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果梅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兴娜
吴晓红
+3 位作者
周惠
余芳
王帆
陈宝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153,158,共6页
为探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果梅果绿原酸的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p H、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提取次数对绿原酸提取量的影响,并测定了绿原酸对氧化自由基的吸收能力(ORAC)。结果表明,乙醇浓度60%、料液比(g∶m...
为探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果梅果绿原酸的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p H、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提取次数对绿原酸提取量的影响,并测定了绿原酸对氧化自由基的吸收能力(ORAC)。结果表明,乙醇浓度60%、料液比(g∶m L)为1∶7、p H为4、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提取3次为果梅果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提取量为19.8 mg/10 g鲜重。绿原酸对氧化自由基的ORAC值为258869 mmol/g,芦丁的ORAC值为155981 mmol/g,二者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差异(0.01<p<0.05)。实验结果说明果梅中绿原酸含量较高,绿原酸对多种氧化源均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由此可见,绿原酸是果梅中一种重要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开展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梅
绿原酸
超声辅助浸提
正交实验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醇提水沉与水提醇沉对桉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伟
汤杰
+2 位作者
谭荣威
曹庸
陈运娇
《桉树科技》
2016年第2期33-38,共6页
本文以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多酚含量为指标,探讨醇提水沉法、水提醇沉法对桉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提水沉法上清液组分ORAC值高于其沉淀组分,也高于水提醇沉法的沉淀组分和其上清液组分...
本文以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多酚含量为指标,探讨醇提水沉法、水提醇沉法对桉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提水沉法上清液组分ORAC值高于其沉淀组分,也高于水提醇沉法的沉淀组分和其上清液组分。醇提水沉上清液组分多酚含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均强于其他组分。因此可得醇提水沉法优于水提醇沉法,这对桉多酚后期的分离纯化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提水沉
水提醇沉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
(ORAC)
DPPH
自由
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3
作者
吴香群
何文文
+3 位作者
吴耽
王冬阳
王立平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研究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手段对其发酵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比旋光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荧光法测试ORAC氧化自...
目的研究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手段对其发酵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比旋光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荧光法测试ORAC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活性、PNPG法测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用比色法测定PTP1B酶抑制活性。结果从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即5'-hydroaverythrin(1)、averantin(2)、5'-epi-averufani(3)、averufanin(4)、2H-6-O-methylaverufin(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5个化合物的抗氧化ORAC值分别为(1.53±0.03)、(2.67±0.02)、(1.12±0.03)、(2.35±0.03)和(3.54±0.03)μmol/L TE/μmol/L,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_(50)分别为(20.02±0.23)、(3.38±0.02)、(9.75±0.06)、(1.98±0.11)和(18.27±0.05)μmol/L,抑制PTP1B酶活性的IC_(50)分别为(0.069±0.002)、(0.093±0.0005)、(20.52±0.20)、(4.88±0.04)、(93.42±0.48)μmol/L。结论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代谢产生的5个蒽醌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酶抑制活性,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活性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土壤真菌
活性产物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
PTP1B酶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果梅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兴娜
吴晓红
周惠
余芳
王帆
陈宝宏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153,1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NSF31401615)
文摘
为探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果梅果绿原酸的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p H、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提取次数对绿原酸提取量的影响,并测定了绿原酸对氧化自由基的吸收能力(ORAC)。结果表明,乙醇浓度60%、料液比(g∶m L)为1∶7、p H为4、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提取3次为果梅果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提取量为19.8 mg/10 g鲜重。绿原酸对氧化自由基的ORAC值为258869 mmol/g,芦丁的ORAC值为155981 mmol/g,二者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差异(0.01<p<0.05)。实验结果说明果梅中绿原酸含量较高,绿原酸对多种氧化源均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由此可见,绿原酸是果梅中一种重要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开展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
果梅
绿原酸
超声辅助浸提
正交实验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
Keywords
Prunus mume
chlorogenic acid
ultrasonic extraction
orthogonal test
ORAC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醇提水沉与水提醇沉对桉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伟
汤杰
谭荣威
曹庸
陈运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广东省天然活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桉树科技》
2016年第2期33-38,共6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5A03031011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2016A030313394)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平台)(2013gjhz0003)
文摘
本文以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多酚含量为指标,探讨醇提水沉法、水提醇沉法对桉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提水沉法上清液组分ORAC值高于其沉淀组分,也高于水提醇沉法的沉淀组分和其上清液组分。醇提水沉上清液组分多酚含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均强于其他组分。因此可得醇提水沉法优于水提醇沉法,这对桉多酚后期的分离纯化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
醇提水沉
水提醇沉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
(ORAC)
DPPH
自由
基
Keywords
alcohol-extraction and water-precipitation method
Water-extraction and alcohol-precipitation method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DPPH free radical
分类号
TQ463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3
作者
吴香群
何文文
吴耽
王冬阳
王立平
朱伟明
机构
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基金
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计划
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院外)。
文摘
目的研究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手段对其发酵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比旋光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荧光法测试ORAC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活性、PNPG法测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用比色法测定PTP1B酶抑制活性。结果从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即5'-hydroaverythrin(1)、averantin(2)、5'-epi-averufani(3)、averufanin(4)、2H-6-O-methylaverufin(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5个化合物的抗氧化ORAC值分别为(1.53±0.03)、(2.67±0.02)、(1.12±0.03)、(2.35±0.03)和(3.54±0.03)μmol/L TE/μmol/L,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_(50)分别为(20.02±0.23)、(3.38±0.02)、(9.75±0.06)、(1.98±0.11)和(18.27±0.05)μmol/L,抑制PTP1B酶活性的IC_(50)分别为(0.069±0.002)、(0.093±0.0005)、(20.52±0.20)、(4.88±0.04)、(93.42±0.48)μmol/L。结论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代谢产生的5个蒽醌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酶抑制活性,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活性物质基础。
关键词
深层土壤真菌
活性产物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
PTP1B酶
Α-葡萄糖苷酶
Keywords
Deep soil fungi
Active products
Oxidizing radical uptake capacity
PTP1B enzyme
α-Glucosidase
分类号
R978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果梅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王兴娜
吴晓红
周惠
余芳
王帆
陈宝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醇提水沉与水提醇沉对桉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伟
汤杰
谭荣威
曹庸
陈运娇
《桉树科技》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层土壤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1617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吴香群
何文文
吴耽
王冬阳
王立平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