalysis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AMINOCARBONYLATION green reag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G增压机304L管线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吕能 刘强 +1 位作者 李德君 贾鹏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52-254,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BOG增压机304L管线失效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并结合理化试验结果分析了BOG增压机管线开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填充金属量多,焊接停留时间长,焊接部位热输入量过大,导致在主管上形成了焊接热裂纹,并...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BOG增压机304L管线失效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并结合理化试验结果分析了BOG增压机管线开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填充金属量多,焊接停留时间长,焊接部位热输入量过大,导致在主管上形成了焊接热裂纹,并在增压机工作时振动的影响下开裂失效。建议提高接头尺寸精度,减小热输入,焊后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确保无焊接热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304L不锈钢 焊接热裂纹 焊接氧化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取和退火温度对含P高强Ti-IF钢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亮亮 于洋 +3 位作者 高小丽 李晓军 王畅 王泽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84-187,共4页
含P高强Ti-IF钢表面伴有氧化色的条纹状缺陷影响产品美观。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不同卷取和退火温度对最终冷轧成品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对含P高强Ti-IF钢表面质量影响显著。高温卷取时,不同... 含P高强Ti-IF钢表面伴有氧化色的条纹状缺陷影响产品美观。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不同卷取和退火温度对最终冷轧成品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对含P高强Ti-IF钢表面质量影响显著。高温卷取时,不同的退火温度钢板表面均在微观上有破碎粗糙的条纹状缺陷。该缺陷的产生与该卷取温度下表层组织粗大及铁皮状态不良有关,它们在冷轧时易造成表层与心部变形不协调。退火温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主要是不同温度下氧化色的程度不同。采用低温卷取和适中退火温度能获得表面光亮的退火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P高强Ti-IF钢 卷取温度 退火温度 条纹状缺陷 氧化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饮料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文军 刘仲华 《茶叶科学技术》 2002年第3期15-18,32,共5页
关键词 灭菌技术 加工工艺 氧化技术 澄清技术 绿茶饮料 研制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物溶液电解过程中钴阴极沉积物的结构和表面缺陷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慧芬 《有色冶炼》 1996年第5期29-32,共4页
详细讨论了在氯化物溶液中电解精炼钻时阴极沉积物的几种常见结构和表面缺陷,以及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措施。
关键词 炼钴 电解精炼 氯化钴 溶液 结瘤 表面氧化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1调控早期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肥大的机制
13
作者 彭睿 周吉 +4 位作者 李天驹 孙艳 尹频 彭惠民 张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观察mi R-45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db/db小鼠肾脏形态学影响,探讨mi R-451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4只7周龄雄性db/db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db/m小鼠依次分为未处理组、空质粒组、mi R-451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mi R-45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db/db小鼠肾脏形态学影响,探讨mi R-451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4只7周龄雄性db/db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db/m小鼠依次分为未处理组、空质粒组、mi R-451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法进行质粒注射处理2周后,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组织mi R-45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肾脏组织中mi R-451的靶基因酪氨酸-3单氧化酶/色氨酸单氧化酶活化蛋白(tyrosine3-monooxy-genase/tryptophan 5-monooxygenase activation protein,Ywhaz)及其相关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途径中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上游激酶MKK3(MAPK kin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7周龄db/db小鼠未处理组相比对照组出现高血糖且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增加,提示进入早期DN阶段,给予30 mg/(kg·d)质粒注射实验2周。光镜观察和肾小球直径测量发现,mi R-451处理组肾小球形态减小(P=0.000)。Real-time PCR检测显示mi R-451组小鼠肾脏组织中mi R-451的表达水平增高1.79倍(P=0.002),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mi R-451组较未处理组和空质粒组肾脏组织Ywhaz的表达受到下调,同时p38MAPK及上游激酶MKK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均=0.000)。结论:mi R-451可能通过直接靶向Ywhaz基因,调控MAPK途径中关键蛋白p38MAPK、MKK3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球肥大,在DN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小RNA 酪氨酸-3单氧化酶/氨酸单氧化酶活化蛋白 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烟草中过量生长素对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朝霞 殷娴 +2 位作者 江一希 姜洋 肖尊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9-373,共5页
分别构建了iaaM、iaaM和ipt共表达植物转化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RT-PCR鉴定转基因株系,ELISA方法分析叶片IAA、IPA和ZR含量.结果表明:叶片IAA含量高低依次为株系iaaM10、iaaM_ipt3和野生型;而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低依次为iaaM_ipt3、... 分别构建了iaaM、iaaM和ipt共表达植物转化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RT-PCR鉴定转基因株系,ELISA方法分析叶片IAA、IPA和ZR含量.结果表明:叶片IAA含量高低依次为株系iaaM10、iaaM_ipt3和野生型;而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低依次为iaaM_ipt3、野生型和iaaM10.随着内源IAA水平升高,气孔密度减小、保卫细胞长度增加、栅栏组织细胞增大和叶片厚度增加.讨论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对叶片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氨酸单氧化酶基因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适配体双功能复合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外泌体的富集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维冰 卢睿 张凌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8-1136,共9页
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内容物可以反映亲代细胞的重要信息,而自身也具有独特的结构,能够执行特征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外泌体的表面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制备了不同类型的金属/适配体(Apt)双功能复合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外泌体... 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内容物可以反映亲代细胞的重要信息,而自身也具有独特的结构,能够执行特征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外泌体的表面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制备了不同类型的金属/适配体(Apt)双功能复合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外泌体的富集纯化。将适配体和外泌体表面目标膜蛋白的特异性结合性能与以钛、锆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和外泌体磷脂双层膜的特异性亲和作用结合,可极大地提高分离材料对外泌体的分离选择性和富集容量。分别以Fe_(3)O_(4)@Zr-MOFs、Fe_(3)O_(4)@Zr-Ti-MOFs和Fe_(3)O_(4)@TiO_(2)等金属有机框架(MOFs)/金属氧化物磁性纳米材料为基底,制备对应的双功能MOFs/金属氧化物-适配体复合磁性纳米材料Fe_(3)O_(4)@Zr-MOFs-Apt、Fe_(3)O_(4)@Zr-Ti-MOFs-Apt和Fe_(3)O_(4)@TiO_(2)-Apt,并进一步对不同材料的外泌体富集性能加以评价。以超速离心法提取的模型外泌体以及尿液为样品,对修饰相同质量适配体和不同含量金属氧化物的双功能材料的富集性能加以对比。将3种双功能磁性纳米材料应用于尿液外泌体的富集,得到的外泌体裂解后经质谱鉴定,分别得到233、343和832个外泌体蛋白。这一结果也表明双功能磁性纳米材料可以充分结合核酸适配体亲和的高选择性和金属氧化物的高富集容量优势,对于复杂生物样品中外泌体的快速、高效分离纯化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针对材料制备和分离纯化方法的设计也为新型外泌体富集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亲和 富集 磁性纳米材料 核酸适配体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T10-plex等量标记结合SMOAC富集磷酸肽的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欢欢 李存玉 金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24-3631,共8页
探索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且高通量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策略,即采用连续互补的磷酸化富集方法SMOAC(Sequential enrichment of metal oxid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结合TMT(Tandem mass tag)标记技术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以3例经... 探索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且高通量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策略,即采用连续互补的磷酸化富集方法SMOAC(Sequential enrichment of metal oxid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结合TMT(Tandem mass tag)标记技术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以3例经紫草素处理的及3例正常的人肝癌HepG2细胞为实验材料,经Trypsin酶解后的肽段用TMT10-plex试剂进行等量标记,标记肽段先经TiO_(2)富集,收集包含磷酸化肽段的洗脱液,接着用次氮基三醋酸铁(Fe-NTA)对TiO_(2)的流穿液和清洗液进行二次富集,再次收集包含磷酸化肽段的洗脱液.整个实验流程做2组,对其中一组的2次洗脱液分别分析,另一组的2次洗脱液合并分析.在SMOAC的2次洗脱液合并分析中鉴定到4263个磷酸化蛋白上超过13000条磷酸化肽,富集特异性>97%,其中被定量的磷酸化蛋白为3848个,占总鉴定量的9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MOAC能够有效提高磷酸化肽段的鉴定效率,且能与TMT等量标记试剂结合,实现对少量蛋白样品的磷酸化蛋白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金属氧化物亲和谱连续富集 Tandem mass tag技术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偶氮型致敏性分散染料的SFC-UV测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磊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8-42,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技术,同时分析五种禁用偶氮型致敏性分散染料。色谱柱为Shimadzu Wonda Cract ODS-2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450 nm,流动相采用夹带极性改性剂甲醇、乙醇和乙腈的超临界态CO2流...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技术,同时分析五种禁用偶氮型致敏性分散染料。色谱柱为Shimadzu Wonda Cract ODS-2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450 nm,流动相采用夹带极性改性剂甲醇、乙醇和乙腈的超临界态CO2流体。以容量因子、分离度和选择性为指标,考察了改性剂及其配比、背压、流速和柱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甲醇、乙醇和乙腈三种改性剂中,甲醇为最好的改性剂。在体积分数10%甲醇作为改性剂时,各分子间的分离度均可达到1.5以上。以10%甲醇为改性剂,考察了柱温、柱压和流速对五种偶氮型致敏性分散染料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分离条件为:改性剂10%甲醇,流速1.20 m L/min,柱温36℃,背压10 MPa。在此色谱条件下,五种偶氮型致敏性分散染料能够达到基线分离,分离时间约为1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致敏性 偶氮型 分散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肉品实验室快速检验方法的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梅霞 苗瑜 张宪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肉品检验 实验室检验 氧化酶测定 球蛋白沉淀试验 细菌内毒素呈氧化反应 快速检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enotyp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strain of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2)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倩 周洪波 +2 位作者 杨波 敖敬群 陈新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86-391,共6页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enotyp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mong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F2), a typic strain ATCC23270 and a previously isolated strain AF3 was performed. AF2 can use ferrous ion (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enotyp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mong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F2), a typic strain ATCC23270 and a previously isolated strain AF3 was performed. AF2 can use ferrous ion (Fe^2+) or elemental sulfur (S^0) as sole energy source, but oxidizes So more effectively than Fe^2+,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ATCC23270 and AF3. The G+C content of AF2 is 51.8% (molar fraction), however, ATCC23270 and AF3 strains have G+C content of 63.7% and 64.8% (molar fraction), respectively. The DNA-DNA hybrid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F2 has 41.53% and 52.38% genome similarity to ATCC 23270 and AF3, respectively, but AF3 has a high genome similarity of 89.86% to ATCC 23270 strain. Rusticyanin (rus) and subunit III of aa3-type cytochrome oxidase (coxC) genes are not detected in AF2, but Fe^2+ oxidase (iro) gene can be detected. To understand the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iro gene, a cosmid library of AF2 genome was constructed and iro gene-containing clone was screened. The sequencing result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iro gene in AF2 is completely identical to that of ATCC 23270 strain, its genomic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TCC 23270. In AF2, iro is located at downstream ofpurA gene, while it is located at downstream ofpetC-2 gene in ATCC 23270 strai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F2 is a novel strain ofA. ferrooxidans, and that phenotypic differences among the strains ofA. ferrooxidans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genetic polymorph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 phenotyp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Iro gene cosmid library iron respiratory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s of eight alkaloids in fruits of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xtracts 被引量:9
20
作者 钟明 黄可龙 +2 位作者 曾建国 黎霜 张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472-479,共8页
A reliable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UAE) method combined with HPLC-UV for quantification of eight active alkaloids in fruits of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was developed. The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of ... A reliable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UAE) method combined with HPLC-UV for quantification of eight active alkaloids in fruits of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was developed. The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of UAE were obtained by using Box-Behnken desig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hromatography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Kromasil C18 column by gradient elution with 0.1% phospho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for HPLC-UV. All calibration curves showed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2〉0.999 6) and recoveries (from 97.3% to 104.9%) were acceptable.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method was employed to tes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from the samples.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quantifying eight components in nine samples of M.cordata, and significant variations of alkaloid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etivity of the sample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were demonstrated. It presents a powerful proof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 sources to extract eight kinds of alkal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ALKALOID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HPLC-UV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