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二氧化硅微粉对矾土基低水泥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海涛 顾华志 +2 位作者 彭云涛 彭红 朱晶晶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研究了4种理化性能不同的二氧化硅微粉对矾土基低水泥浇注料流动性、抗热震性和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纯度高,杂质含量少,颗粒分布均匀、集中,表面光滑,自身流动性好的二氧化硅微粉,则浇注料的流动性好,抗热震性好,高温抗... 研究了4种理化性能不同的二氧化硅微粉对矾土基低水泥浇注料流动性、抗热震性和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纯度高,杂质含量少,颗粒分布均匀、集中,表面光滑,自身流动性好的二氧化硅微粉,则浇注料的流动性好,抗热震性好,高温抗折强度高;加入碳和碱金属含量高,颗粒粒度偏粗,表面粗糙,自身分散性差的二氧化硅微粉,则浇注料流动性差,抗热震性差,高温抗折强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微粉 矾土基浇注料 流动性 抗热震性 高温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超 石颖恒 +2 位作者 俞馗玲 李华春 员文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8-685,共8页
由于烟气氧化冷凝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粉呈球形结构、粒径小而常被用于浇注料中以增加流动性。二氧化硅微粉的类型、成分和粒度等特性以及不同分散剂的选用会对其浆料的流变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本工作采用同轴圆筒式流变仪测试了体积分数为... 由于烟气氧化冷凝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粉呈球形结构、粒径小而常被用于浇注料中以增加流动性。二氧化硅微粉的类型、成分和粒度等特性以及不同分散剂的选用会对其浆料的流变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本工作采用同轴圆筒式流变仪测试了体积分数为30%二氧化硅微粉浆料的流变性能,并利用Herschel-Bulkey模型对浆料的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了二氧化硅微粉自身特性对流变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屈服应力、表观粘度以及流变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锆二氧化硅微粉的pH值偏酸性,普通二氧化硅微粉的pH值偏弱碱性,实验所用三种分散剂均能降低浆料的粘度值。其中,含锆二氧化硅微粉因为ZrO2的表面积较大,易与SiO2表面之间发生摩擦从而发生团聚,导致其粒径更大,因此,在加水量一定时浆料中流动的自由水含量更多,粘度更低。对于呈酸性的含锆二氧化硅微粉而言,加入氧化铝为载体的聚羧酸盐型分散剂后其浆料稠度系数K与屈服应力值τy显著减小;偏弱碱性的普通二氧化硅微粉在加入聚乙二醇基分散剂后其浆料稠度系数K与屈服应力值τy最小,这类分散剂更适合用于普通二氧化硅微粉体系;以铝酸钙水泥为载体的聚丙烯酸盐型分散剂仅对部分含锆二氧化硅微粉分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氧化硅微粉 pH 流变性能 Herschel-Bulke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和二氧化硅微粉加入量对铝尖晶石质浇注料线膨胀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景云 马北越 于景坤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1-392,共2页
关键词 浇注料 氧化硅微粉 线膨胀率 石质 高铝 加入量 水泥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微粉对含矿化剂的石英粉鳞石英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晶晶 顾华志 +2 位作者 彭耐 陈树丰 彭天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98,共3页
在含矿化剂铁鳞和石灰的石英粉中分别添加6种不同纯度和粒度的二氧化硅微粉,经成型和1 400℃8 h煅烧后,进行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硅微粉对石英粉鳞石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二氧化硅微粉能够促进石英粉在煅烧过程... 在含矿化剂铁鳞和石灰的石英粉中分别添加6种不同纯度和粒度的二氧化硅微粉,经成型和1 400℃8 h煅烧后,进行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硅微粉对石英粉鳞石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二氧化硅微粉能够促进石英粉在煅烧过程中的鳞石英化及鳞石英晶体的发育;2)二氧化硅微粉纯度越低,粒度越小,其促进石英粉鳞石英化及鳞石英晶体发育的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微粉 石英粉 鳞石英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微粉结合MgO-SiC复合材料的渣蚀机理 被引量:8
5
作者 陶贵华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2-344,共3页
采用静态坩埚法研究了多次加渣对SiO2微粉结合MgO -SiC复合材料的渣蚀机理 ,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材料在渣蚀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 ,在第一、二次渣侵蚀试验中 ,渣对MgO -SiC复合材料的渗透... 采用静态坩埚法研究了多次加渣对SiO2微粉结合MgO -SiC复合材料的渣蚀机理 ,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材料在渣蚀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 ,在第一、二次渣侵蚀试验中 ,渣对MgO -SiC复合材料的渗透与侵蚀较严重 ,但随后迅速减轻。分析认为 :MgO -SiC复合材料中SiC的氧化 ,促进了M2 S的生成 ,产生了体积膨胀 ,阻塞了材料中的气孔 ,抑制了渣的渗透 ;SiC氧化生成的SiO2 与MgO溶入渣中 ,使渣中的SiO2 与MgO含量增加 ,提高了渣的粘度 ,起到抑制渣渗透的作用 ,同时也减弱了M2 S与MgO向渣中的进一步溶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微粉 MgO-SiC复合材料 渣蚀机理 静态坩埚法 抗渣性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微粉对炭素捣打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辛占武 顾华志 +2 位作者 朱晶晶 杨林 王小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70-273,共4页
以冶金焦粉为主要原料,改性中温沥青粉为结合剂,添加二氧化硅微粉混合成型,于220℃下干燥、1 550℃下埋炭烧成炭素捣打料。测定烧成样的耐压强度、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采用XRD和SEM分析试样物相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添加了二氧化硅微... 以冶金焦粉为主要原料,改性中温沥青粉为结合剂,添加二氧化硅微粉混合成型,于220℃下干燥、1 550℃下埋炭烧成炭素捣打料。测定烧成样的耐压强度、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采用XRD和SEM分析试样物相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添加了二氧化硅微粉的试样经1 550℃热处理,可原位反应生成碳化硅晶须,二氧化硅微粉初期添加量越大,所生成的碳化硅晶须越多,试样的体积密度、耐压强度和导热系数越高;当二氧化硅微粉添加量为8.5%时,试样的碳化硅晶须生成量减少,导热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微粉 炭素材料 原位反应 化硅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马林 王家滨 +1 位作者 折启耀 刘民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5-47,共3页
以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石英纤维为原料,水玻璃为结合剂,采用半干法成型,经900℃热处理制备出二氧化硅多孔陶瓷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试样物相组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试样显微结构。结果表明:900℃热处理后... 以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石英纤维为原料,水玻璃为结合剂,采用半干法成型,经900℃热处理制备出二氧化硅多孔陶瓷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试样物相组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试样显微结构。结果表明:900℃热处理后试样显气孔率为38.0%、耐压强度为24.96MPa。试样显气孔率较高,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微粉 氧化硅气凝胶 石英纤维 多孔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爆裂法去除SiO_2微粉中的杂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清海 翟玉春 +2 位作者 田彦文 赵乃仁 霍玉秋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用热爆裂法除去二氧化硅微粉中杂质的过程。结果表明.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矿物中的包裹体发生爆裂。热爆裂处理后的二氧化硅微粉分别采用超声波水洗和酸洗处理,800℃热爆裂比700℃除杂质效果好,...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用热爆裂法除去二氧化硅微粉中杂质的过程。结果表明.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矿物中的包裹体发生爆裂。热爆裂处理后的二氧化硅微粉分别采用超声波水洗和酸洗处理,800℃热爆裂比700℃除杂质效果好,酸洗除杂效果较好于水洗。热爆裂处理过程伴随有二氧化硅粉体的晶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氧化硅微粉 热爆裂 除杂质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结合镁质浇注料的基质组成与抗渣性能 被引量:17
9
作者 魏耀武 李楠 杨熹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1,共3页
借助XRD、SEM和相图分析对SiO2 微粉结合镁质浇注料的基质组成与抗渣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SiO2 微粉加入量的增加 ,镁质浇注料的抗渣渗透性提高 ,因为生成的液相中SiO2 增多 ,粘度提高 ;当SiO2 微粉加入量为3%时 ,可得... 借助XRD、SEM和相图分析对SiO2 微粉结合镁质浇注料的基质组成与抗渣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SiO2 微粉加入量的增加 ,镁质浇注料的抗渣渗透性提高 ,因为生成的液相中SiO2 增多 ,粘度提高 ;当SiO2 微粉加入量为3%时 ,可得到较理想的基质 ,此时试样的显气孔率较低 ,组成合理 ,抗侵蚀指数最小 ;SiO2 微粉加入量过小 ,耐火材料中液相出现的温度较低 ;SiO2 微粉加入量过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组成 抗渣性 镁质浇注料 氧化硅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加热法合成碳化硅晶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长虹 孟永强 +1 位作者 赵茹 宋祖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低成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碳化硅晶须的新方法 ,以炭黑和SiO2 微粉为原料对用双重加热法合成碳化硅晶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利用双重加热技术可以在较低合成温度 130 0℃下、较短合成时间 1.5h内得到平均直径为 0 .3μ... 本文给出了一种低成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碳化硅晶须的新方法 ,以炭黑和SiO2 微粉为原料对用双重加热法合成碳化硅晶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利用双重加热技术可以在较低合成温度 130 0℃下、较短合成时间 1.5h内得到平均直径为 0 .3μm、长度为 10~ 4 0 μm、生成率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加热法 合成 化硅晶须 炭黑 氧化硅微粉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相对氧化物结合SiC窑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小团 尹洪峰 +3 位作者 任耘 张军战 袁志丽 马啸尘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45%(质量分数,下同)的SiC(0.5~1.43mm)和20%的SiC(≤0.5mm)为骨料,基质中固定SiC细粉的含量为20%,根据不同的结合相(粘土、SiO2和莫来石)和Si粉变化基质组成。物料混匀后,压制成型为125mm×25mm×25mm(20... 以45%(质量分数,下同)的SiC(0.5~1.43mm)和20%的SiC(≤0.5mm)为骨料,基质中固定SiC细粉的含量为20%,根据不同的结合相(粘土、SiO2和莫来石)和Si粉变化基质组成。物料混匀后,压制成型为125mm×25mm×25mm(20MPa)和636mm×36mm(12MPa)的试样,干燥后于1450℃保温3h制备了SiC窑具,同时又分别在1400℃、1450℃和1500℃保温3h分别制备了SiO2结合、粘土结合和莫来石结合的SiC窑具。对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热震后和氧化+热震后的抗折强度进行了检测,并借助XRD和SEM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SiO2微粉因粒度细,表面积大,活性高,高温下能促进窑具的烧结,其结合的窑具的综合性能优于另外两种结合;(2)SiO2结合SiC窑具在1400℃烧成时的综合性能较好;(3)添加剂Si粉由于防止了SiC氧化和促进了烧结,使粘土结合SiC窑具性能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硅窑具 氧化硅微粉 结合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微粉浆体的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海霞 王守业 曹喜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5-348,共4页
利用流变仪研究了改变SiO2微粉种类(其d50分别为0.202、3.457、5.789μm,w(SiO2)分别为96.70%、93.64%、93.00%)、浆体中SiO2微粉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20%、25%、30%)和分散剂(分别为一水柠檬酸和三聚磷酸钠)时SiO2微粉浆体... 利用流变仪研究了改变SiO2微粉种类(其d50分别为0.202、3.457、5.789μm,w(SiO2)分别为96.70%、93.64%、93.00%)、浆体中SiO2微粉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20%、25%、30%)和分散剂(分别为一水柠檬酸和三聚磷酸钠)时SiO2微粉浆体流变性的差异,并定量计算了SiO2微粉浆体相应的流变参数。试验结果发现:在0-300 s^-1的剪切采集区域内,不同条件下测得的流变曲线均符合Bingham流体模型;加入分散剂三聚磷酸钠和一水柠檬酸能明显改善SiO2微粉浆体的流变性,且两者的分散效果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微粉 浆体 流变性 分散剂 Bingha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加入量对Al_2O_3-SiC-Al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国智 孟繁洁 +1 位作者 程智 张德慧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3-266,共4页
以电熔白刚玉、SiC粉、α-Al2O3微粉、Al粉和SiO2微粉为主要原料,以有机硅树脂作结合剂,制备了Al2O3-SiC-Al复合材料。借助差热分析、XRD、SEM等方法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分别为0、2%、4%、6%)对分别于300℃、500℃、800℃、1100℃、1... 以电熔白刚玉、SiC粉、α-Al2O3微粉、Al粉和SiO2微粉为主要原料,以有机硅树脂作结合剂,制备了Al2O3-SiC-Al复合材料。借助差热分析、XRD、SEM等方法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分别为0、2%、4%、6%)对分别于300℃、500℃、800℃、1100℃、1300℃和1600℃保温3h处理后试样的烧结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强度逐渐升高,体积密度增大,显气孔率降低,并在SiO2加入量为4%时试样的物理性能达到最好;加入的SiO2微粉不仅能降低Al与周围空气中氧的反应,且与Al反应生成的Si能改善Al与SiC的润湿性,提高材料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Al材料 氧化硅微粉 塑性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粉对MgO-Al_2O_3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先桥 李友胜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8,202,共4页
以电熔镁砂、二氧化硅微粉、MA尖晶石粉、αAl2O3微粉、氧化铁粉为原料制备MgO-Al2O3质浇注料,研究氧化铁粉加入量(0、2%、4%、6%)对MgO-Al2O3质浇注料常温物理性能、抗热震性和抗渣性的影响。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各项物理性能检测,并... 以电熔镁砂、二氧化硅微粉、MA尖晶石粉、αAl2O3微粉、氧化铁粉为原料制备MgO-Al2O3质浇注料,研究氧化铁粉加入量(0、2%、4%、6%)对MgO-Al2O3质浇注料常温物理性能、抗热震性和抗渣性的影响。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各项物理性能检测,并用X射线衍射仪对1550℃3h烧后试样进行物相分析,采用风冷法进行抗热震性试验,静态坩埚法进行抗渣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氧化铁粉对MgO-Al2O3质浇注料的抗渣渗透性能和常温力学性能有利。随着基质中氧化铁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抗渣侵蚀能力有所减弱,抗渣渗透能力明显增强,试样经1100℃3h和1550℃3h热处理后的常温力学性能得以提高,但抗热震性降低。氧化铁粉加入量≤2%时,试样的抗热震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粉 浇注料 MGO Α-AL2O3微粉 抗热震性 氧化硅微粉 X射线衍射仪 力学性能 静态坩埚法 加入量 电熔镁砂 原料制备 物理性能 性能检测 相关标准 物相分析 渗透性能 侵蚀能力 渗透能力 试样 常温 抗渣性 热处理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对α-Al_2O_3微粉浆体和SiO_2微粉浆体ζ电位和黏度的影响
15
作者 许远超 王战民 曹喜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以α-Al2O3微粉、SiO2微粉A(w(SiO2)=95.21%,w(ZrO2)=3.31%)和SiO2微粉B(w(SiO2)=97.50%)为原料,先分别配制成w(α-Al2O3微粉)=30%、w(SiO2微粉A)=20%、w(SiO2微粉B)=20%的浆体,测定氯化钙加入量(相对于微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 以α-Al2O3微粉、SiO2微粉A(w(SiO2)=95.21%,w(ZrO2)=3.31%)和SiO2微粉B(w(SiO2)=97.50%)为原料,先分别配制成w(α-Al2O3微粉)=30%、w(SiO2微粉A)=20%、w(SiO2微粉B)=20%的浆体,测定氯化钙加入量(相对于微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2%、0.05%对各浆体ζ电位的影响;然后再分别配制成w(α-Al2O3微粉)=65%、w(SiO2微粉A)=50%、w(SiO2微粉B)=40%的浆体,测定氯化钙加入量(相对于微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1%、0.02%、0.05%对各浆体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氯化钙溶液之后,α-Al2O3微粉浆体的ζ电位绝对值立即大幅度减小,且减小幅度随着氯化钙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黏度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随氯化钙加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2)加入氯化钙溶液之后,两种SiO2微粉浆体的ζ电位绝对值均立即小幅(<5mV)减小,且减小幅度随氯化钙加入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而其黏度变化均很小,并且随氯化钙加入量的增加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 氧化微粉 氧化硅微粉 浆体 ξ电位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的低温结合机理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晓明 黄德信 周青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86,共4页
三种SiO2微粉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岩相分析结果表明,硅微粉在水中分散后,80℃以前逐步形成以氢健为主,杂有硅氧烷链的链状结构;80℃以后则通过硅醇基脱水形成硅氧烷链的网状结构并保持到较高的温度。解释了无水泥浇注料... 三种SiO2微粉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岩相分析结果表明,硅微粉在水中分散后,80℃以前逐步形成以氢健为主,杂有硅氧烷链的链状结构;80℃以后则通过硅醇基脱水形成硅氧烷链的网状结构并保持到较高的温度。解释了无水泥浇注料干燥后的高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微粉 结合机理 耐火浇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低硅含量SiO_(2)微粉固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卫迎锋 占华生 +4 位作者 田江涛 陈绍鑫 叶大俊 王玉存 高长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4,共4页
对回收的w(SiO_(2))<85%的低硅含量SiO_(2)微粉固废进行了不同温度(400、500、600、700、800、900和1000℃)保温5 h的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粉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试样逐渐烧结。热处理温度低于800℃时,SiO_... 对回收的w(SiO_(2))<85%的低硅含量SiO_(2)微粉固废进行了不同温度(400、500、600、700、800、900和1000℃)保温5 h的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粉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试样逐渐烧结。热处理温度低于800℃时,SiO_(2)微粉保持原有粒状、球状SiO_(2)颗粒团聚体结构。但热处理温度为500℃及以下时,团聚体强度较低。热处理温度800℃以上结块严重,并析出方石英相。热处理温度控制在600~800℃可制得具有一定强度,体积密度在0.73~0.95 g·cm^(-3)的球壳结构的球状粉体,该粉体可以作为轻质原料用在低温保温浇注料,也可以作为其他行业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微粉 固废 团聚体 方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光伏行业切割废料生产碳化硅方法
18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49,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伏行业切割废料生产碳化硅的生产方法.它属于冶炼技术领域。其解决了光伏行业工业固废处置难题.其特征是利用光伏行业切割多/单晶硅废料中的主要成分单质硅.二氧化硅微粉和碳化硅微粉作生产原料代替传统冶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伏行业切割废料生产碳化硅的生产方法.它属于冶炼技术领域。其解决了光伏行业工业固废处置难题.其特征是利用光伏行业切割多/单晶硅废料中的主要成分单质硅.二氧化硅微粉和碳化硅微粉作生产原料代替传统冶炼碳化硅方法中的生产原料石英砂.利用煤焦油与固废中单质硅微粉和二氧化硅微粉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的特性.直接生产出碳化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硅微粉 生产方法 行业 光伏 利用 废料 切割 氧化硅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生产塞隆/氮化硅复相结合碳化硅制品的方法
19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化硅制品 化硅 复相 生产 氧化硅微粉 氧化微粉 铝酸盐水泥 金属铝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定形方镁石-碳化硅复合耐火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20
作者 王元荪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8-258,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镁石-碳化硅不定形耐火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质量百分含量将50%-90%的电熔或烧结镁砂、10%-50%的碳化硅及外加量为3%-8%的二氧化硅微粉混合均匀,施工成型时再外加4%-8%的水和0.1%-3%...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镁石-碳化硅不定形耐火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质量百分含量将50%-90%的电熔或烧结镁砂、10%-50%的碳化硅及外加量为3%-8%的二氧化硅微粉混合均匀,施工成型时再外加4%-8%的水和0.1%-3%的减水剂,搅拌后振动浇注成型,在100—300℃下烘烤2—24h。本发明生产的不定形复合耐火材料具有高熔点及较高的热导率,特别是具有自保护氧化特性,即SiC氧化后在SiC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硅保护膜,保护颗粒内部的SiC不被进一步氧化。本发明用SiC取代石墨可大大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同时,以二氧化硅微粉为结合剂可以提高材料的中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定形耐火材料 复合耐火材料 生产方法 化硅 方镁石 氧化硅微粉 SIC颗粒 浇注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