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的高温氧化磨损及氧化物膜的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陈康敏 王树奇 +3 位作者 杨子润 王峰 崔向红 潘励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研究了Cr-Mo-V铸钢高温磨损过程中氧化物膜的形态和剥落方式,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00℃高温磨损经短时间内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和Fe2O3的氧化物膜,避免了钢与钢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磨损.同时,脆性氧化物膜发生疲劳剥落,导致磨... 研究了Cr-Mo-V铸钢高温磨损过程中氧化物膜的形态和剥落方式,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00℃高温磨损经短时间内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和Fe2O3的氧化物膜,避免了钢与钢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磨损.同时,脆性氧化物膜发生疲劳剥落,导致磨损.磨损率取决于氧化物膜的剥落方式,在氧化膜内部剥落及氧化物与基体界面处剥落,属于正常的轻微氧化磨损,磨损率较低;从基体内部开裂剥落,属严重磨损,磨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磨损 氧化物膜 疲劳剥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的LT55陶瓷刀具加工45钢扩散与氧化磨损 被引量:2
2
作者 邵芳 刘战强 +2 位作者 万熠 张宝国 高占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LT55陶瓷刀具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的规律,先利用热力学理论计算Al2O3和TiC陶瓷相在不同温度下融入铁中的溶解度,再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分析高温下扩散反应发生的规律。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计算出LT55陶瓷刀具加工钢... 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LT55陶瓷刀具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的规律,先利用热力学理论计算Al2O3和TiC陶瓷相在不同温度下融入铁中的溶解度,再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分析高温下扩散反应发生的规律。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计算出LT55陶瓷刀具加工钢铁类材料时不同温度下5个可能的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并对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排序,分析各个反应的特点,理论计算表明,生成TiO2、Ti2O3和Ti3O5的反应可能性非常大,生成FeO.Al2O3的可能性非常小。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对刀具材料的研究和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LT55陶瓷刀具 扩散磨损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PS硬质合金刀具氧化磨损的试验分析
3
作者 石莉 姜增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多功能表面分析系统对车铣加工Ti6Al4V钛合金的硬质合金刀具进行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通过对磨损区域进行全谱扫描和精细谱扫描,应用XPSPEAK4.1和Origin7.5对所得数据进行分峰拟合处理,最后分析了所生成的氧化物对刀具磨损和刀... 采用多功能表面分析系统对车铣加工Ti6Al4V钛合金的硬质合金刀具进行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通过对磨损区域进行全谱扫描和精细谱扫描,应用XPSPEAK4.1和Origin7.5对所得数据进行分峰拟合处理,最后分析了所生成的氧化物对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涂层材质为S30T的刀具磨损表面有Ti O_2、Al_2O_3、Co O和Ti N等物质生成;H13A非涂层材质刀具磨损表面有Ti O_2、WO3和Co_3O_4等氧化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 氧化磨损 精细谱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3)Al-Ni_(3)V-V_(2)C-AlCV_(2)复合材料在不同气氛中的摩擦磨损性能
4
作者 邓源 王振生 +2 位作者 王文韫 李海星 朱行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以纯镍、纯铝、纯铌、纯碳和18Al-82V中间合金为原料,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出Ni_(3)Al-Ni_(3)V-V_(2)C-AlCV_(2)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硬度以及在不同气氛(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并与Ni_(3)Al... 以纯镍、纯铝、纯铌、纯碳和18Al-82V中间合金为原料,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出Ni_(3)Al-Ni_(3)V-V_(2)C-AlCV_(2)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硬度以及在不同气氛(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并与Ni_(3)Al-Ni_(3)V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块状Ni_(3)Al相和网状Ni_(3)Al+Ni_(3)V基体相以及原位内生V_(2)C相、AlCV_(2)相构成;一部分碳和铌固溶于Ni_(3)Al相和Ni_(3)V相中起到固溶强化作用,另一部分碳与钒、铝生成V_(2)C相和AlCV_(2)相起到弥散强化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硬度(550 HV)高于Ni_(3)Al-Ni_(3)V合金(509 HV);在大气气氛中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低于Ni_(3)Al-Ni_(3)V合金,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在二氧化碳气氛中最大,大气气氛中次之,氧气气氛中最小;在大气和氧气气氛中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硬度相似,分别为706,711 HV,均高于在二氧化碳气氛中(670 HV);复合材料在氧气气氛中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在大气气氛中主要为氧化磨损和环境致脆诱导的疲劳磨损,在二氧化碳气氛中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3)Al-Ni_(3)V-V_(2)C-AlCV_(2)复合材料 不同气氛 摩擦磨损性能 硬度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原位分析纯铁微动磨损摩擦氧化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子玥 盛亮亮 +3 位作者 魏雪娇 魏怀正 徐小军 朱旻昊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摩擦化学是微动磨损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摩擦学行为,对材料的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原位XPS高精度切向微动磨损试验平台,系统性研究工业纯铁在真空(p=4 mPa)和大气环境下不同微动运行区域接触界面摩擦化学... 摩擦化学是微动磨损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摩擦学行为,对材料的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原位XPS高精度切向微动磨损试验平台,系统性研究工业纯铁在真空(p=4 mPa)和大气环境下不同微动运行区域接触界面摩擦化学状态及其微动磨损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工业纯铁在大气环境下未观察到微动混合区,然而真空环境下因接触界面发生了严重粘着效应,使得微动运行难以进入滑移区而具有较宽的混合区。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加,工业纯铁在真空环境下的微动磨斑具有更多的Fe基体暴露,并伴有以FeO为主的氧化物,整体表现出较高的磨损量;相对比,在大气环境下其磨斑表面产物为以FeO和Fe_(2)O_(3)为主的氧化物,特别在滑移区几乎没有Fe单质暴露,且磨斑表面主要以Fe_(2)O_(3)氧化物为主,表现出较真空环境下更轻微的磨损。磨损结果表明,FeO和Fe_(2)O_(3)具有较好的润滑保护作用,特别是Fe_(2)O_(3)氧化物能显著提高材料表面抗微动磨损性能。利用原位XPS技术可以实现表征材料接触表面真实的摩擦化学状态,且更加准确地揭示摩擦氧化反应对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作用机理,对丰富和发展微动磨损基础理论具有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铁 原位XPS分析 微动磨损 磨损氧化 微动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氧化物在钢的高温磨损中的形成和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子润 王树奇 +1 位作者 孙瑜 庞绍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9-714,共6页
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3Cr3Mo2V铸钢和3Cr13钢在环境温度200℃和400℃进行干滑动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氧化物对高温磨损行为和磨损机制有显著的影响,而摩擦氧化物的减磨作用取决于其数量和基体状况,并与钢的成份和显微组织密切相... 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3Cr3Mo2V铸钢和3Cr13钢在环境温度200℃和400℃进行干滑动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氧化物对高温磨损行为和磨损机制有显著的影响,而摩擦氧化物的减磨作用取决于其数量和基体状况,并与钢的成份和显微组织密切相关.3Cr3Mo2V铸钢在200℃形成少量摩擦氧化物,对于回火屈氏体和回火马氏体可以完全阻止金属-金属粘着,为氧化轻微磨损;对于回火索氏体,由于基体硬度低导致大量塑性变形,加速氧化物剥落,为氧化磨损;3Cr13钢中高的铬含量阻碍摩擦氧化物的形成,200℃为粘着磨损,400℃由于基体的热软化,为氧化磨损.回火屈氏体磨损量最低,回火索氏体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摩擦磨损 高温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N刀具切削镍基合金时的氧化与扩散磨损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小龙 邵芳 王仁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2,共4页
通过切削试验研究PCBN刀具切削镍基合金的磨损机理,结合物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分析了刀具前、后刀面氧化磨损的反应发生机理的差异性,得出发生氧化磨损的主要氧化反应方程式;并运用热力学溶解理论模型计算氮化硼在镍基合金不同元素中... 通过切削试验研究PCBN刀具切削镍基合金的磨损机理,结合物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分析了刀具前、后刀面氧化磨损的反应发生机理的差异性,得出发生氧化磨损的主要氧化反应方程式;并运用热力学溶解理论模型计算氮化硼在镍基合金不同元素中的溶解度,得出前、后刀面扩散磨损过程发生机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刀具的前、后刀面都发生严重的氧化磨损和扩散磨损,元素的扩散溶解加剧了扩散磨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N刀具 镍基合金 热力学 氧化磨损 扩散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渗氮对38CrMoAl钢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紫阳 刘俊伟 +2 位作者 罗佳杰 刘振亚 李嘉成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560℃下,以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为氮源,对38CrMoAl钢表面进行离子渗氮,研究了离子渗氮后38CrMoAl钢的磨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气体中N2体积分数增大,渗氮层厚度增加,渗氮层表面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调节混合气体中... 560℃下,以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为氮源,对38CrMoAl钢表面进行离子渗氮,研究了离子渗氮后38CrMoAl钢的磨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气体中N2体积分数增大,渗氮层厚度增加,渗氮层表面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调节混合气体中N_(2)的体积分数,可以改变活性氮原子数量从而改变渗氮层的物相组成,当N_(2)和Ar体积比2∶3时,渗氮层中以γ′-Fe4N相为主相、ε-Fe_(2-3)N相为次相;当N2和Ar体积比3∶2时,渗氮层中ε-Fe_(2-3)N相成为主相、γ′-Fe_(4)N相为次相。与基体材料相比,离子渗氮试样具有更小的摩擦系数,耐磨性得到提高,在N2和Ar体积比3∶2时,渗氮试样的化合物层厚度为21.4μm,平均摩擦系数达到0.26,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摩擦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38CRMOAL钢 离子渗氮 氮氩比 化合物层 耐磨性 磨粒磨损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预滑动在磨损过程中的作用
9
作者 刘强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5-67,共3页
用中CuCrMo和4Cr9Si2作为摩擦副,在无润滑条件下进行滑动磨损试验,通过预氧化、预滑动在摩擦副表面预先形成氧化物,研究其在磨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预氧化、预滑动能缩短随后滑动中的磨合期,减小最初严重磨损,... 用中CuCrMo和4Cr9Si2作为摩擦副,在无润滑条件下进行滑动磨损试验,通过预氧化、预滑动在摩擦副表面预先形成氧化物,研究其在磨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预氧化、预滑动能缩短随后滑动中的磨合期,减小最初严重磨损,且由于预滑动、预氧化形成的氧化物形态不同,预滑动的减磨作用更为明显;预滑动还能减小随后在较高环境温度下滑动的磨损从预氧化、预滑动的作用可知,形成致密的氧化层对于减小磨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通过预氧化、预滑动可以使其它磨损形态转化为氧化磨损,从而减小磨损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滑动摩擦 磨损 氧化磨损 预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车削钛合金的硬质合金刀具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李友生 邓建新 +1 位作者 张辉 李剑锋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3-447,共5页
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材料进行钛合金(Ti-6Al-4V)的高速干车削试验.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刀具的磨损形貌,通过能谱分析(EDS)分析磨损表面的元素分布,并对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材料高速干车削T... 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材料进行钛合金(Ti-6Al-4V)的高速干车削试验.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刀具的磨损形貌,通过能谱分析(EDS)分析磨损表面的元素分布,并对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材料高速干车削Ti-6Al-4V时,刀具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结磨损、氧化磨损和扩散磨损.硬质合金刀具的氧化磨损主要发生在刀具前刀具和后刀面的磨损边缘区.由于车削过程中刀具前刀面的切削温度比后刀面的切削温度高,导致刀具前刀面的氧化磨损、粘结磨损和扩散磨损较后刀面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高速切削加工 粘结磨损 氧化磨损 扩散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热作模具钢的高温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帅 付航涛 +3 位作者 连勇 高文 张津 黄进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采用球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针对某特殊工况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热作模具钢在室温、200、400、500和600℃下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该钢的磨损行为和磨损机制,并测试了不同温度磨损后材料亚表层的应变硬化区深度.结果表明:... 采用球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针对某特殊工况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热作模具钢在室温、200、400、500和600℃下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该钢的磨损行为和磨损机制,并测试了不同温度磨损后材料亚表层的应变硬化区深度.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钢的磨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摩擦系数随着温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室温和200℃下磨损时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到400和500℃时,磨损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并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厚,呈轻微氧化磨损特征;600℃时,高温磨损表面的氧化物层继续增厚,但在试验载荷持续挤压下,氧化层出现破裂剥落,磨损率急剧升高,表现为氧化磨损;材料亚表层在磨损后产生明显的应变硬化,硬化效果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磨损机制 氧化磨损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友生 邓建新 +1 位作者 张辉 李剑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7,42,共5页
选用牌号为YG6,YG6X,YT15和YS8四种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利用电阻炉对刀具材料加热保温,进行刀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实验中,刀具材料表面的WC被部分氧化成WO3;Co元素被氧化成Co3O4,而刀具材料中的TiC非常稳定,在温度达到1... 选用牌号为YG6,YG6X,YT15和YS8四种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利用电阻炉对刀具材料加热保温,进行刀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实验中,刀具材料表面的WC被部分氧化成WO3;Co元素被氧化成Co3O4,而刀具材料中的TiC非常稳定,在温度达到1300K时才发现其氧化产物TiO2;含有TiC的刀具材料比不含TiC的刀具材料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晶粒小的刀具材料比晶粒粗大的刀具材料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四种刀具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好坏顺序为:YS8>YT15>YG6X>YG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刀具材料 氧化磨损 氧化性能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导线微动磨损表面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荐 黄志杰 +1 位作者 李录平 晋凤华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在轴向静载荷为 30MPa ,振动频率为 10Hz,弯曲振幅为 0 8mm的试验条件下 ,在弯曲疲劳试验装置上对JL/G1A 12 5 2 6 / 7架空导线进行微动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经 5 4× 10 6周次循环振动后的线夹处导线的微动磨损表面... 在轴向静载荷为 30MPa ,振动频率为 10Hz,弯曲振幅为 0 8mm的试验条件下 ,在弯曲疲劳试验装置上对JL/G1A 12 5 2 6 / 7架空导线进行微动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经 5 4× 10 6周次循环振动后的线夹处导线的微动磨损表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 :架空导线的各同层铝线间的接触处、外层铝线与内层铝线的接触处、内层铝线与钢线的接触处、外层铝线与线夹的接触处均发生了微动磨损 ,其中与线夹接触的外层铝线磨损最为严重。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 ,磨屑主要为铝的氧化物 ;微动疲劳裂纹发生在磨损区域内 ;在磨损区与非磨损区的界面没有发现疲劳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微动疲劳 磨粒磨损 表面 接触 弯曲 氧化磨损 架空导线 线夹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铜钒合金耐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永泰 谢明 +5 位作者 杨有才 黎玉盛 李靖华 张利斌 崔浩 刘满门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对AgCuV合金进行耐磨损性能试验,研究了V颗粒大小及分布形态和不同V含量对AgCuV合金的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V颗粒细小且弥散均匀以及提高V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合金材料的耐磨损性能;AgCuV合金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氧化... 对AgCuV合金进行耐磨损性能试验,研究了V颗粒大小及分布形态和不同V含量对AgCuV合金的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V颗粒细小且弥散均匀以及提高V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合金材料的耐磨损性能;AgCuV合金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银铜钒合金 磨损性能 磨粒磨损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Ni-W复合涂层的滑动磨损特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树兵 崔山昆 李志章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研究了 3Cr2 W8V基体上电刷镀 Ni- W中间层和离子镀 Ti N复合涂层的滑动磨损特性 ,并分析了涂层的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由于 Ti N沉积过程中的温度效应 ,混合晶态的电刷镀 Ni- W层发生晶化和析出强化 ,并形成界面扩散层 ,从而使 Ti N复... 研究了 3Cr2 W8V基体上电刷镀 Ni- W中间层和离子镀 Ti N复合涂层的滑动磨损特性 ,并分析了涂层的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由于 Ti N沉积过程中的温度效应 ,混合晶态的电刷镀 Ni- W层发生晶化和析出强化 ,并形成界面扩散层 ,从而使 Ti N复合涂层的结合力和硬度明显提高 ;Ni- W中间层对 Ti N涂层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Ti N/ Ni- W复合涂层的耐磨性优于 Ti N单层 ,且明显优于 3Cr2 W8V基体和 Ni- W涂层 ;涂层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 ;当试验载荷从 490 N到 980 N时 ,涂层的磨损率上升 ,而当载荷从 980 N上升到 1470 N时 ,涂层的磨损率下降 .这是由于磨损机制发生变化所致 ,前者以磨粒磨损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磨损 TiN/Ni-W 磨粒磨损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任鑫 杜学芸 +1 位作者 谷永旭 侯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79,142,共3页
选用牌号为YG8、YG6X和YG6三种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在700、800、900和1000℃下分别进行30、60、90、120和150 min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时间的延长,刀具材料中的WC和Co被全部或部分氧化成WO3和Co3O4;晶粒尺寸较小的刀具材料具有... 选用牌号为YG8、YG6X和YG6三种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在700、800、900和1000℃下分别进行30、60、90、120和150 min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时间的延长,刀具材料中的WC和Co被全部或部分氧化成WO3和Co3O4;晶粒尺寸较小的刀具材料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在尺寸相差不大时,Co含量较高的刀具材料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三种刀具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优劣顺序为:YG8>YG6X>YG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氧化磨损 高温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磁场条件下45~#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永智 邱明 张永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7,103,共5页
在室温下,将45#钢盘-销摩擦副置于直流线圈产生的磁场中,研究直流磁场对45#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磁场条件下的磨损量相比,磁场条件下磨损量明显较低,并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磨损量降低。微观分析表明,磁场条件下... 在室温下,将45#钢盘-销摩擦副置于直流线圈产生的磁场中,研究直流磁场对45#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磁场条件下的磨损量相比,磁场条件下磨损量明显较低,并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磨损量降低。微观分析表明,磁场条件下摩擦表面生成更多的氧化膜,在摩擦过程中,氧化磨损起主要作用;磁场方向的改变影响磨损率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磁场 干滑动摩擦磨损 磁场强度 氧化磨损 氧化保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丛红梅 袭建人 +3 位作者 李木森 戴振国 齐广慧 杨晓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107,110,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 C/C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 C/C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为机械磨损和氧化磨损。在高温下(500℃以上)C/C 复合材料的磨损是机械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氧化是磨损的根本原因;影响 C/C 复合材料... 综述了国内外对 C/C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 C/C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为机械磨损和氧化磨损。在高温下(500℃以上)C/C 复合材料的磨损是机械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氧化是磨损的根本原因;影响 C/C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因素有材料本身的因素,如复合材料的热解炭结构、密度、石墨化度、防氧化涂层等,也有实际操作条件的因素如刹车环境、刹车过程中的刹车速度、刹车能量等。提出对不同工艺制备的C/C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机械磨损 氧化磨损 热解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铸热锻模具钢高温磨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向红 王树奇 +1 位作者 陈康敏 姜启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高温磨损行为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磨损是由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载荷和转速较低、磨损时间较短时 ,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为主 ,磨损率较... 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高温磨损行为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磨损是由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载荷和转速较低、磨损时间较短时 ,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为主 ,磨损率较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载荷增大、转速提高、高温磨损时间的增加 ,以氧化磨损机制为主 ,氧化物的数量增加 ,使氧化物敷在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降低了粘着磨损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铸热锻 模具钢 高温磨损行为 试验条件 粘着磨损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氧水环境下金属腐蚀磨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余丽 袁成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99,共5页
综述了当前有关金属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强氧化环境下金属腐蚀磨损的特点,总结了腐蚀磨损几种不同磨损形式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沿,为将来研究强氧化环境下材料的磨损机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腐蚀磨损 氧化磨损 磨损机制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