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对大豆蛋白氧化聚集体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江连洲 王一畅 +3 位作者 马依彤 刘军 杨宗瑞 郭增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1-269,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时间微波处理对大豆蛋白氧化聚集体的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由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2,2′-azobis(2-amidinopropane)dihydrochloride,AAPH)诱导构建大豆蛋白氧化反应体系,采用功率为350 W的微波对其照射不同时间(0、10、20... 为了探究不同时间微波处理对大豆蛋白氧化聚集体的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由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2,2′-azobis(2-amidinopropane)dihydrochloride,AAPH)诱导构建大豆蛋白氧化反应体系,采用功率为350 W的微波对其照射不同时间(0、10、20、30、40、50、60、70 s),探究微波处理对氧化聚集大豆蛋白的结构特性和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可诱导形成粒径、分子量更大,结构更致密的蛋白质聚集体,同时对加工特性造成损害。适当时间(<30 s)的微波处理会导致氧化聚集体的分子结构打开、粒径降低和浊度降低,无序结构减少,进而改善了起泡性、乳化性和持水、持油性。长处理时间(>30 s)的微波处理导致已解聚的大豆蛋白分子重新形成更大的分子聚集体,降低功能性质。这表明微波物理场可以通过改变大豆蛋白氧化聚集体的结构和聚集行为调节其功能性质,为大豆蛋白功能性质的改善及微波在大豆蛋白氧化聚集体行为调控的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结构 大豆蛋白 氧化聚集体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燕麦蛋白氧化聚集体结构及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悦 郭亚男 +5 位作者 李顺秀 马军 李明月 王中江 江连洲 刘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91,116,共8页
本研究以燕麦蛋白为原料,通过氧化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2,2′-azobis(2-amidinopropane),AAPH)氧化蛋白,将氧化蛋白分别进行不同超声功率(0、100、200、300、400、500、600 W)超声,以燕麦蛋白为对照,进行探究超声处理对蛋白结构特性(... 本研究以燕麦蛋白为原料,通过氧化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2,2′-azobis(2-amidinopropane),AAPH)氧化蛋白,将氧化蛋白分别进行不同超声功率(0、100、200、300、400、500、600 W)超声,以燕麦蛋白为对照,进行探究超声处理对蛋白结构特性(粒径、浊度、蛋白质分散指数值(Protein disperse index,PDI)、电位、二级结构、官能团、疏水性)和功能特性(溶解度、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氧化燕麦蛋白聚集体相比,可溶性超声(功率500 W)燕麦氧化蛋白的平均粒径由855.33 nm降低到507.34 nm,PDI由0.97降低到0.26,浊度由543下降到267,表面疏水性和溶解度分别提高了1180.4和2.3%,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207.95、361.48 m^2/g,二硫键含量降低了0.77 nmol/mg,β1-折叠结构降低,α-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提高,亚基含量增加。超声处理后氧化蛋白的乳化特性明显改善,且高于氧化后燕麦蛋白乳化性,这将为提高工业生产和降低企业损失提供方法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氧化聚集体 超声处理 结构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聚集体的网络结构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何颖 李春忠 +1 位作者 程起林 胡彦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15-1918,共4页
采用RPA橡胶加工分析仪,在一定的温度和频率下,分析不同性质结构的气相二氧化硅在高温硅橡胶中的聚集体网络结构差异及聚集体网络对填充胶Payne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分支结构聚集体的填充胶具有明显的Payne效应,补强效果好.原子力显微... 采用RPA橡胶加工分析仪,在一定的温度和频率下,分析不同性质结构的气相二氧化硅在高温硅橡胶中的聚集体网络结构差异及聚集体网络对填充胶Payne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分支结构聚集体的填充胶具有明显的Payne效应,补强效果好.原子力显微镜(AFM)表明,高分支结构的聚集体在高温胶基体中分散均匀,呈三维链网结构,聚集体橡胶约为100~200nm.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在-42℃左右,填充胶结晶而失去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聚集体 流变性 硅橡胶 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盖髓剂MTA与新型生物材料Biodentine的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麦丽嘉 袁国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前,牙髓切断术是最常见的乳牙牙髓治疗方法之一,该治疗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去除冠部感染牙髓并用盖髓剂覆盖于健康牙髓断面上,达到保留健康活髓的目的。尽管矿物质三氧化物聚集体(MTA)是乳牙牙髓切断术的常用盖髓剂,但其仍有许多缺... 目前,牙髓切断术是最常见的乳牙牙髓治疗方法之一,该治疗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去除冠部感染牙髓并用盖髓剂覆盖于健康牙髓断面上,达到保留健康活髓的目的。尽管矿物质三氧化物聚集体(MTA)是乳牙牙髓切断术的常用盖髓剂,但其仍有许多缺点。近年出现的新型硅酸钙材料Biodentine(BD)有着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望成为MTA的替代品。本文比较了BD和MTA作为盖髓剂的各方面性能及临床疗效等,从而探讨新型材料BD作为乳牙牙髓切断术盖髓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活髓切断剂 硅酸盐 矿物质三氧化聚集体 Biodent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olids on pulp and froth properties in flotation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炜 James A.Finc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461-1469,共9页
Froth flotation is a widely used process of particle separation exploiting differences in surface properties.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at overall flotation performance(grade and recovery)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Froth flotation is a widely used process of particle separation exploiting differences in surface properties.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at overall flotation performance(grade and recovery)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solid particles collected from the pulp phase, transported into the froth phase, and surviving as bubble-particle aggregates into the overflow. This work will focus on studying these phenomena and will incorporate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hydrophobicities in the 3-phase system. Solids are classed as either hydrophilic non-sulphide gangue(e.g. silica, talc), hydrophilic sulphide(e.g. pyrite), or hydrophobic sulphide(e.g. sphalerite). Talc is a surface-active species of gangue that has been shown to behave differently from silica(frother adsorbs on the surface of talc particles). Both are common components of ores and will be studied in detail. The focus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olids on pulp hydrodynamics, froth bubble coalescence intensity, water overflow rate with solids present, and in particula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lids, frother and gas on the gas dispersion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ulp zone there is no effect of solids on bubble size and gas holdup; in the froth zone, although hydrophilic particles solely do not effect on the water overflow rate, hydrophobic particles produce higher intensity of rates on water overflow and bubble coalescence, and many be attributed to the water reatta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tation frothers bubble size coalescence gas holdup hydrophob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