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胶蛋白对氧化竹原纤维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储咏梅 陈亮 +1 位作者 林红 陈宇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首先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丝胶蛋白溶液对氧化竹原纤维进行改性整理,测试并研究了在不同质量浓度、时间、温度、pH值等处理条件下丝胶蛋白溶液对氧化竹原纤维的增重率、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丝胶蛋白溶液... 首先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丝胶蛋白溶液对氧化竹原纤维进行改性整理,测试并研究了在不同质量浓度、时间、温度、pH值等处理条件下丝胶蛋白溶液对氧化竹原纤维的增重率、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丝胶蛋白溶液处理氧化竹原纤维后,在纤维表面吸附成膜并产生增重,同时处理后氧化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也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溶液 氧化竹原纤维 整理 增重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碘酸钠氧化竹原纤维对失重率与强力损失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储咏梅 陈宇岳 王琪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4,共4页
竹原纤维是从竹材中直接提取的一种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为进一步拓宽竹原纤维的应用领域,采用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可反应生成活性基团醛基,有利于对竹原纤维的进一步功能化改性。进一步对氧化后的竹原纤维失重... 竹原纤维是从竹材中直接提取的一种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为进一步拓宽竹原纤维的应用领域,采用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可反应生成活性基团醛基,有利于对竹原纤维的进一步功能化改性。进一步对氧化后的竹原纤维失重率与强力损失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高碘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氧化时间的延长,竹原纤维氧化程度提高,纤维降解程度加深,失重率增大,强力损失率增加。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对氧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尽可能减小氧化竹原纤维的失重率及强力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氧化 高碘酸钠 氧化竹原纤维 失重率 强力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角蛋白溶液对氧化竹原纤维的整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储咏梅 陈亮 陈宇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8,共4页
羊毛角蛋白能够与纤维素直接发生共价交联,因此可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纺织品进行改性整理。文章首先采用氢氧化钠、双氧水溶解羊毛,制得角蛋白粉末,并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角蛋白溶液,对制得的氧化竹原纤维进... 羊毛角蛋白能够与纤维素直接发生共价交联,因此可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纺织品进行改性整理。文章首先采用氢氧化钠、双氧水溶解羊毛,制得角蛋白粉末,并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角蛋白溶液,对制得的氧化竹原纤维进行改性整理,测试并研究了羊毛角蛋白和氧化竹原纤维反应过程中,角蛋白处理时间、处理浓度、处理温度、pH值对氧化竹原纤维增重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整理结果表明:角蛋白溶液处理氧化竹原纤维后在纤维表面吸附成膜并产生增重,同时处理后氧化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角蛋白溶液 氧化竹原纤维 整理 增重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氧化竹原纤维的热性能分析
4
作者 储咏梅 郑培培 +1 位作者 陈亮 陈宇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21,共3页
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反应生成活性基团—醛基,有利于对竹原纤维的进一步功能化改性.采用TG和DSC等分析方法对经不同浓度NaIO4氧化前后竹原纤维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选择性氧化过程中竹原纤维内部结构... 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反应生成活性基团—醛基,有利于对竹原纤维的进一步功能化改性.采用TG和DSC等分析方法对经不同浓度NaIO4氧化前后竹原纤维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选择性氧化过程中竹原纤维内部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氧化后竹原纤维结晶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加剧,纤维热稳定性降低;同时选择性氧化生成的醛基使得竹原纤维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部分大分子链发生分解和重组,有新的结晶结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氧化 高碘酸钠 氧化竹原纤维 热性能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竹原纤维的胺化工艺优化及吸附甲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颜甜甜 许伟 +1 位作者 云志 邵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87-3992,共6页
以乙二胺为胺化剂制备了改性竹原纤维,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图进行表征,考察了胺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乙二胺质量浓度及p H值对改性竹原纤维甲醛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 以乙二胺为胺化剂制备了改性竹原纤维,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图进行表征,考察了胺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乙二胺质量浓度及p H值对改性竹原纤维甲醛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50℃,乙二胺25 g/L,p H=9。对改性竹原纤维吸附甲醛溶液的性能进行测定,发现对浓度为30 mg/L甲醛溶液的吸附量可达2.1 mg/g,是未改性前的4.7倍。实验表明,通过改性极大地提高了竹原纤维对甲醛的吸附性能,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改性竹原纤维可作为极具潜力的天然环保型甲醛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竹原纤维 乙二胺 改性 甲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